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压力

2023-01-19

第一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压力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分析(1)

作者:胡海涛 周莹心 宫立冬

摘 要:本研究从高教教师普遍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的情况出发,通过走访不同专业的高校教师以及研读比较大量的相关文献,结合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趋势,从六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导致高教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不同原因,并绘制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模式图,希望能为日后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压力 成因分析

自从“压力”一词出现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后,它就逐渐开始被用于对人的一些方面的研究。教师的工作压力指的是教师在工作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某种需要而受到的紧张或焦虑的状态,从而造成的与其工作要求不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1]。国外较早地关注到了教师工作压力的问题,大量研究显示教师是名列前茅的“高压”人群,他们比其他职业人群更容易产生工作压力,而且这些工作压力会严重地危害到教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身心健康。高校教师作为“授道、传业、解惑”的群体,其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工作压力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正确识别高校教师压力成因,寻求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对策已经刻不容缓。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近些年来教育研究者加大了对各类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2005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一项800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2.2%的教师反映压力大,然而这无法有针对性地说明高校教师的工作情况,其实高校教师的工作状况甚至更令人担忧。如图1所示: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2],总共有94.6%的高校教师感到有工作压力,其中更有35.6%的高校教师表示压力很大。2005年广东省教育工会对19所高校近万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一成人群基本健康,约七成人群处于亚健康状况[3]。有些研究显示高校教师中有81.7%的人感到心身劳累不堪,45.4%的人有换工作的想法。还有些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中约有61.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0%左右[4]。甚至近些年来,高校教师中屡屡出现“生命透支”和“英年早逝”的现象,更是令人怵目惊心[5]。高校教师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状况之下势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

2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成因分析目前,研究导致高校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当务之急。通过走访不同专业的高校教师以及研读比较大量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影响高校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综合考虑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当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趋势后,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教师产生工作压力的原因。2.1 职业特点由于高校教师职业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所以高校教师必须得承受其他职业群体所未有的来自于他们职业上的压力。2.1.1 教师职业倍受瞩目教师已成为当前受世人普遍尊崇的一项社会职业,其从事的是培育人才的神圣工作,而且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高校教师的工作,并给予他们无限的期望,而且把他们称为“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和赞许的声音在无形中就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压力。2.1.2 教师职业要求严格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要求他们恪守其职业道德,甚而还要求其是“完人”不能有一点瑕疵和过错[6];此外高校教师还理所应当地被认为就应该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只讲耕耘、不讲享受。这都是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价值里,“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和要求[7]。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难免会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工作压力。2.2 教育体制由于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国家教委一直在努力尝试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其间,高等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与变化使高校教师摸不找门路,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2.2.1 体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进步、不停地进行着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的整合、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及教师工作上的相关安排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原本对高等教育得心应手的教师必须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他们不得不经常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步伐来适应不停的改革。这给高校教师带来了不少额外的负担。2.2.2 人事制度目前,大学教师的人事制度的改革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北京大学公布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要点,其中“教授终身,副教授、讲师非升即走”的方案引起了极大社会的震动[8]。还有一些高校借鉴社会上的做法,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体制中来,采用全员聘任、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办法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这些做法目前已间接或直接地威胁到高校教师的就业,使他们产生过度的危机感。2.2.3 考核晋升制度高校教育的考核制度一直不完善、不健全,一些无法量化的内容被用来当作考核指标,而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夹杂着不少人为的因素,使老师顾应不暇;此外考核结果还又与晋升情况相挂钩。这不科学的考核结果与不合理的晋升制度使高校教师产生不少的抱怨,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心情。2.3 组织群体高校教师处于不同的组织群体之中,他们在与各组织接触时,难免会受到来自不同组织所施加给他们的压力。2.3.1 来自领导的压力有些高校领导自命不凡、高高在上,只顾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从不体谅下属的疾苦。他们遇到点小事就大施威风,使得高校教师成天心惊胆寒、如履薄冰,这些领导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就给高校教师乱下达的任务,使得他们都难以交差、连连叫苦;另外还有些领导管理不力、用人不当导致高校教师产生极大的不公平感。2.3.2 来自同事的压力在高校教师的同事之间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职称、为了荣誉、为了晋升,教师们表面一团和气,而实际却是在暗中勾心斗角、互不相让,从而导致了同事之间的疏远、冷漠、沟通不畅,使教师之间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隔阂和矛盾,使他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2.3.3 来自学生的压力高校教师无论在课上、课下都竭尽所能与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但这也未必能触动每个个性十足的大学生,而且学生的学习状况、行为表现、道德表现以及对教师的评价还都反映着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许多高校教师辛苦的投入,既劳身又劳心,却往往换不来学生的理解,这使得他们既伤心又无奈。

