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与差异:当代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新解读

2024-04-19

共识与差异:当代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新解读(精选3篇)

篇1:共识与差异:当代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新解读

共识与差异:当代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新解读

2014-07-09

来源: 中国妇女报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今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这样勉励广大青年。而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男女平等是平等的必然要求。培育和践行男女平等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学生是学历层次较高的青年,他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对我国社会性别意识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今高校学生的性别平等价值取向如何? 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北京市妇联委托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开展的“首都高校性别平等意识”问卷调查,即重点关注并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基本认同性别平等价值取向,多数学生不赞同传统婚恋观和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对男女平等国家政策有了解,赞同男女两性具有平等的社会价值和权利义务。但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其中最显著的是性别差异和学历差异,男性对男女平等国家政策法律的关注度高于女性,但他们更倾向于认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学历越高对性别歧视的敏感性越强,但也越倾向于认同传统文化观念与习俗。

因此,在当下中国复杂多元的性别语境下,在国家和全社会运用法律、政策、舆

论等多种手段切实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如何研究和制定提升高校学生性别平等价值取向的政策措施,让先进性别观念在高校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一个需要特别关切的时代命题。

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3所高校学生进行的“首都高校性别平等意识”调查显示,64.25%的受访者对性别歧视有清晰的认知;50.95%认同男女平等;84.45%了解我国目前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54.58%认为恋爱中女生遇到心仪对象应主动表白。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然有些数据令人意外,如只有35.0%的男性认同男女平等;在了解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的大学生中,来自城市的比例最低。

高校学生男女平等价值取向与群体差异

——“首都高校性别平等意识”调查之新发现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北京市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状况,探求更好地提高高校学生男女平等意识的对策,2013年,北京市妇联设立“性别平等意识调研”课题,委托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会同北京妇女研究中心、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承办,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13所高校学生进行了实证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2份(出现了没有被抽到的同学认为问卷非常有意义,主动复印填写的情况)。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不同群体中存在差异。我们把问卷重点涉及的性别不平等认知、性别观念认知、政策法律认知、婚恋家庭观念认知,分别与性别、学历、专业、出生地、兄弟姐妹数等被访个人信息进行交

互分类分析,结果发现在不少选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性别不平等认知

——教育政策不平等。对于高考中出现的小语种等专业按性别划定分数线且男生录取分数线低于女生的情况,25.99%的受访者认为是性别歧视,完全无法接受;41.24%认为是性别歧视,但现实需要,可以接受;32.76%认为不是性别歧视,是现实需要,完全可以接受。分性别看,48.2%的男性认为这不是性别歧视,是现实需要,完全可以接受,女生持这一看法的只占19.9%。分出生地看,选择“是性别歧视,完全无法接受”的,出生城市的群体比例最低。

——就业不平等。对同等条件下是否存在女生更难找工作的问题,15.03%的受访者选择“从不这样认为”,44.57%选择“是有时会出现的个别问题”,40.40%认为“是女性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分性别看,女性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是女性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而男生这样认为的只占27.0%。分学历看,55.1%的博士研究生认为这是女性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持这种看法的硕士研究生次之,本专科生比例最低。——女性领导少的原因。目前我国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受访者中,8.70%认为是女性个人原因,42.80%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原因,48.50%认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分性别看,14.4%的男性认为是女性个人原因,持这种观点的女性比例仅为3.9%。50.8%的女性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原因,持这种观点的男性仅占33.2%。

——性别歧视认知。统计发现,受访者中,64.25%对性别歧视有清晰的认知,其余为没有清晰的认知。分性别看,女性对性别歧视有清晰认知的为75.5%,而男性只有50.7%。分出生地看,县镇和城市出生的被访者对性别歧视有清晰认知的比例更高些,而农村出生的群体比例较低。

性别观念认知

——是否认同男女平等。统计显示,受访者中,50.95%认同男女平等,49.05%不认同男女平等,且存在性别、专业、兄弟姐妹数量的差异。分性别看,65.1%的女性认同男女平等,而只有35.0%的男性认同男女平等。分专业看,在认同男女平等的群体中,比例最高的为人文专业,比例最低的为理工医学专业。

