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对高等教育的滋养作用

2022-09-11

1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

公民意识是公民身份的最直接的体现, 没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是一个虚假的称谓和无效的政治口号。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整个社会的公民意识同气连枝, 而今天转型期社会中的对公民身份和公民意识的种种不良影响和强烈冲击使得在即使是在高校校园中的大学生的也缺失基本的公民意识。

那么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大的局势问题, 随着我国高考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增加了更多的生源, 生源的增加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的浮现。如果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看, 可以发现存在很多失衡的现实问题, “二次高考”正在扼杀着大学生的创造力, 严重侵蚀着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我们认为, 大学生公民意识首要的缺失的最大表现就是大学生的有效的公共领域的消失, 当大学生们都面临刚入学就准备考研, 准备考公务员或“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困境时, 公共领域的缺失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个因素打消了大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各种应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责任, 使他们陷入一种貌似充实繁华充满挑战的琐碎生活之中, 五四运动以来大学生所承担的民主和科学的的关荣传统在“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中日益稀缺, 这一切都是一个高校或高等教育公共领域的缺失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其次,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最大的体现就是大学生活的“去政治化”。“去政治化”不等于非政治化, 它指的是原本属于大学生积极关注和践行的政治行为被外在或内在的诸多因素所干扰蒙蔽以至于大学生的高校生活无涉了最基本的公民政治价值。传统德育在强烈关注大学生的私性道德品质的修养的时候恰恰忽略了更为专门的公民教育, 而公民教育是强烈关注历史和政治的, 它要求公民首先接受合格的公民意识的养成, 然后再在实践中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学校是大社会中的小社会, 是推行公民教育的重要平台,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体验履行公民权责活动的过程对他们的公民素质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因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高等教育中的“人”的发展, 大学生显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点之一。

2 大学生公民意识:对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滋养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体现在诸多方面, 也是高等教育的许多关键方面, 它的最大的意义就是本文所一贯坚持的:它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直接提供了力量之源, 信心之本。具体来说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有以下现实意义。

2.1 把握时代脉搏, 促进高校精神文化与民主自由建设

公民主体意识有助于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性。大学生爱国行动激发整个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正是公民意识的最高昂的体现。大学生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 环保志愿者, 或者是诸多行业领域的践行者, 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等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因此, 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及其对大学校园环境和周边社会环境的知识与道德精神辐射作用。

2.2 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

大学生公民意识其中就包括了公民权利意识, 正确合理的行使自身的权利是公民的正义行为。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质和超凡社会影响力都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内外的争取权利的行为是意义巨大的, 大学生具备高素质和一定的政治法律素养, 因此大学生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的同时也是对社会不良之风的抵制和对大众的榜样和教育作用, 大学生仍旧需要被高等教育认可为新时代的“新青年”。

2.3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扩大公民参与政治并使其有序化进行

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建设强有力的接班人, 他们是具有高觉悟、高能力和高抱负的社会人群, 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治文明建设是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 民主政治需要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 这需要广大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 并为民主政治的实施实行监督和法律的完善奉献力量。大学生群体集合了青春、激情、知识、道德、政治、使命等一系列优良因素, 是十分向上进取的政治行为主体。

3 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策略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践行将有助于推进社会新型的政治文化的形成, 为政治文明建设搭好良好的文化平台, 进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在大学生努力营造的积极健康的政治氛围中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然而, 我们必须从这些现实出发找到具体可行的策略。综合本文的基本观点, 我们认为有如下策略可以尝试。

3.1 学校公民教育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学校公民教育的问题, 这也可以看作教育中的再教育问题, 从大学生的就业和日常生活出发来进行公民教育的熏陶和培养, 这其实是高校思政课本身的题中之意, 但由于长期的略显空泛的说教反而淡化了思想政治和每一个现实人社会人之间的强烈内在联系。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在原本就具有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比如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灵活有效的讲座、讨论和演讲的方式实现这一再教育的任务。

3.2 大学生公民行动的敦促和记录

这点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的建立公民各种素质记录和档案的经验。通过对大学生公民行动和公民品质的记录和评定, 将其与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和事业发展建立一定的呼应关系, 让每一个学生都注重自己公共意识和公民品质的养成。做一个成熟、守信、有责任感的公民, 大学生的这些公民素质既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也同样能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进步。

3.3 高等教育应当把大学生践行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实际行动视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也就是说要重视大学生参政议政的实际状况, 更要关注和批判大学生错误的社会行动和不良和激进的公民思想倾向, 这要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滋养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03.[1]张国强.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03.

[2] 赖柏生, 胡少伟.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学生公民参学习的反思[J].香港教师中心学报, 2004.03.[2]赖柏生, 胡少伟.香港学校公民教育:学生公民参学习的反思[J].香港教师中心学报, 2004.03.

上一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下一篇:少儿在美术活动中创作灵感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