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真在于滋养

2022-09-12

都说我们当下的教育太功利, 都是在按着一些既定目标来造人。有培养目标, 本不是坏事, 可我们的目标太单一。我们不少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琴棋书画的特长, 并不真心遵从孩子的兴趣爱好, 而是为了升学路上能加分加码。上了初中, 就一切只为了抓分, 什么兴趣爱好都放弃了。能抓分也不算坏事, 但抓得不顾一切, 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 仿佛只有能考上重点高中, 考上重点大学才是硬道理。而孩子一生最好的发展应该是什么?很少有家长认真去思考过, 也许很多家长根本就想不明白, 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里, 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于是, 只求别人的孩子怎么过, 我的孩子也就该怎么过, 只要我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强, 就算是教育成功了。一路上被简单功利目标驱赶着长大的年轻一代, 难免狭隘、自私、焦躁、迷茫, 大学一毕业就没入待业大军, 然后家长、孩子一同来埋怨社会。因此, 我们的社会上要应对那么多老的失业者, 还要应对那么多小的待业者, 真是难度不小。

对于教育, 无论是我们的家长还是我们的学校, 能不能不那么功利, 不那么动不动就"打造"这样人才那样精英? (有哪一个社会精英是由教育打造出来的?哪一个精英不是在艰难世事中磨砺出来的?) 我们的孩子羽翼未丰, 体格心智都还很秩嫩, 经不起那么重的千锤百炼, 经不起那么尖利的斧削锥凿。一代孩子的成长, 既然我们交付给了教育, 就应该尊重教育规律, 就应该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真是什么?不是浇灌, 不是铸造, 不是雕琢, 是滋养, 是浸润。

教育之本在滋养, 养身心, 养出人的精气神。

精, 即精力, 乃人之为人的本元, 为每一个鲜活生命个体存在的根本。精力充沛旺盛, 才有思想的空间, 才有行为的力量。青少年时期, 是长身体养精力的最佳时期。但我们的莘莘学子, 有几个不是疲于奔命?有几个不是精疲力竭?有几个不是成天困倦劳顿强撑着每天透支那薄弱的生命精力?该长个子的时候因长期睡眠不足个子没长高;该长体格的时候因休息运动不足体格不健壮。看看现在的中学生, 不是偏瘦就是偏胖, 小小年纪就勾腰驼背外加深度近视?他们宝贵的身体缺少滋养啊!错过了身体成长的最佳时期, 常常要抱憾终生。中小学的体育, 绝不仅仅是课程, 而是中小学生身体的保障, 生命力的积蓄, 幸福人生的基础。养生, 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 更应该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内容。尊重生命的节律, 尊重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 养精蓄锐, 强根困本, 本固方能枝荣啊。

气, 即为气质、气韵、气度、气节、气概、气场。这些各种各样的"气"从哪里来?从阅历中来, 从生命体验中来, 从修为涵养中来。胸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养气的有效途径。但我们现在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 喜欢一些无厘头的快餐文化, 喜欢在网络上去起哄打围, 喜欢成天埋头于手机中, 连抬头看天的机会都不多, 更别说昂首走路, 挺胸做人, 当然就更谈不上静心读书, 凝神养气了。气短气弱, 就难以正心诚意, 立德立志。

神, 即神采。气定方能神闲, 心静方能神聚。我们的孩子们成天心气浮躁, 被一些世俗的价值观和功利观引领, 左冲右突, 苦苦挣扎, 心神不宁, 很难看到几个孩子每天神采飞扬。他们有太多的作业要去面对, 有太多的周考、月考、半期考烦心, 大多数的日子都过得忧心忡忡, 眼神游离, 心神散乱。教育, 就应该让孩子们时常沉静下来, 用心去体味书中的细节, 去品味生活中的人与事, 去分辨世事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 去发现去体悟生命中一份份朴素的感动, 让清澈的明眸中装满真诚、善良、爱意和期待。

我们的校长、老师、家长, 都应该时常保持清醒的认知:教育不等于抓学业, 养好身心, 是提升学业能力和学业水平的基础, 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让教育回归本真, 滋养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上一篇:幼儿语言教学中引入三维动画的教学效果分析下一篇: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