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的媒介策略与问题

2023-02-20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 高度重视媒体在消除性别歧视和推进妇女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将“妇女与媒体”列为“战略目标和行动”的十二个关切领域之一。经过十年来的努力, 性别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观念推广和行动指导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对中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社会性别主流化, 体现在将社会性别的理念纳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体系之中, 将消除性别压迫作为与消除阶级压迫和种族压迫同等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使发展性别平等、两性和谐的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 使性别观念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和观察视角的成果, 为更多的男人和女人所共享。

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 是构成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中国政府在1949年即提出“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并赋予女性在教育、选举、就业等方面与男性同等的权利,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发展历史、条件, 和依然作用于人们思想行动的传统性别观念, 导致了女性在整体资源占有与分享上依然处于劣势的局面。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 数量颇丰的女性主义著作译介与中国本土的性别研究成果, 滋养了一大批女性主义研究者与推广者迅速成长起来。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广州等地, 陆续成立了以性别研究和性别教育为主旨的女性研究中心, 在女性文学、女性教育学、女性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 可以看作是中国本土性别研究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在出版、艺术展映、影视创作等方面,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性别作为主题进行表现和思索的作品, 体现了多种媒介形式对于性别观念与性别议题的参与制作与传播的积极行动。

2004年9月成立的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是目前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媒介与性别的研究机构。2005年, 有着丰富的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中国传媒大学,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的首个教席, 这个教席的成立, 意味着中国在“性别与传播”方面进入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 它将担负起在理论研究和媒介实践中促进和提高妇女对媒介的拥有量、影响力和决策力的使命, 为促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为构建两性和谐社会而扮演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角色。

当性别敏感逐渐构成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时, 大众媒介不仅具有宣传推广性别平等观念的社会使命, 也具有自身性别导向的自明与自觉的媒介发展使命。借鉴国际社会对大众传媒性别素养的成功经验, 发现大众传媒中性别报道的体制性、社会性、结构性问题, 总结传媒制作、传播、监测过程中的性别缺失, 提出创造性与积极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是每一位传媒工作者和性别观念推广者的使命。大众传媒对于性别平等与社会和谐的贡献成果, 应该被所有社会成员分享, 对于大众传媒相关问题的自省, 也是公众参与社会建构的宝贵财富。

1 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的媒介策略

1974年11月,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图尔特从法学角度提出了媒介“第四权力”理论。他认为, 宪法之所以保障新闻自由, 其目的就是保障一个有组织的新闻传媒, 使其能够成为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 以监督政府和各级官员, 这种将媒介监督功能的发挥进一步“制度化”的做法具有公权机关的某些特质, 而且它还有着一个诸多公权机关所没有的权力——监督报道权。

在我国, 媒介扮演着意识形态塑造与日常生活呈现等的多重角色, 特别是大众传媒的选择功能、呈现功能、解读功能、塑造功能, 使国家主流意识与公众日常生活构成了积极而活跃的互动关系。

由于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的各种媒介空间逐渐发展起来。

例如纸质媒介中, 出现了以研究为主和时尚生活观念引导为主的女性刊物、著作等。性别研究的专业刊物以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联合课题组主办的学术论坛——《社会性别》, 和创刊于2004年的学术连续出版物《中国女性主义》为代表, 出版的著作则不胜枚举, 特别是刘利群教授的《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一书, 是中国本土第一本在新闻传播领域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媒介与女性关系系统理论研究的著作, 填补了传播与性别跨学科研究方面的研究空白。而时尚生活观念引导为主的女性刊物, 随着2005年《VOGUE》进入中国, 标志着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女性杂志都有了中国版。

