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旅游开发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06年,正是停止红松种子承包经营生产的这一年,长白山保护区经历了从自然保护区向“保护区开发区”的体制大转型,从物种基因库和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的基地变成了吉林省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全省经济进行大投资、大建设和旅游大开发的主战场,出现了行政化导致经济化的大趋势。

第一篇:旅游开发论文范文

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

安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资源特色突出。通过对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笔者将安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为以梅山文化、黑茶文化、马帮文化、名人遗址遗迹文化、竹文化和体育文化等为主的资源,丰富的人文资源无不彰顯出神韵安化的独特魅力。全面分析目前安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可以为安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安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益阳市西南部,资水中游,雪峰山北麓。国土面积4 915 km2,现辖23个乡镇。安化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宜人,各类资源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县。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水能资源、药材和茶叶等资源丰足且具特色,为安化赢得了众多的殊荣和美誉,如“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厚朴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黑茶之乡”“中国最美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胜地”“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同时,安化历史悠久,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始置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资源优势,安化完全可以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一、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安化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历史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标准,参考相关研究,笔者对安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安化旅游资源在资源主类和亚类上占全国总类的比例均超过2/3,类型效应较好,但在基本类型上数量偏少,只有约1/3。在基本类型组合上(见图2),建筑与设施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占旅游区全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总量的比例相对较大,而水域风光类、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生物景观类相对较小。总体而言,安化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兼有,集山、水、洞、峡谷、古迹、人文活动等于一体,且资源量丰富,开发价值高。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评价体系,笔者对安化旅游资源进行评比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安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类型较为丰富,资源品位较高,有三个五级资源,两个四级资源,比较优势明显。文化资源独特,内涵深厚,五个优良级资源都是文化类型的资源,各具特色。三个五级资源集中分布,关联性较强,能产生较好的组合效应。黑茶文化、梅山及历史名人文化和马帮文化等文化价值高,与自然资源形成了较为理想的空间组合,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二)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安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面对激烈的旅游市场形势,安化旅游的发展必须找准市场需求的切入点,整合好各类资源,充分发掘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重点开发,方能突出安化的地方特色,实现安化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为此,笔者把安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成以下类型。

1.梅山文化

安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蚩尤是梅山的开山始祖,梅山是蚩尤部落势力的核心地区。蚩尤及其蚩尤遗族缔造、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在梅山人数千年的影响下,不断创新、改造和发展,其丰厚的内涵成为安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旅游资源。梅山文化神秘、原始、古朴的特点,具有“活化石”的意义,它为安化沉积了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十分深远。

2.黑茶文化

安化有适宜茶生长的自然环境,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第一块茯砖茶、中国第一块黑砖茶和“世界茶王”千两茶均产于安化,所以安化有“中国黑茶之乡”的美称。安化茶“渠江薄片”在唐宋元明清历代深受统治者喜爱,被列为贡品。明朝万历23年(公元1595年),安化黑茶经皇帝批准正式定为官茶。“千两茶”独特的制作技艺已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安化黑茶入列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2015年,安化黑茶入选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黑茶具有降脂、降血糖、减肥、杀菌消炎等多种功效,成为现代人养生和保健的必备佳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推崇,如今,又兴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安化黑茶热”。安化黑茶凭借天然的优越条件,仍将续写新的传奇。融合安化黑茶文化资源来开发旅游,必能有力地将安化推向世界。

3.马帮文化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西南、西北边疆地区的茶马互市,它既是一条促进汉藏交流团结的政治、经济纽带,又是一条汇聚魅力的民族文化长廊。因茶而兴的安化茶马古道是安化黑茶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繁华经贸活动的缩影,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马帮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茶马古道、马帮文化和黑茶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成为凸显安化文化内涵的闪亮点,也是安化今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4.名人遗址遗迹文化

安化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梅王扶汉阳的英雄形象至今被后世敬仰。晚清以来,形成了以陶澍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人才群,其中包括魏源、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罗绕典、黄自元等名人皆在此留有遗迹。安化不仅孕育了陶澍、罗绕典等历史名人,还培养了当代王众孚、夏赞忠等部长级领导和邓克明、李作成等将军,龚智超、龚睿那、唐九红等冠军名震世界羽坛,带来的名人效应是推动安化发展的一笔重要精神财富。

