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初中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初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第一篇:初中社会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单元作业设计探究

摘 要: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学科,它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发展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作业布置时,一定要通过合理且有效的方式进行作业的设计,在多种形式的作业探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巩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合性提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与社会;作业设计;策略

一、“信息收集类”单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

教师進行单元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单元作业对自己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性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与理解,获得高效的教学体验与效果。首先对于学生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集中在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这也是教师有效展开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前提。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资源的收集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作支撑,让学生通过实物或者现实事件的思考增强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认知理解,为课堂教学做好延伸与补充,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年代》这单元的教学时,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获得较为高效的学习效果,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单元性拓展作业。比如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单元作业的探究,让每个小组在课程开展前的一星期时间内针对教学内容展开实践,每个小组可以在组内展开有效的分工,各自安排自己小组的探究内容与形式。比如有的小组成员是通过询问自己的家长以及较老一代的长辈或者是亲戚朋友中的老一代长辈,向他们询问30年前人们的生活状况,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如果这些老一辈长辈中还保留有改革开放年代的旧照片或者纪念性物品,学生都可以向其借出带到课堂或小组内部进行分享。这是单元作业设计中的一种信息收集形式,除此之外其他的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改革开放历史的相关信息。比如有的同学还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从文化、政治以及历史进程等不同角度展开搜集,之后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制作成作业总结,在课堂上分享给班级同学。除了这些方式之外,其他同学还可以通过去往图书馆进行图书的搜集或者阅读,寻找一些相关的报纸材料进行资料的统计,这种方式也可以全面性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以及相关重大事件。通过这多种方式展开“信息收集类”单元作业的探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能力。在之后的课堂中,每个小组内部根据组员的信息收集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讨论与交流,然后由每组成员依次上台展示本组有关教学内容的探究作业。这样班级内部的同学会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一些重大事件有全面性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眼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获得较为充分的学习效果。

二、“阅读观看类”单元作业设计,拓展学生的视野与见识

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单元作业类型中可以包括“阅读观看类”作业,这种作业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开高效的作业探究。这种“阅读观看类”的作业探究形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读一些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方面的科普类历史书籍,还可以读一些相关的报纸或月刊,或者是电视节目或电台广播等。通过这多种方式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获得较为高效的学习体验,通过作业的形式为教学内容做好补充与延伸。比如针对九年级教材《感受科技之光》这单元的教学,教师为学生布置的“阅读观看类”作业内容可以从我国的科技事业方面展开探究。比如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浏览有关我国神舟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以及相关历史背景原因,这样学生在作业探究中便会积极在网上搜集有关神舟一号到目前为止的神舟飞船飞行记录。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阅读观看类”作业内容时要引入一定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思考,比如通过影像或资料的观看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分别探讨神舟七号顺利发射的原因?(2)神舟七号的发射对于我国的发展进程具有哪些重要意义?(3)通过神舟七号飞行进程的观看可以获取到哪些启示?(4)从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够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通过这多种形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过程中的思维,也通过这些提问对学生的“阅读观看类”单元作业设计做好总结性思考,使学生获得较为高效的学习效果与体验,在加强知识文化学习的同时提升民族共情,激发内心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