——是否认同男女有别。统计显示,受访者中,9.75%不认同男女有别,43.15%部分认同男女有别,47.10%大部分或全部认同男女有别。分性别看,女性中13.5%不认同男女有别,男性只占5.3%;而男性中58.4%大部分或全部认同男女有别,女性只有37.7%。分学历看,在不认同男女有别的群体中,本专科学生比例最高,博士研究生群体比例最低。从出生地看,不认同男女有别的受访者中,11.5%出生于城市,农村出生的只占7.2%。

——是否认同男性思维能力比女性强。受访者中,68.11%认同“男性思维能力比女性强”,31.89%不认同这一说法。分性别看,女性中36.7%不认同这一说法,而男性中只有26.2%不认同。从兄弟姐妹数量看,独生子女中33.8%不认同这一说法,而不认同的非独生子女只有29.3%。

政策法律认知

——对男女平等是否是基本国策的认识。受访者中,50.73%知道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49.27%不知道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分性别看,55.4%的男性知道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女性知道的只有45.8%,分学历看,了解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的,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硕士研究生次之;本专科生最低。分出生地看,了解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的受访者中,出生地为农村的比例最大;县镇次之;城市比例最低。——对妇女权益保护法的认知。受访者中,84.45%了解我国目前有专门保护妇女

权益的法律,15.55%认为我国目前没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

——能否正确写出一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名称。受访者中,23.17%能正确写出一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名称,76.83%不能正确写出。分学历看,在能正确写出的受访者中,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硕士研究生次之;本专科生比例最低。分专业看,在能正确写出的受访者中,人文专业和农林专业的比例最高;理工医学专业明显低于其他专业。

婚恋家庭观念认知

——对恋爱中男女AA制的看法。样本中完全赞成AA制的占39.31%,认为男生应主动买单的占31.55%,无法接受的占3.36%,余下的则认为无所谓。不赞成AA制的男生高于女生。学历越高越赞同应由男性买单。

——对恋爱中女生遇到心仪对象应该如何行动的看法。54.58%的人认为女生喜欢就应该主动表白,40.95%的认为可以有追求的行为但应等待男生表白,4.48%认为女生不应采取任何行动,只应等待。男生更赞同女生应主动表白。来自农村的学生更赞同女生应主动表白。

——求偶最看重异性哪一方面特质。受访者中,8.27%的人选择相貌,66.78%选择品性,17.64%选择能力,1.10%选择经济实力,余下的选择其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除品质外,男生更看重相貌,女性更看重能力。

——理想妻子的形象。受访者中,19.29%选择了“事业有成的女强人”,38.32%选择了“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12.49%选择了“性感迷人的娇妻”,16.90%选择了“迷糊可爱的小女人”,选择“其他”的为12.99%。分性别看,超过一半的男性理想妻子形象为“温柔完美的家庭主妇”,而选此项的女性仅占27.1%。分学历看,选择此项的博士研究生最高。

——如何看待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受访者中,40.48%的人完全可以接受,48.70%的人不太能够接受,10.82%完全无法接受。男性中完全可以接受的比例占54.2%,女性只占29.1%。分学历看,完全可以接受的群体中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

——对男性选择做全职家庭“煮夫”的看法。受访者中,19.18%完全可以接受,45.72%不太能够接受,35.10%完全无法接受。在完全可以接受“煮夫”的群体中,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在完全无法接受“煮夫”的群体中,比例最高的也是博士研究生。

篇2: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四所普通高校2011—2014级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700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300人, 女生4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借鉴国内外高校教育相关工作,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 体育和体育意识等领域研究数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设计运用特尔菲法进行确认和校对。根据国家大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学习特点制定出合理的问卷调查表, 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43份, 其中男生262份, 女生381份, 有效回收率为91.85%。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3.0系统, 对采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最后进行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意识的涵义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 对体育及重要性的认识, 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对体育的认知与了解, 以及体育的参与意识、比赛与协作意识、付出与效率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等。体育意识的形成不是天生的, 由后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 逐渐形成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 这是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体育锻炼意识的高低对体育锻炼行为本身起着促进或抑制作用, 因此促进自觉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就是养成优良的体育锻炼意识。

