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2024-04-09

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通用12篇)

篇1: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它首先要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促进大脑发育的角度看,由于识字活动必须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外界信息,从而形成对大脑的综合刺激。强化大脑各区的神经联系和贯通。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所以,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尽快教给学生自己识字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低年级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要认识2000左右的字,显然要求教师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则是识字训练的重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能识字的方法有:

(一)找出汉字特殊规律,归类学习

由于儿童的认知不是很多,因此,应从偏旁部首开始,通过分析汉字结构以帮助学生识字。如:“扫”字可分为提手旁,可根据生活用品扫帚来帮助学生识字。而有些字,它们的偏旁部首不一样,则字意也不一样,如:“作”是单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归类学习的方法还有义旁归类法,声旁归类法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最喜欢、最得力、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识字。

(二)引导学生联想字形识字

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从汉字开始,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多变。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汉字的形体美,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比如:“书籍”的“籍”,“书签”的“签”,“作业簿”的“簿”,都与书有关,所有都是“竹”,通过比喻,引发学生联想,难记的字也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

在几年来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这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识字技能的培养,这是因为识字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扬刻苦求知的精神,使学生喜欢识字,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通过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以提高识字技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故事启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儿童在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入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汉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比如,当我教“日”这一字,给学生讲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圆圆的恰似太阳的形象,中间一横好似是后弈射的箭。生动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掌握了这个字。

(二)表演引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鱼、乌龟等等,让孩子们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及油稽的表演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既丰富了口语知识,又从中学到识字的技能。

(三)比赛激趣

开展练一练、说一说、动一动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如语文课前三分钟可安排3-5人进行识字比赛,内容包括练字、讲故事、诵读等方面,让学生在边学边读、边练边写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技能。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在教学中,教师选择的途径或是方式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学习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形象直观演示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指给学生看图画、投影、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例如:第一册拼音识字第16课,教学内容是学习“风、云、雨、电”这四个字可运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中四种自然现象的动态画面出示在屏幕上,并配上声音。这样马上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把教学生字与日常生活诉具体事例联系起来,亦可以收到不错的成效。例如:在教学“四”时,它的写字笔顺不少学生会把第五笔和第二、三笔的顺序颠倒过来,即先写“横”再写“撇”和“竖弯”,为了避免这一错误,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演示给学生看:写“四”的笔顺就象是搭积木造房子的过程,先写“竖”和“横折”,把房子先搭好。而“撇”和“竖弯”是住在房子里的两个人,房子搭好了他们进去了,最后是“一横”就等于等人进去了才能把门关上,要是先把门关了人就进不了。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地演示了识字过程,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

(二)开展识字游戏,创设愉快识字氛围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低年级识字学得快,但遗忘更快。因此,在课堂内开展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一举三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尝试做以下一些游戏:

1.摘水果。教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卡片贴在相应的果树上。如:“玉、王”“抱、跑”“车、东”等等形象字,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

2.找朋友。教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国”字说“我是‘国’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同学马上出来和“国”字组成朋友。还可以多找几个朋友,这样不仅学到了单字,还学会了多个词。

3.动物找食。教师在黑板上带有汉字的食物图,如:萝卜、青草、竹叶、小虫。又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图,如:青蛙、山羊、白兔、熊猫等,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然后帮助动物找到他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方。

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性,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游戏还有许多,又如一些图形游戏、猜字游戏等等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时还安排学生演一演,如:在学习“鸡、鸭、鹅”时,让学生戴上动物头饰演一演,让学生尽量地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动作、叫声给演出来。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识字,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惯的了解,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三)比较法

为汉字做加减法。即让学生把算术中学到的加减迁移到认字中来,对已学过的熟字进行加减得出要学的生字。

如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做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太”。又如“星、早、秋、种”,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识字形:“日加十是早,禾加火是秋”等。学习“巴、也、毛”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记:“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等。

对形近的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形义的理解。如“日”和“目”,“日”就是太阳,只有一个,所以口的中间只有一横;“目”是眼睛,眼睛每个人都有两只,所以口的中间有两横。又如“鸟”和“乌”,“鸟”失去了眼睛,眼前就一片(漆)乌黑,所以“乌”没有一点。

