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语文作业

2024-04-21

本真语文作业(共9篇)

篇1:本真语文作业

一、本真语文教学

“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孕育高尚人格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本真教育,突出语文学科之本体:一是听都说写的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做出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是语文学习的方法,三是致力语用的实际探索。学科本体,真正在学,切实发展,丰富形式。“本真教育”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它否定浮华,足踏实地,返璞归真。于是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学生与周边世界的融合度,学生的实践程度与知识技能掌握的效度。“本真教育”在关注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认同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主发展为目标。

二、浅谈本真语文教学体会

1、语文教学的本真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参与。我们呼唤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对话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听出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听出学生内心的需求,听出学生的“弦外之音”。正是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与尊重,学生才那么投入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生命的焕发,智慧的生成,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和谐、自然而精彩!

2、语文教学的本真是头绪清晰的智慧交锋。语文教学的简单,不是刻意追求的简单,而是一种境界。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单的语文课拒绝平庸,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的语文其实并不简单。语文教学应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是苍白的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教师要能依据文本,从整体上设计能够统领全课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让对话的过程焕发智慧的光彩。

3、语文教学的本真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情感交融。本真的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讲讲、写写”,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却是大有学问的,是不简单的。读不是枯燥地读。写不是机械地写,讲不是乏味地讲。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而严格的训练,语文教学更需要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练习。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心灵碰撞。本真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而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心灵碰撞,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

篇2:本真语文作业

——罗湖体育馆参会感想

2012年12月,我和学校几位老师一起到罗湖体育馆参加华南六省“名师大课堂”暨全国第八届小语大赛特等奖、著名大师精品课例评析会。时间很紧,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像是救火似的,但是,收获很大、很多。其一是见到了许多我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大师,如崔峦、高林生、于永正、王崧舟、盛新凤等。特别是有幸与于永正老先生共进早餐,还与他握手、请他签名,可惜没有合影。呵呵,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追星族似的。其二就是能听到这么多让人心动、让人折服的好课,确实是一种幸福。所以我重点谈谈自己的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1、落实语文双基是语文的根本。

在这次的课堂上,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双基的落实。无论是名家还是新秀,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字词、朗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低年级的课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数星星的孩子》《石榴》;高年级的课堂同样也十分重视,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头就是听写词语,既是考察学生熟记字词,同时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所以高林生老师在评课中就指出,语文课堂一定要落实好基础目标:识、写、读、背。崔峦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提高自身素质是最大的技巧。

在这二十多节课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高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细细想来,真正的技巧看似容易,自己照葫芦画瓢却很难,究其原因还是自身素质与他们相比有很大的欠缺。王崧舟老实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就像是武侠小说的“人即是刀”“手中无刀、心中有刀”之类的话,这些也都是息息相通的。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一课算是第二重境界。他总是能把学生带进自己创设的那种氛围里,但不是靠现在的多媒体,而是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和引导,也就是他在演讲中说的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这气场无形,不仅深深的吸引感染了孩子们,场内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的感染。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的演讲中说:“诗意语文在不朽的文字当中《我的母亲》三处‘我的母亲’;要营造气场,注意诗意的辐射和融化(长相思中的‘身’和‘心’);语文课堂要抵达心灵,滋养学生的诗意生命《江雪》中的‘钓’;语文课堂要超越风格,诗意即本色,教师要上适合自己的课,要按美的规律上课。”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魅力就是他自己本身,他就像一个指挥家,就像一个引路人。

3、有效的教学策略。

可以说这次的所有课堂都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每一个策略后面都会有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不然,无论多么精巧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无用功。我现在就呈现几个经典案例。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对比品读片段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对比1:“有什么错?”换成“没有错” 对比2去掉“决”和“更” 对比3:把“承认错误”和“归还火种”调换顺序。

这三处对比是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普罗米修斯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于永正《给予树》写信练习

黑板上板书了“并不宽裕、如愿以偿、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

分三个小组进行写话练习。第一组写“金吉娅,你家里并不宽裕……”的句式,要求用上“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第二组写“金吉娅,你才八岁……”的句式,要求用上“如愿以偿”,第三组写“金吉娅,你的礼物让我……”的句式,可以随便用。

这个练习,既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在学习使用好词好句。我们的教学也可以多多采用。

