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模式及实践

2023-01-04

第一篇:家校合作的模式及实践

家校合作的途径(类型or模式)

CNKI中国知网

检索全文 “家校合作”

找到 7,367 条结果

检索全文 “中国” “家校合作”

找到 3,853 条结果 检索全文 “中国” “家校合作” “现状” 找到 2,526 条结果

检索全文

“中国” “家校合作” “现状” “ 研究”

找到 2,455 条结果

学者马忠虎在其 《家校合作》 一书中将家校合作的模式分为两类 。 一类是 “ 以校为本 ”的家校合作模式。“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 围绕学校展开各种教育活动,此模式包括家长到校参观访问;建立参与校委会和家校合作委员会 ; 召开家庭学校研讨会等,此模式适应于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庭 。

另一类是 “ 以家为本” 的家校合作模式 。 此类模式要求在家校合作中,围绕家庭展开各种教育活动 。 主要包括选择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建立社区家长与儿童发展中心和家长咨询委员会;开展家庭学习活动和家长教育辅助人员对家长进行教育技能培训等 。 此模式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可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深入的教育和辅导,但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 (1) “ 形式上的参与 ”。 这是最表面化的参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教师会议、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 (2) “人际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

(3) “管理式的参与”,即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

王洪秀和温旭明以河北省为中心,同时辐射京津地区 , 对市、县、乡镇 、村(社 区)的不同级别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 家长和教师以孩子为纽带被置于同一个教育系统中,而且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将孩子培养成才 。 不过现实生活中 ,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形成促进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 。

因此将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类型归纳为三种:

第一, 离散型,表现为家长和教师双方相互间不做沟通或者所做沟通收不到成效,关系松散甚至彼此疏离, 没有任何教育合力产生;

第二, 附属型, 包括教师附属于家长和家长附属于教师两类;

第三, 民主型 , 分为监督型民主关系和合作型民主关系 。 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离散型和附属型是家长和教师关系的主要类型,只有20.4%的家长与教师合作得非常愉快。 [5]

湖 南 师 范 大 学的朱赛红在其硕士论文 《教 师 与 家 长互动关系的研究》 中 , 用 “ 社会互动理论” 对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教师与家长互动的基本类型,即:相互疏离 、 单向支配 、 “ 战 时 ” 联盟和相互敌对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 提出相互“ 敞开”、相互“ 接 纳 ” 式的对话是建立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 摘自——CNKI中国知网 张维君《近20年我国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情况。一般农村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而且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其内容包括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升学率”等方面;市学校平均每学期两三次,对“升学率”抓的比较紧的学校平均每月一次,毕业班每两个月三次左右,主要内容有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学生成绩以及老师情况(主要是班主任)对家长的“希望”。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情况”。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牵头,校会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四是从国外引进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的政府牵头,以当地的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主体,吸收少量的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主要负责做一些涉及教育经费方面的协调工作。 其他方式:

(一) 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个机构来实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

(二) 开通家长热线

家长热线给家长提供了一个随时与学校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渠道。

摘自——李培明《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借自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图书馆

1 “分开责任型”H- S 合作 所谓的分开责任,是指家长与学校不相往来,分别在家 庭与学校各自努力,双方不重视沟通并缺少讨论,更谈不上 制定共同目标和配合工作。分开责任制可以省去双方很多 时间精力,但家校关系是冷漠的、责任相分离的。布迪欧与 哈卡的研究发现,学校教师对文化背景不同的家长提出相 同的要求,可能无意中使低下阶层家长感到力不从心。这 样,教育机构不知不觉间贬低了低下阶层家长的参与潜力, 被忽视的家长多数变得被动,最终可能对参与子女教育失 去信心与兴趣, 甚至放弃。 在分开责任型 H- S 合作中,家长和老师交流内容主要 是学生的成绩高低、在学校的表现,交流的形式是教师向家 长一对一地告状。家长不能具体了解在其他的发展,家长只 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来评判。学生在这种 H- S 合作中体 验的是一种孤立、负压的情绪。 2 单向指导型 H- S 合作 在此种家校合作中,家长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被动地 接受来自学校的信息,代表的是群体的特征,并没有很强的 针对性, 只是一个学校单向的传输过程。班杜拉认为自我效 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家长自我效能 感受到他们能否成功地加入教育资源体系之中,并认识 到自身对子女教育的价值等因素影响。当家长并没有受 到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重视,就降低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 的自我效能感,让家长觉得自身在这种合作中并没有实质 性的帮助。

