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赵益超、张明堂绘画艺术

2022-09-10

“明堂:《立春》一画我觉得应从早晨八九点钟时光为色彩基调, 分三部分处理, 下面处在另外山林的影子里, 可虚些重些, 以墨为主, 中间部分处理在阳光下, 远处山头上有麦地, 可用点春天的绿色。”

这是写于一张赵益超﹑张明堂两人共用的名片上的一段话, 所说的《立春》是赵益超﹑张明堂准备为全国九届美展而创作的一幅画。当时赵益超一直在住院, 有近半年的时间卧床不起但他虽然躺在病床上, 心却一直在为绘画事业而跳动。在他病情加重后, 半夜还经常醒来, 一直关心着他的绘画事业。这是他在病床上将自己的创作灵感写在名片上, 希望张明堂按其创作一幅画的缩影。

遗憾的是, 这幅《立春》最终没能完成, 他就与世长辞了。不过赵益超抱病构思的《家园》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展的铜奖。当时张明堂去看望赵益超时, 他催促张明堂不要来看望自己, 抓紧时间作画。但张明堂根本无心作画, 便找藉口拖延, 赵益超知道后, 从医院亲自跑回家定下《家园》的大稿, 另张明堂深为感动, 才执笔完成。但张明堂一直对《家园》不满意, 他认为赵益超的身体能好, 他俩合作动笔画的话, 这幅画肯定会更好。

所以, 赵益超的确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执著敬业﹑为艺术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画家。他1941 年生于陕西咸阳市周陵乡赵家村。17 岁时, 怀着将来能成为一名画家的梦来到了长安县兴国寺。踏进了他心中的殿堂--- 西安美院附中。就在他遨游在绘画的海洋中时, 1961 年随着国家困难, 各单位﹑学校精减下放, 分流城市人口, 许多学生都入伍当兵了, 赵益超被精减回家当了农民。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他学习绘画。1964 年他报名考美院, 但由于眼睛近视的问题没能报上名。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终于在1965 年, 考入了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 继续他的画家梦。

直到1975 年, 赵益超开始与张明堂合作共同作画。一直持续了26 年。他俩以黄河两岸晋陕高原为主要生活基地, 合作创作了大量反映高原风土人情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美术作品。21 世纪的中国画生态背景十分复杂,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阻碍和耽误了多少艺术家的才华和生命! 而“对外开放”的国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但孤陋寡闻和浅薄的崇洋媚外以及西洋文化和我们本身固有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 使艺术家们处于两种文化的激烈震荡和夹击中。

20 世纪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探索与转型, 从先驱者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到石鲁, 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之路, 其雄心未筹。新时期, 跨世纪最有价值的山水画家非赵益超﹑张明堂莫数。他们携手合作了21 个春夏秋冬, 走过了八千里路和月。他们选择与开创的路艰难苦险。这是一条于无路出开掘出的路。他们凭着自己的悟性和感受, 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和气息。从书斋到社会, 从城市到乡村, 直到山林, 他们共同体验生活, 共同品尝人生。在1975 年到1986 年这十年间, 他们共同经历了这一段的历史。创作出了《战太行》﹑《知心话儿说不尽》﹑《东渡黄河》﹑《北国风光》﹑《考试》﹑《养猪姑娘》等一系列作品。而正是由于他们这样广泛的深入生活, 获得了一些难得的精神财富, 他们才创作出这些体会深刻的作品。正如张明堂所说的, 他们“在艺术上见解一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合作产生了‘1+1>2’的效果。”故而美术界都称其为“天作之合”。这十年里, 两位画家并肩创作, 出手不凡, 多次参加全国大展, 屡屡获奖。1979 年《考试》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1984 年《养猪姑娘》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85 年《山道弯弯》获中国体育美展二等奖。《考试》又获山西省首届文艺创作基金铜牌奖。

除此之外, 他们还尝试多种绘画创作形式。探索壁画, 搞民间艺术, 甚至创作大型连环画。初时以中国人物画为主, 兼以木刻﹑水粉﹑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绘制了数量可观的书籍插图﹑连环画﹑少年儿童读物﹑年画及壁画作品。1985年以后转而主攻中国山水画创作。

86 年《出山》的创作, 意义是划时代的, 近于传统山水的的水墨画法, 替代了色块﹑素描加人物情节的外形式。大山一隅, 朦胧的夜色下, 有两个人在远远的崎岖山道上挑灯夜行。但即便是在这种朦胧的夜色下, 画面中的每一处表现的仍很具体, 而两个人物乃画面中的点睛之笔, 写景于情。

可以说《出山》﹑《黎明》等作品是画家水墨创作发生的重大转折和艺术品质的大跨越。标志着他们把中国画笔墨的力度感和画面的现代构成整体感推向一个新境界。

之后所创作的《晓色初动》﹑《惊蛰》﹑《水》﹑《石泉》﹑《长夏》﹑《拾得几多秋》等等, 显示了他们又对故土﹑家园﹑民族之根--- 黄河这一中华民族人文环境的浓厚感情。画家笔下一点一皴, 都渗透到土地的神经末梢, 像血脉贯穿, 使人们感觉到它的喘息﹑流淌。《晓色初动》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中, 获得了金奖。于是他俩的这种“一片麻点”的皴笔在中国画界产生了相当大的的影响, 带领了一股潮流。