(四)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训练学生思维,也是一种趣味识字法。编字谜,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想象,根据字义编谜。如学习“生”和“全”时,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牛过独木桥”,“一个人胆真大,敢把王子踩脚下”,这样学生在愉悦气氛中学会了新字,又巩固了旧字。又如学习“告”和“并”,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开展联想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开字头上长两角”。

编字谜可根据事物的形状、特点进行,使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结合起来。如学习“雪”字时可编成下列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儿歌法

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儿歌,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如:一人门里躲“闪”,两人土上蹲“坐”;颜色丰富就是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田”„„

我们除了利用气氛生趣、情景导趣、表演激趣和比赛激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乐于识字;又利用拼音练习、插图配合及自学互学配合,让小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还可以通过观察事物、联系生活及自我体验等强化识字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识字,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技能。

四、在生活中识字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在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让孩子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这是尽快识字所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从观察事物中学说话,学会识字

这可以要求孩子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做起,如:孩子们的书包里有很多学习用品,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说说学习用品的名称及特征,并边看边识字。由于他们有备而来,观察比较细致,介绍时就毫不费力,因此,识字速度也快了。

(二)从生活中学会识字

让学生从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称、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内容的熟悉中,提高识字水平。让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会读的字,应该通过多问、多查字典等多种渠道来不断提高识字水平;也可以从生活所见所闻的事情中去观察汉字,让学生养成注重平时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做到勤学苦练等,这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还善于在运用中体会字句的含义,久而久之,便可以达到学会识字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在传授知识中成为小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以教师的自我体验生活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自我体验中去学会识字。

以上所谈的,都离不开“兴趣”两个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唯有这样,识字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会自学、尝试在自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自己学习和独立主动地吸取知识的不是没有,而是属于少数。因而,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学,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的: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后,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又如学习“狠、恨”时学生把它们与“跟、很、根”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再配上儿歌。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六、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增加识字范围

所谓“阅读识字”的方法,就是通过听故事、说故事的途径理解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然后根据记忆(或跟随老师或录音),尝试阅读课文,在阅读活动中和生字见面。通过一个阶段多篇课文的阅读,对一个个生字从陌生到熟悉,最后达到识字的目的。“阅读识字”主要是在刚入学儿童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的情况下,在“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汉字教学的方法。其识字教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这一阶段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教学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记忆(或跟着录音〕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一部分复现率较高的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熟悉不少的汉字。由于多次见面。学生对这些汉字已经基本熟悉,而且已经度过了最高遗忘期,所以教师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短,巩固率很高。第三阶段是先识后写,逐步达到“三会”,那就是“会读、会写、会用”,同时开设扩展阅览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与此同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若能根据汉字的字形规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较熟悉地掌握所学的汉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汉字。既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又会识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篇2: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长期以来,低年级识字教学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过分关注识字的传授,总是教师“一言堂地教”学生一个劲地学。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一次革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合理、更科学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观点。如何打破“一言堂”,注重学生的识字技能,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识字”教学动起来,我就浅谈一下我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调动兴趣,激活课堂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学生的头脑中已储备很多与汉字有关事物。甚至,有些学生能够应用这些汉字来表达出意思,进行实际的应用。如果教师“一言堂”一定会影响学生兴趣,识字教学就会变的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教学的成败关键是看教师设计内容、形式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自己获取知识。

1、利用多媒体识字。

动态事物往往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森”,先出示“木”的图画,再出示“林”图画,再出示“森”图画,学生仔细观察后,再结合图很快就会理解字意,效果十分理想。

2、猜谜语识字。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着浓厚兴趣,再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复杂字来帮助学生识记。如“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来强化学生的识字,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拓展思维,探究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问:“怎样记这个字?你有什么办法?”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学生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加一加:日加一笔变成“电”“田”“申”“旧”等,再如:火+秋=秋,小+土=尘等。

2、减一减:去笔顺或偏旁。如:鸟-、=乌,胆-月=旦。

3、找一找:就是找出几个汉字的共同点。如在教学同一偏旁时,三点水和水有关,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月字旁和身体有关等。

4、换一换: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部首来认识新字。如:“请”字。可变成“情”“请”“晴”“鲭”等。

