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会计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会计课的教学水平。文章在会计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会计课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会计课堂实践化是会计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任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是课堂实践化的根本保证。

第一篇: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

谈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

在当代传媒和社会合作发展的今天,艺术学科与社会对接的需求越来越高。实验动画也不例外,而且其传播性,为其带来固有的社会实践可能。艺术家在探求艺术的同时,也在探求作品与社会大众的共鸣,在这个环境下,实验動画艺术家也作出了各种努力,迄今为止,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有了商业装置,公共艺术,商业表演,元素合作等方式,将来也会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方式出现。

实验动画,就是在动画的某一方面有创新性,研究性的动画。多指常规动画以外的短片动画。

为什么要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什么 200

常规动画发展一百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剧本——漫画——动画剧集——影院动画——动画衍生品——动画收藏品 的固定行业体系,与社会有良好的契合度;而实验动画却只是没有固定的受众与消费链的纯艺术作品,有时候仅仅表达了一种观念上的思考而已。所以实验动画是缺乏社会互动的,有的时候成为了艺术圈内的孤芳自赏,少了一些与社会的衔接度。所以,实验动画的社会对接,是实验动画需要研究的重要空白,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就是以实验动画作为材料,与社会的商业,传媒,人群等对接,形成互动和良好的效益链,以返回来又推动实验动画的学术发展。

笔者认为,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有以下几类。

1.在商业环境中直接播放或者剪辑后播放实验动画。多出现在商场跨界合作活动中,也出现在政府活动中,如上海世博会中,城市未来馆中实验艺术家卜桦的作品,带有中国元素的版画风格的实验动画,在大屏幕中播放,反应了中国当代的社会景象。

2.实验动画作为传媒手段,营销方式。有的品牌需要一种实验态度的动画作为形象传播,如MV《In Your Arms》,拍摄了22个月,用了288000颗糖豆,用定格动画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奇异的色彩创意世界,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11年十大创意短片之一,随着实验动画的成功,演唱者Kina Grannis 的这首歌曲也被传唱。

3.将实验动画中的元素作为商业合作内容。

A动画形象作为装置。动画的商业跨界合作中,常规动漫的商业装置行为比比皆是,如喜羊羊,机器猫,HELLO KITTY等。而实验动画的商业装置行为却很少出现。实验动画中出现的动画形态,如抽象形态,人物形象,元素组合等,也可以制作成大型商业装置,或公共艺术装置。

B实验动画中的形象作为产品。实验动画多是较抽象的内容,可以提取其中的某一特征进行风格延展设计,形成产品。如当代艺术像素观念动画,将其中的方块元素提取出来,可以组合为玩具,图案等。

C实验动画形象作为跨界其他方式。由于它的实验性基础,比常规动画有更多想象空间,跨界方式反而比常规卡通片的可能性要多。再则,实验动画,仅仅可以作为是一种宣传媒介,一种风格样式,促进商业领域的理解,进而实现进一步的跨界合作可能性。如运用在服装面料,食品造型,汽车彩绘,家居摆件,电子产品等。

4.将实验动画风格输出为一种动画样式影响社会。实验动画本身研究的就是一种可以改变现有观念或者说是可以推而广之的动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其风格推演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社会需要。所以许多实验动画,逐渐的成为了一些特殊类别的商业动画,如3D动画,玻璃油画动画,水墨动画等。近年来出现的沙画表演,已经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常驻节目,就是实验动画取得社会影响及输出渠道的非常瞩目的案例。

5.将实验动画提取出静态画面或者将静态画面转制为实验动画。实验动画的代表性镜头的静帧截图,具有明显艺术性,将其转制成绘画作品,能实现评论,收藏,鉴赏等功能。如中国实验动画艺术家卜桦与缪晓春的作品,除了动画的展示,也常常展示其动画截图转制的油画作品。此外,动画截图本身,也可以输出为数码图像,作为杂志插图,商业插画合作等用途。

当然,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至今已经有一些艺术家能够成体系操作,也有的实验动画借此成为一定时期范围内的关注焦点。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具有的优势是,它的纯艺术特质会突破通常的审美与心灵感受,在大众文化品味提升的当代,其传媒性和艺术性都是任何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所以,实验动画的社会实践的可能性是非常多,前景很明朗。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实验动画与社会对接的合作方式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行业习惯可依循,需要就事论事进行商议。特别是商业装置方面,由于是全新的领域,所以需要艺术家亲力亲为进行建造。比如说装置制造方面,和制作方的观念对接问题,一定要亲力亲为,处处监管到位,以实现最接近原作的效果。