许嫣娜《大海那边》

角色扮演是本课最大的特色。学生和老师都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咔嚓咔嚓地做操,噗噜噗噜地吹泡泡,学生在童话世界里有滋有味地朗读,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室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趣盎然的课堂里,老师自身俨然就是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亲切的语调、夸张的表情,实在让人折服。这是我听到的最有趣的低年级的课,也是我可欣赏却无法实践的课堂,只能仰望之了。

苏兰《看戏》

让我敬佩的是苏兰老师本人的经历。讲台上精神抖擞、笑容可掬的一个人居然是身患绝症已经动过两次手术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一口气上了70 分钟。想到这点,同时看到她的备课网页上密密麻麻的课堂资料,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我当时就不禁眼眶湿润。她的课堂和我们大陆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生活中的语文,而我们的孩子更多是课本上的语文。我们的孩子在接受礼物时不知道说谢谢,不知道应该双手接过去,不知道应该点头或者起立。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梅兰芳,不知道陈凯歌,不知道如何区分海报的宣传重点。苏兰老师最后说:“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学的知识将来是否有用,但是你不去学习,将来想用也没得用,那时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学习有多么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张祖庆《狼牙山五壮士》对比教学法

开头就听写了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壮士和敌人的词语,然后分成两列,让学生认识了褒义词和贬义词。接着对比度了英雄和敌人的句子,进行探讨,能不能把写敌人的句子去掉,能不能把写英雄的句子去掉。这是写作方法和写作目的的训练,很有成效也很必要。最后对教材该不该把幸存的两位壮士交代一下,把日本军官向壮士跳崖处敬礼也写进教材进行探讨。这不仅涉及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涉及到了编者的意图,很具有挑战性,前瞻性。

张龙《最后一头战象》

篇3:宁静、本真地学语文

此“闹”, 不是指课上应有的生动活泼, 而是特指少有实际价值的课中闹腾。

此“静”, 不是指课上一潭死水的沉寂, 而是特指潜心的研读, 即使看似平静, 可探求着的脑筋照样能转得咯咯响。

日常教学中, 究竟应采取什么形式、哪些手段, 必须视内需、看价值而定。由此可得:要实现以内在意蕴求得深层实效, 而不只凭感官刺激获得肤浅快感之教学目的, 必须求“静”不图“闹”, 即使想“闹”, 也得讲究“闹中取静”, 别“闹”个没完没了;必须在充分引领学生宁静研读、思考、探究、感悟上下工夫。否则, 无疑会造成教学资源、教学成本的极大浪费。

课堂上想“闹”不难, 难的是“静”。于是, 哪里该“静”, 怎么“静”, 这理当成为语文教学中务必关切的重点。

能不“闹”时尽量“静”。在少有干扰的“宁静”中求得深切感悟, 并以此作用于后续行程, 这是语文教学不能忘、不能变的重要宗旨。

在这样的课堂上宁静“吸氧”, 学生必定收获良多。

务求“真”中莫作“假”——扎实、自在的本真, 意蕴更厚

此“假”, 指行家一看就知底里的“表演课”, 表面行云流水般的“畅通课”, 只让学生当陪听、只求得出标准答案的“强制课”。

此“真”, 特指每节课务必脑际有课标、眼里有文本、心中有学生。而心中是否有学生, 更是检验“真”“假”之试金石。

尽管千百万人都在千百万次地强调必须心中有学生, 但事实上, 心中只有教者自己、而很少真正有学生的课例, 仍屡见不鲜。其突出症状是:视教案为金科玉律, 课中不容有任何的更改与调整;只关注让预设通行无阻, 对可贵的生成避之为快;更有甚者, 为让课“公演”得“尽善尽美”, 竟将事先反复排熟的“节目”冒充为原生态的“即兴直播”。

要让学生学好语文, 必须讲究本真为大。这既是常识, 也应成共识。为使这常识、共识转化为执行力, 并由此产生公信力, 有必要持守以下几点:倾听学生发言, 并对其内容保持高度敏感, 切莫心不在焉;鼓励学生质疑, 并定出重点议题, 组织实在研究, 切莫装腔作势;还给学生权力, 引领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切莫为着显“高超水平”、收“完美成效”而将课堂异化为自我表现的独霸场所。

李政道博士说过:“求学问, 需学问, 只学答, 非学问。”这是极具哲理的经典之说。要让学生本真地学语文, 习成真学问, 就必须让学生在拥享自主权力的过程中真正学会质疑问难。这无疑是追求本真的核心所在。而“以老师提问引发学生提问”正可成为求得此效的推动策略之一。如此师问, 看似要学生答, 实则是激励、引发生问。这一策略的运用, 可使学生敢于、乐于、善于提问;可使学生在提问、质疑中合理解读, 真切体验;可使学生借助推想、想象等, 稳妥、灵活地填补文意空白;还有助于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审视文本内容, 从中增进思辨能力。