第二篇:高校教师压力控制与情绪管理的缓解策略论文

摘要:心理压力在高校教师群体的日益显现,致使许多高校教师由于过高的压力、情绪问题,引起焦虑、失眠现象,甚至产生许多心理困扰、忧郁倾向、悲观情绪,通过有效疏导,缓解压力危机的方法,使教师排解压力,平衡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关键词:压力控制;情绪管理;缓解策略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93%的教师感觉压力过大,50%的教师想辞职,只有17%教师愿意执教;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果为:教师的平均寿命倒数第二;英国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并且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生命危险”,4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压力过大。

1、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代理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

(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

(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

(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2]关淑萍.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减释策略[J].成才之路,2008(19).

[3]朱小茼,李建明,牛春娟等.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5).

[4]荣林,李迎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应对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5).

第三篇: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高校)

2010年-2011年度公共英语教研室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培养教师:韩 英

被培养教师:尹小荣,刘 静

执行时间:2010年-2011年

结合语言文化学院关于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方案,现制定关于针对尹小荣,刘静两位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本方案有效期限为一年。

一、 政治思想

1. 拥护党的教育事业,敬岗爱业,勤奋努力,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2.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志,虚心好学,不断提升自己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 教学能力

1.

2. 勇于承担各种教学任务,不推委,不挑拣。 认真准备每堂课,认真书写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没有签字不进课堂,教学文件齐全。每两周与指导教师磋商教学内容和教案内容安排。

3. 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和竞赛课等活动,与指导教师协商意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4. 根据学院要求,每月听知道教师的课,听课时数不少于8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课下与指导教师认真交流,互相提高。

三、 科研能力

1.

2. 论文:每年撰写科研论文两篇。 课题:每年申报科研课题一项(只要积极写意向书即可)。指导教师参与审核。

3. 教材:每年努力参编或编写相关教材或辅导材料。教材或辅导材料必须与指导教师相互商讨,定夺。

4. 其他:积极完成学院和学校相关网络或宣传材料,内容必须与指导教师商议后方可上交。

四、 学历层次

努力在两年内考取博士研究生学位。

公共英语教研室

2009年12月7日

第四篇: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年终小结

一年以来,本人始终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心国家时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作为一名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积极为学生提供可能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指导。与同事们和谐相处,积极协助有困难的同事解决一些问题。本人诚恳待人,工作始终勤勉,能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

本人一直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本年度顺利完成了教学科研及其它各项工作任务。坚持认真的备课,并尝试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增加互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注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积极进行网络和面对面的交流以适应部分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同时认真的备课,批阅作业,努力推动实践教学的展开。顺利完成了13级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积极参加了学校***教学比赛和学校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能力系列竞赛;本年度公开发表了1篇论文。

当前,本人还亟需在教学水平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别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向优秀教师学习;另外科研方面需要更沉稳的心态,更积极的精神状态,力求创造更高的工作水平。

第五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作为教育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师德情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并且,高校青年教师是青年中知识层次最高的群体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其中一些人近年来已陆续走上领导岗位,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队伍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值得关注。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出现的新特点

今年1月―8月,我带领课题组开展了全国40岁以下(1971年以后出生)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的135所高校发放问卷54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38份,回收率95.1%。此外,课题组还采取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研讨交流等社会群体研究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60余场,学生座谈会30余场,深度访谈500多人,最终形成了《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受现实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代际特征明显。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出生于1970年代,有少部分出生于1980年代前期,在高校中形成了“70后”、“80后”老师教“90后”学生的独特格局。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比老一辈学者具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系统的学术训练,不少人已开始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世界观形成的年代,听到的大多是“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阅读的是“伤痕文学”,在成长过程中,又面临升学、就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很多青年学者还有较长时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对国内外物质生活水平的差距和西方价值观有比较深刻的体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与老一辈学者有很大不同:一方面他们追求更为实用的知识技能(如拥有多类资格能力证书),敢于展现自我,渴望自我价值实现,希望尽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他们又过度关注自我,一切努力都围绕着是否有利于个人职称晋升和职务升迁,谋求“工具合理性”。他们不是老一辈那种理想的、奉献型的群体本位主义者,而是倾向于务实的、功利性的个体理性主义者。