在单向指导型 H- S 合作中,家庭所处地位也是从属的 不平等地位,这意味着学校教学活动所依据的信息是缺失 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开展的学校教育,自己的教学 理念强加于任何一个学生,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达 不到要求又会被老师责怪,容易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产生低成就动机,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会达到要求,老师 也不会关心自己,从而自暴自弃。 3 全景圆桌型 H- S 合作 全景教育,指的是以人的全景发展为目的,强调的是教 育的时间进程和教育的横向布局的全景性。包括教育内容 和形式的多元化、差异化,彰显不同风格和特色。将学校占 指导位置的家长会变为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 家长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根据不同年级家长的需求和学 生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家长会的会议主题。 (1)主题鲜明的会议。学校家长会为各类家长提供教育 服务, 学校可以举办 “家长校园考察日” , 使家长清楚学生的学 校环境如何, 家长也可以知道学校的变化以及教育工作的困 难, 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 更容易体谅和尊敬学校老师,在今 后的工作中更倾向于配合。为家长提供专家讲座,使家长能 更好地了解子女的生理、心理及学业各方面的变化。 (2)有计划性的家访。家访在学校联系工作中是一项传 统但又有效的举措,可以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最为直接有效 的信息交流。教师要做到诚心家访,学生生病必访、学生行 为不良必访、学生家庭有变故必访、学生学习有困难必访、 家校联系有困难必访。 (3) 建立家长协会。通过建立家长组织来参与学校事 务,家长代表参与组织的学校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课程发 展方向的决策以及课程规划、课程编制、课程评价等工作。 (4)创新点是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构建一个合理的家 校合作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创建一个家校 合作的教育信息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校可以把一些 学校的政策制定、活动进程、家长须知都放到这个平台上, 家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最快地获取到这些信息,在最短 时间内与学校进行配合合作。

摘自——CNKI中国知网 李无暇 《浅析家校合作的三种基本类型》

第二篇:家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的定义一度被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有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可见学校教育的确是人们心目中最重要的教育途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才逐渐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当今世界各国也普遍认为,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因此,如何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教育的最佳功能,是教育者必须认真探讨的话题。

我校位于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家长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对学校教育也有较高的要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家校合作”的校本课题,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 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体系。

学校要与家长交流合作,首先要有规范的运作体系。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监督委员会、家长学校和社区联络组等四个组织体系,为实现更好的家校合作奠定了基础。

1. 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团结全校学生家长,密切学

第 1 页 共 7 页 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宣传教育和教学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家长委员会由一名主任、三名副主任和若干个委员组成,委员由班级和年级进行推选,一般选择文化素质较高、热心学校教育、关心学校发展的家长代表。

2. 家长监督委员会。家长监督委员会的任务是长期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对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等内容进行严格监督,促使学校健康发展。相对于家长委员会来说,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力度会更大,也更具权威性。监督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家长委员会的衍生机构,监督委员会的委员由家长委员会选举产生,一般由5~10人组成。但监督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又相对独立,监督委员会的委员不同时兼任家长委员会的委员。这样的架构,使得监督委员会能够充分地发挥好监督功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3.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宗旨是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并向家长沟通各类教育的联系。我们与一些权威教育机构合作,邀请一些家庭教育的专家学者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他们作为家校学校的老师。此外,我们还与街道关工委联系,邀请了部分有教育经验的“五老”为家长学校上课。 4. 社区联络组。我们的生源一般分布在各个花园、社区当中,具

第 2 页 共 7 页 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为此,我们成立了各个社区的家长联络组,使我们的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社区家长联络组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便于解决相对集中的家长问题和较有共通性的社区教育问题。

二、 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

有了以上的家校合作体系以后,学校还要搭建好供这些体系运作的平台。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搭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平台。

1. 学校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的家长委员会会议,一般在学期初和学期后段各召开一次。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向家长汇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工作成果、学校工作难题等,并聆听家长的意见,收集委员的提案,作为学校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参考。由于委员们熟知学校运作情况,了解学校办学思路,所以他们就成为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员和调解员,一些细小的家校矛盾都能在家长委员层面消化。

2. 家长监督委员会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监督者,我们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进行沟通,每个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座谈会。因为监督委员会是长期监督学校运作的,所以与学校的沟通也相对较多,发现任何不利于学校发展、损害学生或家长利益的事情的时候,委员就会直接与校长沟通,校长必须将事件内容记录在案,并委托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最后形成处理意见反馈给委员。监督委员会的设立,大大减少了学校工作的漏洞,也经

