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教学更生动有效

2023-02-12

第一篇:让拼音教学更生动有效

写好细节,让作文更生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和类别;

2、能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3、会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来写好片断。 教学重难点:知道如何写好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文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

刚拔完河,三年级的黎老师就布置同学们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李刚憋了半天,终于写完了。作文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们班和三(3)班举行激烈的拔河比赛。我们用尽全身力气拔呀拔呀,我们终于赢了他们班。我们高兴极了。今天,我们班和四(3)班举行拔河比赛。我们用尽全身力气,拔呀拔呀,我们终于赢了他们班。我们高兴极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 (以下还省略226个了)

2、学生讨论:为什么写不具体?(缺少细节描写)

二、认识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

三、辨一辨细节描写

思考:下列句子属于什么细节描写

1.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 神 态 )

2、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 动 作 )

3、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 (心 理 )

4、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冷笑了一下。 (语言、神态 )

四、品一品细节描写

1、片断赏析一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2、思考:你觉得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3、小结:要把作文写具体生动,离不开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要做到刻画细致,还要运用“慢镜头”的方法。

五、补一补细节描写

1、给下面片断补上动词。

她( )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 )去,轻轻( )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 )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 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 )入嘴中,细细地( )着。

2、交流汇报。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 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3、补充细节 片断2:

跳高架前只剩下晖翔一个人了。这时横竿已升到1.41米,比校运会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裁判一挥小红旗,比赛开始了,晖翔同学向前飞奔而去,他纵身一跳,一下子跃过了横竿,打破了校运会跳高纪录。”

(1) 默读,思考:这段文字具体吗?

(2) 那些地方可以写详细?

(3) 方法指导:

我们可以把晖翔跳高破纪录时的情景,运用放慢镜头的方法,从动作上分解为四个方面:活动,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而后再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比赛又开始了。只见晖翔同学活动了几下身子,习惯地压了压左腿,再压了压右腿,然后弹跳几下,那潇洒自如的神态,颇有刘翔风度。蓦地,他迈出轻快有力的步子,向跳高架冲去。红白相间的横杆静静地等待着挑战者的到来。当快要接近跳高架时,突然左腿在地上猛烈一蹬,两手在身旁划了道长长的半弧形,从后身一下子摆到前额,一眨眼,身子高高腾空,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直上的雄鹰,霎那间,上身又轻轻往下一压,左腿协调自如地一翻,稳稳地落在蓝色的海绵垫上,终于打破了校运会的跳高纪录。

六、练一练细节描写

1、以下题目任选一题:

(1)当得知你语文测验得了全班最高分时。

分解参考:得知成绩前—得知成绩时—得知成绩后 (200字左右)

(2)描写一个同学打篮球的片断。 分解参考:接球—运球—躲闪—投篮—反弹—抢球—上篮—球在篮筐上旋转—球进 (200字左右)

(3)对知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父亲的表情以及两人的对话进行描写。

分解参考:得知成绩前—得知成绩时—得知成绩后 (200字左右)

(4)描写一次拔河比赛的片断。

分解参考:哨声响起前—哨声响起后—结束的哨声快响时—停止的哨声吹响后„„ (200字左右)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

3、评讲。

七、总结

第二篇:如何让语言更生动

一、用形象化的描写代替概括性的叙述

1、一个简略句,需要大家把它扩展、修改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句子。

例句: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这个句子,你认为应该怎样改,才会更加具体形象细腻可感?

范句: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这个句子,由原来的简略句,改成描写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增补了哪些内容?

小银元从哪里落?怎样落的?落地后响声、动态如何?

2、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

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制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3、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4、运用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

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2、“唔,好香!”一阵香水味扑鼻而来,定神一看,远处走来我们班的臭美大师——程小飞。他留着三七开分头,头上锃亮,就像狗刚舔过一样,平时他总爱“摇头晃脑”地展现出 “安在旭”的风姿,如果周日到校,你会发现他的头发贼亮贼亮的,那是因为他喷的“亮发素”太多了。怎样,你说他臭美不臭美?

心理描写:

原文:我接过试卷,50分!