网络媒介中, 以性别研究为宗旨的网站大量出现, 如:妇女传媒监测网络:h t t p://www.genderwatchina.org/pages/index.asp;女权在线:http://www.feminist.cn/;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http://www.chinagad.org/;北京语言大学性别文化研究网站:http://news.blcu.edu.cn/xbwx/main/;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04/2.html;中国妇女研究网:http://www.wsic.ac.cn/Browse/Index.aspx;中国性学会:http://www.chsa.cn/;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http://genders.zsu.edu.cn/;妇女与环境:h t t p://s d e p.c e i.g o v.c n/envir_sub/index/ja.asp;妇女观察网:http://www.womenwatch-china.org/;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网:http://mgi.cuc.edu.cn/;中国女性主义两性视野网站:http://www.alleyeshot.com/等。

这些网络媒介或以专业的学科科研为主, 或以女性政策解读与女性自我能力的提升为主, 或以世界视野下的社会生活中女性新闻的报道为主。特别是成立于1996年的妇女传媒监测网络, 是北京世妇会的产物。她们以改善媒体对性别的报道、推进妇女参与新闻传播为目标。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专注性别和传媒议题的群体, 她们通过网络成员聚会、举办研讨会、策划大型采访报道、撰写专栏文章、组织对媒体工作者的社会性别培训, 促进媒体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多元化的妇女形象, 监测并抵制大众传媒中贬抑妇女、否定妇女独立人格、鼓吹性别角色陈规定型的报道, 与媒体协商以确保适当反映妇女的需要和关切的问题, 为妇女走向男女平等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外, 由一些对性别问题感兴趣的人群自发组织的各种N G O研讨小组, 构成了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推广的人际传播平台。比如女性主义学者荒林主持的“中国女性主义学术文化沙龙”、成立于2000年的“社会性别读书小组”、由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办、男性研究专家方刚执行召集的“男性解放学术沙龙”、由各地时尚传媒人士自发组织的“男性关怀沙龙”等。基本采取每月活动的方式, 由成员或召集人提出研讨的主题, 参与者自主发言进行交流。

由此形成了一种使性别研究与实务推广大众化、使性别观念选择与表达个人化、使媒介流通信息性别化等策略。

1.1 性别研究与实务推广大众化策略

至2004年初, 全国50所以上的高校开设了与女性文学文化或性别相关的课程, 已有近30所高校有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且出现了研究生把女性文学文化课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热门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界雇用形态报告》指出, 在欧美, 女性学生占新闻系、传播系学生人数的比例已达50%。在中国, 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实施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大学情况来看, 就读新闻、传播系的性别比例与欧美国家的情况大体相同。

与学院系统教育发展平行而生的是各种NGO组织、各种网络汇集起来的女性教育与自我成长体系。此体系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放开了公众接受性别理论和进行性别方法培训的条件, 不受正统学院教育对学习者的年龄、成绩、学费等的要求限制, 凭借对性别研究和性别关切的兴趣, 自发形成的女性教育网络, 实现了学院教育之外女性自我成长与社会性别意识推广的新途径, 也是学院教育中性别教育、科研、推广的有利补充。

1.2 性别观念选择与表达个人化策略

性别研究最核心的精神之一, 是分解一种言说权力构架的“唯一方式”, 它并非否认存在着一种对日常生活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权力运作方式, 它解构的是“唯一确定性”, 其姿态本身所具有的重塑、重现意识形态构架的意味。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在建构新话语框架时, 在思想体系上、目标上、价值上以及对其反对者的政治分析上, 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并不一致。在尽量避免产生新的僵化和带有等级差异的话语范式的通约下,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等, 纷纷以各自的学术话语背景提出了相应的关键词和关切领域, 为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主体思潮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视野。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 各个流派的女性主义实务和理论成果, 依然滋养着各学科各领域的研究者和观察者。尽管女性主义前沿发展的趋势谨慎地避免着强化各流派的差别, 强调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普遍适用的价值观而对于理论和实践的作用, 但“差异”的观念和对权力构架的清醒, 是女性主义始终保持活力的源泉。

因此, 媒介对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的传播, 除了具有媒介所塑造和选择的意识形态向受众流动的特点之外, 同时具备着受众以个人主体身份参与媒介塑造的评析与再表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对于不同女性主义流派观点的接受, 影响着对于同一问题不同女性主义视角观察与评价。

