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初探

2022-09-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紧密的联系生活,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广泛,包含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的基本方法。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教学目标设计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这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需要用大多数学生熟知并具有浓厚兴趣且贴近生活,价值观正确的主题作为课程的着力点。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响,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乐意接受, 容易做到。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中,不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啊,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课堂教学设计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听得到、 摸得到的生活热点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的主题,不能让学生产生虚幻、飘浮的感觉。如重视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感受、体验所认识到的学习对象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提升问题价值,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判断、失败与成功中积累经验与教训,使学生经常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教学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尝试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生成为一种自我意识,形成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观察国家和世界,扩大学生们的生活视野,逐步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如在《看电视》 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我来当孩子,你来做家长”的活动。在活动中,选择一部分学生做孩子,另一部分学生做家长。孩子喜欢看电视,这时你会对限制你看电视的家长怎么说呢,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再请另外一部分演家长的孩子相互讨论,怎样的理由使得家长不希望孩子们看电视呢。在两组学生的争论中,学生会逐渐发现看电视带来的优点和问题,会慢慢理解家长限制自己看电视的真实意图。然后,教师可设计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应该怎样看电视的大讨论中,看看怎样看电视才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并且让家长和老师们放心。

三、多媒体与教材结合生活化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活的再现功能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效果。俗话说:“触景生情”,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画面时,学生怎能不为之所动呢?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我们的课堂也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四、活动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 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生活的社区》时,我为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所生活社区、村社的便民机构、居民生活特色、社区、村社的过去和现在几个版块的内容,并写出每个版块的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体验社区、村社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残疾人出行时不便的样子, 然后,让学生自由两两组合一人扮演“盲人”,一人作为帮助者,在学校亲身体验半天“盲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角色互换后,由于有了做“盲人”的亲身体验,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帮助“盲人”了,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教来的具体、实在,不仅认识了道理,而且能转化为今后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培养道德,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课程,将课程教学生活化,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从深层次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新课改提倡"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立足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升华回归生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上一篇:基于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金融的发展及创新下一篇:20钢换热管与Q345R钢管板的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