2 . 2 大学生体育认知意识的性别差异

体育认知意识是在个人认知体育知识的过程中, 习得关于体育的外部信息, 同时, 外部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心理理解过程。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 个体的认知水平与行为应该是互相匹配的, 具体表现在人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情况。此外, 性别与体育是两个有着对抗关系的概念, 它们还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文化的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 准确的区分男、女大学生体育认知意识的差异性非常重要。

由表1研究结果得出, 在体育认知意识范畴内, 对于体育的重要性认识男、女生无显著差异。男性体力、精力普遍优于女性, 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要大于女生, 呈显著性差异。同时, 男生在竞争、消费价值取向上高于女生, 而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却往往处于劣势。因此, 从锻炼动机来看男、女大学生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还与男、女大学生生理、个性特征差异等因素有关。

2 . 3 大学生体育需要意识的性别差异

体育需要意识指人为了满足个人或社会生活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渴求倾向的意识, 具体表现在人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喜好。大学体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体育课程和运动项目让学生大开眼界。男生希望得到情感的满足, 女生期望获得美的体验。

由表2结果显示, 男生天性好动和好胜在对抗性、刺激性、力量性、冒险性等项目上呈显著优势, 而女生天性好静和爱美在协调性、趣味性、柔韧性、娱乐性等项目上呈显著优势。男生在大学体育课程选择过程中处于第一梯队的运动项目是篮球、乒乓球、排球等, 第二梯队为跆拳道、武术、散手等项目。而女生往往中意体育舞蹈、瑜伽等一系列塑形美体的运动项目以及小型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男生和女生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 能够根据性别差异特性明确体育需要意识,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也是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走向, 最终融合、协调、多元并存也是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大方向。

2 . 4 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性别差异

体育参与意识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思路。体育参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及文化观念, 在大学校园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内容广泛, 体育参与意识呈扩散化倾向。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不仅是高校体育教育变化的一面镜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增加和扩大,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同时, 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还受到各种外因和内因的制约。

2.4.1 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频率差异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青少年的不良生活方式为成年期许多疾病埋下隐患。生活中的青少年, 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并将对下一代产生影响甚至对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长远影响。目前, 高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其中提出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 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由表3结果显示, 合理的运动频率比例是一个先决条件, 保证运动的效果, 同时学生应达到合理的运动量和强度才能使机体产生一个良好的改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不太乐观。相当数量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只维持在1~2次的低水平上。男、女大学生的锻炼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女生, 但两组均未做到教育部规定的每天参与1小时运动的人数达到85%。高校在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的同时, 应重点提高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

2.4.2 制约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性别差异

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由社会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四个方面组成。当今社会问题、压力过大、网络和电脑游戏盛行, 电影等娱乐手段发达, 体质下降等多种综合因素降低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

表4研究表明, 制约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其中社会环境为68.7%、行为环境为73.3%、心理因素为49.8%和生理因素为38%;而女生的社会因素为69.1%、行为环境为71.1%、心理环境为66%和生理因素为38.5%。男生对与场地器材的不满意程度比女生强烈, 而女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懒惰、自卑心理比男性更严重。男、女学生在行为环境和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 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存在性别差异。事实上, 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不仅是竞争, 也不是加大或者抹煞两性的差异, 而是给男、女生以自我丰富的选择和更多的参与机会, 打破各种制约参与体育锻炼的不良因素, 展示各自的魅力和性别优势。

3 结语

(1) 培养体育意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日前, 丰富的高校体育课堂提供了越来越多引人入胜的内容给学生, 这给年轻活泼、知趣丰富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2) 在体育认知意识范畴中, 对于体育的重要性认识男、女生无显著差异, 男性体力和精力优于女性,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大于女生, 在锻炼动机上男、女学生显示显著性差异。

(3) 男生在大学体育课程选择过程中喜爱比如篮球、乒乓球、排球、跆拳道、武术、散手等项目。而女生更喜欢体育舞蹈、瑜伽等一系列塑形美体的运动项目以及小型球类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男生和女生只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才能真正把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落到实处。

(4) 男、女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要高于女生。同时, 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显示存在性别差异。

参考文献

[1]李志荣, 张春甫.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和行为的性别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7 (3) :80-81.

[2]杨春, 夏冬生.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意识状况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6) :764-765.

[3]吴晓明, 贾美倩.青少年体育意识倾向性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3, 22 (4) :443-444.

[4]傅光磊.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情感和习惯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7 (6) :101-102.