篇4:寻归本真语文,铺筑作业回归之路

[关键词]语文作业 本真 回归之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55

作业是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之一。但在语文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却存在着缺失。教师应多角度地分析语文作业的现状,寻找到作业设计的回归之路,从而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一、苦行师生的作业之路

“救救老师!救救孩子!”背着“怕苦怕累”的罪名,语文教师喊出了久埋心底的声音。放眼小学基础教育,就语文学科而言,“作业多多,时间满满,任务重重,要求高高”。学生厌烦,教师精疲力竭,师生已不堪重负。

1.从课堂的缺失看作业

新课改的春风,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教师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但不能掩盖语文课堂追求表面活跃,学生“轻舞飞扬”的现实。为了课堂的热闹,教师不敢去落实语言训练,不敢去抠词语,不敢去咬文嚼字,不去讲标点,不引导学生查字典、辨字形,怕别人说没有新意。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上,教师怕听课的人感到枯燥和压抑,于是课堂上没有书面作业,也很少用课本,教师只是围着课件转,学生也是瞪着课件看。为了追求新奇,教师常常选用课外内容作为教材。公开课上的作业布置和语文基础能力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相去甚远,表面新奇,内则虚空。考试前,教师为了弥补课堂的缺失,用大量的练习来应试,学生埋头苦干、奋笔疾书,每每眉头紧皱、哈欠连天。

2.从教师的缺失看作业

教师代表着情操、学识、能力。在旧私塾里,先生只要一把戒尺就能管住学生。作业也单纯得多:读、背、写。很少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这多少得归功于戒尺的威力。严厉、方正、不苟言笑的私塾先生也能赢得学生的深切怀念。而如今,种类繁多的阅读、作文、作业批改、评讲、订正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在城乡结合部,为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督作业、补作业成了语文教师的又一负担。再加上名目繁多的各级统考,相互之间攀比考分、排名的巨大压力,增加了教师心理的焦虑。教师因为不轻松而不愉快,因为焦虑而变本加厉地看待学生的作业。教师把目光紧紧地盯在学生试卷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上,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同时,也给自己布置了作业。无尽的疲倦和心理压力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教育激情。

3.从学生的缺失看作业

以考分论英雄的现实,使得学生“日间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叶澜语)。教师不敢让学生雀跃,害怕他们因一时的忘乎所以而漏做了试卷上的一道题。家长也不敢让孩子放松,生怕因一道题而输掉了此生唯一的希望。面对如山的作业,学生正襟危坐,成了看书、写字、做题的机器。他们隔绝了花香鸟语,隔绝了金色童年,隔绝了飘飞的纸鸢。学生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没有了美好的回忆,陪伴他们的是作业、孤独和疲倦。

二、寻找作业的回归之路

1.立足课堂,减轻作业负担

语文课堂呼唤简朴、扎实的教学流程。只有将语文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常态的精品课应在课堂上践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背”这十字真经,该写的当场写,该读的当场读,该背的当堂背,该理解的理解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除卑劣的题海战术,还语文以生命的色彩。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初读课文、听写词语,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背负特级教师的美名,也就背负了无数双对其百般挑剔和满怀期待的眼睛。特级教师的课堂,标新立异、美轮美奂是一种境界,而坚持简朴、扎实的教风,让课堂彰显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也是一种特色。坐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幸福的,也是富足的。

2.尊重差异,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们几乎每天布置的作业都是清一色的。优等生吃不饱,没有吸取到足够的阳光雨露来展现生命的张力;中等生很木然,每天机械重复、卑躬屈膝地劳作着,缺乏新奇和创意;学困生很困顿,他们面对能力训练无能为力,面对基础知识又缺乏必要的耐心和勤奋。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合于他们的发展,分层布置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12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1)代表家乡的孩子给巴金爷爷回一封信,用上“多么……多么……”“不是……而是……”的句式;补充阅读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2)用上“多么……多么……”“不是……而是……”各写两句话;完成一封书信:给(  )的一封信。(也可选做上一题)