自1980年,安化境内陆续发掘出34处文化遗址:3处原始文化遗址,5处商周文化遗址,4处汉晋文化遗址,22处唐宋文化遗址。遗址遗迹是文化的载体,安化有较丰富的遗址遗迹资源,且各历史时期均有代表性分布,合理开发可以充分表现出安化的文化包容和多样性。

5.竹文化

安化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其竹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毛竹、花竹、水竹等20多个品种。安化县是湖南省三大县之一,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9%左右,其中竹林面积约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2%。安化不仅竹资源丰富、而且竹加工历史悠久,为安化带来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6年12月,安化县被批准成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县。竹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具有自然、历史人文、现代社会三大旅游资源属性,“复合性”为其主要特征。安化依托得天独厚的竹类资源,充分利用其复合属性的多重价值,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开发出极具吸引力的竹文化旅游产品。

6.体育文化

安化是全国羽毛球运动之乡,被誉为世界羽毛球冠军的摇篮。安化县始终坚持“一县一品牌”体育特色项目,一直高度重视羽毛球事业的发展。30多年来,安化羽毛球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唐九红、龚智超、龚睿那、田卿等都是从安化走出的奥运冠军,协同一大批安化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前后赢得了48项国家、国际赛事的冠军。安化羽毛球健儿取得的优秀成绩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营造出全民关注和支持羽毛球事业的良好氛围,发展安化羽毛球文化、体育产业和特色旅游,达到“品牌立县”与“产业立县”的有效互动,打造出鲜明的体育文化品牌,羽毛球成了安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二、安化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

安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要对安化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必须认真审视安化旅游业在资源开发与经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文化旅游及其资源价值的认识不够

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当地民众在思想上需要全面透彻地认识旅游业对本地发展的作用,特别是政府部门与时俱进对工作进行把握与指导至关重要。安化要想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将其打造成为支柱产业,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当前,安化虽然做了工作但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认识没有跟上。搞好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是人们需要充分正确认识资源的价值,安化的神韵蕴藏在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其古建筑遗址遗迹、民俗节庆、宗教文化及饮食习惯等能全面反映出安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资源不仅具有观赏、娱乐等价值,同时在经济、生态保护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价值发挥空间。只有真正认清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安化才能开发出既有本地特色又深受游客钟爱的旅游产品。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低,整体开发欠佳

安化大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在“体验经济”时代,相对于静态的观赏与学习,人们更倾向于去了解产品的特色和内涵,注重追求个性化的服务,重视全方位地参与过程的情感享受和互动体验。目前,安化历史文化旅游仍处于初级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阶段,开发与创新意识欠缺,与文化的互动性不强,远不能满足旅游者体验的需求。很多景点对自身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利用不足,同时在风格的塑造上缺乏独特性,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在对人文景观的开发上,有些景区人工景点与资源的风格不协调,或者没有把周边环境联系起来,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使景点成了仅供参观的独立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功能齐全的旅游景区,经不起市场需求的考验。

(三)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宣传促销工作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安化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便是宣传促销工作,主要表现宣传促销力度不足、宣传方式老旧、手段落后、内容缺乏丰富和创新性等。作为“中国黑茶之乡”“羽毛球冠军的摇篮”,省内旅游者对安化县的总体认知度并不高,在省外乃至国外的知名度更是有待提高。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安化在宣传和整体包装上缺乏有新意的举措,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创新营销手段,另外加上安化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不便,以致安化许多旅游价值高的景点(区)知名度不高,影响范围不大。

(四)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够

安化部分景区缺乏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六要素不全,准入不畅,个别景点连餐饮、购物、娱乐等一些基础的旅游设施都无法为游客提供,这严重制约了安化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安化的旅游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安化县政府要在路网的改造上多下功夫,彻底改变交通落后的现状,要继续夯实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安化的绿水青山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推介出去。