篇3:共识与差异:当代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新解读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女大学生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产的承担者,其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她们在未来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据统计,2009年中国有611万名高校毕业生,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在国际金融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依然严峻,而女大学生在就业的入口处往往面临比男大学生更大的挑战。

叶文振等(2002)的研究表明,性别确实会降低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造成就业机会不平等;纪月梅、秦蓓(2004)的研究表明,性别对工资的影响非常显著,范元伟等(2005)利用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数据对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性别对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时间有着显著影响。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劳动力市场歧视、法律制度不健全及性别对就业的具体影响等客观因素的分析上。毋庸置疑,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有待于国家相关政策、制度、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的改良。然而,本文认为,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性别观念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自我意识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基础。

社会性别有别于生理性别,它是指为人们所认知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这些差异和关系会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以社会性别理论为视角能够揭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挑战传统性别规范下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支配他们的行动,带有一定就业目的和愿望的心理活动,是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就业所持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份的总和,是大学生所具有的与就业有关的观念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态度和就业方式。本文进一步将就业意识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自我评价、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心理、对婚姻与就业的认识几个方面,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意识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共性特征,并侧重比较男女大学生在就业意识上的差异,发现就业中的性别利益,从而提倡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就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纳入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社会性别为研究视角,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武汉市高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了6所高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本高校,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是二本高校,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是三本高校。本次调查受访学生的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法学类、哲学与人文类、理工类,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武汉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基本状况,从社会性别视角对男生与女生的就业意识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心理、就业准备、对婚姻与就业的认识几个方面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自设计问卷于2010年5~6月在上述6所高校随机发放了43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9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4%。调查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根据问卷所获得的数据,整理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本次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2%、58%,其中女生略多。一本、二本、三本学生占比分别为38.7%、30.8%、28.8%,比例基本持平。从各年级学生的分布看,大二、大三学生占比较高。其中大二学生占50.9%,大三学生占28.2%。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形成与定向基本是在大二开始、大三基本完成。因此,样本学生各个年级分布情况非常切合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的专业涉及财经类、管理类、法学类、哲学与人文类,理工类,其中财经类、管理类和理工类的学生比重较高。从家庭所在地看,城乡学生比例基本相当。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反映了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它可以通俗表现为一个人认为哪些职业好、哪些职业差。职业价值观因人而异,但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环境下,固定人群的职业价值观又会出现统一的趋势。本调查问卷中依据职业锚理论设置问题,从14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考量。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武汉地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认为最重要的依次是:收入高福利好(58%);符合个人兴趣(42.2%);工作能兼顾家庭(30%);工作中能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23.9%)工作轻松环境舒适(23.7%)。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是较为不关注的依次是:工作在大城市(9.9%);工作对社会有贡献(10.2%);职业社会地位高(11.2%);晋升机会多(11.2%);工作有挑战性(12.5%)。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在校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有所降低,职业价值观趋于功利性。大学生普遍偏好收入高、福利好的职业,同时关注个人兴趣、兼顾家庭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在择业上虽然已经基本放弃了工作地点对大城市的偏好,也不再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等精神层面的要素有高要求,但是同时也不再关注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趋于理性,同时也显示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观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加强,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本文分别求不同的职业价值观选择与性别之间的Kendall相关系数,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相对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关注收入、福利、工作稳定性、工作兼顾家庭。而在其他方面则较男生要求少。但是从统计检验结果来看,仅仅4项是统计显著的: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加偏好收入高福利好以及稳定性高的职业;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对市场薪酬要求低;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加关注职业中的人际关系,而男大学生更加倾向选择对社会有贡献的职业;在理想职业的选择上,女大学生对收入较高的外企、稳定性较高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兴趣较大,对风险较高、变异性较大的自主创业、民营企业的偏好较低。

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反映了当代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念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现代男女平等就业、独立进取的社会性别观与传统的女性属于家庭、男性属于市场的性别观在她们身上矛盾交织。大多数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一样具有自我实现的潜在动机,希望多年的勤奋努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工作获得薪水和福利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就业意识中的独立自主得以彰显。另一方面,女大学生又受到传统性别观的束缚,依然将工作服从于家庭,工作稳定并兼顾家庭更是体现了当代女大学生家庭优先职业的价值观,同时表现出创新动机不足、竞争意识薄弱等特点。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体现了当代女大学生依然没有走出家庭、私人性、客体性的价值定位。价值观的局限性必然导致女大学生在职业评价中短视、职业选择时盲目以及职业发展中动力不足。