(3)把课堂上默写错的词语正确地写两遍;用上“多么……多么……”“不是……而是……”各写一句话;完成书信格式的填空。

这样的作业设计,让优等生彰显出生命的活力;中等生有了自主选择的快乐,向着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奋力一搏,跻身优等生行列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学困生一颗不安的心得到了抚慰,作业也不会变得面目狰狞。循序渐进的作业形式以亲和的姿态和风细雨般融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3.着手阅读,美丽作业“容颜”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只有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孩子自己拿起了书,津津有味地阅读,他才真正懂得了学习。”

书,是散发着幽香的花丛,提着小花篮的小蜜蜂们理所当然应是我们的学生。他们渴望着花丛的美好,渴求着花蜜的甜美。教师应给学生一张适合的阅读地图,制订出学期班级必读书目,与学生一起同步阅读,写读书笔记;学生则讨论教师适时提出的问题,发表个性化见解,然后开展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如师生从共读《西游记》到观看动画片《西游记》,再到创作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微作文《我们班的“西游人物”》,一路经典一路歌。从中,学生读出了经典的历久弥香,链接生活的微创作也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学生毕业前夕,我在班里开展了师生共读《城南旧事》活动。书中,老北京城的旧生活图景、斑驳迷离的童年回忆、那个特定年代各色各样的悲剧人物,都像一首凄婉的歌谣从老北京城的鸽哨声中向我们飘来。当我们透过主人公英子的双眼,感受到文中淡淡的忧伤、丝丝的温暖、深深的思念时,语言文字散发的馨香、激发的想象、流淌的情感就更加沉静、更加丰盈,成为我们心灵中挥散不去的心香。以至于有学生毕业很多年后仍然津津乐道地谈起:“回首老师同我们走过的那条文学路,就会想起那位居住在呼兰河畔的小萧红,想起那位住在北京城南的林英子,想起那位执著于生物的法布尔……是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文学,是老师通过语文的水分养育了一片已步入初中的郁金香……”

阅读作业,给学生的岂止是作业,还是一生的精神滋养和文学积淀。

这样的情感,这样的品味,学生们怎么会不捧起书本,去寻找别样的馨香?

寻归本真语文,走进作业的青色家园,让学生在作业之路上走出束缚,走向阳光,走向鲜花盛开,走向畅快地呼吸,让童心、童趣、童真在阳光下绽放,那么教师的笑脸就会和学生们一样灿烂。

篇5:本真语文(范文)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 居法元

2012年11月,我和我校的三位老师有幸参加了福建泉州的一次语文活动。会上,特级教师贾志敏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应恢复本来的面目。语文老师应上“本真的语文课”。寒假中,看了叶老的五封信。这五封信,十几年前也看过。但现在,给我的感触更深,因为,叶老所说的问题现在还存在着„„我认为,要让自己的语文课简简单单,让学生得益,下面几点一定要搞清楚。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教师应该在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和年级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只有了解《课程标准》的范围条件、钻研吃透教材编排体系及教材单元要求,才能“有法可依”。譬如,小学语文分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重点是识字教学;

三、四年级重点是词句训练;

五、六年级则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能力培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论,更新观念,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要懂得教育理论,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认识水平有所了解,对班级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本班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得体的教学目标。二、一篇课文在手,教师要知道怎么教。

由此,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的一句话“课文只是个例子”。是啊,在我看来,“例子”不仅是一种凭借,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作为语文老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达到能把所学的知识具有创意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子”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发和教益。如我在教古诗时,不单是要求学生朗读、记忆、理解,同时还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诗歌,甚至也教给学生写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地仿写诗歌,那怕是“糟糕透了”也不要紧。还鼓励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完后,我又在班里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他们讨论和交流,并给他们评奖。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欣赏诗歌的水平,更可喜的是让学生学会了诗歌创作,对学习语文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成功的快乐体验。

当我们语文老师在利用“例子”的时候,要看到虽然书本上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名篇佳作,但因为时代、地域、思想、世界观的限制,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局限性,要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地读书。如我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借”的意思,有的学生就说:“老师,我觉得诸葛亮所谓的借箭其实是骗箭。我们小学生不应该向他学习。”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法官的话,我一定要帮助曹操把十万多支箭要回来。”还有的学生说:“诸葛亮不能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骗箭上。”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得到自我教育。这就说明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框框,努力把和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例子”引到课堂上来,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在小语文课上学习大语文。

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课文只是个例子”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透彻地理解这句话,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例子”为桥梁,引领学生走上“大语文”的道路上去,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享受更多的语文给予他们的好处。