改写:我忐忑不安地接过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试卷,一个刺眼痛心的50分!我只觉得脑中轰隆隆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回座位的。

原文: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改写: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睛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的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得“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二、修饰、限制词语的运用

小练习:父亲到校门口接我

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中画“”处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作用主要有两个。

1、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文采。

2、渲染感情,深化文意。如上文最后一段,形式优美,辞采华美,扣紧文意,深化中心。

3、比较一下孰优孰劣

(1)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幸福,其实,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2)对于盲人来说,幸福就是光明;对于聋子来说,幸福就是聆听;对于哑巴来说,幸福就是倾诉;对于瘫痪的人来说,幸福就是自由奔跑。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无论怎样平凡,竟然拥有了所有这些幸福,难道还不幸福吗?

——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具体的感性认识,表达颇具力度,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嫩。

(2)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运用比喻,使本来平淡的语言变得生动鲜明。

(1)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向堤岸冲来。

(2)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 ——拟人兼比喻使表达生动活泼,富有情味。

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慨然身许;自信是陆游“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豪情抒发;自信是黄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的心灵高歌!

——排比、引用和比喻的综合运用使表达文采飞扬,令人目眩神迷。

三、虚实手法的互用

1、化虚为实

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把抽象的亲情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

以“友谊”为话题,仿写一个片段

2、由实到虚:实是真的,虚是美的

要点:前句实写事件,然后重复动词,后句虚写由该事件得出的意义或感受。

例:我收到母亲的来信,收到了那充满泥土气息的问候和关爱。 我放飞风筝,放飞了。 登上山顶。我向长天大喊了一声,喊出了。 妈妈的泪水滴在我的脸上,也滴在。

第三篇:如何让作文更生动(1)

初中学生的作文,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即不知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充实而具体,往往通篇是大白话式的句子。这样作文一方面显得非常干瘪,另一方面字数上也不够。为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介绍一种让作文变得更加充实的方法,即“扩句法”。在平时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希望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将这种技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训练,这是进行文学写作训练的比较好的思维方式。即在写完一个句子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这个句子“怎么样”,比如你写了一个人,写“他很伤心”。此时就可以展开思考,他是如何伤心的,伤心到什么程度,伤心的时候做了什么„„将这些东西一想,再次写出来的句子起码能够逃脱白开水式的文字,初步做到充实具体。在问过句子“怎么样”之后,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对句子进行扩充。

1在词语前再加一个修饰词。(尤其动词及修饰词前)

在词语前(尤其是动词以及修饰词)再加上一个修饰词,句子整个会变得厚重,如果学生能够在添加修饰词的过程中注意修饰词的文采,那么整个句子就会具体而充满文采了。

比如要写一个句子“我努力学习”,很多同学会写成“我非常努力学习”。此时就可以问问这个“努力”到底是怎么努力的?“也即给努力添加一个修饰词。可从动作,心理等等方面添加,这样多想想之后,学生就可以写出诸如”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努力学习。“”我为了能让妈妈更加开心而更加努力学习了。“之类的比较具体的句子。

2在某个断句后添加解释语

即在一句话说完之后,想一想,对于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这句话,这也是将句子写长,写生动的一个方法。

比如写”老师性格沉静“,此时就可以在”沉静“后加上一个解释性的句子来解释一下老师到底是如何性格沉静的,这种沉静体现在什么行为上„„这样,一些同学可能就能写出诸如”老师性格沉静,除了上课之外,都不说什么话。“”老师性格沉静,在他带的三年当中,从没对一个学生凶过。“等等比较具体的句子。

第四篇:如何使音乐课堂更生动

如何让音乐课更生动

张丽燕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渐近尾声。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忙碌着、辛苦着、 奔波着,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着。如何让音乐课更生动呢?

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学生们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去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

二、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利用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教学四年级《赶海的小姑娘》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些画面,让学生们感受大海、了解大海,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三、用范唱激发情景

我认为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用音乐美和情感美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歌唱和伴奏中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能从中领会到只有富于表情的用心动情的演唱才能产生美感。实践证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比听录音范唱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教师的范唱就会被歌曲所蕴含的美打动。如,在教学《小螺号》这首歌时,我针对歌曲的内容与特点,用流畅的伴奏、声情并茂的歌唱,与同学们的眼睛交流。并以听后请同学们举手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形成交流。最后,我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听录音范唱,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去感受歌曲,并展开想象,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这样范唱的引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趣,使他们感受体验了美,更加愿意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四、通过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小学生好动表现欲极强,音乐课教师应创设扮演体会情境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分享彼此的快乐,在创作中激发潜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天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坐在那儿听,而是随音乐带学生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在听较长乐曲时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三年级《保护小羊》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听故事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故事情节一边听故事一边欣赏音乐,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及明白做人的道理。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五篇:课堂让教学活起来 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2011年7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文章《老传统焕发新魅力》,专题报道了正在荆楚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就是比教师的专业素养,比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