5、应用儿歌识字。

教到“心”字,我顺口编了句儿歌:“一个锅(钩)三颗豆。”学生听了觉得非常有趣,不停地念叨,对这个字印像也就特别深刻,从而熟记在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看到学生对于用儿歌来识记生字这么感兴趣,我热情地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编儿歌学生字,做学习的主人。

“给孩子们一次机会,你就会收获无数惊喜。”果然,学生编的儿歌丰富多彩。如“鹅”字:我的鸟儿是只鹅。这么一句话的儿歌言简意赅,好读又好记。如“糟”字:曹操吃多米糟糕。学生能编出这样的儿歌,说明他不但记住了字形,相信当写到这个字,不但能写得对,还能写得好。这不正好达到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一目标吗?真得感谢小儿歌帮了我。

三、创建平台,培养习惯

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为给学生创建一个识字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利用黑板报、标语、守则、或同伴姓名等。还可以通过电视或商业广告进行识字,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内外认识的汉字与同伴交流,写在班级的展示台上,这样学生不知不觉中认识其他字词,陌生的字就会变得熟悉,无形中丰富了学生字词的储备,对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3:让低年级口语交际课堂动起来

一、做好示范,让交流简单起来

低年级学生胆子小,声音轻,缺乏自信,生活经历较少,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话题,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面对陌生的内容和话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用怎样的方式交际,是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现实困难。因此,教师要用灵活的方法,适当为学生作些示范,让学生通过示范,学习、感受乃至模仿教师的交际言行,进而感悟口语交际的方法。

如教学《自我介绍》时,为了让学生有重点、有条理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情况,我先为学生作了这样一番自我介绍:我姓徐,叫徐云,是一名小学教师,今年32岁,我最喜欢听音乐了,听音乐能让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心情也变得特别得好呢。学生听完这个示范后,自然就能从中感悟出如何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思路:介绍自己可以先介绍姓名、年龄,然后介绍职业、爱好等。学生有了这样的方法和思路,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开始自主交流。

二、给予空间,让一切关联起来

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实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拓展延伸,巧妙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角色体验中,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教学《学会待客》时,我根据课本上提示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前,一名学生突然问:老师,我可以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吗?我说:当然可以!结果,这学生表演的是书中的来访者——妈妈的朋友王阿姨,他在询问了王阿姨的来意后知道王阿姨找妈妈有急事,于是开始给妈妈打电话,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妈妈,让妈妈赶紧回来,而后他陪着王阿姨聊天等妈妈回来。口语交际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教材按话题单项设计,只是为了在训练时有所侧重。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学生的运用并不是“单打一”,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整合意识。打电话,是一年级上学期曾出现过的口语交际话题。这节课,因为我的放手和引导,使得学生有了充足的空间把它巧妙地整合进来,再度实践,综合运用,从而让口语交际真正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

三、多方体验,让交际丰富起来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一部分内容是指向景物的,而这部分交际内容往往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在进行以景物为内容的交际时,应以学生的观察、想象为基础,因为即使是再生动的外界景物,如果少了学生自身的形象感知和内化,口语交际也只能是苍白无力的。为此,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进而由感生情,真正心动,在动中认识事物,在动中思考问题,在动中帮助交际。

教学《春天在哪里》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看看春天的花草树木、湖光山色,在大自然中找春天;让学生动口唱一唱喜欢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在歌曲中找春天;用耳听一听《春之声》,在音乐中找春天;再读一读春天的诗,在诗中找春天;动手画一画多姿多彩的图画,用画笔描绘春天。丰富的口语交际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愉悦情感,学生情绪高涨,乐于表达。

四、创设情境,让一切真实起来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苏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交际话题,如打电话、指路、做客、购物等。因此教学时,应从话题出发,设计多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够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指路》时,两名学生分角色表演了一名少先队员给一位解放军指路,我随即变换角色,扮演一位家长问学生到电脑办公室怎么走。这个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纷纷主动告诉家长。然而有些学生并没有说清楚,于是我和同学们走出教室从不同的路线亲自到电脑办公室走了一趟,学生在这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践、体验、感受,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表达。除此以外,我还设计了“一位外地游客来我市游玩,在打听新世纪广场怎么走”“一位农村来的老爷爷问市高级中学怎么去”等情境。学生在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还丰富了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篇4:让识字教学在语境中生动起来

識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进行识字,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语境,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低年级 语境 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非常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识字8》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在备课之前我仔细研读教材、教参,大量搜集、查找识字教学的材料,于是把《识字8》的第一课时的识字目标定位于:1.引导学生认识由“青”组成的形声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引导学生掌握识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识字目标定位准确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刚开始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是逐一出示由“青”组成的形声字,在学生认读之后,引导他们观察发现。

师:孩子们,再仔细观察这些汉字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后鼻音。

生:它们的右边都有“青”字。

师:是呀,它们不仅读音相似,字形也很相似,好难区分哪,你们能分得清吗?