第 3 页 共 7 页 常能将一些大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3. 家长学校是影响面最大的家校合作体系,因为它面向的群体是全体家长,因此也显得特别地重要。我们每个月开办一次家长学校,确定相关主题,首先由学校领导宣讲一些教育政策,宣传国家教育方针,然后由一些家庭教育专家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并向家长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为了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将家长每学期参加家长学校的次数记录到学生的成长记录中。长期以来,家长学校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也很好地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发展。

4. 让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是我们家校合作的新举措,也是结合生源分布特点所采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我们一般以花园为社区单位,成立社区联络组,联络组的成员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经常向学校反映社区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心声。同一个社区的家长或学生具有集中性和共通性,所反映的问题也多数是该社区的普遍问题,通过这种社区联络,学校便于集中、准确地解决社区教育的问题,达到更好的合作教育效果。比如,某社区反映网吧多,孩子上网耽误学习的情况后,我们与有关部门组织了多次清查,大大减少了学生上网的事件发生,同时,我们专门召开这个社区的学生会议,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分批走进各个社区,召开社区家长会,最大程度

第 4 页 共 7 页 地了解和解决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问题。

三、 开展长期有效的家校互动。

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有机结合,只依靠上面几个体系还不够,因为以上体系很大程度是家长与学校整体层面的合作,而涉及到学生个体的家校合作,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而家长们最重视的,往往还是孩子个体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我们在学生个体发展的家校沟通方面推出了以下措施。

1. 家校连心桥。我们为每个学生准备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学期为单位填写,其中每学期又以月为单位,设置了家校连心桥栏目,其中有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语,也有家长对孩子表现的评价。把学生的表现和评价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学生每月在家表现评价表。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也为了家校携手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我们为学生设置了每月在家表现评价表,根据年段特点,分别设置二十个评价内容,如“在家主动做家务情况”、“在家主动完成作业情况”、“在家卫生保洁情况”、“对父母是否尊重”、“是否主动帮助邻居朋友”等。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每月评价完毕以后由学校收集统计,班主任对学生的每项表现进行列表观察,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学校的教育就延伸到了家庭,家庭的教育也反馈到了学校,真正体现了家校合作的功能。 3. 学生成长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内容,也

第 5 页 共 7 页 是学校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基础。为此,我们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经历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分为成长记录袋和成长记录系统两种方式进行。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了学生每学期的代表性作业、书画作品、家长和教师寄语、获奖证书等,成长记录系统中则是一个电脑软件,记录学生基本信息、每学期学业成绩、综合表现评价、身体健康状况、家长和教师寄语等。这些记录内容,成了学生们非常在意的成长档案,成了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育儿经历,也成了学校非常宝贵的教育心得。 4. 家校通信息平台。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家校沟通也找到了更快捷的途径,现代化的家校沟通平台——家校通,为学校、教师与家长建立了沟通快车。家校通平台让家长与老师、学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也更频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效果。

5. 家访和家长会。家访和家长会都是家校合作的最基本方式,它们的作用都不可替代。家访提供了家长和教师直接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高度关注;家长会则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并为学校展示教学成果提供了平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就是说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

第 6 页 共 7 页 育者。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地揉合,发挥教育的最佳功能,这个工程就更加繁杂了。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实践和探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努力寻求更优的合作方式,才能真正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第 7 页 共 7 页

第三篇:高中家校互动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冯彦颖

(上海师范大学 数理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信息技术逐渐深入教育领域,传统的

家校互动方式已不再完全符合现今的时代特点,借助于信息媒介的家校互动新模式悄然兴起。在总结如今广泛使用的家校互动方式基础上,从各方式的利弊、家长心态和要求的变化、教师定位的区别等方面,分析家校互动新模式探究的必要性。指导不同年龄层及教学身份的教师在新的家校互动模式中使用不同联系方式进行互动,针对学校层面给出应对时代变化的建议对策,达到降低家校间的沟通危机,提升家校交流有效性的目

的。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家校互动 班主任 学校德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同时发

挥作用,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在了解的基础上,通过 多种途径进行互动,达到及时传递信息、合作教育的 目的,形成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如今 的网络传媒及信息技术发达,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应 该适应甚至领先时代的发展,高中家校互动中使用的 媒介不断更新,传统互动方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现今, 探索信息时代家校互动的新模式已成为改革教育工

[1]

家长会、家长来校访、家庭联系卡等。在如今的上 海高中实际教学工作中,信访和家庭联系卡已几乎 不见踪影,其余传统家校互动方式依然活跃于上海 高中的实际教学中。

书信沟通随着通信网络的全球覆盖已然迅速 衰竭。原本信访在家校互动中多用在教师与身处 外地的父母沟通上,如今此互动方式已多被电访和 新媒介互动取代。家庭联系卡包括自评、互评、教 师评价与家长留言,通过学生进行传递,以卡片和 文字记录为载体,可解决家长和学校间通过学生口 头传达导致的表达不完整、不准确问题,以评语形 式向家长展现学生学校情况,向教师展现学生在家 作的契机和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因调查和 实践范围有限,本文的研究分析以上海地区的高中教 学工作为主。

