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09-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呢?

首先,探究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的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并且我们目前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而上述这一切,是我们几十年追求的科学与民主这一国民精神的基石。这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应当在孩童时代抓起,否则就只能产生出一批批盲从、人云亦云,或独断、不宽容的观点,从而在理智上缺乏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强调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1)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了对于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皮亚杰重视合作,十分强调这一点),(2)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3)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4)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上述一系列价值,因此,让学生明白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再次,采用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1 竞赛式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竞赛式”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年龄特点。通过竞赛,他们懂得了“争一争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赢”、“有才还需表现”的道理。以《核舟记》为例,先准备两组题目,分成必答题和抢答题;写在黑板上。然后由老师主持或学生主持学生讨论竞赛。第一轮为必答题,每个小组依次答题,共3个回合;第二轮为抢答题,先站起来的学生所在组为胜,答题,共2个回合。比赛结束后,计算两轮竞赛总分,宣布优胜组,给予口头表扬。注意,课前先要让学生对课文有较充分的预习。经过多次试验,我发现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快速高效地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因为题目都是精心设计的,老师无需作补充,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2 互动式

在此方法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间互相考查、交流、评价,以此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以《邓稼先》为例,①把文章六个部分划分成六小块,一组一个内容;②课前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命题,然后由老师协助调整题目内容,把重难点归纳出来,然后写在小纸片上,或胶片上;③课堂活动,先由命题组亮题,各小组内部讨论协商,确定答题人;再由命题组随意指定某组回答;然后由命题组评价亮分;最后众组质疑,由命题组或老师答疑,最后计算各小组得分,鼓励优胜组。在这个方法中,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地学习,即用命题答题的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钻研课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命的题目都能由学生自己答出来,这又充分利用了合作学习的优势,且当堂练习,当堂反馈,快速高效,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讲台主人的成就感,它较好地解决了课文较长,容易疲劳的问题。课堂上各组积极讨论、答题、质疑,那种热烈的气氛,比语文活动都激动人心,此时老师只需宏观调控即可。

3 练习式

这里的练习不是由老师布置、学生完成的练习,而是由学生自己编写的练习。比如一个单元学完后,要归纳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就用学生命题的方式完成。老师按8个类型把知识点归纳给学生,然后分小组组织成员复习本单元文章,归纳整理,命一份综合练习题;再由老师收集所有的习题,分析、归纳、去粗存精,合成一份高质量的综合试题,每个题目附上命题者的小组、姓名。然后安排时间统一测试,学生不会的题目则私下向命题者请教,达到巩固的目的。在这个方法中,学生的求胜心理被充分调动,都想考一考别人,来证实自己学习得扎实,而在准备过程中,他们又通过查资料,翻阅笔记,问老师等途径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轮复习和巩固,且学生由被动应考到主动备考,体会到了主人公自主学习的乐趣,达到了让学生自己思考与学习的目的。

4 模拟编辑部式

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操作方式:批改作文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编辑组,每个编辑部再分为初审和终审小组。然后,把收起来的作文分发给各编辑部的初审组审阅批改。审阅批改时要求各组由一名编辑读,其余编辑听,然后经大家集体讨论后,将作文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好的作文有主编执笔,其余编辑各抒己见,集体修改后,写出推荐意见,送终审组审阅。中等作文也采取上述方法修改和优缺点评价,以待约作者改稿。较差的作文分发给各责任编辑,同时进行修改并写出详细的修改建议,以待退稿。接下来是继续集体审阅推荐来的“好稿”,进行第二轮审阅。对筛掉的作品,由具体的责任编辑进一步修改并指出不足;录用的“好稿”,则由本组主编进一步修改润色并写赏析文字。接下来由初审组将中等作品的作者和筛掉的作品的作者约进编辑部,由各责任编辑和作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诚恳地给作者指出作品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然后,将优秀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评价,既由教师和全班同学当读者进行再赏析。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大家自由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总结。这种方法克服传统教学批改作文中学生的被动地位;特别是修改作文的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5 综合实践活动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属于活动课程范畴,是活动课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深化与发展。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视教育情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活的因素”。同学们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搜集、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试验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而合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能力在此得到充分展示。他们在搜集信息、准备材料和制作试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要克服这些困难和挫折,除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外,还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合作,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社会其它方面合作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一月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课本剧编演、辩论赛、成语接龙、社会采访与写作等,都必须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

当然,不管哪种方式,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华丽,不注重效果,劳而无功,就违背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问题的中心所在。然而,自主、合作、探究决不能理解为三个独立的学习方式,它们是不可分割、互相渗透、互相贯穿始终的统一体。

摘要:探究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合作和交流。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学生,学习,合作方式

上一篇:旅游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学探析下一篇: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