生:能!

师: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小组讨论:怎样分清它们?)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的环节采用发散式教学,让学生看着课件上的六个汉字逐一汇报,说到哪一个字就进行哪一个字的教学。教学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一年级的学生直接看字识字的效果不太好,一节课结束后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分不清由“青”组成的六个形声字。而且他们兴趣不高,举手的寥寥无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是那几个学生。苏州工业园区的小学语文教研员陈飞老师听了我的课后指出识字教学不能就字识字,要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陈老师的话点醒了我。《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的评价是这样描述的:“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欢直观的画面,如果用画面创设语境一定能让这一课的教学生动起来。我开始思考创设什么样的语境,怎样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识字。刚开始我借用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课文编了一个语境故事,用图片故事创设语境让学生选一选,填一填:

这是一个大(晴)天,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呀!”听到小草夸奖,小河的心(情)可好啦!小河开心地对小草说:“(请)你喝口水吧!”这时水面上的飞来一只大眼(睛)的小(蜻)蜓,小蜻蜓说:“这里的早晨多美好!”

本想通过这个语境故事带着学生逐个识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试上之后才发现自己编的这个故事虽然都有蜻蜓,有清水,有太阳但与课文后面的小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内容完全不同,给人的感觉是前后执教的内容完全分裂开来,明显分成了两层。于是我又把《识字8》的课文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当时脑中闪过:为何不能根据后面的小儿歌创设语境来教学呢?这一想法让我很兴奋,于是我开始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学生认读准六个形声字的字音后我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动画演示:太阳慢慢升起来)。

师:你们读得真好,太阳公公都被吸引来了。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 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池水?

出示:天气( ),池水( )。

师:谁能选出汉字来填一填呢?

晴:为什么选日字旁的晴?哦,原来日是指太阳,日字旁的晴就是晴天的晴。(出示:晴)

清:说说你的理由?有道理,看到三点水就知道它与水有关(出示:清)

师:看,多好的天气,多美的池水,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接着飞来一只小蜻蜓(动画演示:飞来一只小蜻蜓),指导学生认读“眼睛”、“蜻蜓”两个词语,并适当拓展“睛”的知识点。

师:天气晴,池水清,大眼睛的小蜻蜓的心情多好呀!心情的情是哪个情呢? (进行“情”字教学)

(动画演示:小蜻蜓飞来飞去捉蚊虫),让学生加上动作读儿歌,夸夸能干的小蜻蜓。

(动画演示:蹦出一只小青蛙)瞧,小青蛙也来啦!如果你是小蜻蜓,你会怎样邀请小青蛙一起来捉蚊虫呢?(让学生用上“请”来说话)。

最后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形声字的特点,并总结“形声字,好识字。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的识字方法。

当我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时,学生活跃起来了,他们的眼睛亮起来了,当太阳升起来,小蜻蜓飞来了,小青蛙蹦来了,他们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惊讶与兴奋,在课堂上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说,想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他们很好地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理解的字义,同时能很好地用字、用词说话。

斯霞老师曾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识字方法,其实这三个“不离”都着眼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上,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识字。低年级的学生专注力不能持久,而且每课的识字量很大,如果只是简单地认读生字,机械地进行识字教学,不但不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与文本内容相吻合的语境,使字的音、形、义之间形成联系,互相沟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还可以进行词句、说话的初步训练,力求识用结合。把识字融入到语境中可以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5: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色彩的对比,利用对比关系表现动感画面。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了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动感,并运用色彩的对比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整堂课,我从激发兴趣、探究新知、艺术创作三个步骤完成教学: 在激发兴趣中,我先利用色相环及在剪纸《王者之悲》、油画《查灵克罗斯大桥》和《麦田上的乌鸦》三幅作品引导发现画面富有动感。