三、安化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思想指导旅游开发建设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建设。在发展安化文化旅游过程中,人们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保护与开发同时兼顾。在全社会范围内以多样的宣传形式进行旅游资源保护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法制观念的宣传与教育,兼用法律手段来进行全民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挖掘文化精髓,实施文化凸显策略。文化旅游资源是安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必须进行重点开发利用,挖掘诸文化中的深厚内涵,以差异化定位,把握特色,建设精品,打造安化文化旅游名品。同时,有效地组合安化的山、水、林等自然要素,实现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规划先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坚持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强化保护、科学开发、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旅游开发的服务对象是人,是广大游客,在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确定好开发的具体措施,使每个游客都能享受到旅游的惬意。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出人们真正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同时把文化惠民与富民结合起来,让老百姓共享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成果。

四是发挥整合效应。加强区域、路线、产品的点线面全方位的整合,最大化发挥效益,实现安化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旅游宣传是拓展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关键环节。为挖掘旅游市场潜力,扩大旅游影响力,安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宣传营销。

一是举办旅游活动。举办一些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国际性、全国性文艺赛事和节庆活动,如羽毛球比赛、梅山民俗风情节、黑茶文化节、安化黑茶博览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又起到打响安化旅游品牌的宣传促销作用。

二是加强传统媒体宣传。制作旅游宣传品,设计旅游宣传广告牌进行宣传推介,制作安化旅游专题片或拍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人影视作品,利用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仍是加强旅游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突出网络新兴媒体宣传。建设安化旅游微信平台,各乡镇、各景区开通微博,建设微信平台及时与大众互动;在安化旅游网上做安化的景区介绍,及时更新动态,上传旅游快讯、旅游活动等栏目的新闻稿件和图片等,实时更新网站内容,为游客出行提供准确信息。有力地宣传可以让国内外游客更好、更直观地了解安化,打响安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三)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安化文化旅游的关键之一是文化旅游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实现安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文化旅游管理人才,积极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安化旅游业贡献力量。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引进高素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到安化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对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商店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包括思想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对服务内容和形式进行规范,特别要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适时开展升级培训,更新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

(四)加大招商开发的力度,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安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单靠安化县政府投资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应扩大文化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为了增强发展活力,安化要发挥政府在旅游业中的主导作用,解放思想,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全民的整体经济意识。一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努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同时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对安化县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规划投资区域。二要全面放开旅游市场,创新招商策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和办法,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好目的地旅游發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根据对安化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安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是旅游交通运输设施。旅游交通运输是最重要的内容。不仅要加快推进安化与外地交通的建设,还要加强主要景区连接到主道路的建设,以及景区内交通设施的建设。

二是旅游酒店接待设施。根据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合理调整酒店整体布局和结构,实现品牌化管理。各酒店不断加强硬、软两件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

三是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夜间娱乐休闲是游线组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方面。旅游夜间娱乐环境设施必须系统进行规划,利用安化山水优美的天然环境,增设文化娱乐设施,增设旅游标志性建筑及文化表演场地。建设旅游景点灯饰长廊,艺术再现安化一大批著名的旅游景点,营造出具有浓郁安化特色的夜间氛围。

四是旅游餐饮购物环境设施。旅游餐饮与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创收的关键点。政府应合理地进行规划,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加强监管,引导餐饮与购物向集约化、标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刘美华

第二篇:旅游开发的冲击

2006年,正是停止红松种子承包经营生产的这一年,长白山保护区经历了从自然保护区向“保护区开发区”的体制大转型,从物种基因库和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的基地变成了吉林省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全省经济进行大投资、大建设和旅游大开发的主战场,出现了行政化导致经济化的大趋势。这一次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破坏有可能更甚于前两次,因为改变的不限于生态系统,而是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如果说,风倒木和红松籽生产的前两场重度人为干扰已成为历史,那么旅游大开发的新一轮重度人为干扰正在进行时。尽管前两场人为干扰已经得到改正,然而人们却没有反思,没有从错误决策中汲取教训,因此悲剧才会重演。

