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化传播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

2022-09-1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 语言始终是个体相互交流的主要媒介, 其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成为人类沟通交际的主要工具之一。目前, 汉语是全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具备悠久的发展历史, 同时其也是中华文化的典范,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文化随之不断被推广至世界各地。汉语国际化传播实质上就是指除中国之外的地方对汉语进行教学, 并对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进行培训, 以促使其能更正确、自如的应用汉语进行交际活动, 进而发挥汉语存在的价值。促进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传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增进国人与其他国家人民情感。但当下汉语国际化传播体现出一定局限性, 笔者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化传播实况, 对汉语国际化传播在理论与实践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汉语国际化传播面临的理论问题

(一) 学科理论研究

当下, 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以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汉语教学两个部分为主, 但纵观我国国内海外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实况, 发现汉语学习人数在全球学习汉语人数的百分之一, 这间接的阐明了汉语教学在汉语国际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但关于汉语国际化传播的研究, 却存在外汉语教学比海外汉语教学更具深度性的现象, 和海外汉语教学有关的理论研究材料较为罕见, 且多数是海外汉语教学从业者的感悟等, 学术性研究资料极少, 现存资料研究研究价值较浅薄[1]。造成以上头重脚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国际汉语化传播研究人员多在国内参与汉语教学工作, 在海外汉语教学经验上存在短板或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汉语教学环境, 进而产生当下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

(二) 构建汉语国际化传播学科理论体系

当下, 汉语作为世界上第二语言, 各国均重视并加强对该门语言的学习, 伴随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进程, 汉语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学习的第二语言。尽管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增强, 但我国并没有构建一个相对完善化的汉语国际化传播体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的发展前途, 导致该项事业长期处于经验摸索的发展状态中,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对学科发展过程造成干扰。整体分析我国目前汉语国际化传播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认识到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性, 建设健全学科教学体系具有很大现实意义。而上述目标的实现绝非是一蹴而就的, 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汉语国际化传播与国际的紧凑性, 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汉语学科化传播的特殊性, 进而增强汉语国际化传播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并构建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化传播理论系统。应有选择性的学习与借鉴国际上具有前瞻性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我所用, 以促使我国国际化传播学科理论体系在学术领域独具特色。

二、汉语国际化传播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 理论不能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国内汉语国际化传播中, 因为理论与实践教学未能实现有机结合, 以致学生难以快速提升汉语学习水平。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 给予理论教学高度重视, 认为理论教学是学好汉语的基础,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课时时间配置上出现失衡的现象, 其实实践是对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办法, 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少很难使学生对汉语学习实况有清楚认识, 也不能查缺补漏, 长此以往很容易削弱学生对汉语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尽管部分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 但未能将理论融合至实践中,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理论教材的价值, 影响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整体水平。

(二) 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在学习汉语知识文化的过程中, 实践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其能协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为巧妙的融合至实际中, 同时也有助于迅速提升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发挥汉语在个体发展、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诠释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开展的必要性。但是实际上, 很多教师尚未树立实践化传播观念, 在传统化传播观的引导下, 很多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 这也间接的影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

(三) 在教学中忽略了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质量长期不能提升的一大要素。在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过程, 很多学校及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因素与汉语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这样导致他们在实际教学中, 不能以学生实况为基点, 没有考虑文化之间的差异, 就不加选择的应用本国的文化习俗进行教学活动, 很可能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汉语教学方法, 进而削弱对汉语文化学习的热情, 造成学科教学质量长期无法提升。

三、提升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质量的措施

(一) 举办多样化的课堂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 在学科课堂教学期间, 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效率也是千差万别的。故此在孔子学院中, 除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 还构建了网络孔子学院及广播孔子学院等, 以上新教学形式逐渐演变成当代传播与继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于网络孔子学院而言, 其以广阔的胸襟面对全球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 同时为其提供更高效、更快捷的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等多样化服务。

(二) 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在提升文化化传播效果方面发挥的功能逐渐被国内外学者重视与研究, 对于文化而言, 通常知道的人越多, 积极了解活动开展意义的人也就越多, 进而在活动举办中获得更大收益。孔子学院所在的大学与社区, 其举办的各种活动也是有效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营。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 淋漓尽致彰显我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促使国外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加强汉语师资的培养

对于一个化传播机构来说, 学生是主力军, 而教师是主力军的指挥者、引导者。为提升汉语国际化传播水平, 应配置更专业、高质量的引导者, 这样才能获得更丰硕的教学成果。但结合当下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发展现状, 我国每年均会对海外教师与志愿者进行培训, 但孔子学院吸收的人才资源有限, 很多志愿者结束任期后面临着繁重的二次就业压力。故此应加强对汉语国际化传播师资力量的培养, 促使其学历、知识、综合素质均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中, 对我国全部汉语国际教师的继续化传播, 进而培养出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以助力于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为有效处理我国汉语国际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应深刻认识到汉语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性, 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 举办多样化的课堂模式, 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并加强对汉语师资团队的培养, 以构建相对较完善的汉语国际化传播体系, 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摘要:为促进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提出拓展对汉语国际化传播研究深度的建议。因为汉语国际化传播为一类新型科目, 很多研究正处于摸索阶段, 但是依然能够发现汉语国际化传播事业在发展期间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文章主要对当下汉语国际化传播学科面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几点提升汉语国际化传播质量的措施, 希望有助于促进汉语更好发展, 并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关键词:国际化传播,理论,实践问题,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 马婷婷.论地方高校汉语国际化传播专业课程的协同教学[J].文学化传播, 2016 (23) :132-133.

[2] 陈雪瑶.汉语国际化传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化传播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33) :44-44.

[3] 李宇明, 施春宏.汉语国际化传播“当地化”的若干思考[J].中国语文, 2017 (2) :245-252.

[4] 臧文强.汉语国际化传播教材编写“立体化原则”的理论内涵[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2017 (11) :27-30.

[5] 姜永超.信息技术驱动的汉语国际化传播现状与反思[J].教学研究, 2016, 39 (2) :77-81.

上一篇:融媒体转型:旅游类报纸的必然选择下一篇:如何实现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