三、“社会调查类”单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真实的教学体验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阶段中对于学生的社会关注度以及社会践行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能力有着重要的要求。根据这样的教学需求教师在开展单元作业设计时一定要注入有关学生实际性探究的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社会调查类”单元作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去面向社会,在社会各层的资料调查中体验到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重要影响,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学生针对“社会调查类”单元作业的探究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可以深入到小区住户、街道商店、市场与各个企业中进行实地的考察与访问,进行全面性的资料搜集与记录。比如在学习完《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后,教师可以以“白色污染的探究”为“社会调查类”单元作业主题让学生展开深入的调查。根据这样的作业任务学生便会深入到各个社会层面展开调查与记录,比如在小区内部通过走访邻居或者亲戚来记录他们对于塑料袋的使用频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到各个商店中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有关塑料袋的使用频率以及处理情况,同时要询问他们对于白色垃圾导致环境污染的意见与想法。教师可以展开调查小组来进行这类作业的探究,让小组内部进行分工与合作,深入到不同的地点、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调查并进行记录。除此之外在进行调查时要注重对环保意识的普及,力所能及地向人们进行环保袋的使用与宣传,之后小组内部全面分析调查的结果写出一份综合性的调查报告上交给老师。这种单元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深入了解到白色垃圾的危害以及对国家、社会与人类生活不同层面的影响,而在学生向人们普及环保意识以及减少白色垃圾措施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综合性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四、“实践操作类”单元作业设计,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实践操作类”单元设计突出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我将引入一个教学案例展开讨论,比如在学习完《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实践操作类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保证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作业探究时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线、不同颜色的纸张或者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拼凑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地理分区、交通铁路干线或者气候分布图等。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加强了对于我国地理分布图的理解与掌握,降低了记忆这些复杂地图的难度。通过这种实践操作类单元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作业探究对于教学的高效辅助作用,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五、总结

总的来说,在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创新多种方式为学生设计多种类型的单元作业,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探究训练自身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能力,同时在作业探究中进行对教学内容的主动探究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与巩固。除此之外在教师的单元作业设计中要融入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与相关事件的思考,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保证学生学习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翔.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的设置与批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6,22(06):68.

[2]孔令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应用性作业布置的初步探讨[J].教师,2015,12(33):67-68.

[3]许炬锋.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操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3(27):33.

作者:吕小萍

第二篇:谈初中政治的社会实践

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初中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确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初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二.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三.社会实践是坚定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

四.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初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效果是客观的,贵在持之以恒。

作者:张喜梅

第三篇:综合探究: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精髓

摘 要:《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活动专题是课程的精华。其作为学习方式,是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课程内容,是学科教材的核心知识;作为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综合探究;学科能力;课程内容;教学问题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牛学文老师主持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提炼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笔者认为,《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活动课是学科核心素养汇聚生长的关键点,教师当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不懈坚持。

一、综合探究是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

历史与社会融合历史、地理、社会等不同门类学科,课程在知识结构、专题内容、呈现方式上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更是充满了活动化、综合性、开放式的探究学习的期待。

(一) 实现学科知识重组

综合探究以主题学习为导向,对现有教材中的时空知识、关联史实、不同观点进行重新梳理、组合、补充,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时空史实的关联重组

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同时获得有关历史、地理探究等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执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时,预先布置综合探究题:近代中国,先进思想家、早期留学生、外交使臣、朝廷大员,成为率先开眼看世界的人,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选择魏源、容闳、郭嵩焘、李鸿章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谈谈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设计意图:一是历史与社会新课标(2-4-6)要求“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地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二是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绕不过的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 ,以此拓展对李鸿章的评析。

学生在教材中整理出有关李鸿章的几处史实:签订《马关条约》(教材第93页)、兴办洋务运动(教材第98页)、奏请留美学生(教材第110頁) 、中饱私囊(教材第99页) 、分析黄海战败(教材第111页) 。

综合探究学习是开放的。部分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到的史料有:镇压农民起义,“背信弃义杀过降”;1897年,结束环游欧洲回国,誓死不踏入日本国土一步等故事。

2.不同历史观点的碰撞

历史问题本质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更是容易受到现成的观点影响。教材按不同的主题或专题进行编写,不同的主题或专题下呈现的只是某一个历史现象的一个角度,往往形成的是单点结构认识。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实现知识内容的综合,而且最能亲身发展学科知识,更好地理解学科的本质。

对李鸿章的综合探究设计中,学生在对人物所处时空知识、关联史实进行专题重组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理解与评判,借助今天的眼光认识历史,从单点的认识到关联的结构,乃至发展个人观点。

一组学生总结:原先,更多地倾向于“卖国贼”的认识,但是通过综合探究学习,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已远远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失败是注定的。结合其他组同学的发言,我们组认为,李鸿章是众多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者、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封建王朝的维护者、中国近代化的开启人、受尽屈辱的倔强老人。