三、语文老师要知道教什么。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可以教出截然不同的内容来。有的课文写了什么,他就教什么,阅读课一会儿变成了思品课,一会儿变成了科普课,一会儿又不知变成其他的什么课,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有的从语言、修辞、篇章结构、写作知识等方面,条分缕析,“掘地三尺”,“挖”出了一个个所谓的知识点,阅读课俨然成了解剖课、作业课。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教学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也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参考所写的我们也懂,我们想知道的,它却偏偏没写。于是,我们只能在“黑胡同”里摸索,教得模模糊糊,学得糊里糊涂。对各色各样的阅读课,我们也往往缺乏科学、客观的评判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阅读教学似乎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参读课程标准,依托语文教材,研制恰当的阅读教学内容,是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这一顽症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教师迈开专业化成长步伐的根本标志。有的主张把课文当成语言作品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研发教学内容,侧重于语言文字;有的主张把语文课当成文学作品教,从文学阅读的角度研发教学内容,侧重于思想情感;有的主张要走两者合一的路子,既关注关注思想情感,又关注语言形式。

我以为必须“让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学知识长能力)”的路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课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语文知识,包含四个方面,借用皮连生教授关于知识维度的分类,可以表述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就是学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知识,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概括文意的方法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尽管在编入教材时经过了编者的改动,缺少了原著独有的文学韵味。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教学这样的经典作品,究竟重在语言学习,还是重在文学阅读?抑或两者兼顾?而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却是一个常数,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也不允许我们就一篇课文教几个轮回。我以为,经典的作品,花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的语文课,从不同的角度教出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至少比走马观花似的教学要有效得多。而在目前教学的常态下,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有别于中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学,首要的还是应该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适时打开文学阅读的大门,教得丰富一些,灵动一些,精彩一些,乃是一种境界。

篇6:让语文回归本真,绽放语文韵味

——潜心教学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 作者:徐广松

电话:*** 传真: 信箱:xuguangsong163@163.com 邮编:335423 通讯地址: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

摘要:潜心教学研究,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对课堂改革,让语文回归本真,让学生重燃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让语文教学更有成效,更有韵味。关键词:语文 本真 高效 韵味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有的老师过多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感悟,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精彩,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还有的老师过分注重知识点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兴味索然„„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使学生重燃对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当潜心教学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一,以语言为核心,让语文回归本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一切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具体表现为语言解读、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共生。

语文老师就是要告诉学生:学会这样一个词,一段话,一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文字表述。

案例:

马及时的《王几何》中:„„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

为什么用挤,而不用走,跑,跨,穿„„通过品味,不仅写出王老师的胖,而且用了夸张手法,语言风趣。

通过品读语言,引领学生理解文本。

(二)、语言需要体味、感受、理解,才能更好更快地感知它。案例:我上《安塞腰鼓》时,作如下处理„„ 第一板块:情动腰鼓

文中哪些词、句、段中写出了赞美?以我从„„中读出了„„感情来表述。第二板块:美点追踪

再读课文,以“腰鼓美在„„,你听(看)„„”句式进行评点。第三板块:感悟精魂

1、西北好像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却通过腰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了西北汉子的美,试用“我发现了西北人的美,或“他们美在”的句式说一说。

通过层层品读,使学生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中整体感知文章,感受文章的形式美和情感美,也通过细细的语言品味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案例:上《风雨》时的环节---挑战名家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着,忽地 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末了还是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不上去。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然后与原文比较。)

学生在比较中感到语文课有学头儿,读写能力有提高,语文知识有增进;自己才干在课堂上得到展示,得到创造的愉悦。

二、以活动为主体,架设高效课堂

(一)、“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运用”是核心,语文活动是主体。

案例:吃西瓜”

老师抱了几个西瓜到教室她会怎么做呢?