总的说来,实验动画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有许多需要与社会共鸣的思考和研究,在科技与传媒蓬勃兴旺的当代,它的社会化前景是明朗的,实验艺术家再孤芳自赏,隔离于社会图景之外的历史即将过去,实验动画将在其独特性,当代性方面逐渐吸引社会目光。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作者:鲁婷婷

第二篇:社会实践是会计课堂实践的有效途径

[摘要]会计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会计课的教学水平。文章在会计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会计课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会计课堂实践化是会计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任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是课堂实践化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社会实践 校企结合 会计课 课堂实践化

[作者简介]胡明(1964- ),女,北京现代职业学校会计教研室,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教学。(北京 100075)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会计素质和职业道德,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会计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会计课教学水平,会计课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经济发展趋势为目标,以地区经济特点为范围,以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为需求,全面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操作和学习相结合、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中小社会团体、私营企业技能型会计人才。会计课堂实践化是会计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任课教师的社会实践是课堂实践化的根本保证。

一、教师的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岗前培训是必要环节。由于会计行业的特点,多数情况下,实习单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并不多,因此,组织学生到校外单位实习大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会计课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但由于接触实际业务机会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校企结合社会实践中,我校会计学科老师到会计公司实习,从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从专业角度深入实际,了解了会计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对会计课教学的要求,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为编制校本教材、会计学科教材积累了业务实例,其业务的权威性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会计课的教学效率。会计课教师经过会计岗位实践,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开发与教法改革与时俱进,极大地提升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教学内容改革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预付、预收账款”业务是企业日常业务之一,在会计教材中,通常只有简单的介绍,既不作为教学重点,也不作为教学难点,一般只讲授1课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该项业务很复杂,涉及付款、开具发票、计税、补付货款、换票等诸多环节,尤其是计税部分,涉及了《会计法》和《税法》中有关“实质大于形式”的相关规定。在会计实习中,老师们从《会计法》和《税法》两个角度规范操作,明确在计税时必须遵循《税法》。在账务处理时,则按照《会计法》中会计准则来处理付款、开具发票、换票、计税等相关账务,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操作规范,既符合会计准则,又做到了合理避税,维护了资产所有者的权益。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把这部分业务作为教学重点,引进会计课教学,不仅提升了会计课教学内容的高度,也满足了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这表明:在会计课教学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认,不应以教材编排的内容为主,而应当符合实际业务的需要,这也是会计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水平

通过与同行交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会计岗位的发展趋势,了解到北京的行业特点:会计人才济济,岗位竞争激烈,对会计人员的起点要求高,普遍要求上岗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如何使会计课教学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只有大力推行操作、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会计课如何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态度养成有机结合起来,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上岗快、业务精、技能强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会计专门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会计课改革的方向。

比如,在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等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案例法,充分利用真实业务进行作业练习,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后再学习理论,而不是空讲理论。要充分利用案例,原因一是案例都来自经济活动中的真实现象,实用性强;二是案例具有典型性,有利于学生为上岗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方式上也可以尝试多种方式相结合:课上实践+课程实践+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公司实习+会计认证,使会计课的实践丰富多彩,并且更加接近社会现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可以按会计岗位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来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校本教材体现会计课堂实践

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基本面向中小企业,从事日常业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居多。要使毕业生胜任会计岗位,知识、能力、素养“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也形成了我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会计综合应用能力的主线。我校会计课教学的“课堂实践化”,迫切需要一套紧密联系实际,满足社会实践需要,实用且能够取得实效的教材。通过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一,在会计社会实践中,教师发现了实际账务处理方式与教学中的不同,按计划逐一解决了教学中悬而未决的几个问题。教师还积极获取实际业务原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随后运用到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解决了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保证了会计模拟资料的时效性。由于有了第一手资料,教师们能够在会计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一项或若干项单项模拟、综合模拟、实习操作等专业性实践活动,使这些活动本身成为一种课程或一个课程单元。

