《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回归生活

2023-02-04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 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现实生活中, 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 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 优良品德, 是一个人的修养,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 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 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的需要, 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 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 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 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和城里孩子相比, 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 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 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 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 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 珍爱生命,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注重素材的选取, 提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进行学习, 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 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行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 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 设计成类似的情境 (小品、生活情境剧) ;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 供学生探讨、解决, 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 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 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我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中, 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如《篮球女孩》, 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 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 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 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 平平安安回家。

我还配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 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等等, 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课堂中,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 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 并播放正确回家行走的方式, 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 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通过这几个镜头, 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从而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三、《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 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 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 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 应组织他们多看, 多做, 多参与合适的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 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 仔细观察交通图标, 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 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 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认识了交通标志——这些马路上不会说话的指挥官, 还要懂得识别马路上真正的指挥官——交通警察的手势, 从而懂得意思, 服从指挥。当交通警察站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交警现场演示交通手势, 学生学做并弄清楚这些手势分别代表的意思。这种手把手的学习,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的具体、实在, 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体验、实践, 学用结合, 回归生活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 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 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 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课堂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 回归生活。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 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 要让学生“动”起来, 接受“活”的教育, 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 在“动”中获得真知, 培养能力, 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 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 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在课程中进行整合, 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最终回归生活。

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应该生活化。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生活化,经验,行为,升华,提高,回归

参考文献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

上一篇:贝28作业区抽油机井举升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措施效果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原则及实现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