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论文

2022-07-03

摘要:新时期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少数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1: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摘 要:新时期要求高校教师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将自身职业规划与时代发展、高校发展紧密结合。然而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凸显的残酷现实情况下,需要更强大的教师队伍与更高质的教师资源。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却没有与之匹配发展,青年教师的目前生存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鉴于此,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以期對高校青年教师生涯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是高校的重要生产力,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人才储备和高校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决定大学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直接影响高校的前途和命运。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教师自身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教师正处干初探路径,学习兴趣浓厚,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探索路径引导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来看,高校新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为一件必要的事情。但是大部分老师都只有初步的设想,这可能是因为高校新教师初入职场,还处于职业摸索阶段,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所以大多数新教师目前的职业规划还是不成熟、不具体的。从职业生涯认知上来看,新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程度较高,职业选择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该职业的专业要求、职业发展动态、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业困境等,从而为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一)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认识不足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教师具有较

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需要在长时间的钻研与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力和科研能力。因此,新到岗的高校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光放得更长远些,不仅要立足于当下职业发展阶段,还应该全面统筹未来的职业发展。但现实情况是,新教师之中的大多数,往往制定短期职业目标的人要多于制定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再且,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发展目标、发展需求及发展路径大不相同。高校新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初始阶段,更关注于当前阶段的职业发展,而对未来长远时期的关注甚少。

(二)职业发展所需专业技能较为欠缺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和依据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来说,就是由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决定的个体职业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高校新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围绕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展开,因此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知识、技能是高校新教师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有所产出。然而,往往在这一阶段,青年教师会面临大量课程教学任务,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所需的方法技巧,也会在科研与教学的同时,成为其导致职业困顿的归因。

(三)高校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聘用期间的考核和年度考核是我国高校的考核制度主要方式。年度考核大多是用来评价教职工德才情况和工作成绩的,其体现的结果都是工资和津贴发放的参考依据;聘用考核工作是对教职员工在聘用期限内的工作完成情况、职责履行情况等作出的综合评定,其结果是解聘、续聘和岗位调整的参考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年度考核大多只是一个形式,只是将教师评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层次,不能有效起到考核的作用,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探析

(一)高校教师提高对于职业规划的认知

教师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新教师进入所在高校不久,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政策制度、可利用的资源等方面不甚了解。他们应该加强对学校的关注,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各种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为我所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个人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同时,高校教师要对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准确把握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方向。新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仅要关注职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还要关注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对职业发展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判断和把握。

(二)重视提升高校教师基本技能

从高校定位的角度出发,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即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由于教师的社会服务是基于教学和科研才能实现的,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于高校新教师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任务展开的。高校新教师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学新手,由于高校培养模式的原因,对于教学相关知识、教学方法等知之甚少,也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通常,新教师在进入工作后就会被学校安排大量的教学任务,备课、讲授、与学生沟通等工作环节容易使他们身心俱疲。接受访谈的新教师普遍表现了他们对于提高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渴求。

(三)高校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在工作当中,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对工作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收入也是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是尤其关键的。另外,高校还应当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意识,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于学校的教师骨干和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青年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而提升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满意度,有效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饶敏,童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培养的路径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8(6):70-74.

[2]王晶.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决策探索,2017(9):51-52.

[3]冬鸣,李谨.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职业道德[J].教师发展,2017(23):51-52.

[4]刘华.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7,4(49):195-196.

[5]刘莎.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144-147.

作者:杨雨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及路径探析

摘 要:新时期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少数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就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激发教师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建设环境等方面上下功夫,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立德树人;现状;对策

一、绪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九个坚持”,着重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并把立德树人工作摆在首位。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他们多为“80后”,甚至有“90后”已经活跃在一线教学和思政工作上,能对大学生产生较大积极影响,并给予合理的成长成才指导意义。[1]因而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至关重要!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状况总体呈现积极健康的态势。但新形势下部分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模糊,缺乏敬业精神,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淡薄等消极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2]

(一)部分青年教师重业务知识轻政治素养

教书育人是高校青年教师的首要任务和神圣使命,在教书和育人的过程中要把自身业务水平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并驾齐驱、同步提升。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偏重于自身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却忽视了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思想引领,认为政治素养和理想信念可有可无,“去政治化”或“淡政治化”的思想倾向较为严重。青年教师是学生的标杆和榜样,他们这种价值观念会随时影响到大学生,并削弱思政教育成果,也破坏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氛围。合格的高校青年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和立德树人职业素养。

(二)部分青年教师重个人利益缺敬业精神

部分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追名逐利,常常用职务、职称和工资的高低大小来衡量自身价值。一些青年教师只满足于职责内的课程任务,但对所带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很少理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的兼职、科研和家庭生活中。个别高校青年教师在学术上有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和自身教学无关的科研工作,导致本职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以上这种情况在高校教师群体中较为普遍,这也反映出高校在教书育人和师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题。