(三)大学生自我评价与就业心理的性别差异

1. 自我评价

大学生应具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的素质。良好的自我评价是积极就业意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运用量表的方法,从11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从11项评价指标的均值来看,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分值大多低于男大学生,仅仅在勤奋一项上,女生均值高于男生,在人际关系一项上两者得分接近。从标准差来看,女生的标准差均低于男生。比较结果说明,女生在自我评价上的趋同性高于男生,男生自我评价的差异性较女生大。虽然大多数女生认为自己学习勤奋,人际关系还不错,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自我评价低于男生。

2. 就业心理

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本调查重在揭示男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感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女大学生就业的焦虑感明显高于男生。大多数女生对就业比较焦虑(66%),男生比较焦虑的是(41%)。虽然非常焦虑到男生比例(12%)略高于女生(8%),但是这两项合计女生的比例还是大大高于男生。总体上74%的女生对未来就业感到焦虑,53%的男生对未来就业感到焦虑。仅仅只有2%的女生对就业毫无焦虑,而男生的这一比例是12%。

第二,学生家庭对女生未来就业的焦虑也更加显著。52%的家长对女生就业感到焦虑,35%的家长对男生就业感到焦虑,而对女生就业不感到焦虑的家长仅仅占2%,而男生家长这一比例的则达10%。显然,家庭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担忧大于对男大学生就业的担忧。

注:**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1时,相关性是显著的;*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0.05时,相关性是显著的(下表同)。

第三,男生比女生对毕业后获得满意工作更加自信。当被问及“是否对毕业后获得满意工作有信心”,有3%的女生、2%的男生完全没信心;40%的女生、26%的男生没什么信心;53%的女生、56%的男生有点信心;4%的女生、16%的男生非常自信。

为了进一步验证频度分析的结论,我们再分别求大学生就业焦虑感、家人对大学生就业的焦虑感以及是否有信心获得满意工作与性别的Kendall相关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大学生就业焦虑感和是否有信心获得满意工作这两项统计显著。

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低于男生,实际上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总体好于男生,但几乎所有的实证研究结论均显示女大学生的个人评价低于男生。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女大学生虽然是现代女性中的佼佼者,但是传统的性别规范依然对其产生了性别角色认同上的阻碍。“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传统性别角色规范将女大学生定位于较男生弱的位置,虽然勤奋努力,但依然认为实力不及男生,心理认知出现偏差,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当前女性就业难的现实背景之下,就业的“双向选择”、劳动力供需矛盾中的买方市场使得就业性别歧视普遍化等也导致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较低的自我评价水平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在校女大学生心理压力较男大学生大,以及女大学生自身与家庭对女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

(四)就业准备上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上达成共识,但对“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表现”上评价均不高。对于就业中的主要困难,男女大学生普遍认为是“职业技能不熟练”、“求职技巧缺乏”、“社会资源不丰富”,对于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也仅仅只有40%的大学生表示有所了解。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思考职业选择的问题,就业准备则大多数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的。在这两个问题上,女大学生均比男生起步早,本研究中的女大学生83.2%在大一、大二已经开始思考职业选择问题,而男生的这一比例则仅为65.6%。52.2%的女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做就业准备;相比之下,男生的就业准备则启动较晚,仅有37.4%的男生大二开始做准备。可见,实际上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忧患意识比男生强,且在就业准备上也表现得更加积极。

如表5所示,对于“哪些因素对就业起作用”的提问,男女生的看法存在差异。武汉地区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性格与交往能力”、“所学专业”、“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以及“实用性技能”对就业的影响较大。从两性的比较分析结论可知,“学历层次”、“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实用性技能”与性别的相关系数统计显著,说明与男生比较,女大学生显然更加看重学历层次、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实用性技能。