学生感受色彩,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学生很难明白,说不定还会越来越糊涂。因此我利用对比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在展示图片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差距较大的作品,让学生重点关注色彩的对比。为了不拘泥色彩对比,还讲解了邻近色,丰富了学生的色彩知识。在分析作品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鉴别,大大地提升了审美能力。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利用范画讲解创作方法。学生直观感受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动感。更加巩固这节课的对比知识,使之更灵活的运用。创作环节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正确使用对比色,我还尝试了用合作方法创作作品,收到的效果还不错。

篇6:让低年级识字教学动起来

2011年7月11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文章《老传统焕发新魅力》,专题报道了正在荆楚大地轰轰烈烈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教学”就是比教师的专业素养,比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学期,我校围绕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贯彻上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指示精神,把“两比”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在“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我观察评议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20节课,收获颇丰,感慨良多。同行们在“课堂大比武”中,各具风采、各显神通:有的儒雅翩翩,气定神闲,解读文本游刃有余;有的激情飞扬,启发引导妙语连珠,激活思维,浪花涟裢„„

有两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六年级两位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同课异构,更能彰显教师的特色、神韵和风采。这两节课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样的课堂,真正让教与学相得益彰地活起来了,让学生主体意识显现出来了,学生的大脑高效地动起来了。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我们的生活用语和交际用语是两码事。小学生第一次接触,颇感陌生。因此,教师教起来很困难:一是怕“牵着牛鼻子,牛不走”;二是怕“对牛弹琴,牛不理会”。怎么办?凉拌呗!生吞活剥地给学生罐呗!一罐,以后学生见着文言文就“望儿生畏”、“望风而逃”了。但是,在L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学生“望而却步”,也没有发生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曲高和寡”“鸦雀无声”罐的现象,反而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其乐融融,跃跃欲试的感觉。L老师课前在黑板左侧画出了小组竞赛表格。这就暗示同学:“比赛即将开始,准备好发言哦!”课中,多次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激烈的讨论后,各组之间“明争暗斗”,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小脑瓜子灵光一闪的东西亮出来。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L老师让学生自己结合注解翻译全文,然后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而言,疏通文本、落实重点字词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因为它难,所以我们不敢放手,大多的时候,都是老师一人包场,逐字逐句地翻译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对重点字词做笔记。当时。L老师的“放手”让我很是替他捏了一把汗。我在心里嘀咕着:“学生能翻译得好吗?能抓住重点字词吗?”结果,学生大胆的质疑,有根有据的解答,让我十分吃惊,十分感佩。原来,每个学生都是很棒的,只是我们不敢放手,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而已。

学生“学”的思维是水,老师“教”的思维是渠。活的课堂,要导渠引水,也只有引活水,才能是语文滋养学生的情感和生活。

L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让我受益匪浅。遇到精彩的回答时,她会说“我很纳闷,你怎么思考的那么有深度?”“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能想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人都有表现欲,都渴望成功。年幼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是教育,教育要高效,必定要有高效的双边心理环境!

原来,文言文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滋有味啊!

S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更令我心生感佩。更准确的说,不是S老师让我感动,而是S老师班上的学生竟敢走上讲台执教让我感佩。

整堂课都是由学生主宰,教师在一旁,成了倾听者和参与者。其实,在听课前,就听说这个班“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而我是怀着“将信将疑”“冷眼旁观”的心态走进教室的。学生真的能给自己上新课吗?课堂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学习小组虔诚的学习态度。在组长的精心安排下,组员一个接一个的走上讲台,有条不紊讲解着课文。有讲解“课文字词”的,有“翻译课文”的,有“探究文章主题”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个讲解字词的学生,在依次点拨每个字词的读音后,还根据这个字,让同学们回忆在哪一课学过,将所学课文中相近的字、词提出来比较,和全班同学互动„„虽然,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即使是老师自己讲授,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啊!我感佩于S老师敢于放手的勇气,我感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后,S老师在备课组会上说:“我也教了几十年书了,不能再紧闭大门,要打开大门,让学生自己学!”并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年轻教师说,“要解放思想啊!”是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我不得不补充一句“乐之者不如主动求索者!”

何不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动起来呢?