1991 年10 月, 陕西省引进人才, 由于赵益超的突出业绩, 经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同志特批, 将其调入陕西国画院进行专业创作。为了艺术事业, 张明堂不顾老母反对, 离别山西老家, 随赵益超一起来到陕西国画院。而这时期的中国水墨画坛, 正是由于有了赵益超﹑张明堂这样的画家和他们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形成了自“长安画派”之后现代西北画家群的再次崛起颇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家。他们作为世纪末承前启后的一代画家, 深感自己肩上沉重的历史感和责任感。用一颗执着的心, 探索生活﹑追求艺术﹑“掘井”不止。他们体味生活, 深入黄土高原, 以刻画独具特色的黄土的肌理为重点, 将黄土高原的形与质, 结构和内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运用干渴的点和皴擦, 抓住了黄土高原各个时间段, 如朝霞﹑夕阳﹑黄昏﹑炎夏等不同特点和韵味。凭借自己的艺术功力和才识, 表现了丰厚苍茫的黄土高原。这种借鉴了西方的一些表现手法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之中, 在特定的范围和历史背景内依然卓然而立。获得了比别人更深刻更独到的感受和理解, 发现了前人和同代人所不曾发现的东西。

怀着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深层思考, 他们内心渴望对“母亲”家园寄予内心全部的关注和理解。这理解中有煎熬﹑有挣扎﹑有血浓于水的生命之体验和感悟。从他们创作的大量作品中, 表现出的是那些原汁原味﹑民风纯朴的乡土乡情和田园的本色美﹑人性美﹑和谐美。其美学品格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赵益超﹑张明堂的山水画, 远观其势, 近观其质, 画家笔下人与自然和睦纯朴的关系是人类内心深处所渴望着的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四时有序﹑男耕女织﹑生生不息﹑祥和宁静的理想生存状态。或许, 至今我们未能真正理解和读懂作品中那些感染﹑震撼人们心灵的东西。然而, 展现于作品中的黄土高原的生存状态﹑人文状态﹑似乎更像一条无形的纽带, 将这块古老土地的过去﹑现在﹑将来紧紧的联系到一起, 其情绪感受和忧患意识通过艺术家巧妙的意匠经营和意象组合表现的至厚至深。

这些年里, 他俩合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囊获了全国的各项美术大奖。但由于赵益超的事业心太强, 有病硬撑, 劳累过度, 对自己的身体太不重视。其早年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血压最高时曾达240, 而他自己却一直没有感觉。据说这高血压是遗传的, 上附中的时候就有, 这几十年来高血压一直存在, 一直在侵害着自己的身体。赵益超性格非常坚强, 心里老是放不下绘画, 身体不好, 却该休息时不休息, 为艺术不停奋斗﹑坚持。由于他的身体不好, 错过了几次全国性大展。但他仍不肯错过每一次创作的欲望。由于张明堂身体也一直不好, 画画不如年轻时那么投入了。他便用手去摁自己浮肿的小腿给他看。就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 他仍不断创作, 去台湾﹑苏州﹑广东﹑深圳等地举办个展。其所创作的《晚秋》获中国山水画展铜奖。《太行纪事》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 周年美展铜牌奖。《家园》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像这样能放下一切投身于艺术事业的人, 时下以不是很多了。他们执意固守着中国绘画的根基, 以绘画性的把握去精心构筑着这带有中国乡民的思想感情色彩。

赵益超作为一个画家, 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一直勤勤恳恳的搞创作, 在担任美术展览馆馆长的期间, 主持举办了十多次《陕西国画院新作系列观摩展》等有影响的展览。并为《陕西当代中国画展》晋京展﹑南京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在重病住院的情况下, 也与疾病顽强斗争, 遇到再大的困难也咬牙克服。在绝症面前, 勇敢面对现实, 始终关心着绘画事业, 关心着周围的同志。与他一起合作的年近花甲的张明堂一直没有成家, 因为工作关系, 他和赵益超及他的家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考虑到张明堂的晚年生活, 赵益超专门写下了一份协议, 经过公正, 将张明堂托付给自己的二女儿照料。

他就是这样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生命充满期望﹑对同志关心照顾﹑对自己的绘画艺术忠贞不渝的优秀画家。就在临终前的几天, 还托着极度虚弱的身体为学生批改画作。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还在尽最大的努力坚持着, 为中国画艺术事业贡献着所有的精力。这种质朴﹑真诚﹑真实﹑顽强的人格品质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世界中的人生﹑社会。相信只有具有这种人格品质的艺术家, 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才真正具备历史和艺术及人类文明史的价值和地位, 才称得上是永恒的, 值得进入历史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长安中国画坛论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 《赵益超/张明堂水墨作品集》首都艺术中心出版

[3] 《中国名家作品精选赵益超、张明堂作品》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4]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山水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上一篇: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资金监管的策略下一篇:人工湿地在重庆梅花山山坪塘生态修复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