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研究

2022-09-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老年人多发的一种骨折, 为使恢复后关节功能不受影响, 临床上多采取内固定治疗。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是当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认可。

1 临床资料

我科室治疗了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其中男21例, 女17例, 年龄54~83岁, 平均66.4岁。骨折原因:撞击伤23例, 摔伤15例, 其中左侧骨折23例, 右侧骨折15例。部分患者手术前骨折伴发冠心病9例, 高血压14例, 糖尿病8例, 其他部位骨折3例。2种以上并发症2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其中24例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固定法治疗, 其余14例PFN方法治疗。

2 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操作方法及术后处理

2.1 操作方法

结合我科室实临床际上将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的操作方法简介如下:在骨折患者就诊后立即对患支进行牵引, 常用的方法是皮牵引和胫骨结节牵引;与此同时完善患者的相关检查, 配合相关合并症的治疗, 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进行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操作。将患者平放在骨科专用的牵引手术床上, 结合患者病情最好麻醉处理, 在牵引的作用下将骨折复位, 使用X线机检测复位情况, 待复位达到标准后, 在患侧股骨大转子上3~5cm处用三棱锥延股骨大转子内侧至骨髓腔的方向切2~3cm的创口, 在X线透视下按上述方向插入导针, 再用弹性钻将入口扩大, 利用瞄准器将主钉延入口插入近端的髓腔, 到达适合的深度后调整主钉的前倾角, 延近端的创孔拧入1枚导针, 使用空心钻头钻孔, 钻透股骨外侧的皮质即可, 利用定位器在远端打入2枚锁钉, 收起位器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引流操作。

2.2 术后处理

患者结束手术操作后注射1~7d的抗生素, 使用抗凝剂7d。术后稍事休息便可活动, 术后24h即可在床上行直腿抬高等股四头肌伸缩功能锻炼活动关节, 根据患者情况, 2周后可适当进行负重锻炼。在患者出院连续3个月, 每月进行1次X线片复诊, 见到骨折线模糊, 可做出骨折临床愈合诊断。

3 手术结果

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在30~60min, 平均用时42min, 创口长度2~6cm, 平均创口长度4.5cm, 手术出血量40~120m L, 平均出血量80.34m L, 住院时间为6~20周, 平均时间13.6周。术后及出院后随访无并发症出现。髋关节活动正常, 按Harris标准评分[1], 平均分数为90.3分。较PFN方式有明显优势, 具体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4 结语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而多发;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以及高血压, 糖尿病等内科疾病, 给治疗带来了很多难题。临床上此类骨折的损伤性一般较低, 但是由于处于关节部位, 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 容易出现髋关节内翻, 下肢变短, 髋旋转畸形的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2]。不及时治疗将会引发肺部, 泌尿系统的感染。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患者必须及早治疗, 获得满意的愈后。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固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新型内固定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使用的头钉是直径式螺旋刀片, 能够自动完成抗旋转固定, 且只打开股骨的外侧皮质减小了损伤, 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使用的主钉有6°外偏角, 确保其顺利的插入股骨粗隆;远端的锁定孔可以进行静态锁定, 也可以进行动态锁定;通过本科室临床24例患者的治疗体会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优势在于: (1) 属于髓内固定, 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 不影响患者早期的活动锻炼。手术创口平均仅为4.5cm, 操作时间短, 平均50min, 出血量小, 无需输血。 (2) 头钉为直径式的螺旋形刀片, 操作中只需一枚导针, 主钉6°外偏角等构造, 是手术得以简化, 操作时间大幅度下降, 减少了X线透视的次数。 (3) 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型号多样, 可在多种骨折中得以应用[3]。

根据临床数据结上述优势, 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固定, 对医生操作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愈合快, 并发症少, 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最好的选择。

摘要:本文探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讨论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PFN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 (PFNA)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参考文献

[1] 邬江, 徐永清, 陈斌, 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 2009, 19 (2) .

[2] 蔡建国, 高清远, 谢兵, 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9) :7.

上一篇:浅谈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下一篇: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