下课后。S老师告诉我,学生在上课前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小组同学在一起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前向老师询问。让S老师最得意的地方,是学生满满的笔记。“如果是我上,也许他们还不会记这么多笔记,可是要他们自己上,他们必须群策群力,要做充分的准备啊!”„„听完S老师的话,心里有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放手让学生去学吧!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自信自尊,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

后来,我悄悄采访S老师班上的一个同学,他说:“老师一直让我们自己给自己上课,同学门在小组学习、探究讨论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大胆主动了。课堂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活跃融洽。于是,老师讲得少了,但讲得精彩了,给我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却多了,我们参与多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我们很喜欢!”

篇7:让识字教学快乐起来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三庄小学

牛培红

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而识字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使学生找规律找窍门,掌握各种方法,学会识字。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生字,扫清认读障碍,提前阅读写作,更为了让孩子们“人生识字聪明始”,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现将我在“创新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趣味游戏法

席勒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送字回家”、“开动小火车”、“我来教朋友”、“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妈”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女’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马’,小马的马,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女”字旁、“小马的马”组合成“妈”字。接着让学生说说“妈妈”的“妈”为什么带“女”字旁,有学生说:“如果是单人旁,就成了男的,男人不可以生孩子做妈妈的。因为妈妈是“女”的,所以带“女”字旁。”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读音的识字规律。让学生整体地识记汉字,使其在有了三、四百字的汉字积累后,自己发现和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形声字等提高识字效率。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区别同音字“妈妈”的“妈”和小马的“马”的相同点、不同点。

还有“猜认生字”: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我让学生看表演、听表述猜生字,我用手指嘴巴,学生马上猜到“口”;我问“咩咩”叫的是什么,学生马上回答“羊”,在回答的过程中,适时板书,引出所学生字,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教师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

一、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

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另外,还可让学生任意选择课后词语中自己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创新表达,将选择的词语巧妙地组合在一段有意思的句段里,争造“五星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表达能力。

三、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好表扬”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学生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它会有效地支持学生奋力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四、多途径识字法

为了巩固识字,我鼓励学生多途径用字,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记忆。

1、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碟机走进了千家万户,碟子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东西。在认识了碟子的名称后,我让他们动手给碟子做精美的包装,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写上碟子的名称,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一举多得。

2、给家里物具摆放处贴上标签。

首先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具做标签,然后自己一张张在摆放地贴好,一来加强识字,二来培养孩子摆放有序。

篇8:在课堂上让低年级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对此, 教师可利用各种各样的学具抓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好动的天性, 就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化间接为直接。比如, 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探索乐园, 找规律”一课时, 我先出示了一个纸盒, 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 之后慢慢从两边各拽出一个白色和一个黄色, 一个白色和一个黄色的乒乓球, 其他的则在盒子里面。这个时候, 我让学生猜, 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的乒乓球。这时候, 学生思维开始动起来了, 课堂上也不那么安静了。在学生猜测后, 我就慢慢地从盒子里面拽出一个个学生猜对颜色的乒乓球, 当学生看到拽出来的乒乓球和自己猜的一样的时候, 高兴极了。有的学生甚至跳了起来。学生的兴趣被引发了, 就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二、让学生积极动手

俗话说:“眼过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对此, 教师可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活动中化抽象为具体, 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理解知识。如在冀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准备收集了一些物品以备教具使用, 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盒、化妆品盒等, 正方体的魔方、饼干盒等, 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等, 球体的乒乓球、皮球等。我先让学生一一识别, 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大概形状特征, 如数一数有几个面, 大小是不是一样的……在动手操作中, 学生找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发现了圆柱和球的共同点和区别, 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这样, 学生就从具体感知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由此可见, 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 课堂会格外精彩。

三、合理进行合作学习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大多数学生还不会倾听, 不会交流, 不会分工, 只会各说各的, 各干各的, 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十分有限, 让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 表面上有合作, 实际上无合作。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差, 小组水平不一这种情况, 我在冀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表”的教学中, 在上课前提前给他们分好小组。在小组合作的教学环节, 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如某某同学负责整理9加几, 某某同学负责整理8加几……最后再把每个人整理好的算式按顺序写在一张表上, 交流自己的发现, 并在小组内讨论出结果。最后, 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展示小组整理的情况, 然后交流各小组整理的加法表。我还给各组充分交流整理的时间和整理加法表的机会。然后, 我让每个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加法表。在讨论的过程中, 有的小组出现了学生互相争辩。但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 在争辩中可以调动他们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在争辩中学到许多东西。遇到这种情况时, 我们只要适当调理, 就能让他们学会交流。