(三)高校缺少有效机制,德育文化氛围不浓

部分高校在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普遍呈现重科研,轻教学;重业绩,轻德育;重知识,轻文化等倾向,并没有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落地做实。科研产出和教学水平一般是教师聘用和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缺少师德修养等方面的考核标准。此外,青年教师的榜样力量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无声的教育,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因此,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

三、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高校师德上下联动机制,发挥师德建设实效

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自上而下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并依据高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确保师德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导向[3];完善教师队伍综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育人效果和学生评教等软性指标纳入考核标准,切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教育和建设;建立师德监督机制,广大师生作为监督主体,学校相关部门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深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高校教师思政工作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要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培养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经常性,强化青年教师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各高校可通过专家授课、集中培训、座谈交流、实践考察、师生互动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效果;此外增加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实地考察的机会,加强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强化思想理论理解,进而增强青年教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培育师德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建设环境

高校教师师德的提升需要自身改变,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培育师德文化、形成良好师德氛围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引领高校师德建设。高校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做好学校各部门教育学习的组织工作;各二级学院要把师德建设贯穿到学院实际工作中,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和建党节等重要时间结点,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坚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的重要性;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和报刊等要主动作为,通过树立师德标兵、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形式,大力弘扬师德先进事迹,通过正确的宣传引导将师德教育和学习做到常态化。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自己,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海英.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观念的提升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157-161.

[2]刘源霞,兰进好.高校师德状况调查分析及师德建设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No.363(21):79-80.

[3]吴晓雯,李娜,王雪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9).

作者:郭伟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教师是构成高校诸要素之一,教师队伍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高校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青年教师队伍履行其职责来实现的。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了探讨,阐明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必须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真实情况以及面对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发展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生中所有的与工作相关的连续经历,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阶段。第二,阶段性。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有着不同阶段,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同时还要把目光投向未来。第三,互动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与他人、组织以及社会互动的过程。其中,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第四,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它因个性类型不同、价值观不同、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不同、文化资本的构成不同、选择企业和单位的用人标准不同、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不同、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不同、个人能力不同而不同。高校青年教师正处于个人职业生涯建立的初期阶段,应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以避免青年教师过早地进入职业倦怠期。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高校自身健康的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高校的青年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肩负重大的科研任务;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平又普遍偏低,付出与收获比明显不对称,极大的打击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流动性。据调查,湖北省59所高校在2014年-2016年三年期间专职青年教师的流动率达34%左右,有的高校更是高达50%左右。每招聘两到三名教师就流动一名,主要以更高层次的院校、事业单位流向为主,职称以中级职称及以上为主,占流动师资80%以上。教师流动性大,除影响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教学质量,还严重的影响到高校学术梯队建设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1]

第二,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的探索成长期,既对从事的教育充满好奇、新鲜与期待;又对未知、不熟悉的工作和角色转换充满迷茫。如果对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定位过高或对自身未来的设想过于美好,当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压力时,由于个人能力与职业要求存在差距,这时就极易产生困惑感,长期压抑就容易产生意志消沉、消极怠工等不良现象,进而对教师职業缺乏足够的信心,对个人前途和人生目标感到迷茫,导致工作动力不足,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2]

第三,高校拥有高学历但无实践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人数不断增加。

因为专业原因,高校招聘的非师范类专业青年教师在没有接受系统学习与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上讲台授课,导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3]后期采用的培训也因时间短、内容单一,不能很好的达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目的。

第四,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不够

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均、学习能力不等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工作难度,加上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使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动力不足。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第一,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后续力量,他的成长对学校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高校的人力资源部门应积极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充分客观的自我认知,根据青年教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帮助其找准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为保障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连续性,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培训系统;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在考虑教学成效、个人科研成果、工作量和学生反馈等各种因素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弹性考核。

第三,人力资源部门要与用人的二级学院联合,对教师教学发展问题进行专项管理,通过积极开展研究交流、教师培训、咨询服务、质量评估等活动,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

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然后对自我发展进行总体状况分析、职业目标定位、职业发展策略的拟定与实施、职业规划的调整。其次高校青年教师应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学校文化等,对高校发展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再根据自身的特征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最后青年教师在朝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内部环境的变化,对设定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四、结束语

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高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对青年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高校和青年教师共赢发展,促进高校和青年教师个人的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乃文高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路径研究[D]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49-52

[2]赖敏关于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233-234

[3]彭绪梅等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探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D],2014957-60

作者简介:王刚,(1971.7),男,汉族,湖南长沙县,武汉工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从事电子商务等研究。

作者:王刚

上一篇:暑期国际化高等教育论文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