一、高中常用家校互动方式

表现。如今,新媒介的出现已可完全可达成家校直 接、准确互动,家庭联系卡的互动作用已被完全取

(一)传统家校互动方式依然被高中学校保留 传统家校互动方式包括:家庭访问、电访信访、

代。但值得一提的是,家庭联系卡中家长、教师、学 生、同学的四方位评价方式可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

作者简介:冯彦颖,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学科教学(物理)硕士研究生,上海市曹杨中学高中物理教师,主要从事学科教学和学校德育研究。

62

德 育 研 究

在校情况,故此评价方式被保留在上海市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

式更符合家校间互动的实际情况。可随时重新播 放的语音记录形式,比文字输入更适合年长的家长 及教师。语音的随时接收及重听功能与直接打电 话相比更具机动性,让忙碌的教师和家长再也不担 心错过任何重要信息。图片带来了可视化的信息 记录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免去教师和家长语言描 述的麻烦,简洁直观地呈现真实信息。文字、语音、 图片全面融合了视、听、说的信息传递方式,更加完 整、精确地传递了信息双方想要表达的内容,大大 降低了因文化水平和描述差异导致的信息误解的 可能。

3. 提供多样化的不同主体互动形式 传统家校互动方式基本是以教师和学校为主 体的互动,然而新媒介带来的多样化互动形式打破 了传统家校互动方式中的学校主导地位,给了家长 和教师选择交流形式的主导权利,拓宽了家校互动 的广度与深度。家长和教师可自由选择一对一(一 位教师与一位学生家长)、一对多(一位教师与多位 家长或一位家长与多位教师)、多对多(多位家长与 多位教师)的互动形式,双方均可邀请对方互动,无 疑大大促进了家长为主体的互动形式生成。

(二)新兴家校互动方式在高中学校使用广泛 20 世纪末,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 出现了互联网这一第四媒体,网络传播的交互式交 流、即时传播模式也渗透进了教育领域。在家校互 动方式上,信息技术的巨大革新为家校互动方式提 供了多种新型互动媒介。依托计算机和手机,通过 互联网相连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新兴互动方 式。现在上海高中学校一线教师家校互动中使用 广泛的新媒介包括:以微信和 QQ 为代表的网络聊 天平台,以飞信为代表的短信发送平台,个人博客 等。与传统家校互动方式相比,使用新媒介的新兴 家校互动方式有以下三个鲜明的共有特点:

1. 全面实现随时随地互动

手机在信息化时代奠定了电访的基础,同时也 使家长、学生和学校对于“随时随地实时互动”提出 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免费、全面。电访产生的 电话费让家长和教师心疼,新媒介沟通却只消耗已 订购的流量而免通话费,无疑鼓励了家校间网络互 动的飞速扩展。新媒介的多样性也让家长和学校 有了更全面的实时交流渠道,不再只依赖一种终端 或一种联络方式,确保了家校间各个层面的互动可 能,扩大了互动范围。

2. 完整精确传递家校信息

新媒介一般均可提供文字、语音、图片形式的 信息交流。与传统互动方式相比,语音和图片的形

二、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与新兴互动方式利弊及适用情况

各传统家校互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总 结如表 1 所示。

表 1 传统家校互动方式一览表

适用情况

1. 新生入校后,帮助班主任 互动方式

优点

缺点

家庭访问: 教师到学生家进 行教师与学生、 家长的三方互动 1. 家访教师可详细了解学 生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 家庭成员结构、卫生习惯等,提 供了大量有关学生的有效而真 实的信息。

1. 家访教师需要消耗大量 及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全面实

时间排摸及预约,可能占用寒暑

际情况。

假及周末休息时间。 2. 学生发生严重行为偏差

2. 因诸多学校不提供班主 或有严重学习问题时,帮助班主任津贴外的其他资助,家访教师

任、任课教师及德育教师进一步

可能需要自贴交通费及餐费。

了解具体情况,并与家长初步协

商解决方法。

63

互动方式 优点

缺点

(续表)

