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2023-02-11

一、造型基础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基础知识,在我国传统模式的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造型基础课程主要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国力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因此,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此类课程的设置方式与授课方式都是以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的“三大构成“体系为基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的是构成形式的定义,对构成之间的穿插与渗透形式很少进行讲解。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对物体形态的观察与理解只是停留物体的表面,缺乏深入的理性分析。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教学内容相脱节,授课方式比较单一,过多的是进行讲授,缺乏引导学习的环节,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缺乏设计的的创新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造型能力是造型基础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造型基础教学组成及其特点

1、造型基础教学分析

造型,不是指对一种事物或产品的外观设计,而是指利用某些物质材料,在特定空间中“创造物体形象”的广义造型,是“造型艺术”概念中“造型”含义的延伸。

设计是一种造型活动。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求,赋予创造物以全新品质,病通过这种创造物改善生活质量,在使用、赞赏的反复作用下,随着满意级别的提升,在人们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可亲的“形象”(由产品形象扩展为企业形象,或由企业形象演绎为产品形象)。设计创造出的形象,是实用和审美的高度化合,是人类在使用过程中对创新需求得到认同的结果。这种形象是由实体、使用功能及形式三种要素构成。而对设计的学习,即是以如何创造这三要素的整合为主线进展的。对三要素的解决,在设计实践中是统一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却分属不同的而教学内容。对实体及功能以及对形式、功能及实体的整合问题的训练,主要在专业设计课程中进行,而基础学科则主要解决形式要素以及形式和实体的整合。造型基础课是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课,因为将解决形式要素以及形式和实体的整合。造型基础课是设计基础教学的核心课,因而将解决形式和实体关系的视觉形式规律及视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主要任务。

造型基础课程是设计教育领域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先修课程。因而有些单元又要与各专业的其他设计基础课程相互交叉、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基础课程的有机整体。同时,在每一学期的造型基础课程进行的同时,配合不同层次的设计理论,也是十分重要的。

2、造型基础教学组成分析

造型基础课程从所包含学科范畴组成角度分析,它是由绘画性表现要素、基础构成学要素、视觉心理学要素组合而成的,三者不能机械式的拼接,而要以视觉传播原理为主线,使三者整合成一个整体。

从教学内容分析,它又是以形体研究、形态研究、空间及组合逻辑研究四个部分构成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形体、形态之间的关系、转换要点以及空间维度的转换方法、空间维度转换对形体乃至于形态的组合的逻辑关系的影响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

从表现方式分析,由单色表现到色彩表现形成由单一表现要素到综合表现要素的学习,在色彩训练中,将写实手法与抽象的表现结合起来工作作为色彩构成原理的学习环节,调整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将色彩原理分为所谓的“绘画色彩规律”和“装饰色彩原理”的错认知。

3、造型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基础训练整合化。长期以来,国内的设计基础教育仍沿袭绘画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三大段递进模式。近年来虽有很大课程改变,但往往是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加入表现技法的变化,在专业基础训练中又加入“构成课程”,采用加入的方式,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三大段相对独立又相重复的弊端。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造型基础课程主要将绘画基础和构成课的不同功能,将其分别加以改造在整合,从根本上化合了训练途径,使其成为构成设计教育大系统中由不同要素构成的而一个子系统。

在变换思维角度中,增强创造性思维。在造型基础课程中,由于将形体——形态——多维度以及空间维度变换与形态、形体交替研究形成相互带动的关系,使学生在这种思考及训练过程中,养成多角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同时在实际练习中强调过程的表达和体会,将对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的的结合,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

视觉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的视觉评价能力以及视觉语言的能力十分重要,今天对视觉评价能力的培养必须与运用视觉语言的能力形成相互推动的关系,以便在设计实践中能够很完美的将语言形式同语义表达及完善的使用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

造型基础课程从研究形体表现规律入手,通过对不同空间维度中形态的表现,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和把握视觉形式规律(视觉语言的“语法”训练)并逐步接触语义表现的初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明,这门课程所解决的不仅仅是表现技巧的训练,而是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

三、构建特色的教学模式

1、导师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

导师工作室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导师工作室教学内容是与实践相互结合,是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讲授内容。可以明确学习目的,教学内容针对性较强。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以虚拟的设计内容进行课堂讲授,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市场需求也相互脱节。

导师工作室下的造型基础教学体系的实施首先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将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具有关联性的进行整合,基础课程统一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进行讲授,从而建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平台的方向。

造型基础导师工作室的教学完全由导师工作室确定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课题的案例直接引进实践项目,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把企业设计的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导师工作室的一切教学项目均是来自不同的企业。“项目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社会承接的项目,有秩序的组织学生参与设计。使学生可以通过这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完整的社会实践项目中,达到教学、科研、实践和产业化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选择进入导师工作室以后,从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到毕业答辩等教学环节都是在导师工作室的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导师工作室的的开放型教学管理模式是为了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生产规模、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经营理念以及市场营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室及课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模式

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场地规模及学校投入的资金状况而设立。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教学空间。通过实践证明,实验室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吗,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设计空间认识、对材料、对设计流程的掌握更全面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设计研究院或者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造型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的补充。实习实训教材和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机制,以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目标,突出体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训环节,达到示范与辐射作用,建成开放式的实训基地,保证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建设的需求。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实行校企合作,使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从事生产性实训,降低教学成本,促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落实,是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重点突出实践学校领域特点及作用。

实践教学能力目标,掌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艺术造型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掌握艺术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四、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建设目标

1、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下设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团队。加强与设计协会、设计联合会、各设计企业的联系,聘请设计行业专家、设计企业专家与本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大艺术设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与内容。建设政治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念功底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的“双师”素质的“三功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专业教学团队;建成以艺术设计专业带头人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成以专业名师、专业骨干教师、现场专家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团队;建成以科研骨干为核心力量的科研团队。

健全艺术设计专业组织管理体系。首先系部围绕艺术设计专业,结合社会需求而细化、拓宽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完善专业教研机构。拟建立3个工作室和1个研究院,即艺术设计工作室、造型基础工作室室、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研究院。其次,加强系部管理力量,将配齐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教辅人员,保证人员数量、结构合理。建立专业扶着人制度,由各专业负责人带领各教研室的教师扶着课程安排、教材开发和组织、教研教改、落实教学环节。然后由学校主管领导会同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和培养,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和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过硬的教师团队。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设目标。拟构建以艺术设计行业技能评定机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专家、设计行业协会专家、设计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家指导委员会。

2、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课程建设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造型基础流程为导向”、以造型基础现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努力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合一、知识与能力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推行模块化教学和造型主题教学法结合的教学,形成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独有的教学特色,以适应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组织专业教师与现场专家共同开发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教材、并编制与之配套的实习实训指导书、教师教学指导书和学生学习指导书,完成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课程体系。

3、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开展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研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服装设计专业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要求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每两到三年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五、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其宗旨在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强化其对造型不同形式表现的理解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对未来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获得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式下,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摘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方式仍在沿用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现状与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造型基础教学改革主要以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的造型基础教学改革,探究其内在的教学规律,指导其实践教学,并构建创业、创新的科学发展的教学体系。使造型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造型基础教学模式。在正常完成本科教学任务的同时,造型基础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科研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的方向,实践为造型基础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宁邵强,穆荣兵.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J]桂林: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8

[2] 丁继军,俞一青,杨列军.创意产业语境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演变[D]长沙:2007年长沙年会既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3] 刘凯面对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2007年长沙年会既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上一篇:馆藏档案资源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利用下一篇:集会场所设备安全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