1.3 媒介流通信息性别化策略

媒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评价的指标往往被纳入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体系之中。但是, 随着女性主义批评深入而广泛地介入媒介批评, 更多的声音表达出“媒介有性别”的呼吁, 所以将媒介产品和传媒人的意识观念进行性别评估, 成为了促进性别主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由WACC (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Christian Communications) 的女性项目 (Women’s Program) 发起的全球媒介监测项目 (GMMP, Global Media Monitoring Project) 的监测结果表明, 1995年1月18日, 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的新闻中, 女性只占17%, 男性占83%。5年后这个结果没有明显的变化。2000年2月1日, 全球的新闻中, 女性占18%, 男性占82%。中国的媒介报道的性别评估报告显示:男性主导新闻报道的模式仍然不可动摇;绝大多数新闻中, 没有强调和突出性别平等的内容, 但是也少有加强性别不平等的内容;某些媒体在关注性别议题和新闻中的性别均衡方面做得较好;女性新闻工作者的比例增加, 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女性在新闻人物中的增加和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关注等。

因此, 聘请性别顾问、设计性别平等方案, 成为了将媒介与性别更紧密连接起来的一个有效措施。比如在古巴, 政府、工会、非政府组织和专业协会联合采取行动, 训练了500多名性别问题专家。这些性别顾问的职责是以性别与媒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 为媒体撰写“性别平等”培训手册, 设计“关注媒体性别”培训课程等。对媒介产品设计性别平等方案, 并进行性别意识评估, 包括检查和避免非性别敏感型报道, 并鼓励媒介产品的真实与多元。例如荷兰的一家公司设计的电子游戏, 除要求电子游戏专家参与之外, 还吸收了三部分人参与——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 女性学家。从而提高了该产品的社会认同度, 也履行了该产品对社会影响的积极导向。

2 媒介在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中的问题

2.1 有意或无意夸张传播的两性差别的信息与价值观念, 造成了男女两性性别塑造的片面化、模式化、他者化

美国公民权利委员会在1979年的《女性媒介报告》一文中指出:如果一个外国人仅仅依靠电视所呈现的形象来认识美国妇女的话,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美国, 妇女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7%, 她们其中的一半是十几和二十几岁的青少年, 她们穿着暴露, 行为不端, 无所事事。她们中的三分之一没有工作甚至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追求和目的。其余的则大多是学生、秘书、家庭主妇、保姆或护士。”

德国首位女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媒体曾经有无数的标签贴在她的身上:东德人、女性、冷漠的天使、有权力欲的物理学家、善于迷惑伪装的大师。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标签又不断出现:最具影响力的德国女政治家、女强人或与前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的传奇女性、“科尔的小姑娘”等等。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对于自己的描述与定性, 默克尔对自己的描述是:一位在不封闭的社会里生活了35年的人;一位对预料之外的事情极其感兴趣的人;一位1998年后成功地为我党的局势转变作出贡献的人。这样的例子说明, 媒介文本中存在着大量将女性整体边缘化、女性人物模式化、女性形象他者化的问题。

由于传媒产业受限于市场化体制与价值增殖的客观需求, 性别问题不是媒介的考量标准, 从而使得为了商业利益而牺牲女性主体权益和地位的做法被合法化和正当化。又因为男性较女性而言占有更多社会资源与财富, 以男性的价值观和性别观为主导的传媒消费, 往往大量制造着有损于女性主体意识表达的女性形象, 也极端限制了女性各种社会角色中的性别气质和主体选择权利的表达。

另外, 由于性别批评与传媒产制的普遍脱节, 导致批评之声与歧视女性、或为存在性别盲点的传媒产品共同繁荣的局面。在这个层面上, 传媒所发挥的信息平台的作用, 没有以性别作为指标分理出各种信息的适宜报道性, 而是既传播着女性主义者的性别批评报道, 也传播着歧视女性的各种报道。

