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对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分析

2022-09-11

心脏骤停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的治疗药物被更广泛的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我院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急救患者采用药物纳洛酮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急救患者26例, 男14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58.73±2.40) 岁。全部患者均经心脏骤停诊断标准确立诊断, 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史者19例, 急性中毒3例, 触电2例, 气管异物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13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2组患者均于入院后, 立即采取常规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措施, 及时准确的进行气管插管, 接通机械通气和呼吸机给予辅助支撑, 胸外按压的同时对心电显示室颤的患者尽早使用电击除颤, 使用频率为200~360J, 示病情轻重进行变换。并每5分钟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3mg, 根据血压变化酌情使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升压,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对症等。并用血浆、白蛋白或甘露醇脱水疗法行脑复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建立的静脉通道, 及时加用纳洛酮2.0mg, 静脉推注, 每隔30min给药1次, 并根据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确定静推停止时间, 再根据实际病情用小剂量维持静脉滴注。2组患者可根据病情轻重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和辅助治疗措施, 并详细观察、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的神志、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清醒时间。并于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24h采取外周静脉血, 应用平均胶体金法检测D-二聚体 (D-dimer) , 酶标法检测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 , 乳酸仪检测血乳酸 (LA) 水平。

注:与对照组相比, 表示*P<0.05

1.3 评价指标

心肺复苏成功评定标准:经相关治疗后, 根据心电监护或心电图的实际情况, 表现为室上性心律、窦性心律即为复苏成功;脑复苏成功评定标准:经相关治疗后, 患者心、肺、脑等功能基本恢复到本次发病前状况即为复苏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脑复苏成功的比率明显提高, 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此同时, 研究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比率也有所提高, 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1。2组患者治疗后LA、vWF、D-dimer水平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A、vWF、D-dimer水平均明显降低, 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2。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危重的症状, 也是构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有效泵功能丧失, 心脏突然间停止跳动, 进而造成全身循环系统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纳洛酮是一种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 主要是通过与内啡肽的拮抗作用, 迅速逆转内啡肽对呼吸和循环体统的抑制效应, 使复苏中外源性肾上腺素效应得到更好发挥, 同时能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促进复苏成功。用药后即出现深大且快速的呼吸, 及时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 对于加速中枢神经功能和心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纳洛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 其疗效确切, 效果显著, 对于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心脏骤停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急救患者26例, 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相关的急救措施, 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建立的静脉通道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并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LA、vWF、D-dimer水平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脑复苏成功的比率明显提高, 且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比率也有所提高 (P>0.05) 。与此同时,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LA、vWF、D-dimer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纳洛酮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救, 其疗效确切, 效果显著, 对于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脏骤停,纳洛酮,急救

参考文献

[1] 张庆伟, 英秀梅, 姜雨华.盐酸纳洛酮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0) :50~51.

[2] 王利.心脏骤停68例急救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 23 (4) :497.

上一篇:关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下一篇:关于现代纤维艺术中麻纤维材料的抽象与移情表现形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