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2-0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其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德育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培训

为学之道, 师资为本。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他们的认识、观念和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成效的高低。因此, 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1. 提高理论素养, 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培训, 使教师接触前沿的教育理论, 并为其提供现实的对接土壤, 使教师在思考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现实地贯通、交融, 以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树立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

2. 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小学生知识、经验少, 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 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通过培训, 使教师深刻认识其人格本身的教育魅力, 自觉提高其德行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为人师表, 克服来自自身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最大程度地发挥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总结经验, 加强反思。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当教师能够真正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经常性的反思时, 教学工作的改进就有了可能, 教师素养的提高也就有了经常性的动力。

二、强调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专门的德育课程, 其教学目标的达成绝不是仅仅传授道德观念, 更应动态地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正如M.谢季宁所说:“我们不是在学科上下功夫, 而是在整体的人身上下功夫。”[1]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1. 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

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跳出完全以教材内容为素材的“静态”怪圈, 为品德的内化提供现实、生动、可接受性的载体, 凸现生活的时代特征。从时间上贴近现实, 贴近学生的“现在”, 与学生的时代合拍, 而不是徘徊在遥远的过去。从空间上向学生贴近, 贴近他们实实在在的体验、感觉。

2. 教学要求向生活开放。

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教学要求必须建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其道德发展水平的现实联系。教学要求向生活开放体现于教学要求的具体性和层次性。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具体性决定了教学要求的具体性。因此, 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品德发展水平提出教学要求, 利于小学生理解把握、操作和执行。教学要求的层次性, 是对教学要求向生活开放的另一面。不同班级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其品德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而用同一标准、同一规范要求他们, 对于品德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 起不到引导、提升的作用, 容易形成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课兴趣的丧失;对于品德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则又不是他们努力可以达到的, 容易造成自信心的丧失。因此, 教学要求应遵循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随着学生的发展, 品德的各个维度、各个发展层面的教学要求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 学生才会感觉自然、真实、信服。

3. 教学方式向生活开放。

单靠课堂讲授是不能完成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全部任务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 社会调查和访谈等各种实践活动是有效方法。如:讲《可爱的重庆》时, 教师可以从中分不同方面选出若干专题, 例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土特产、矿产资源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走出课堂, 到图书馆、文化宫、少年活动中心等地, 或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查阅书籍、报刊资料, 从中搜集信息, 整理出文字材料, 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通过学生活动向生活延伸, 使学生深入社会和大自然, 丰富学生感知, 增强心理体验。更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培养情感、锻炼意志、转变行为, 是对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的整体协调发展。教学方式向生活的开放,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活动和体验, 增强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性及其发展的整体性。

三、重视情感培养

品德心理学研究表明, 品德结构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结构。品德建构是在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社会规范的学习, 本质上是一种情感——体验式学习。朱小蔓教授认为:“我们确信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认同、遵循, 乃至于形成人格, 虽然需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 但根本上是一个人情感的变化、发展, 包括内在情感素质与外在情感能力提升和增长的过程。”[2]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内化为内心之“理”的催化剂, 是培养道德信念的内在驱动力。脱离情感体验的单纯认知学习, 极易造就夸夸其谈的“口头革命派”, 也很难避免行为的功利性驱动。情感体验与培养不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结构中孤立存在的一个环节, 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它具有无痕化的特征, 能够形成学生稳定的品德心理背景, 产生某种“偏爱”的态度, 以直觉的方式定向行为。从长远来看, 它重在精神境界的提升, 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效用弥散而持久。

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那么, 基于信任, 蕴含宽容, 体现于关心的期望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表现形式。罗森塔尔等提出的“期望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 揭示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于学生情绪的唤醒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 情知交融, 使学生处于一种暖洋洋的氛围中。教师积极期望是对学生的真切关注, 是能唤起学生情绪, 使之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同时, 双方良好的情绪互动, 不但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也丰富和加深了学生情感体验, 有利于小学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明确的道德意识, 真正具备品德能力方面, 移情最具有动力特征。有研究发现, 理解他人情感并产生与他人相似情绪状态的移情能力和同情, 与道德行为或积极的社会行为有明显相关, 对他人同情和移情反应也能明显地抑制或减弱侵犯和反社会行为。

摘要:本文从加强教师培训, 开展调查研究, 弘扬学生主体性, 强调教学生活化, 重视情感培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增强其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 苏联实验教师们的教育主张[J].教育研究, 1998, (5) .

[2]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1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72.

上一篇:倡导习作个性化张扬学生个性下一篇:浅谈暖通空调安装工程技术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