适用情况

家庭访问: 2. 在学生家里进行访问,可 增强学生及家长的信任感,可帮 助家访教师知晓更多有关学生 的成长经历和问题。

3. 部分家长因工作或个人 原因不愿家访教师的到来,可能

3. 学生及其家庭发生重大 变故时,学校教师的家庭访问可带来巨大心理安慰,帮助其渡过难关。

导致家校间矛盾。

教师到学生家进

4. 因访问地点不在公共场

行教师与学生、 家长的三方互动 3. 家长和教师面对面探讨学 生的教育问题,大大增强了家长的 教育参与感,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对学校及教师的依赖心理,有利于家校教育配合。

合,可能会有家长送礼、家访教师收礼的情况发生。另外可能会有冒牌教师、冒牌家长导致的违法诈骗及安全问题。

4. 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了解

及处理。

5. 班主任的定期持续家访,可记录学生的完整成长情况。

1. 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 可能会影响教师的休息,电话互

家校间可随时随地通过固 动存在一定的时间段限制。

定电话和手机进行联系沟通,不 2. 需要家校至少一方支付 受地域限制,可达到及时、点对 通信费用,存在一定的时间长度 点的互动目的。可简单交流学 限制。

3. 无法进行表情及肢体语 生每日表现、突发情况等,可及

时解决各类紧急问题。 言观察交流,在情绪不稳定时可

能出现表达及沟通障碍,对双方

的语言表述要求较高。

班主任及教师需要与家 1. 长针对学生某一方面情况进行 交流,如考试情况、行为习惯等。 班主任及教师需要与家 2. 长交换即时的紧急信息,如意外 伤害、病事假等。

3. 可用做家访前的预约及 信息确认。

4. 可帮助工作在异地的家 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电访:家长 与教师间通过固 定电话、手机、手 机短信的形式进 行“一对一”互动

家长会:由 学校召集家长统 一到校到班,进 行教师与家长的 “ 一对多 ”集体 互动

1. 会议时间有限,教师不太 家校间的集体互动方式,集

体通知学校及班级事务,省却教 可能与家长进行一对一具体分 师单独通知的重复性,集中总结 析交流。

2. 因参与家长人数较多, 交流,提高家校互动效率,保障

重大集体事务的通知到位和教 可能存在家长时间冲突无法 育信息的阶段性沟通。

参加的情况。

1. 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之

后,由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向家长集体总结校、班情况。

2. 在举行大型活动之前,由

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向家长进行集体介绍,处理集体性事务。

家长来校 1. 促进家长的教育主观能

访:由家长或教 动性,增强家长的教育参与感。

1. 班主任及教师需要与家 长针对学生诸多方面、某一重要

1. 因一般是在教师工作时 问题或某一涉及隐私的问题进行间内安排来访,故需要家长配

交流,如综合表现欠佳、考试情2. 因一般在教师工作时间 合,安排好工作请假事宜。 师要求,到学校

况连续下滑、行为较大偏

2. 有家长情绪激动而导致

指定场地进行家 内灵活预约接待,不占用教师休

长与教师间的 息时间,故可减轻教师的家校互 家校冲突的可能,需重视教师的 差等。

2. 学生发生严重行为偏差 动访问工作负担。 人身安全保护。 “一对一”互动

或有严重学习问题时,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德育教师在家访基础

上,与家长进一步协商解决方法。

64

德 育 研 究

新兴家校互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总结如表 2 所示。

适用情况

互动方式

表 2 新兴家校互动方式一览表

优点

缺点

1. 教师和家长单独交流,并 可通过相互朋友圈信息了解学 生日常生活情况。

以 微 信 和 QQ 为代表的网 络聊天平台互动 2. 可以建群,家长和教师共 同加入群中可进行教师与教师、 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相 互交流,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 减轻教师通知事务的压力。