篇9:让识字课堂“活”“动”起来

关键词 识字 激趣 提高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09-0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1—2年级,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这是小学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但他们平均每天都要认识十几个字,而识字教学本身又很枯燥无味及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乌”字,用简笔画画一只没有眼睛的小鸟,“鸟”字去掉一点为“乌”。教学“灭”字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待火势到适当程度,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小铁盒,稍后拿开板子。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种种变化,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灭火”。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了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了解字词的意思,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兴趣

儿歌记字形。三人众、三木森、不正歪等等,使学生从中了解一些字的构字规律,自己学会学习同类的字,提高了识字效率。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神奇,从而产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编故事巧记字形。枯燥无味地教识字,学生容易厌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好动好玩,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语文识字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巩固和熟练。所以,在教学中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可以采用编故事巧记字形,如“呆” 字: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休”,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苦 ”字: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艰苦啊,冬天,一家十口(古)都挤在一起,没有被子,只能盖些草。

“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磨”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并着两棵树长在石墩上;“飘”:起风了,邮票飘落到地上。孩子们不仅喜欢这些口诀,轻松地记住了这些生字,而且对编口诀也产生了兴趣。只要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尊重他们的劳动,他们就会给你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还有顺口溜识字法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学生喜爱。如“六”:一点一横两眼一瞪;“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实践证明,顺口溜识字法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

三、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会”学

1.拆字、合字识字法

根据合体字的构成,可以用拆字、合字的方法识字。如“口天吴”“日生星”“甲鸟鸭”“女子好”等。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都配有生字卡片,我们觉得传统的卡片也有很好的识字教学效果。如:可以抽卡片识字,可以玩“字牌”游戏,还可以自制动的卡片。做法是:在换偏旁识字的基础上,在卡片上写基本字或偏旁,在卡片的左边(或右边)写上几个可与该基本字或偏旁组成新字的字或部首,教学中左右翻折,或上下套着抽拉,可先后组合成好几个字。既可快,又可慢;既可多,又可少;既可授新,又可复习,灵活性强。

2.比较联系识字

虽然认读字不要求分析字形,只要求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能正确认读,但是如果生字中某一部分是已认过的独体字,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识字效率。比如“白、口、果、你、他、报”这些字学生已经认过了,那么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的“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响、课、真、身、体”这些生字时,就可以先读一读这些熟字,然后再借助熟字学习生字。找找生字与熟字之间的联系。这样,既复习了熟字,又学习了生字,还为后边教师引导学生用熟字和偏旁学习新的汉字作了准备。

3.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4.掌握构字规律识字

在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们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如学习“明”字,课件先出示一个太阳图和汉字“日”,让学生观察,感受太阳的明亮,再出示月亮图和汉字“月”,说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时就更明亮,就组成一个“明”字。又如“苗”,田间长草,“采”,手在树上等等。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让人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让学生感受识字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总之,识字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创设多种趣味性的手段帮助学生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习,轻松步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不断提高识字效率。

篇10:《让色彩动起来》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有动感的造型能增加画面的动感,利用低年级小朋友画的花朵、树丛,与梵高画的向日葵、树丛进行比较,学生突然就很感兴趣,想看看到底谁的造型更具有动感,直观生动。

教学中,我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分析来认识对比色在色环中的位置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对比色给人们带来的运动感,难决了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我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巧设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加强示范,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对比色的形式美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反思本节课欠缺之处,环节中深层次挖掘还不够,新知识没有更具体的强调,观察让学生自己体验,感受。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对比带来哪些视觉的感受,如何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更应该从探讨中发现各自的特点,从而真正理解对比色如何运用在画面中使色彩更加丰富。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过程中观察与分析,培养了学生利用色彩对比知识表现跳跃的画面。