猜西瓜(写学生的心理)------看西瓜(描写西瓜)-----切西瓜、吃西瓜(描写同学吃西瓜的动作,神态)------品西瓜,(吃西瓜的感受)----悟西瓜(启示、感悟)。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案例:我上《羚羊木雕》时,做了如下活动:

1、品读文中的对话片段。

2、对话朗读训练:

将本文逼问木雕的对话按不同方式进行朗读,品味。、所有对话人都统一用:× ×说。

、用不同的表示说的词,如问、叫并加上描写声音的状态、神情等方面的修饰语。

再加上描写说话后的反应、动作等细节的词语。

3、学习本文对话的方式学写一段人物对话。如你发现父母偷看你的日记„„ 语文的写作教学就在这种高效课堂中,演绎着真挚,澎湃着激情。

三、以课文为蓝本,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教材是学生练习写作最好的蓝本。语文老师应充分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通过仿写、语言训练,将写作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

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对文本做的处理:

第一课时,品味本文的语言,和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与人品,品读课文的结构。第二课时:学习本文的写法与结构完成作文。如妈妈的严与爱,我的痛苦与快乐„„等。案例:

我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讲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一句描写,有动作,有听觉、有视觉,绘声绘色。

便有了学生课后仿精彩语句:“咔„„”一声清脆的酝酿在宁静的教室里蔓延。只见他探头出窗,环顾四周,没人,“呸„„”一口痰便飞出窗外。

教学《散步》时,我有意训练学生,在叙事中加入矛盾冲突,使情节起伏跌宕;教学《邓稼先》时,有意训练学生,用小标题;教学《口技》中,训练学生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通过各种形式的练笔,将写作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

四、突出主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语文,触摸每位读者心灵的欢乐与哀伤,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有对语文独特的视角期待与内心感受。

案例:《社戏》

(一):品味详略的构思之美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略写?

3、在这些事情中我是不是一个被保护、被关爱的角色呢?

学生通过品读文章,学习概括文章的事件,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并从写法上学习本文的构思之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感情,为朗读奠定感情基调。

(二)、品味人物

1、品读: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地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地好戏了。

2、作者最难以忘怀的是什么呢?

3、文中的那些人,你最喜欢谁呀?他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细节呢? 通过引导转到人物的品读和语言的品读上,转到本课的教学重点来。案例:我上:《爸爸的花落了》,引领学生写批注。

例如、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我引导学生试写的批注:面对如此出色的女儿,面对女儿再正当不过的小小要求,父亲无言以对,他的内心,该是如何的刺痛呀!转脸,举手,看指甲,看似平淡,可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助呀!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通过品味,批注,让学生由浅入深,真正走进文本。

五、以课堂为平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

授之鱼,而不如授之渔。没有书声,没有阅读,语文就是无源之水。不管是语文课堂的有声朗读,还是默读,都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要以课堂为平台,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语文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案例:在阅读《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时的片断,引导学生品味:严监生不满(不得断气)---愤怒(溜圆)----绝望(闭着摇头)----安心咽气(点头),临走的人了还在为那两根芯的灯感到可惜,细节描写中的动作描写,把人物吝啬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引导同学阅读原著,品味传统文学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要取得语文课改的成功,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活力,在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 《名师成长丛书----我的经典语文》

篇7:语文的本真课堂(共)

------观薛发根《剪枝的学问》有感

今年“千课万人”的精品课中,我对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印象深刻。因为从薛老师的课堂我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感受到了本真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一、教知识

薛老师认为:语感不可教,可教的是语文知识。课上,薛老师聚焦一点,把“概括主要内容”这一知识点教得透彻清晰,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他拿“是否读懂课文”做切入口,先让学生找出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句子,在引导学生从“不说错到流利再到连贯”的口语表达中,理清了文章主要内容。然后,清晰简明地小结道:像这样把文章的几段话说成一段话,这段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就叫概括。接着,补充讲解概括主要内容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时间顺序,这样就能把文章概括得有条理。另外,要抓关键词,把句中的关键词用上,就可以概括得更准确。当然这一切都是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巧妙的板书完成的。从中可见薛老师对文本知识点的定位是紧扣年段目标的,而教法又是“天然若成,不着痕迹”,看似不经意,全在意料中,真格是匠心独运。

二、教方法

薛老师曾说:教学思想及理念的确很重要,事关方向问题;方式方法也很重要,事关问题能否得以解决。最重要的是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给实用的教学法指明运用的方向。方法用对了地方,才会产生奇迹。本课人物心理活动变化这一细节,生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能深入体会其中人物的内心变化,将对本课主题的全面感悟很有帮助。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纯粹地给他们讲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好处,是很抽象的。于是薛老师便采用了朗读。当然薛老师不是简单地提示、要求:你能读出“好奇”“疑惑”或“高兴”的感觉吗?而是借助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提醒学生要读出当时当地人物内心这样变化时,说这些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联想开去,结合生活已有经验,读出内心所感。也许一般我们引到此就罢手了,而薛老师不是,他在引导学生朗读不同心理情势下的语句中,悟出了叙事语要读得自然流利;对话语,要读出角色变化;心里话要读得轻声细语。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是真正的 “授之以渔”。