在自然保护区,凡经得起时间推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都需要有相关学科研究的坚实基础,需要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同理,通过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我们也能发现不当的决策、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和改正方案。2007年始,我和几位长年关注长白山的专家一起,以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对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大开发进行考察、评估与论证。愿我们此次的调研成果不只是“立此存照”,用教训来昭示后来者,而能够有现实意义,及时改进政府行为和保护区的资源管理。

大自然保护区到“保护开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白山保护区地处的州,市,对控制或分享长白山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展开争夺战,力图将之纳入本地区经济开发的目标。但历届省委、省政府对长白山保护区高度重视,对旅游开发持谨慎态度。吉林省人大还特别为长白山保护区制定了“一区一法”——《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时值2005年6月,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届的吉林省政府决定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白山管委会)。2006年1月,新组建的长白山管委会正式投入工作。吉林省称之为“9+1”模式——9个市、州加1个长白山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长白山管委会下设池西、池北、池南3个县级旅游经济区,内设11个机构:10个事业单位,1个集团公司(长白山旅游开发集团公司),省政府授权长白山管委会对所辖区域“按开发区模式进行管理”。原长白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职能被分解,归入管委会的不同部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只剩下了一块牌子,实际已不复存在。

那么,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根本宗旨,究竟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开发?

根据吉政发[2005]19号和吉政发[2006]30号两个文件,成立长白山管委会有三个目标:一是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二是加快发展吉林省旅游优势产业,三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实现对长白山的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2005年8月16日,在长白山管委会组建工作会议上,当时吉林省一位副省长讲得十分明确,指出组建长白山管委会是基于三大“迫切需要”一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二是“更好地打造长白山品牌,树立长白山整体形象的迫切需要”;三是“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弊端和矛盾,探索真正适合长白山发展管理模式的迫切需要”。在领导讲话中还谈到,为了实现吉林省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需要将“旅游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其主要依托之一即是长白山旅游资源。”长白山是“立体聚宝盆”,众多资源“有待整合开发”,“以增强长白山对外竞争力”。

简而言之,成立长白山管委会的目的,是运用旅游产业,拉动吉林省经济。对长白山管委会工作目标的这种定位,已明确地将经济目标放在了首位。

政府的行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用于“加大保护力度”,可能比原来作为事业单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更加有效;但是如果醉心于经济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可能会无以复加。

自然保护区行政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只需要经过重新规划,并通过地方政府的审批,就可以轻易地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从而绕过法律法规的“障碍”,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当下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追逐GDP政绩的大潮中,将自然保护区变成“保护开发区”,将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公益事业单位变成兼顾经济发展,甚至以经济发展为更重要目标的政府机构,可以肯定是弊大于利。

大手笔还是大败笔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来,2006-2008年是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阶段。所进行的主要经济项目除如前所述的道路“通达工程”之外,更有众多的政府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让我们扼要地介绍如下:

政府项目,大盖楼堂馆所、宾馆酒店

长白山管委会自成立之日开始,便大兴土木,大盖楼堂馆所,宣称要在3至5年内“把长白山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超前的区域”,“使之更符合投资者的要求”。果然,短短三年长白山管委会共组织实施了包括办公大楼、政务大楼、长白山科学院、长白山博物馆,蓝景戴斯酒店、西坡和南坡山门建筑群、水坝电站、西坡换乘中心,以及未完成的长白山会展中心、医院、客运站等等总计62个重点项目,将保护区内外都变成了大工地。在16.8亿元的总投资中,12亿为国债和贷款,仅此一项,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高达7000万元,占旅游年收入的2/5。

2008年,长白山管委会在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建蓝景戴斯酒店,除一栋主楼和一栋客房楼之外,未经审批非法砍树,又盖了3栋别墅和2号客房楼。据举报人和媒体披露,共非法砍伐1400棵树(长白山管委会只承认砍了200棵树)。这场无视森林法的毁林大案惊动了国家林业局。2009年,在长白山管委会上报的3点处理意见中,只是对其下属的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和施工单位方的项目主管予以起诉,追究法律责任。让人无法治置信的是,如此一个用来专门“为接待各级领导”的重点工程,居然会不是当时的管委会主任兼长白山开发建设公司董事长的主意,甚至此人也毫不知情,不负任何责任,最后竞拍拍屁股调到省里一走了之。