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学期,我校围绕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贯彻上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指示精神,把“两比”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在“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我观察评议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20节课,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同行们在“课堂大比武”中,各具风采、各显神通:有的儒雅翩翩,气定神闲,解读文本游刃有余;有的激情飞扬,启发引导妙语连珠,激活思维,浪花涟裢„„

有两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六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同课异构,更能彰显教师的特色、神韵和风采。这两节课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样的课堂,真正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地活起来了,让学生主体意识显现出来了,学生的大脑高效地动起来了。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我们的生活用语和交际用语是两码事。小学生第一次接触,颇感陌生。因此,教师教起来很困难:一是怕“牵着牛鼻子,牛不走”;二是怕“对牛弹琴,牛不理会”。怎么办?凉拌呗!生吞活剥地给学生罐呗!一罐,以后学生见着文言文就“望儿生畏”、“望风而逃”了。但是,在L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学生“望而却步”,也没有发生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曲高和寡”“鸦雀无声”罐的现象,反而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其乐融融,跃跃欲试的感觉。L老师课前在黑板左侧画出了小组竞赛表格。这就暗示同学:“比赛即将开始,准备好发言哦!”课中,多次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各组之间“明争暗斗”,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小脑瓜子灵光一闪的东西亮出来。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L老师让学生自己结合注解翻译全文,然后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而言,疏通文本、落实重点字词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因为它难,所以我们不敢放手,大多的时候,都是老师一人包场,逐字逐句地翻译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对重点字词做笔记。当时。L老师的“放手”让我很是替他捏了一把汗。我在心里嘀咕着:“学生能翻译得好吗?能抓住重点字词吗?”结果,学生大胆的质疑,有根有据的解答,让我十分吃惊,十分感佩。原来,每个学生都是很棒的,只是我们不敢放手,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而已。

学生“学”的思维是水,老师“教”的思维是渠。活的课堂,要导渠引水,也只有引活水,才能是语文滋养学生的情感和生活。

L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让我受益匪浅。遇到精彩的回答时,她会说“我很纳闷,你怎么思考的那么有深度?”“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能想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人都有表现欲,都渴望成功。年幼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教育,教育要高效,必定要有高效的双边心理环境!

原来,文言文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滋有味啊!

S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更令我心生感佩。更准确的说,不是S老师让我感动,而是S老师班上的学生竟敢走上讲台执教让我感佩。

整堂课都是由学生主宰,教师在一旁,成了倾听者和参与者。其实,在听课前,就听说这个班“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而我是怀着“将信将疑”“冷眼旁观”的心态走进教室的。学生真的能给自己上新课吗?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学习小组虔诚的学习态度。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组员一个接一个的走上讲台,有条不紊讲解着课文。有讲解“课文字词”的,有“翻译课文”的,有“探究文章主题”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个讲解字词的学生,在依次点拨每个字词的读音后,还根据这个字,让同学们回忆在哪一课学过,将所学课文中相近的字、词提出来比较,和全班同学互动„„虽然,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即使是老师自己讲授,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啊!我感佩于S老师敢于放手的勇气,我感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S老师在备课组会上说:“我也教了几十年书了,不能再紧闭大门,要打开大门,让学生自己学!”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年轻教师说,“要解放思想啊!”是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我不得不补充一句“乐之者不如主动求索者!”

何不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动起来呢?

下课后。S老师告诉我,学生在上课前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小组同学在一起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前向老师询问。让S老师最得意的地方,是学生满满的笔记。“如果是我上,也许他们还不会记这么多笔记,可是要他们自己上,他们必须群策群力,要做充分的准备啊!”„„听完S老师的话,心里有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放手让学生去学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自信自尊,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

后来,我悄悄采访S老师班上的一个同学,他说:“老师一直让我们自己给自己上课,同学门在小组学习、探究讨论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大胆主动了。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融洽。于是,老师讲得少了,但讲得精彩了,给我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却多了,我们参与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我们很喜欢!”

课堂上教师应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要让学生成为“主人”。这个道理,在我心里一直是有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总对学生不放心,课堂上拼命地讲解,课后还要花很多心思给学生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知识点,课余时间也不休息,加班加点地辅导学生,但是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我在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的思路以学生为主体来把握,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决不能成为一句口号,我们要的是行动。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前行的道路上,已有优秀的老师在为我们引路,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学会放手,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上一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下一篇: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