三、带实践

为让三年级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心理活动描写,薛老师带领孩子们丰富想象、积极表达之外,还联系自己用这班学生上课这件事的真实心理,再次结合新学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心活动:昨天,我听说明天将有一位特级教师给我们上课,我满怀好奇地想:他会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今天来到上课地点,我看见一位长相非常丑的小老头站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一脸疑惑,内心将信将疑:难道会是这位老师给我们上课?希望一节课下来他能让我又惊又喜。一时间,薛老师精心的设计,加上风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如沐春风,笑声不已,他们在快乐中已把学到的新知加以实践运用了。对于此刻的孩子们来说,坐拥如此良师课堂,不正是在享受一种无比的幸福吗?

四、育智能

如果仅仅到此,这个课堂也只完成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然而,薛老师说:从“教语文”到“育智能”,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他通过“本文的课题是《剪枝的学问》,那这个‘学问’到底是什么呢?”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总结出“这个学问就是无用的枝条减少了,桃子才会增多”的道理。接着,话锋一转,根据板书上“减少----增多"这一对具有因果关系的词语,结合生活,进一步理解“生活中这样的学问”。在其启发下,学生略加思索就说道: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知识就丰富了。薛老师指导说:作业减少了,快乐增多了,你们就成长得更好了„„看似不经意地把“知识”换成了“成长”,我却可从中感受到老师多么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薛老师再次提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其实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事减少了的话,好事就会增多。比如——”经此引发,一女生随即说:坏习惯减少了,好习惯就会增多。是啊,薛老师水到渠成总结:桃树要减去多余的枝,才能结出更多更好的桃子,人们若是减去那些多余没用的事,我们就会生活得更美好。没有思考的课堂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火花闪耀的课堂,它会像零落的碎纸片一样,在孩子们心头随风而逝。而薛老师的课堂,相信孩子们会牢牢记得老师教诲给他们的人生加减法的。这对行走在成长旅途中的孩子来说,将是多么明亮多么温暖多么深远的指引啊!

篇8:追寻语文的本真

语文是山,语文是水。看语文这座山,很美,我们总想让孩子们每次爬上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壮阔;观语文这泓水,很美,我们总愿带孩子每每涉足深水,体会“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但是,语文教学,不也正如人生的那三重境界吗?语文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本真的教育。让文本还原本真,让教者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感悟,让作者有真正的知音,让语文那山还是山,让语文那水也还是水!

语文是孩子的语文,语文的本真是“童真”。孩子是自然的存在,是绿色的形态,他们真实地表现自我。孩子们的本真是天真、个性、自由的写照。当我们眼中有孩子的那一天,我们会尊重他们独特的生命体验,我们会站在他们的视角观察、思考,我们会感受到他们对哪吒神奇本领的向往、对牛郎织女命运的同情,我们会理解他们对法布尔的钟爱、对“飞将军”李广的仰慕……当我们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的那一天来到时,语文教学应该算是完成了重要的一半———找到了打开语文之门的钥匙。

语文是“语文”的语文,语文的本真是“文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情感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虽说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一定会用他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为我们勾勒一个他心中的哈姆雷特。读懂作者才能读懂文本,看懂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老舍没去草原前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而“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的草原竟然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该是多大的变化呀!没有对作者内心的追寻,没有对文中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老舍的那份明朗的心情,又该在何处找到答案?

语文是个性的语文,语文的本真是“个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本真现象”哲学,足以主宰我们这个世纪的精神王国。他认为:“真”指“存在的无蔽”,“本真”即是“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本真的语文,要求教师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流派、随波逐流的摇摆中寻找属于教者自己的位置。清醒地保持自身的优势特长,体现自我的特有个性,坚持个人的独特感受,拒绝外界的种种异化,认真地质疑权威,勇敢地承担责任。这也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追求童真课堂,追寻“文味”语文,追随自我本真,做一个有爱心、有主见、会发现、会选择的人。追随我心,做真正的自己,做一个有智慧、有自由、有快乐、有自信的语文教师。

篇9:让美术作业回归“本真”

