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物理习惯的培养

2022-09-10

正文:目前很多学生觉得物理难学, 究其原因, 可以概括为, 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好, 完全只是应付各种考试, 为进一步的学习造成了障碍。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不能理解其物理意义;在学习中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答计算题乱套公式, 造成解题思路混乱不清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平时没有通过严格的训练, 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结果。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目标。下面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要求学生重视阅读、预习和复习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阅读物理课本和有关的资料, 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阅读内容的选择

要阅读物理教材内容, 还要在课外阅读科学普及读物, 也要阅读相关的课目, 如:学习燃料燃烧时, 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本的基础上, 寻找一些有关燃料燃烧的资料, 还学习一些化学方面的有关燃烧的知识。

1.2 把握好阅读的三个环节:粗读、细读、精读

(1) 预习时粗读。将课文逐文逐句的通读一遍,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打上着重的符号, 对没有弄懂的问题作上记号或进行记录。 (2) 课堂上细读。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有选择的对重点内容细读, 明确其物理意义, 尽量解决预习时存在的问题。 (3) 课后精读。在讲解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对课文反复阅读思考, 归纳本节的重点内容, 理解知识结构。

1.3 通过阅读理解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读书时应立足于思考, 着眼于理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 这是前人在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理论推理得出的结果, 它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 但通过阅读, 可以理解它成立的条件, 物理意义等。而在学习了平衡力之后, 对牛顿第一定律又会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

2 重视观察和实验, 抓住理解知识的关键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 它的概念、定律、性质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观察和实验,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2.1 通过细心观察, 来理解知识

课堂观察是研究者具有明确目的, 凭感官和有关工具直接或间接地收集实验数据, 并进行研究的一项活动, 观察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以及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实验。还要留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如:观察手机是怎么发射信号和接受信号的?为什么在内陆地区早晚温差大?电视机是怎样显示图象和声音的?给学生提示, 今后学了哪一部分知识后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观察, 善提问, 勤思考的好习惯。

2.2 认真进行学生实验, 力争完成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 特别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做第一个实验, 从开始就着手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如:爱护器材, 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加强, 教师还应要求每个学生参加到实验活动中来,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归纳实验中观察的现象, 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误差。还要努力完成课后的小实验, 小制作, 通过实验, 制作达到理解知识, 应用知识的目的。

3 重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分析研究学生的作业、考卷、学习过程等方面, 不难发现, 不少学生答题不全面, 不规范, 不符合题目要求。作图的基本功比较差。如:光学中虚线、实线不分。电学中, 元件实物图和符号混淆不清。计算题不写单位, 不写公式, 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等。因此,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3.1 重视习题课的教学, 加强对学生作业规范化的训练

要精心选择各种类型而又典型的例题给学生分析、讲解, 重点放在分析解题的思路, 同时, 还要作好板书规范化的示范, 使学生受到感染启发, 明确解题的思路和书写格式。如:问答题的教学, 要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字叙述能力, 使初中学生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使他们明确解计算题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那些需要写出来, 那些可以不写, 心中有数, 那些应写在前面, 那些应写在后面, 心中有安排, 解题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3.2 重视公式推导,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 简捷、明了。它可以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如:学习了I=U/R后, 引导学生推出U=IR和R=U/I, 再对公式进行讨论, 当R一定时, I与U成正比, 而当U一定时, I与R成反比, 并让学生判断“电压越高, 电流越大。”和“电阻越大, 电流越小。”“电压为零, 电阻不为零”等问题。每学一个公式, 都引导他们探讨,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用公式解答物理问题。

3.3 一题多解, 不同角度,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解题时应指导学生分析题目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 有那些物理过程, 该用那些公式, 有那些解法, 把解题的目的引导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上来。如: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 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 一个质量为8.9kg的铜球, 体积是1.1dm3, 它是空心的, 还是实心的?分析已知:m, v, 可以由任意两个量求出一个量与第三个量相比得出结论, 所以本题有三种以上的解法。 (1) 比较体积。即用已知质量, 计算体积, 和已知体积进行比较。 (2) 比较质量。用已知体积计算出质量, 和已知质量比较。 (3) 密度比较。用已知质量和体积, 计算出密度, 和密度表中的密度比较。解题让学生一题一小结, 由浅入深地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重视学生整理知识和认真订正错误习惯的培养

学生平时学习的物理知识是零碎的, 单一的。因此, 学完一章一个单元后, 应及时整理、归纳所学知识, 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4.1 整理知识, 提高学生能力

整理知识就是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的内部结构整理成完整体系, 弄清楚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便于融会贯通。对上课的效果和学生作业反映的问题, 要及时总结,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小结, 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

4.2 订正错误, 总结、分析出错的原因

订正错误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作业中, 考试中很容易出现的错误, 学生对出错的问题很容易忽略, 这些错误往往是对所学知识记忆错误, 模糊, 或者是理解发生偏差造成的。因此, 对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搞清楚错在什么地方, 出错的原因何在, 找出错误后应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使学生把订正错误的过程作为一次对知识再学习的过程, 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减少错误的出现。

总之,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 决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 而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每个细节, 督促学生阅读、观察、实验, 重视知识的应用, 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摘要:目前很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好, 完全只是应付各种考试, 给今后的学习造成了障碍。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就要求学生重视阅读、预习和复习物理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重视观察和实验, 抓住理解知识的关键, 重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整理知识和认真订正错误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上一篇: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下一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