1. 群消息较多,有用的信息 需要家长和教师自行逐条筛查, 较花费时间。

2. 家长之间的联系不可控, 可能产生群体性事件。

3. 家长和教师间的个人隐私 需注意保护,保持家校间适当距离。

1. 班主任通知班级事务。 2. 任课老师告知班级作业 及上课情况。

3. 家长和教师间的简单、非 涉及隐私的事务单独交流。

4. 家长和家长间的教育心 得交流。

5. 班主任与各科教师、可对 某一学生进行集中点评。

3. 可链接教育资源入群共享。

1. 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手机,使用网络和手机均可发送信息。

2. 有信息群发功能,可提供

以飞信为代

以教师为主体的不同分类人群

1. 班主任通知班级事务。

2. 任课老师告知班级作业 部分手机号及非好友的消

息,以手机形式发送短信,需要 及上课情况。 支付通信费。

3. 家长和教师间的简单事 务单独交流。 表的短信发送平

信息群发,帮助教师高效处理各

台互动

种分类事务的通知。

3. 接收人群之间相互独立,

收到的信息有效且具私密性。

1. 为保护学生隐私与避免

安全隐患,教师和家长不宜在博

1. 教师以博文形式发布集体

文中公布学生真实姓名,对信息

发布较为不便。

1. 班主任通知班级事务。

2. 以留言区形式进行的交 2. 教师在校外指导家庭教

流实时性较差。 育、学科教育。 3. 家长可选择匿名,相较其他互动方式更可能出现不当的言论。 性事务公告,家长可自行订阅。

2. 家长可在留言区留言,教 师可设置合适的权限,保障留言区的留言有效性。

3. 可链接教育资源共享。 个人博客互动

4. 适用情况较为单一。

从以上传统与新兴家校互动方式的优缺点及

适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家校互动方式与新兴 家校互动方式各有所长,传统方式在了解学生、处 理重大问题上展现优势,新兴方式在事务通知、家 校日常问题交流中展现优势,并没有任何一种互动 方式可以完全取代其他所有方式。因此,家长和教 师需要建立“重视新媒介、多方式并存”的高中家校 互动新模式观念,才能达到最快传递信息、最有效 沟通的目的,将家校互动工作做好。

(二)家长的心态和要求变化

1. 面对大量教育信息的焦虑心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家长和学生对于 教育信息是非常敏感及渴求的。上海高考制度的 重大改革及课程改革,让诸多高中学生和家长对高 中生活和高考失去了历史借鉴和参考依据,不免产 生焦虑和担忧。虽然通过网络,家长可以汲取大量 官方媒体发布的教育资讯,但是信息更新之迅速、 信息真伪之难辨、教育理念之矛盾,导致家长还需

65

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筛选,这个过程无疑进一步 增加了已有的焦虑心态。

2. 对教师的更高专业化、更高响应度要求 面对信息的焦虑心态,导致家长对教师的依赖 并不亚于从前的信息不发达时期,家长依然迫切需 要教师帮助其进行辨析,并期待教师针对其子女的 实际情况分析做出专业的指导。然而随着对家庭 教育的逐渐重视,以及媒体对教师越来越公开的报 道,如今的家长并不会盲从于教师的指导,而是在 自有教育理念上进行分析判断,这就对教师的教育 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且对教师提出了多途径 指导的工作要求。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需要以一定的沟通频率作 为保证,以确保学校和家长的信息共享。有研究数 据表明,87.1%的家长认为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孩 子的情况,但仍有 12.9%的家长表示教师与家长沟

[2] 通不足。多互动方式的并存,在大大方便了教师 联系家长的同时,也让家长对教师的响应度产生了 要求。然而,大部分家长与教师的工作时间重合, 故高的要求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下班时间里,这就可 能导致教师的不满与消极对待,如若家校间在此问 题上稍有处理不当,即有可能引发家校间矛盾。此 时,多互动方式的穿插使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此问题的发生,既让家长感受到教师不同形式的关 心和指导,又能让家长和教师逐渐建立双方的舒适 交流模式。

(三)成熟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家校互动中的 定位区别

成熟教师对于家长而言,往往是教育权威的象 征。成熟教师的分析相较于青年教师更不容易被 家长挑剔或怀疑,其工作往往也更能按照自己的常 规传统模式进行,在家校互动中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单一传统的互动方式并不符合现今的家校互 动大环境,也与家长对家校互动的诉求相悖,故而 仍需要教师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学习掌 握信息科技,合理结合具有时代特点的方式,达成 更有效的家校联合教育目的。

青年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较强,所以在新 兴互动方式的使用上比成熟教师更占优势。然而,

66

青年教师在家校互动中的定位与成熟教师恰恰相 反,是不容易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家长可能会因为 其经验尚浅,对其教育专业性产生一定的怀疑,从 而导致对青年教师给出的专业教育意见选择性接 受或者无视,甚至还可能引发家长群体性抵制,这 对青年教师在家校互动中的效果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合适的家校互动途径是站稳讲 台、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三、高中家校互动新模式的实践要点

在“重视新媒介、多方式并存”高中家校新模式 中,如何灵活选择最有效的互动方式,以达到降低 家校互动的交流障碍,顺利进行家校互动的目的, 是高中家校互动研究的重点。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家校互动中,除了 要考虑到各个互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还应 考虑到教师年龄、教学身份以及互动中心问题的性 质这三方面因素。家校互动有很大一部分与学生 的行为偏差及学习成绩有关,家长和学校在处理此 类问题时的教育立场不同,若选择的互动方式不妥 当,极易产生不可弥补的家校嫌隙,会为解决问题 以及后续教育配合造成隐患和障碍。

