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让孩子与生活亲密接触——谈使用辽海版教材的体会

2023-01-14

伴着新课程的实施,半年前,我区迎来了《品德与社会》这一综合性课程。刚拿到教材,就被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所吸引,我看到一些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有意义的素材以图文并茂、生活化、简约的方式呈现出来了。经过半年多的理论学习和调研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与生活亲密接触。

1 课前开放课堂,让孩子走进生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与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本身来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写到:“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可见,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有他自己的体验。这就意味着三年级的孩子在此基础上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是从概念,也不仅是从书本中得来的,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在此基础上,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孩子,引导他们课前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如:调研时,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同一节课《学着持家》,在课上,我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其中一位老师让孩子汇报课前调查的家庭两年煤气、水费、电费使用情况,很显然这位老师课前已经布置孩子搜集有关资料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热情高涨,而课前没有布置的老师在唱着独角戏,课堂死气沉沉,孩子们丝毫没有参与的热情,更体会不到父母持家的辛苦。可见,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所以,课前开放课堂,让孩子走进生活

2 课上立足课堂,让孩子再现生活

作为课程重要形态之一的教材,是凝聚着儿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它能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让课堂教学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教学应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内容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就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如果仅限为听老师讲课,这种教育就是一种空洞的、模糊的、没有说服力、与现实脱节的教育,教育也会出现偏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如果儿童在课程中遇到的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遇到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课程如果记叙的是他们的感受,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共鸣,课程就有了亲和力,而辽海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这门课程把很多实际的,生活化的情景纳入到课程当中来,与儿童展开对话,亲密接触。如果教师有目的的把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引进课堂,有效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使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就会加深孩子的切实感悟、体验。辽海版的简约的文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提示和引导,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留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老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充分利用文本超越课程,把对儿童有意义的资源引进课堂,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辽海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不能没有你”这一主题活动时,投影先出示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场景,又展示了老师批作业的辛苦,然后画面切换到与孩子最密切的父母的劳动场面,我们看到,有的孩子的家长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有的家长在修鞋,看完后,老师问孩子有什么感受,由于这些都是离孩子最近的人,有的孩子被感动得哭了,有的孩子说切实体会到了父母、老师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劳动的艰辛,但是,在这期间也有的孩子说出了有的家长地位高,有的家长地位低;执教的老师很机敏,马上意识到了这是对孩子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机,于是,教师问:没有这些地位低的家长行不行?为什么?继而引导孩子们体会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在为社会服务,他们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生活中哪个行业都很重要,从而达到了尊重劳动者这一情感,可见,源于生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最具有引领作用。

3 课后延伸课堂,让孩子直面生活

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形式,人在活动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儿童,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的生活,有应付困难挑战困难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中,课堂既是知识的起点也是终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课程的终点不是下课铃响的一刹那,是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生命里,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所以要把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一点是作为未来的社会的公民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采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去体验、领悟与表达,在此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学生可能要失败、挫折、困惑,意味着花许多时间和精力,也许会结果一无所获,但确实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个过程将成为人生发展中一种丰厚的回报。

孩子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同样的一项社会活动,每个孩子的收获都是有区别的,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接触的内容是具体的、真实的,是动态进行的,人的社会性发展也应当通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来实现,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孩子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鼓励他们到社会生活中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这样才能培养出积极的、向上的社会成员,符合教育的要求。如:学习“因为有了你”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劳动者的一天,真正体验到旁观者体验不到的艰辛,并享受劳动之快乐。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半年多的实践让我体会到,如果我们执教《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时,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前、中、后的结合,在活动中就能真正让孩子们动情、懂理,受到心灵的震撼,并能与生活亲密接触。

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强调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个体品德与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本身来实现,所以笔者提出在教学中首先要开放课堂,让孩子走进生活。同时更要立足课堂,再现生活;课后延伸课堂,让孩子直面生活,使学生在这门新兴学科中有所感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开放,立足,延伸

上一篇: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探讨下一篇:《有限元与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