招商项目,堪与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在崛起

用政府财政的前期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后大举招商引资,快速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区的发展模式被套用在长白山这样的生态保护区,结果必然造成生态区的经济化。我们从长白山管委会的招商引资项目,不难感受到这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香港紫玉集团在原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建度假村,长白山管委会卖地坐收2亿元;长白山国际度假酒店,招商引资1亿元;园池旅游开发项目,招商引资1.2亿元;长白山森林假日酒店,招商引资0.5亿元,长白山森林高尔夫球场,招商引资2.5亿元,参花高尚体育休闲,招商引资4亿元;卧龙国际商务中心,招商引资13亿元;和平营子国际度假村,规模十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200亿元……

在长白山管委会的总体规划中,池北区的原二道镇

要“打造艺术生态精品”的白河小镇;池西区原松江河林业局白西林场被整体搬迁,用于“打造欧陆风情”的白溪小镇,建设成“长白山国际旅游新城”,池南区则“打造地热、温泉,购物的漫江小镇”。加之新建的高速路,连通大城市的飞机场和连接环线的铁路,“堪于海南省亚龙湾比拼的旅游胜地已在我国东北崛起”!

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

长白山管委会称,前三年共实施生态保护项目56个,总投资19亿元(另一说是涉及保护的资金达7.1亿元),保护的力度可谓历史空前。但认真分析,这笔巨资中究竟有多少是用于有效保护,有多少是做了无用功,又有多少产生的是负作用,就没有人说得清了。试举3例并非环保的“环保项目”,这些项目既无生态学家,生物学家的参与,又无环境影响评价,就“大干快上”了。

景区的步行栈道。修筑架空栈道是为了保护地表植被,但由于使用的木板遮光挡水,加上施工过程的破坏,原地表植被实际多已死亡。在温泉区架设栈道,不仅有损于景观,而且造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温泉瓶尔小草的极度濒危。又造成了上好木材的不必要浪费。

“河段综合治理”。激流本是长自山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特点。但长白山管委会自源头始用推土机将二道白河加以平整改造,或修成“水的台阶”,将激流变成漫流,破坏了保护区的河流景观与河流生态。

小天池的补水工程。长白山管委会采取了两项荒唐措施,一是将二道白河的掺入富含硫化氢温泉的河水抽八小天池,从而改变了小天池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造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极北小鲵濒临灭绝;二是挖了一道排水沟将上游小泥池的水排出补充小天池。造成小泥池沼泽的草甸化,使我国东北唯一一座高海拔的高位泥炭沼泽的生态告危。

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瞎折腾

长白山管委会为将保护区“全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胜地”,规划了49处景区景点,不少景区景点已深入法律法规严令禁止旅游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旅游开发规划的近期与中期发展目标颇为宏伟:2010-2012年,成为东北旅游的龙头老大;2013-2015年,成为“北国度假天堂”,“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2016-2020年,成为“东方阿尔卑斯山”。配合实现上述目标,长白山管委会还计划建造五星级酒店11家,温泉度假村15-20家,滑雪场5家,高尔夫俱乐部3家……

为“全力打造‘南有亚龙湾,北有长白山’”的品牌形象,长白山管委会三年内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广告宣传和营销推介。但问题是长白山与亚龙湾毫无可比性,亚龙湾是纯粹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而长白山是国家级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至于将长白山“打造成东方阿尔卑斯”,就更令人匪夷所思了,因为长白山目前的旅游开发模式恰恰与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开发模式大相径庭,可谓南辕北辙。阿尔卑斯的旅游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史,所依靠的也不是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外部资金的引进。那些令人神往的旅游小镇,均由社区居民自主开发,既实现了百姓的整体致富,又保留了小镇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包括建筑、习俗、节庆、饮食、服饰和手工艺。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是大砍大拆大建,甚至让原住民搬迁的开发模式根本做不到的。阿尔卑斯山的旅游又是本来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造型简约,规模适度,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区内许多道路均修得十分隐蔽或者就是砂石路,拒绝奢侈与铺张浪费;旅游方式以自驾车和徒步为主,引导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知体验与感悟。这同将旅客送上快速交通的“传送带”,从一个景点匆匆奔赴另一个景点的“快餐式”旅游迥然不同。只有目标景点而忽略过程体验的旅游是低层次的旅游,与生态旅游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必远学阿尔卑斯,只要看看较近的富士山,长白山旅游开发中的弊病已一目了然。我们将道路修到山顶,而富士山只修到五合目——海拔2400米的半山腰,剩下的1700多米没有公路,更无索道或“天梯”,无论尊卑贫富一律徒步攀登。差别在哪里?我国一些人的价值观中多了花钱享受大山,享受自然的消费者心态,少了对大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呵护。