教师串联总结:这组同学站在时代特点的背景下,分析历史人物,一个多面、复杂的李中堂逐渐替代“卖国贼”的单点认识。对李鸿章的评价,只有开始,没有停止,“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作为现代公民要善于在当时的国内外的背景下来评价历史人物,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看待历史事件也是如此。

(二)促成关键能力融通

综合探究处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能力的中间地带,它既是局部素养达成的催化剂,更是串联四大素养的桥梁。历史问题的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探究成果的不断提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

在对李鸿章等历史人物评判综合研究设计中,学生要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国内外形势、个人的历史痕迹,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进行章节内、章节间、跨章节综合梳理,学习者要运用图表组织和分析他们获得的信息,对历史人物结合史实进行自主解释、推理归纳、概括比较,展开综合分析,对历史人物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作出重新评价或判断。

正是对人物的所处时代素材重组与纵横对比,对历史人物的理解逐渐发生了否定之否定的变化,学生的“历史意识”“综合思维”也悄悄地发生变化。

二、综合探究是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

“历史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综合探究是基础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与社会》教材共有24个综合探究课。这些综合探究课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学习方法的探究。例如,“如何认识区域”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区域的方法和途径。二是学习内容的拓展。如“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是在学习了“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又有利于拓宽学习视野,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二)综合探究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

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在尊重地方性、人文性、实践性的基础上,还要突出综合探究性,从科内的局部整合到学科间的主题整合和学科内外的整合,体现基础性课程的必要补充与自然延伸,精心开发类似“乡土地理教育”“乡土历史教育”“当代国情教育”等板块,并糅合知识拓展、实践活动、兴趣爱好三大类。七、八年级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综合探究,依托社会实践项目活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通过报告会、主题研讨会,旨在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国的情怀。九年级围绕“国情教育”,设计与国情、时政相关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主题交流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式故事会等形式,旨在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综合探究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综合探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从问题或任务出发,把学生做为课程中心,其通过亲身活动收集信息,归纳推理,解决问题。

(一)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1.促进学生从间接接受转变为通过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或理解知识的学习过程。综合探究极大地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搜索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开放式学习交错运用,提高了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在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学习时,学生们整合多种学习方式,一起梳理教材中的关联知识,一起在网络上搜索关联史料,一起整合史料与历史观点,一起提炼交流的观点与方式。

像探究容闳这组的学生“通过360浏览器搜索”增加了信息:同治七年(1868年),容闳向清政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的条陈;同治十年(1871年8月)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由陈兰彬任出洋局委员、容闳为副委员;直至光绪七(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总理1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2.构建了以“倾听、串聯、反刍”为核心的课堂学习过程。综合探究课很大的特点不再是简单搬用教材的史料与观点,这倒逼学生要善于倾听、串联与自我反思,倾听发言者同教科书内容的关联,倾听这些发言者同其他同学发言的关联,倾听这些发言者同其先前发言的关联,倾听发言内容同课堂外的观点的关联,倾听发言者与自己思考的关联。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发挥串联,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把知识如同织物一样编织起来。

如探究容闳这组的学生介绍了通过360浏览器搜索获得的信息后,就有其他组学生补充:这批留学生中詹天佑成为著名的工程师,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唐国安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曾担任清华学校校长。教师总结:这组同学能够通过网络搜寻史料证据,证明这一批留学生学有所成,回国后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互倾听、串联,为学生理解黄遵宪对朝廷下令调回留学生而痛心疾首作了很好的铺垫,更是引导学生善于论从史出。

(二)倒逼学习环境重塑

综合探究学习需要创设双主体“社会性”学习环境支持,让人人参与、差异互补,体现师生平等、共创学识。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任务驱动、项目活动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学生掌握着学习的权利,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思考方向,教师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探究式的学习情景,充当了一个组织者、引路人的角色,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关键能力,更是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

作者:郑道春

上一篇:金融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老师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