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动起来

2022-09-10

活动是一个人的本能,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体育课中只有让孩子们“动”起来, 才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动作, 掌握技能, 经历挫折和艰辛, 享受自由和快乐。然而, 在体育课中, 我们常常能听到或看到这些声音和画面, 值得我们思考:

【画面一】学生 (二年级) 围成圆圈状, 中间一位小朋友在练习原地拍球, 其余同学, 以他为核心, 边转圈边帮着数个数。其中有两个小朋友游离于队伍之外, 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师问: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生答:没意思, 不想玩……

原因分析:是孩子们不喜欢活动, 不喜欢上体育课吗?问他们, 一个个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原来, 是体育课的“保鲜度”不够。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 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新鲜感。教学方法、组织手段的千篇一律, 使得体育课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尤其是在当前“大班额、多班级、小场地”的背景下, 因为“僧多粥少”, 加上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和和场地之间的干扰因素, 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很少能做到因材施教, 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需求,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最终结果, 就是导致部分学生不“想”动。

【画面二】学生 (三年级) 分成四组, 正在全神贯注地练着打“保龄球” (实心球撞击可乐瓶) , 场地上不时传来“哗” (打倒瓶子的声音) 和“耶” (打中者的欢呼声) 。此起彼伏的数数声, 随着打中个数的增加而气氛也愈加热烈。然而, 学生A、B, 始终站在旁边观望, 满脸惊羡, 却从不动手, 师问:为什么不练?生答:打不中, 不会打……

原因分析:这部分学生因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信心不足, 自我评价能力低下, 总觉得自己不行。因此放不开手脚练习, 怕别人笑话, 从而更加限制了其能力的发挥。这个问题, 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表现得越发明显, 而且女生表现出更大的倾向。因为怕失败后, 遭到同伴的讥笑, 索性, “出丑不如歇手”。久而久之, 恶性循环, 虽然“动心”而不“动身”。

【画面三】学生 (二年级) 练习合作跑 (“开火车”) , 教师要求学生自找伙伴, 自主分配角色。“呜----”!一列列“小火车”鸣着笛, 纷纷出发。这时, 学生C跑过来, 满脸委屈地说:老师, 我找不到伙伴, 没人愿意和我一起玩……

原因分析:从运动能力方面来讲, 这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低于一般水平。他们有的体形过胖, 有的体形过瘦。他们无体育特长, 绝大多数对体育感兴趣, 但是因为缺乏合作、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 所以在活动中常常找不到玩伴, 无从下手。不是不“想”, 也不是不“会”, 只是没有“机会”。

面对这些“不想玩”、“想玩”而又不知“该如何玩”的无奈的学生, 我们该如何将他们唤回课堂, 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都来参与体育, 享受体育的快乐呢?我觉得应该开发每个孩子心灵深处的“动感地带”。下面是本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叩开学生的心扉——让孩子的“心”动起来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体育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动了心, 学生的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 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刺激学生愉快地学习, 而不会感到学体育是一种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1、激趣导入在课首。

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此, 我特别重视课的导入部分的心理启动。在教学内容的起始部分, 常采用各种趣味浓厚的小游戏:如“找朋友”、“我想有个家”、“创想钻山洞”、“看谁传得快”等;或跟随音乐做一些小律动:如“能干的小手小脚”、“猜拳游戏舞”、“庆祝六一儿童节”等;或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讲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导入:如通过讲“鸡毛信”的故事, 引出“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交通员, 也帮老师来送一封鸡毛信呀?”;通过讲“刺猬与狐狸”的童话故事, 引出学习小刺猬的本领 (滚翻) 来保护自己等。这种生动有趣的导入, 叩开了孩子的心扉, 让孩子马上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

2、设置悬念于课尾。

一堂课的结束, 并不是知识、技能学习的终止。教师在一堂课结束时设置一些有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 如用一张报纸练习了各种形式的跑以后, 教师留个作业:报纸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它今天陪我们跑步, 下次还要变其他的花样陪我们玩呢?你知道他还会变什么吗?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实践, 构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 也让学生对下一节体育课充满了期盼, 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启动学生创造的闸门——让孩子的“身”动起来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身体活动是体育的本质特征, 缺少身体活动, 体育的目标也就不能达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目前场地狭小、器材缺少、人数众多的背景下, 我们的体育课立足“动”字, 重在“创”字, 让每一位学生在身体活动中得到锻炼的价值, 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1、“课堂因你而精彩”——练习器材自己制。

有些学生不乐意“动”, 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乏工作的创新能力, 往往是有什么器材用什么器材, 加上器材的短缺与菜单的“老三样”, 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精神倦怠。为了提高练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堂上的35分钟, 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制体育器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也丰富了“菜单”的品种, 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口味。如在投掷教学时, 让学生用美术课做过的纸球来代替垒球, 练习掷远和投准;将纸球外包一只颜色各异的塑料袋, 扎成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彩球, 练习“画”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于是投掷的出手角度学生理解了;让学生动手制作“纸包”, 随着“啪”、“啪”、“啪”的声响, 学生的挥臂速度加快了。诸如此类的自制器材很多, 因为器材是自己制的, 方法是自己创的, 所以每一位学生都爱动、会动, 而且在动中学会了本领, 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而我们的体育课堂也因为孩子的创造性活动而变得更加精彩。