第二,结合行业核算特点,把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业务分模块进行讲授和操作,降低了教学难点,既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操作水平,又在教学中坚持贯彻职业教育精神,以人为本,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目标,按工作环节设置会计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日常工作的基本业务;以北京中小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蓝本,以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为主线,紧扣最新会计法规、条例,阐述了从制单、记账、报表到报税的流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盘账务处理。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组织教学科目,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围绕各种会计方法来进行,提倡他们从“做”中学,进而形成会计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另外,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重视实质训练,也大大缩短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五、以就业需求为中心指导教学,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

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会计课程体系应当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要有灵活性、开放性和针对性。通过会计实际操作模式,与会计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在校学习—模拟实习—就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应当成为会计课教学的最终目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有效途径。

会计学科是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实用性学科,必须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会计人才培养计划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一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贴市场需求,加快会计教学改革,抓好校本课程开发,强化技术培训和考核,提升职高生的竞争力。在会计课程改革中,我校构建起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会计教学实践体系,确立了以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为主,走校内、校外两条实习基地建设的道路,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课堂实践课程模拟实践和现场工作实践三阶段相衔接的教学体系。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感知会计岗位,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概念、原理、方法、政策、法规、制度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会计技能水平。通过校内实训,学生独立完成手工记账和用财务软件模拟实训,使学生达到上岗了要求。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加强教师专业上的继续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可行性研究,提升了校本教材的高度;学生通过会计岗位的实训缩短了上岗时间。

总之,校企结合与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满足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规范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也有利于拓展会计课教学的空间,深化教学改革的内涵。

作者:胡 明

第三篇: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探讨

[摘要]解决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是最好的途径。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它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导向相互促进,避免相互弱化,有效地解决了思政教育理论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分离的问题,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为学生正确处理“遭遇” 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实践 环境影响 思政教育 教育合力

[作者简介]童志坚(1978-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珠海 519090)王晓(1976- ),男,广东湛江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广东 佛山 52833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叠加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CY0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距离的最好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育人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高校,对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两者中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是大学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重要原因之一。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有必要加强社会实践在这两者之间作用的研究,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更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一、社会实践是环境影响与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高校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是决定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要增强思政教育实效,必须形成两者的教育合力。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有理论性、主导性的特点;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社会实践把思政教育理论性、主导性与环境影响泛化、不确定性联结起来,是两者形成教育合力的桥梁。

1.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体现。思政教育主导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保持思政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书本理论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增长才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老师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辅导,在理论、实践的方法、实践过程上引导学生,这就保证了实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是落实思政教育主导性的过程。

2.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对人的影响具有泛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对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社会利益多元、社会信息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属于人类改造的对象也纷纷纳入人的客体的范畴,人们的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另外,当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处于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减少或者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激化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倾向;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不断地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学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思想的塑造除了学校的思政教育外,更多地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社会历练,对社会事物难以产生直接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各式各样的主张、海量而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泛化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取舍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迷失自我、价值观念模糊的特点,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有效性,对思政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3.社会实践具有联结理论与实际,实现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形成两者教育合力的作用。思政教育过程中,它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坚持与教育方向的把握;社会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的泛化、不确定的影响,并没有排斥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反而彰显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必要性。这是因为,人为了避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更需要有主导性的思政教育的引领;社会环境越是复杂,这种主导的作用就越是必要。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主导性理论,应用于处在具体社会环境中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活动,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主导性,又避免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有效地应对了环境影响对学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实现了思政教育主导性与环境泛化、不确定性影响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

1.社会实践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创设的人造环境。“人造环境”是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经过了有意识改造或选择的环境,实践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杜威曾经说过:“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控制结果所依赖的条件,而这种行动是有理智指导的,是掌握条件、观察顺序关联的,是根据这种知识来计划执行的。”①这样,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包含着对现实社会环境进行选择、营造、分析、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在这里变成了“人造环境”, 摆脱了通常意义下环境对人影响的模糊、泛化倾向。

2.社会实践通过创设“人造环境”,把环境影响导向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让复杂的社会环境服务于思政教育目标的问题。社会环境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或者相互抵消的可能;当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时,环境和思政教育之间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环境影响抵消学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阻碍思政教育目标实现,使得学校教育弱化或者无效时,两者是相互弱化的关系。社会实践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思想的思政教育活动,它通过把思政教育理论内容应用于创设的“人造环境”,进而引导环境影响,实现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相互促进,最大限度避免相互弱化情形的出现,这对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实践还是解决理论与现实环境相脱节的最好方法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育与环境影响的合力,这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达到知行结合的最好路径,也是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目标所在。