在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不是“想做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多问几个“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道路“通达”,动物遭殃

道路作为生态系统内新的干扰因子,对系统的结构及生物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道路的迅速扩展并日趋硬质化和网络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在建设之前缺乏规划环评,建成之后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又缺乏跟踪研究和综合评估。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道路的生态学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随着大规模的旅游开发,矿产开发和水电开发,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圣境等保护地中大量铺设道路并升级改造路面,对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各类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长白山管委会为旅游大开发搞了一个道路的“通达工程”,包括七个主要项目环长白山旅游公路;池北区至松江河公路:西山门至池南区公路;池北区至园池公路:池西区至卧龙至西山门公路:池南区至望天鹅、十五道沟公路以及“对建成的硬化路面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长白山保护区已修建道路约350公里,近20年间道路里程增长了1倍。我们考察的区内10条主要路段,在80年代之前修筑时均为土石路。90年代后,其中9条已经或者正在改造成水泥路,路面宽度也由原4-6米扩展为6-10米。

2007年,在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网中北坡的白河一白山公路车流量最高,而且最大流量集中于七八月的旅游旺季,月均26620辆,日最大车流量为887辆。

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的路域分布有104种野生动物,其中紫貂、黑熊、马鹿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通过两年时间对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生态学的研究,发现存在四大问题:

硬质化道路的修筑和对土路砂石路的硬质化改造大大提高了野生动物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增长和路面的加宽带来车流量增加,道路升级改造带来车速提高,大量两栖动物被碾压致死,严重抑制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我们在长白山保护区外围的4条主要公路上设置了5条样带。

2007年4-10月的66次调查统计显示,道路致死的野生动物种类共43种,在其中3条道路上,道路致死动物1867只,平均每日每公里致死动物2.82只。

长白山保护区大量蛙类,蟾蜍的季节性迁移导致了道路交通的高致死率。许多蛇类也容易在过路时被车辆碾压致死。环区公路的头道路段野生动物致死率高达75.95%,主要致死类群为两栖类和兽类。对比之下,林区土路仅为4.65%。

长白山保护区公路交通的动物致死高峰发生在每年8月,与旅游季节的车流量高峰吻合。动物致死的个体数与日车流量成正比。鸟类致死的首要原因是路面改善大大

提高了车速。调查显示,长白山保护区道路的数量及密度已经导致行动迟缓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利用率高的公路两侧两栖类已明显减少,年复一年的反复碾压几乎耗尽了道路周边生存的两栖动物类群。调查还显示,本来栖息地状况较好的土路、环区公路以及利用率较低的林区公路也已经变得不适于两栖类生存。这些土路两侧过去的水泡数量很多,可供两栖类繁殖,而今改善公路的排水设施使这种水体干枯率高达85%,严重地抑制了两栖类的种类数量,两栖类繁殖地的破坏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不亚于主要旅游公路上交通对两栖类的致死率。

道路里程的猛增和网络化,导致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

长白山保护区将原始动物栖息地转化为人造路面的占地面积,虽然仅占整个区域面积的0.3%,但是横穿保护区内的4条主要公路已将保护区分割成5大块和若干小块,大大降低了动物栖息地的连接度,造成大型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隔离,近亲繁殖。