从就业准备上的性别差异,我们发现当代女大学生与传统中国女性对自身的认识是不同的,现代女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主体意识增强。在就业市场化的进程中,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本人要对自身的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等承担最终责任,女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与本领,积极主动的思考有关职业的问题,对学历的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用性技能的关注等均体现出女大学生现代的社会性别意识,在潜意识里她们非常渴望在大学阶段提升就业能力,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来证明自己,这种要求甚至比男生更加强烈,这表明潜意识里女大学生对传统的性别定位是不完全服从的,她们也试图抗争和摆脱传统对女性的束缚。然而与之矛盾的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中女性角色的被动、依赖、软弱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她们在诸多就业影响因素中对社会关系的关注较男生显著,这体现在女生就业心理上的依赖性。在就业信息的收集渠道上,女生对家庭、亲戚朋友的依赖比男生显著。显然,当代女大学生对自身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是较为矛盾与模糊的,相互矛盾的角色期待在她们的就业意识中同时存在,并冲突、斗争于整个就业准备过程中。

(五)大学生对就业与婚姻的认识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女性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由此催生了“干的好不如嫁得好”、“跑职介所不如跑婚介所”的思想在女大学生中悄悄蔓延。大学生对于职业与婚姻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其就业动机及其在求职、就业中的的态度与行为取向。本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两性的社会分工、女性成功标准的判断以及女性阶段性就业等问题上意见不同。绝大多数女生反对“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的论断,尚有22.7%的女生认为有些道理,而较为赞成这一说法的男生的比例是42%。认为“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有道理或者有些道理的女生占38%,男生占53%。对于女性在孕产期阶段性就业的提法,分别有55%的女生和73%的男生表示赞同。在频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分别求以下四个变量与性别的Kendall相关系数,结果见表6。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男大学生性别意识依然较女大学生传统,近一半的男生潜意识中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是以家庭为重,夫权思想、“男外女内”的分工模式对当代男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影响显著。本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出现了向传统性别观复归的趋势。部分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望而却步,转而将希望冀望于婚姻,女性独立、自信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挑战。同时,有20%的男生愿意做“全职先生”,这一比例与女生选择“全职太太”的比例相同。男女大学生中均有1/5左右的就业欲望不强,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愿意退出市场竞争。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当前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观的多样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目的理解的片面性,认为就业就是获取经济收入,收入够了即可放弃就业,对于就业的社会功能理解不足。

本次调查中76.4%的女生认为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比男大学生更大的困难,持这一观点的男生比例为43.7%,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困难的感知更加强烈。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男女大学生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招聘方的性别歧视以及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从主客观方面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自身应提高就业技能促进就业,学校要加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国家重视对企业性别歧视现象的监督;以及全面推行生育保险制度等。但是,男女大学生在一些观点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有21.6%的男大学生认为女大学生应该降低就业标准,而仅有6.6%的女生同意这一观点。此外,针对国家是否应该加强对企业性别歧视现象的监督,男女大学生观点的分歧也较大。由此可见,传统性别观是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且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确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国家的公共政策应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合法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避免公共政策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偏向。

四、结论及建议

社会性别不仅为分析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更重要的是社会性别揭示了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深层次的根源。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本文获得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女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凸显,现代性别意识对女大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有明显的推动。同时,女大学生依然受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其自我评价水平较男大学生低。女大学生及其家庭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

第二,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表现出价值多元的倾向,较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女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表现出更明显的功利性。女大学生关注个人发展,且注重经济实利,在职业选择上求安求稳,风险意识不及男大学生。

第三,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角色定位模糊,对于未来在市场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女大学生在就业准备上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出现了向传统复归的倾向。

第四,就业中存在性别利益,当代男大学生性别意识较女大学生传统,男大学生潜意识对女大学生就业有排斥,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对公共政策期待的差异表明,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公共政策可能导致职场性别歧视。

因此,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对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就业指导、就业心理健康的调试工作中去,特别是应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观、就业心理、就业准备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具有性别意识的差异化干预,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该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

摘要: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关键词:社会性别,就业意识,女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叶文振.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J].中国人口科学,2002,(6).

[2]纪月梅,秦蓓.性别工资差别与人力资本---来自大学毕业生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4,(6).

[3]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4]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5]Carroll Catherine,Brayfield April.Lingering nuances:gendered career motivations and aspira tions of first-year law students[J].Sociological Spectrum;2007,27,(3):225-255.

上一篇:人力薪酬工作总结下一篇:少说为佳美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