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必备素质

2022-09-11

依据2003年9月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准 (实验稿) 编制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七一九年级《思想品德》已在初中阶段大面积使用。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初中学生和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的面前。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要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达到教育目标, 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1 对《思想品德》课的准确定位

初中政治教材的名称从恢复高考至今经历了两次变更, 即《政治》《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从两次名称变更中不难看出, 这门课程逐渐地淡化了理论, 强调了思想品德的养成, 由最初的纯理论教学课变到如今的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课程。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本课程 (初中《思想品德》) 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是对这门课程性质的简明概括。从现行教材的名称确定来看, 符合这一性质的要求;从现行教材内容来看, 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知识框架。这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一脉相承的。从这门课程的名称、性质、知识框架三个方面来看, 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也就是说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2 对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准确定位

较长时间以来, 确有一些初中学校, 往往安排一些年老体衰或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的老师带这门课, 甚至把这门课都安排在“垃圾”时间 (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 里上;无论思品课老师教育教学成绩如何, 学校评优评模往往与这些老师无缘。从有些学校的上述做法中不难看出, 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任务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对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

3 以创新战略推进大学发展战略实施

做好大学管理, 是实现大学发展的保证。现代大学管理, 又离不开教育技术创新管理。具体地, 如何在现代大学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战略, 并使之促进大学发展战略呢?本文从技术创新管理的角度, 初步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组建学校教育技术创新管理职能机构。学校可以抽调有关部门人员或专家组成专门委员会, 也可以采取研究室、智囊团的形式, 履行教育技术创新管理职能。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来说, 创新管理机构应高于党政职能部门。它的职能是根据学校总体战略, 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战略, 具体落实技术创新项目, 并对学校创新和竞争力情况及时进行评估。

育中地位的定位, 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偏差。存在这些偏差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其中难免有思想品德课老师自身对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定位存在偏差的原因。

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了这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以及学校教育全局中的地位, 并指明了这门课程的任务。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 它是必修课程;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任务来看, 它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作奠基;从思想品德课所涵盖的内容来看, 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是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渠道, 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奠基作用。

当前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 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简言之, 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 不是“有不多, 无也不少”的副课, 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 其它课程虽都有渗透, 但任何一门其它课程都不能代替或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任务,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地位更是不能取代的, 因而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是在院 (系) 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 根据教育技术创新要求, 不断创新基层教学与科研组织设置。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就在于创新性。要大力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管理模式对学校事业发展的体制束缚及“官本位”思想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作为大学, 应重点创新学术组织, 包括基层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 为教师搭建创新平台和事业发展的更大舞台。

三是建设以人为本、兼容并蓄、尊重人才、鼓励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与和谐环境。教育技术创新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来推动, 必须依靠激励、引导、约束等多种政策手段和全方位的文化影响。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真正扎根于广大师生员工, 并转化为他们自觉变革组织、调整行为、影响周围的实际行动,

3 对思想品德课教法的准确定位

教育学告诉我们, 教育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情”是活的关键, “美”是活的目标。“乐”是活的前提。把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既然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 遵循初中学生的生活逻辑, 使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回归他们熟悉的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 在生活中感悟, 在生活中体验, 以孕育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三课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前, 老师设计调查题:从你出生到现在, 你的父母为你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让学生作家庭调查。教学时安排经选择的对象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 (有的学生出生时医生给母亲做了剖腹产;有的贫困家庭学生家长为了养活子女, 父母戒了烟;有的学生家长为了养活子女, 供子女上学, 母亲长期在外打工, 小病不上医院, 过年不回家。) 学生公布调查结果后, 当老师提出关于生命这一话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一问题时, 学生几乎能异口同声地答出“生命来之不易”;紧接着当提到“我们应怎样对待生命”这一问题时, “珍爱生命”的答案便可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不仅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还拓展了教学内容, 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上述教法生成的正确观念和良好品质, 使学生终身受益。相反老师运用“填鸭式”的方法将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硬塞给学生, 那么它除了能在考试中增加分数, 别无它用。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在思想品德课教法选择上, 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求, 扣住教材的内容, 紧密联系学生知识、憬理生活等实际, 不拘一格, 突出一个“实”字, 抓住一个“情”字, 凸现一个“活”字, 力求一个“效”字。只有这样, 才能较好地落实新课标所确定的任务目标。

教育技术创新才算取得一定成效。

此外, 由于教育技术创新和创新管理课题还没有普遍地开展起来, 本文还难以结合具体某一所学校的创新管理做出更详实的分析。不过, 我们相信创新管理是富有生命力的, 教育技术创新必将成为更多大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葛新权, 李静文, 彭娟娟, 著.技术创新与管

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

[2]江泽民.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

宗旨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 .见江泽民文

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29~

摘要:新课标下, 思想品德课逐渐淡化了理论, 强调了思想品德的养成。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对《思想品德》课程、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思想品德课教法进行准确定位。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课教师,必备素质

上一篇:固相有机合成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下一篇:交互设计在广西富川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