随着道路密度与人类活动的剧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相应萎缩并破碎化。曾经大面积连续的栖息地,被人为割裂为小的孤立的斑块状栖息地。道路的增加固然会使一些“边缘物种”从新增的栖息地的异质性中获益,然而对于大多数森林系统内部核心物种的生存则带来不利影响,本土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加大。当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和扩散被抑制,道路便成为景观中野生动物迁移的主要障碍。因道路而形成的小斑块互相隔绝的栖息地,对于生活空间广阔、低密度、低繁殖率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寻偶繁殖和扩散,尤其具有毁灭性。

尽管道路对长白山大多数物种栖息地的影响是负面的,然而我们发现了也有正面影响的有趣现象。人为产生的森林道路两侧提供了异质性空间已成为边缘栖息的鸟类活动的场所,从而提高食种子鸟类、食草动物和小型啮齿动物的数量;道路边沟潮湿的水洼,有利于两栖类繁殖;沿路边缘的草本植物萌生的枝条,结果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发达,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增加了捕食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但同时增加了其交通的致死率。因此,这种增加异质空间的正面意义又与负面影响基本抵消,没有多少生物学价值。我们认为,对于修路,特别是修硬质化道路增加生物的异质空间的正面作用,不应给予过高评价,更不能作为在保护地内滥修道路的合理依据。

景区公路和景点栈道网络对鹿科动物的影响甚大。长白山保护区景点栈道分布在河流两侧,这些地段正是马鹿、原麝的栖息地和饮水地。调查发现,在已建成的栈道区域已经没有了以往马鹿和原麝活动的迹象,说明它们有意回避并且无法逾越人工铺设的架高木质栈道。

道路交通的便利方面了人们出入保护区从事各种活动。

前面已经谈到,目前长白山保护区有大小八区路113条,纵横交错。反复踩踏形成的宽窄不一的步道,已几乎遍及整个保护区。

道路的改善和密度的增加提高了人类活动的能力,增大了动物被捕杀的几率。1983年修筑环区公路是以便于巡护为主旨,事实却是这条环区公路更加便于非法八区者利用车辆交通出入保护区,偷猎和乱采滥挖随之激增。由此可见,在自然保护区搞工程项目,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即使是出于生态保护的良好动机,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新旧两条平行的环区公路完全割断了保护区森林与其他林业局森林的有机联系,长白山保护区彻底“生态孤岛”化。

综上所述,道路建设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道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导致大量野生动物被直接冲撞碾压致死。受害者以鸟类和两栖爬行类的小型动物为主;

道路分割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致使栖息地破碎化和孤岛化,动物难以完成迁徙、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生存危机。受害者以马鹿、原麝,狍子、野猪等大型食草动物为主;

道路的改善,对于保护区提高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加强巡护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小于为非法八区猎杀野生动物者提供的便利条件。受害者以大中型哺乳动物为主,特别是紫貂,水獭之类所谓“毛皮兽”,和黑熊、马鹿等所谓“经济动物”。

保护区森林或成“空林”

2006-2008年间,两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调查的结果显示,几乎全部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这种态势若不能大力扭转,再过十年,长白山保护区森林势必将变成“空林”——空无野生动物的森林。以下数据可证明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马鹿,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33头,种群数量为33-83头,仅为70年代的1%,狍子,全区种群数量为300-722头,较70年代下降了49%;野猪,全区种群数量为231-769头,较70年代下降了58%;原麝,曾经在保护区广泛分布,自2002年后再未见有其活动的蛛丝马迹;处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作为旗舰种的东北虎,金钱豹等猫科动物,长白山保护区科研所自1985年~2007年共进行了433次野外调查,结论也是每况愈下,有的已经宣告灭绝,有的已岌岌可危。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中,处于濒危之中的首推栖息于河流湿地的鸟类,如中华秋沙鸭,鸳鸯、绿头鸭、斑嘴鸭等等。由于人们在保护区水域反复大剂量投放农用杀虫剂进行灭绝性捕鱼,自1999年以来,区内主要河流中已经很难见到鱼类,蛰虾和水面昆虫,导致水生食物链断裂,直接影响了水禽的生存繁衍。而今研究人员与当地居民不谋而合都认为长白山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甚至不如邻近的林业局林场多。岂非咄咄怪事?这种怪事其实不怪。