2.对国家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疑惑。在被问及“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时,仅有12.7%的受访者选择“存在中国模式,这一模式虽不成熟,但一些基本要素已经具备”这一选项,而 69.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不存在一个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中国模式”,另有18%则认为“问题太复杂,不好说”。结合深访发现,高校青年教师一方面认可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认为这种发展方式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可推广的价值。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次第展开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国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这使得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而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并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国情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经济增长可以实现跨越、但社会问题很难跨越这一时代背景,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思维方式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而是片面地运用西方的某些学术观点和后现代理论加以简单论断,因而不能得出有关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认知。

3.青年教师的价值观输出方式。高校青年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与青年群体的交叉集合体,一方面,他们思想敏锐,对社会思潮,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十分重视自我尊严与价值的实现,重视自我权利的维护。当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而得不到伸张时,他们不会像社会弱势群体那样去选择沉默,也不会采取激烈的行为表达,而是往往采用迂回的、以退为进的方式,把各种不满通过自我暴露、自我鸣冤的方式表达出来。一些青年教师将课堂或讲座变成自我价值宣言的场所,将自己的不满在课堂上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或牢骚满腹、或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价值主张。调查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会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生活

经历”,超过40%的受访者会“告诉学生社会的阴暗面”。消极的认知态度结合独特的价值观输出方式,虽然对青年教师自身利益实现作用不大,但势必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

4.政治参与意愿与渠道相背离。高校青年教师注重参加民主生活实践并重视自身的民主权利,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民主选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抱有浓厚兴趣,对政治活动参与意识十分强烈。调查显示,有75.5%的受访者希望尽可能多地参政议政,仅有10.8%的受访者没有参政议政的意愿。同时调查高校青年教师对参政议政渠道的认识可以发现,认为参政议政渠道相对畅通的比例仅为15.8%,而认为不够畅通或者完全不畅通的比例则高达84.2%。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存在着意愿与渠道相背离的情况。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与较少的政治参与渠道,导致了该群体不得不通过网络等公共平台表达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5.对生活质量抱怨较多。在受访青年教师中,年工资收入 3万―6万元占八成,31.1%的受访者每月有结余,而68.9%处于收支平衡或“赤字”状态。青年教师刚入职不久,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较大,同时结婚、买房、买车、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又需要很大开销,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挤压作用迫使很多教师在工作之余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活动,这些兼职活动有的已经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同时,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住房困难,对住房政策不满意,在5分的工作满意度评价中,“与住房相关的补贴政策”仅得到1.7分的评价,排名倒数第一。看似福利待遇不错的高校教职,仍有许多服务保障工作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认知。

探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我们要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既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又遵循青年成长规律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水平提高相结合,坚持党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高校要把青年教师的业务提高与政治培养统一起来,在业务培养中加强政治培养。改变党组织和党员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考核硬指标少、具体内容少、考核效果少等状况,研究探索考核指标的定

性分析和量化问题,细化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标准。

2.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适应学科特点和教学科研需要,坚持党建工作重心前移和重心下放的原则,探索灵活多样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新情况,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党务工作干部要经常深入到青年教师中去,了解青年教师群体的工作情祝和思想实际。

3.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创造青年教师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青年教师思想上的不稳定与职称、住房、收入等问题有很大关系,如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建立以学术评价体系为准绳、公平竞争为导向的职称评聘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职称和工资体现业绩与能力;对岗位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级考核,推行岗位竞争、岗位轮换等措施,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认真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在福利待遇和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在住房、医疗、子女升学等方面关心照顾,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青年教师,加大社会优抚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4.拓宽制度化表达渠道,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信息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青年教师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在青年教师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在制度设计中为青年教师留有一定席位,明确规定青年教师所占代表的比例;对于涉及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应设立听证制度,广泛听取青年教师意见,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和各项制度建立在对青年教师意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决策与制度对青年教师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与保护。

上一篇:煤仓干雾除尘改造方案下一篇:立足新时代争做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