(一)注意青年教师与成熟教师的区别 如上文分析,基于经历和经验差别,青年教师 与成熟教师在家校互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家长对 教师的信任及依赖程度会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学 生问题时,需要借助更能帮助教师建立教师威信、 避免沟通危机、提升交流效能的互动方式。 1. 青年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家长间可单独联 系的家校互动方式

青年教师虽然掌握大量教育专业知识,但因资 历有限,当所带班级产生群体性问题时,家长对问 题的担忧焦虑有可能会产生针对教师、学校或教育 体系的较为偏激的语言或行为。如若在此情绪基 础上,教师选择的互动媒介恰恰能够为个别家长的 极端心态提供公众场合下的表达和呼吁,不明情况 的家长或者同样有不满情绪的家长将有可能被煽 动联合,在建立无教师参与的家长群后,可能在某

第四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方坚荣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的儿童,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家校合作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打破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隔离屏障,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活动,借以了解现实,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群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他们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因为年龄小,他们缺乏独立性,活动组织能力较弱,他们的活动必须有成人陪同和监督。由于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活动只能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而且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贯追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策略。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的家校合作策略

1、学校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提出活动建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学校可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阐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家长主要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适当关心孩子的活动开展情况,既不要包办代替,也不要不闻不问,更不要压制了孩子刚萌芽的思维火花、创新火花。

(2)家长通过即时评语记下孩子的活动足迹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见或建议,并直接和学校老师联系。

2、学校分年级召开家长会进行活动动员。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后,学校可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并为家长做专题讲座,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

3、学校及时向家长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

在综合实践开展的各个阶段中,学校可在校报上逐次刊登有关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家长了解到活动的进展,激发家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给予孩子更多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需要教师创设条件让孩子与家长交流,反馈活动成果。

一次,某班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洛溪新城食街饮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积极响应,分小组探究各地风味饮食,对食街的店铺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制作食谱,烹调菜肴„„一些平日不声不响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表现得兴致勃勃。考虑到这种类型的活动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指导教师设立了活动记录本,让学生记录下每次开展活动的过程,再让家长在本子上写上评语,家长们是这样写的:

“在这次活动中,张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那天我带他们小组去食街的红灯笼湘菜馆采访,没想到平时内向文静的她,为了完成采访食客的工作,居然敢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真让我高兴!”

“我原本对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感兴趣,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可看到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为了制作出美味的菜肴,居然要求我带他去市场买菜、教他炒菜,并迅速学会了我教的一道菜,我开始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的非凡意义,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了兴趣,尽我所能去配合孩子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我发现孩子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学会了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物,那种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逐渐淡化了。”

“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思考,让孩子更热爱生活 。”

“孩子的摄影技术、绘画能力、写作能力,都在活动中得以提高,让我欣慰!”

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同,是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监督,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2、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参与中体验孩子的成长,促进亲子关系。

针对需要外出活动的小组,教师应该联系学生家长,让有空的家长在双休日能抽时间陪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去活动,借此更深入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和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

五年级某班一个小组正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名称广州”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小杨负责的是查找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六榕寺、镇海楼、陈家祠几大古迹的资料,他打算周末去这几大古迹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给同学看。考虑到小杨的出行安全问题,指导教师给小杨的妈妈打电话,希望她如果有空就陪小杨一起去,家长应允了。后来杨妈妈告诉老师,小杨在去之前还上网查看地图,根据各景点距离的远近设计了一番路线,他设计好早上先在地铁三号线夏滘站乘车到客村站换二号线,到达越秀公园站后,先参观镇海楼后再去对面的西汉南越王墓餐馆,参观完毕后在中国大酒店附近的麦当劳用过午餐,打车或步行至中山六路附近的六榕寺参观,再前往公园前地铁站乘车到陈家祠参观。整个参观路线安排得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了考察活动。杨妈妈在在小杨的活动记录本中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我感受到了他的独立能力,他开始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真棒!这次活动也是一次独特的亲子活动,使我与儿子的感情更加融洽。”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要让家长在亲身实践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增长知识。

在活动中,教师们意识到家长们已逐步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但对家庭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却认识不深。于是,很多教师启发学生让家长帮助自己从家庭生活中寻找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思考家庭生活中的探究题材。

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课题,如某校四年级一个班开展了“营养早餐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吸烟的危害”的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一个班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文明大家守”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主题都是学生这家长共同思考发掘出来的探究题材。

在对孩子的指导中家长也增长了知识,并开始慢慢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如一个家长参与“吸烟的危害”主题活动后这样写评语:“没想到孩子们对大人吸烟这么反感,吸烟的害处真多,为了给孩子创造健康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我以后要把烟戒掉!”