关键词:美术作业;价值观念;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细节以小见大,精彩的美术作品总有打动人的情感细节。小学低段儿童在绘画时会把系在树上的绳结画得很大,生怕它会弄疼树木;把小动物的脸上画上微笑的嘴巴,好像在跟观众打招呼……我们总能在儿童画中找到惊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会“重大处,轻小处”,常常忽略对儿童直观感受的尊重,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灵的本真慢慢消失。归纳起来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美术教学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效。

现象一:忽略学生的心理情绪

【案例】一个教师执教公开课,题目是画画《最亲近的人》,学生的课堂作业,画面虽然粗糙但有一种有趣的稚拙感。在作业展评时,教师却没有把它展示出来。小作者画的是一位小伙伴,表现出了他对这位小伙伴的了解和亲近之情。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为了表现小伙伴爱吃零食的特点,作者画了他手拿果实正往嘴里塞的动作。而执教教师因注重于作业展示的大效果,却将这幅作业搁在一边,置之不理,没有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

现象二:忽略学生的价值观念

【案例】二年级有一课《爸爸妈妈真忙》,有一位学生画了这样一幅画,画面中的爸爸正在夜幕下修理一辆汽车,表情严肃,满头大汗的,旁边是小作者自己正跑过去给爸爸帮忙。笔者表扬这位学生的画构图有创意,人物造型生动。顺势问了一句:“爸爸是一位修理工,如果是你,你愿意从事这样的职业吗?”学生说:“不愿意。做修理工又累又脏,我长大了要做科学家!”笔者一下子不知道怎样回答。课堂上并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而使教学一时陷入了僵局。

诸如此类的“情感细节”忽略问题在我们的美术课上屡见不鲜,从中折射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二、提出的策略

怎样才能使学生作业中的“情感细节”发光发亮呢?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提出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尊重直观感受,丰富表现内涵,以促进作业完善和创新的三个策略,让学生的个性在绘画中飞扬。

策略一:观察训练,抓住精彩

低段儿童的美术作业有时会发现很有趣或者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情感细节。另外,对于那些不会用绘画表达情感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对美的感觉,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聆听乐曲的旋律、观察舞蹈的动作等,将一切当作艺术形式来体验,有目的地“看”才有助于提升艺术感受。

1.调动各种感觉寻找表现手法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我采取的是循序渐进、鼓励寻找细节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以三年级《自行车的故事》一课为例,通过图片欣赏,视频观看,实物触摸,让学生寻找骑自行车时的快乐感觉。班上一学生的课堂作业,小作者画了三个人物,这三个人其实都是他自己,从看着别人骑自行车那种羡慕的感觉到自己开心地学骑自行车,这里可以看到明显的心理变化过程,绿色背景也让人感觉心情舒畅,画面情感表现得很到位。

2.收集多种资料形成视觉刺激

美术课的拓展必定要从生活中寻找,如学生关注的重大事件,师生可以共同利用媒体网络广泛收集资料,特别是图像资料。强烈的视觉形象刺激可以促使学生利用图像文化不断完善创作。

策略二: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美术课上,绘画也可以是学生自我需要的表达,是个性得以张扬的一块阵地,是感受得以宣泄的一种途径。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绘画中自由得表达。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画的内容应是多元的。经常让学生按一种形式去画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没有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去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创设条件让学生的独特情感可以无拘无束的释放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观察、联想,感知到各种知识和信息,拓宽思维,突破形式束缚,创造出更具魅力的课堂作业。

策略三:情感共鸣,升华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激发学习兴趣并长久保持,是推进教学的基础。寻找与学生情感的共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指导应该从纯粹的客观观察转入培养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上。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一段荡气回肠的音乐……都能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去自己发现内心的东西。这样,他们在绘画中记录下来的,将不是情感的贫乏,而是一种心灵的声音。

在近几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尊重儿童的直观感受,注意发掘低段儿童美术作业中的“情感细节”,对于培养低段儿童的耐心性格和对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西方美学中有个定义:直觉就是艺术,它包含着个性、情感和创造,也就是说这种感觉是唯一的,带有个人情感的,也是创造性的。传统教育,往往是以成人化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大量富有童趣却看似粗糙的儿童美术作业,其结果肯定是导致学生今后画出毫无生气的画面来。放手让学生自主作画,自由地用绘画抒发情感,就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创造能力去表现事物,会发现周围精彩的世界。这样儿童的美术作业才会具有原生态的魅力,学生才会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吴筛芹.尝试、体验、合作:美术教学中创新方法的运用.教育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09(43).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凤鸣路龙山小学)

上一篇:个人体育锻炼计划下一篇:勘察设计合同补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