篇11:《让网页动起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介绍通过在网页中添加字幕与在网页中添加“动态图片”,“更改属性”等DHTML动态效果,让“网页动起来”。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熟悉了教材第一课所列举的网页所有的组成元素,已基本掌握建立一个“静态”网站的方法。本课知识拓宽了网页制作的途径,拓展了之前制作网页的方法,弥补了之前表达网页效果制作手段上的不足。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会利用ACDSee将彩色图片修改成黑白图片,能熟练地通过word字处理软件进行字体的设置,已学会了制作“静态”网页的操作方法。

2、目前因特网上网页的动态效果应用普遍,学生在平时上网浏览信息时经常接触,对网页的动态效果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而,在网页中添加字幕和DHTML动态效果后,网页具有良好的动感,对小学生更具吸引力,学习本课的兴趣将相对较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网页中添加字幕,并能对添加的字幕进行设置;在网页中添加DHTML动态效果,并了解其用途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滚动字幕、悬停按钮美化自己的网页

2、教学难点:给网页插入字幕、DHTML动态效果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3、练习法;

4、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观赏导入,激发兴趣

1、展示已按本课要求制作完成的网页,特意将鼠标悬停在会产生动态效果的图片及文字上,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想想网页中哪些元素吸引了自己。

2、请学生谈谈网页中哪些元素吸引了自己。

师:这张网页向我们展示了与前几节课不一样的东西,原本静态的网页多了一些动态的元素,如滚动的字幕、会变化的图片等。揭示课题——让网页动起来。

【设计意图】前几课所学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均是“静态”的,因此导入部分展示包含“动态”文字及图片的网页,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在网页中添加字幕。

师:网页中常常有一些滚动的文字,我们称之为“字幕”。在网页中添加字幕,如同在网页中插入图片。教师操作演示:(1)打开主页;

(2)将光标移到网页的末尾,执行“插入”-“水平线”命令,插入一条水平线;(3)将插入点光标定位在水平线的下一行;

(4)执行“插入”-“组件”-“字幕”命令,打开“字幕属性”对话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欢迎光临笨笨熊之家,请多指教!”,单击“确定”按钮;(5)保存后,预览网页,观察字幕效果。

字幕的字体、字号、颜色、背景等设置操作与WORD的一样。

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到学生中巡视,帮助困难学生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完成的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完善作品。

2、在网页中添加DHTML动态效果。

师:所谓DHTML动态效果,就是访问者在浏览网页的文字或图片时,随着单击鼠标或鼠标悬停或加载网页等事件发生,文字或图片就会相应地按设定的效果变化;事件消失,文字或图片恢复原样。教学操作演示:

(1)用图像处理工具将一张图片处理成黑白图效果,并存到主页所在文件夹下的images文件夹中;

(2)打开做好的主页,选中图片;

(3)单击“格式”下拉菜单中的“动态HTML效果”命令,打开“DHTML效果”工具栏;(4)在“DHTML效果”工具栏的“开启”下拉框中,选择“鼠标悬停”事件;(5)在“应用”下拉框中,选择“交换图片”;

(6)在“选择设置”下拉框中,单击“选择图片„„”弹出“图片”对话框;在“图片”对

话框中,选择要交换的图片文件,单击“确定”;(7)保存后,预览网页效果。

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到学生中巡视,帮助困难学生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完成的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完善作品。

3、试一试。

编辑“七巧板”主页,实现如下效果:浏览网页时,当鼠标指针悬停在“鲁班锁”或“九连环”或“华容道”文字上,文字变成加粗、倾斜、红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助于明确任务,实践后在回过头来理解DHTML动态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1、请同学展示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设置。对完成得比较好的同学进行鼓励性评价。

2、请学生结合自己本课的操作,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让网页动起来

一、在网页中添加字幕

二、在网页中添加DHTML动态效果

教后反思:

篇12:《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营造一个情趣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知识。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想、好问、好说、好比的心理特点,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一课时,在课前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小球动起来的精彩的动画,上课时,我首先用电脑出示了小球运动的动画,让学生尽情感受小球动起来的精彩的`画面,然后对学生说:“现在,大家的桌上静静的躺着很多的球宝宝,它们也非常渴望感受一下动起来的快乐,谁能想办法帮助他们呢?”于是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和前面所学知识想出了许多的办法,都非常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于是我又鼓励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我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手尝试、不断改进、寻求^答~`案,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的道理。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出色的完成了“探索”任务。

上一篇:公司规章制度考试题下一篇:应急事件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