2.2 女性话语资源的刻板化复制, 导致了性别议题并非为大众所陌生, 却为大众所忽视的局面

自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社会性别主流化、并将性别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之一, 中国公众对于性别平等的一系列说法:如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等便不再陌生。但是由于单一的女性话语借助传媒无限复制之后, 缺乏更为细致和贴切的分析、缺乏话语理论的更新发展、以及缺乏分语境而进行的不同层面性别观照等问题便大量涌现出来。又由于女性主义话语体系自身存在着众多理论分支与流派, 导致了彼此之间相互争鸣的状况, 也为大众理解和运用性别话语制造了难点。

更有一些误用性别理论和性别批评的做法, 更加剧了女性话语资源的荒芜。比如高调强化女性权益的同时, 贬低或忽视了男性权益的诉求, 甚至出现了女性压倒男性、女性隔离男性、女性仇视男性等。这样就阻碍了更多男性参与性别平等观念的推广, 削弱了女性与男性共同为争取两性平等目标而合作的力量。

2.3 对女性边缘、弱势地位的刻板化强调的同时, 缺乏建构具体而有效的对女性赋权的机制

由于处于边缘、弱势地位的人群、特别是女性, 长期以来受到各种歧视与限制, 所以在传媒中往往被塑造为等待被拯救者、观念落后者、道德人格受嫌疑者等, 即使是为其争取权益的报道, 在文本叙事中也存在着话语暴力的现实。例如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报道, 往往在暴力发生的细节上过分渲染, 或者女性被强暴的报道, 更多地描述强暴的过程等, 都是媒体对弱势者进行的“二次暴力”。

另外, 从各种研讨会和N G O小组提供的建议和改善策略, 以及女性主义行动者的作为与努力中可以发现, 建立具体而有效的对女性赋权的机制依然停留在呼吁与局部问题的进展推进中, 而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对于女性平等地位的保障普遍存在着笼统化和口号化的倾向, 不能指导于实际问题的妥善解决。

3 媒介应自觉履行促进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中的使命

媒介是信息实现的基本途径,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 信息的流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同时, 民众对传媒的接近度和依赖度也随之加强。据《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 2005年,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4.48%, 95.81%。对女性群体的调查则表明, 大多数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80%女性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学者Morely及Gray的研究结果显示, 妇女大多认为“只看电视不做其他事”是浪费时间的作法, 此外, 她们另一种看电视的形式也印证着妇女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大部分妇女倾向边看电视边讨论剧情, 藉此和家人互相沟通。所以电视媒介对女性生活品位的塑造和个人发展的引导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因此, 对传媒产品进行性别监测、提高传媒人自身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度、构建行之有效的性别评估指标和体系, 成为了当前女性教育与性别观念传播的重要使命。

随着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发展, 更多的创新理论将服务于性别观念的推广和性别平等特征的媒介产品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问题依然需要人们思考:

(1) 女性主义的媒介理论和研究是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2) 女性主义传播者是否发展出了新的架构、新的设计和新的方法?这些创见是否确实影响到传播领域的主要方向?

(3) 媒介文本如何制码有关性别的论述?

(4) 媒介文本中有哪些偏好的及另类的性别意义?它们是来自哪些论述?

(5) 受众如何使用和诠释带上性别色彩的媒介文本?

(6) 受众的收讯如何影响个人建立性别主体性及认同, 并如何影响社会论述的形构?这些过程应如何被检视和分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众媒介对女性教育和性别意识传播方面的策略, 即性别研究与实务推广大众化策略、性别观念选择与表达个人化策略、媒介流通信息性别化策略。并分析了媒介在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中的问题, 主要有:有意或无意夸张传播的两性差别的信息与价值观念, 造成了男女两性性别塑造的片面化、模式化、他者化;女性话语资源的刻板化复制, 导致了性别议题并非为大众所陌生, 却为大众所忽视的局面;对女性边缘、弱势地位的刻板化强调的同时, 缺乏建构具体而有效的对女性赋权的机制。作者最后呼吁媒介应自觉履行促进女性教育与性别意识传播中的使命。

关键词:女性教育,媒介,问题,策略

上一篇:胜任力理论下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下一篇:铁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铁路企业文化对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