综而概之,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家长的理解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举步维艰。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家校合作,使家长在参与并亲身实践中由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合作者,转变为教师的教学伙伴。这种转变起始于教师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和相互理解,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家长展开丰富、持续的对话,才能寻找到二者彼此理解与合作的关键点,开辟综合实践活动家校合作一片广阔的教育天地。

第五篇:《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中山市立项课题

《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山市南朗教科文卫办 李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目前,家校合作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市各级教育部门,都是“一把手”抓德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会化大德育体系,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家校联手、社会协同,文化引领、教化育人”的育人格局,其中许多做法闪耀着创新的智慧之光,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让教师与每一个学生共结“心灵之约”。

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社会和家庭对中等职业教育也缺少应有的信任和理解。职业教育之本是实现技能培训与高位就业,而家校的教育合作恰恰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延伸,既能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能为家庭和社区提供高质量的智力和教育资源,并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民间教育资源提供便利。

综观国内外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部分,而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职学生群体及其所处的职业化、社会化方面,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实施模式。此课题的研究,将能为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帮助。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学校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通过个案调查和成因分析,为家长参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将通过个案来分析,提出管理可行性的依据,促使家长参与的方向由低层次的被动参与活动转向高层次的合作管理活动。

其次,从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来看,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家校双方对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上的和谐互动过程。根据发展性职业理论,职业选择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能给学生当好参谋,正确地引导学生择业、就业。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的与家庭合作,形成家校和谐的互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最后,在职业化的教学目标上,分析职业化教育的有关理论,探索促进家校双方职业技能水

- 1因,寻觅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发展路向。

4、通过调查及有关理论的研究,抛砖引玉,尝试为中职学校家校合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教育部门开展家校合作提供可行的参考。

五、课题研究思路:

1、通过对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个案调查和研究,分析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成因;

2、探讨改进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建议和发展路向;

3、研究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家校合作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

六、研究方法与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密切与同类学校的联系,争取多一些专家的指导,课题组内部经常深入交流研究心得,按时完成阶段性的调研报告和相关论文,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对策,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的验证和推广,及时进行小结、反思,形成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确立子课题,成立子课题实验研究小组。

2、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国内外学校家庭教育的理论方面作全面的了解。

3、明确家校合作的内涵及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4、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途径与常见形式。

5、归纳当前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模式。

第二阶段、调查及分析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

1、达成目标:利用工作中的资源和优势,对中山市中职学校的现状及其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再从家校联系的频率、家校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效能感及合作意识等维度,对其成效与现存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基于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反思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2、调查方法:初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①抽取样本(选取中山地区典型的镇区职业中学)。②问卷调查(设定好有关问题及调查的指标)。③进入现场(间接进入与直接进入学校教师、学生

- 3课题主持人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曾参加“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研究,所撰论文曾先后获

一、

二、三等奖。并被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重点课题组聘为“三结合德育创新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实验校调研组副组长(2004----2006)。担任南朗理工学校德育主任多年,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并且在时间上能够充分保证。主持人好学上进,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都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关注国内外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已取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其它课题组成员也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他们多数是年富力强、科研热情高、有思想、有经验的校级领导、学科组长及骨干班主任,有三位是中学高级教师,潜心教育,工作踏实,教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其中镇教办教研室的黄嘉宏副主任,他曾主持了中山市立项课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策略研究》并获中山市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工作务实,研究到位,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位是现任南朗理工学校副校长,工作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富。他们都是我们完成这个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课题人员的分工如下:

李岚:负责整个课题的组织领导,监控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协调开展研究重点的规划、试验与实施。

黄嘉宏: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并主要负责搜集国内外关于家校合作的有关理论及实践资料并整理与分析,研究家校合作的策略与模式。

王剑勤:从学校德育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合作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与影响,提出改进策略与家校合作的新思路。

王在富:从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学校采取的合作教育的措施、形式与内容,并组织相关的试验、模式推广与效果分析。

兰泽融:负责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

刘光华: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中职学校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对合作模式作深入探讨。

马绪牡:从班主任和家长的角度出发,研究家校共同认可的合作教育的方式、效果; 由于南朗镇对教育的超常规投入,历史必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镇教科文卫办各位领导一贯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积极鼓励各位教研员投身科研,因此这个课题可以得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各项保障。我们相信,在教研室专家和教办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全体课题组成员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成长。

- 5 -

上一篇:教学开放日校长欢迎词下一篇: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