2、“我的地盘我作主”——游戏活动自己创。

游戏是孩子的权利, 也是孩子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之一。一些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投、攀爬等的教学, 也都是以游戏、竞赛的方式出现。但是一个游戏做上几遍而不去创新, 学生马上就不感兴趣了。如今, 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学习方式已成为学习的主流, 所以我们在游戏的教学中, 常常通过教师巧妙地设疑,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创设和改进游戏的方法, 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小马过河》的游戏中, 教师设置问题的情境:小马驮着“粮食”遇到了一条大河, 该想什么办法过河呢?于是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创造性地用垫子来摆一摆, 练一练, 比一比。于是“河面”上学生用身体“造”起了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桥” (仰卧推起成桥) , 学生正在比试着谁的“桥”最漂亮, 谁的“桥”最坚固;“河面”上学生还用垫子拼起了一艘艘“船”, 学生正在玩着“同舟共济”的游戏。整节课学生的身体都在动, 他们都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游戏情境中, 玩得不亦乐乎。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学会了动作, 也发展了柔韧、协调能力和协同合作意识。又如在玩“旱地雪橇”的游戏中, 教师为学生限制了游戏的条件, 要求必须让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理合作, 用体操垫代雪橇, 用体操棒代轮子, 尝试做一座雪橇, 并用合理的方法使它移动起来。顿时, 学生摩拳擦掌, 七手八脚、七嘴八舌, 最后通过多次尝试、分工协作、相互协商, 终于从无序到得心应手, 只见学生有的拉 (力气大的) 、有的推、有的铺路 (动作敏捷的) 、有的指挥, 没有人闲着。就连平时游戏最让人“提心吊胆”、最容易“受伤”的“小不点”, 此时也成了“抢手货”, 谁让他们的分量轻呢, 坐在垫子上, 同学们拉着省力。当看到一座座自己创作的“杰作”——“旱地雪橇”在场地上缓缓前行时, 不论它是成功还是失败, 学生都由衷地欢呼着“YE”!相信此时, 每一位孩子的心中都会涌动着一种与他人合作成功的幸福, 一种“我的地盘我作主”的自豪感。

三、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孩子的“口”动起来

在体育课中, 经常会有学生这样说:“老师, 快来看看我的动作做得怎么样?”“老师, 我又投中了一个球!”“老师, ……”在这声声的呼唤声中,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会做、会说、会评价、有体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1、会问会说。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其实在提问的同时, 学生也正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并且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问题简单与否, 教师都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答。如练习投远时, 学生提问:自己投不远是不是因为用力的方向不对?我先肯定学生这个问题问得好, 接着用期待的语气问他应该朝什么方向投?经过观察、实践, 学生自己发现了:应该往前上方投, 而不是往地下“砸”。在“火车挂钩”的游戏中, 男生老是输给女生, 男生很疑惑, 问:“老师,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输?”结果, 还是男生自己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是因为他们合作得不够好, 步调不一致, 通过改进, 男生总算打回一个“翻身”仗。每一个孩子在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 都会有成功与进步的喜悦, 也会有失败与退步的痛楚,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并通过“说说收获与体会”的形式, 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2、会展示会评价。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发展、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所以教学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不同层次的能展示自己的平台, 通过“才艺大比拼”、“比比谁最美”、“申请练习小专利”等方式, 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挑战自我。尤其是对那些“边缘”学生, 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学生是一群有个体差异的学生, 所以不可能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成批量批发生产”。面对学生的“不会”,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 适当降低难度, 耐心而安详地等待, 也许在等待中, 我们会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孩子虽然还小, 但是他们的心中也有自己的一杆秤。他们特别在意教师的评价, 教师对于胜利所持的看法, 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这样久而久之, 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对于胜利的正确态度。所以, 在竞赛性的游戏中, 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的多元化, 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亮点”, 并告诉他们, 你心中的感受。不要光“以成败论英雄”, 要多设置一些奖项:如最佳合作奖、最守纪律奖、最快速度奖、进步奖等, 让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与成功体验。此外, 要特别注重孩子们的自我评价,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如通过介绍经验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成功的秘诀;通过找问题的方式, 说说暂时落后的原因;夸夸自己的小组, 寻找每位成员的“亮点”;让学生来评价游戏的结果, 从而教育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 正确对待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从而教会学生在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中, 要学会欣赏别人、宽容别人;让学生来评价他人的动作, 从而进行自我调整, 学会学习他人的长处, 改进自己的不足。

总之,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不管他的理念、内容、形式如何变化, 有一点始终不会变, 那就是必须坚持让孩子们动起来, 必须保证孩子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要努力开垦好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片“动感地带”, 让孩子们 (尤其是常常游离于课堂外的“边缘”学生们) 在愉快的氛围中“身”随“心”动、“口”随“身”动, 同时我们也忠心地祝愿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更加愉快, 在活动中更加强壮、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浣江小学)

摘要:在体育课中, 由于教学方法、组织手段的千篇一律、学生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能力低下、或者是学生缺乏合作、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等原因, 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不想动”、“想活动”而又不知“该如何玩”等无奈现象。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努力开垦好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片“动感地带”着手, 通过叩开学生的心扉——让孩子动心;启动学生创造的闸门——让孩子动身;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孩子动口。在这样的“身”随“心”动、“口”随“身”动的氛围中, 让孩子们更加愉快, 并且在活动中更加强壮、在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动,“身”动,“口”动

上一篇: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与建议下一篇:探究品牌定位在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