1.思想政治知识学习无法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强调人对“美德”知识的理性把握,认为知识能培养出良好的伦理社会,能使人更亲近神性,培养出近乎神性的勇敢、节制、敏锐、快捷、荣誉、正义、诚实等美德。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然而,学校理论教育,以及学校本身是无法替代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因为学校理论教育无法替代学生亲自对生活的体验,而且学校本身也无法完全地重复社会生活的场景。因此理论教育本身不足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问题。

2.注重环境的影响也不能解决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了环境对人行为、思想的制约性,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这句话指出了人们的思想及行为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怎样的社会环境,就有怎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德育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对人思想政治意识影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代表人物华生甚至认为,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把儿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③因此,思政教育是无法离开社会环境而进行的。然而,面对环境影响的泛化性、不确定性,如果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学生的现实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这种环境影响并无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

3.社会实践是解决学生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问题的最好办法。实际上,无论是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生活”④,还是陶行知所说的“社会即学校”⑤,实际上都是强调教育要把学校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现在思政教育存在理论与社会实际相分离的问题,一是表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情况。学校生活归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归社会生活,两者缺乏糅合和融合。二是表现在学校所教授的理论落后于现实、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三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难以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有于现实生活。上述的问题,都不是理论学习或者注重环境的影响可以解决的,因为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是外界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过程,这种影响要真正地作用于学生并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行为,把这些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实现由主观到客观的升华。

实践之所以能解决理论与社会环境的分离,一是因为实践的过程衔接了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把握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实践把环境与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学生才能在加深对理论问题理解的同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知而不行,实为不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目标,不能只看学生是否掌握理论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能否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现实的问题。二是因为社会实践实际是学生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方式,解决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问题。实践是主观到客观的升华过程,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好的锻炼与检验。杜威认为:“为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⑥,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生活的场景,尝试用学到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体验与参与的过程中思考与把握现实世界。

四、社会实践促进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环境的接触,对学生认识自我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认识是人正确评估自己、获得进步的基础,学生成长的过程离不开自我认识。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与评价,除了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影响之外,还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是主动地融入社会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改造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影响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的自我意识在影响环境与受环境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健全的发展。正是在这种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意识才得以形成与发展,离开了环境,人将“不可能想到自己有什么品格,不可能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丑,如同他也不可能想到他自己的面貌或美丑。”⑧因此,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强化已有优点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知耻而后勇”,形成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2.个体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学生经历把理论应有到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思政教育要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需要经过将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将内化的思想外化为良好的行为的过程。”⑨社会实践实际是担当起了将内化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良好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内在素质的提高。“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⑩社会实践中,学生具体参与实践,在现实环境中获得经验,是外在学习到内在学习、达到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耶鲁大学哈雷霍因进行的“诚实与欺骗问题”研究实验得出“品德发展是由道德经验情景决定”的结论,说明了仅在课堂上讲授道德知识,熟记道德信条的德育教育模式是不会成功的;道德知识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还必须经历把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道德情景的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为人们正确处理“遭遇”奠定基础。“遭遇”指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突然碰到的、少数重大的、特定的事情,迫使我们在两种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发生变化。理论上的学习和社会环境对人怎样处理“遭遇”有重大影响,但是社会实践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辅导的思政教育活动,是主观到客观、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处理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与预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与发展,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重大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面对无法预料的人生遭遇、重大抉择、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和启发,更容易帮助他们合理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克服难题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总之,必须深化社会实践在思政教育与环境影响之间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之间教育合力的形成,这是解决思政教育理论与实际存在脱节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未来,我们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实践育人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释]

①(美)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56.

③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64.

④⑥⑩(美)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7,87.

⑤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11.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06.

⑨李辉.现代思政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98.

作者:童志坚 王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05-10

实践社会论文范文05-11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05-11

实践论文范文05-08

社会论文范文05-08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05-08

社会类论文范文05-08

营销实践论文范文05-09

社会生态论文范文05-09

社会政策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评职称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