应该说是长期的和综合性的人为因素,造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众多野生动物的锐减、濒危和消亡。然而,政府部门将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置于栖息地保护之上的错误指导思想,道路规划设计中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缺失以及施工建设中为节省成本造价,野蛮施工,肆意伐树和破坏路边地表植被,不考虑给野生动物留下任何通道的传统筑路形式,无疑是被人们长期忽视的一大重要因素。

我们不无理由担忧,如果长白山保护区的现有道路不能及时按动物习性或进行改造,或进行拆除,今后再进行道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时,将会发现动物的致死率逐年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已超前进化,适应了道路的现状,而恰恰意味着整个路域的野生动物从濒危走向了灭绝,以至再没有动物可供“交通致死”了。如果由于道路造成野生动物种群的灭绝,从而不再对实际不存在的野生动物“构成威胁”,这才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最可悲的结局!

作者:沈孝辉

第三篇:成都古镇旅游开发探讨

摘要:古镇旅游不但从众多旅游形式中脱颖而出,并一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形式,成都的古镇旅游不但资源丰富、密度较大而且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问题。该文便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成都古镇旅游资源以及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有助于古镇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游客能够更轻松的体验和感受到古镇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古镇旅游;文化底蕴;特色建筑;成都

1 前言

古镇旅游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旅游方式的身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1990年以来,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管是在开发质量还是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相关旅游资源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管理不到位、同质化严重、旅游产品无新意等问题上较为突出。因此,对成都古镇旅游进行开研究,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成都市古镇旅游特色分析

2.1 成都古镇旅游资源概况

成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这正好为成都古镇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都的古镇数量繁多并且密度大,已经被开发的有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街子古镇、平乐古镇和西来古镇等十余个,待开发的古镇有柏合古镇等。这些古镇大多以蜀文化为基础,其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等均各具特色。譬如平乐古镇素来就有“天府南来第一州”的称号,而黄龙溪古镇则以十大水乡古镇之一为大家所知晓,一直有“中国好莱坞”的美誉。

2.2 成都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及特色

(1)地理优势

比如街子古镇、安仁古镇,分别距成都市区43公里、50公里;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更是仅距成都市区20公里和40公里。再加之从2008年起国家对法定的节假日进行了巨大的调整,除了春节和国庆节休假7天之外,其他的端午节、中秋节和元旦节等节庆日休假都只有短短的三天,因此使很多成都周边的潜在游客都会把长途旅游计划修改为短途旅游,这给了成都古镇旅游一个重大的契机。

(2)古镇文化极具特色

成都每个古镇都具有特别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色,且都以蜀文化圈为人文背景。黄龙溪古镇的舞龙舞狮、烧火龙和龙舟会等传统的民俗文化节目引人驻足;洛带古镇因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使得镇上居住着大量的广东移民后裔,因而能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客家习俗;街子古镇不但有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自然资源,更有32座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而展开的寺庙等人文景观古迹。

(3)古镇建筑魅力独特

成都古镇的建筑主要是按照川西民居来进行打造的,青石板为主材铺设道路,街道两边林立着以灯笼和具有古朴风格店招为装饰的商业店。但是仍然各具特色,比如洛带古镇有许多广东会馆 、江西会馆一类的精美古建筑群落,黄龙溪古镇则至今还保留着汇集古街道、古寺庙、古榕树为一体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特色街坊。

3 成都古镇旅游在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

由于缺乏科学且合理规划,成都许多古镇在没有对古镇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和挖掘的基础上就进行了大肆地开发,同时开发者还盲目跟进、模仿成功古镇案例的建筑风格、经营模式,这使得成都古镇失去了其自身的个性和魅力。

(1)古建筑的破坏

由于缺乏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引导,成都古建筑受到了不同严重程度的破坏。一方面,开发者和居民将很多临街老屋中加入了现代的建筑材料,将古旧建筑进行粉刷并且在上面贴满瓷砖和装饰物;另一方面,他们甚至拆掉具有特色的古建筑,在原址上修建与古镇主体风格不搭的现代建筑,使得原有的古风古韵受到破坏。

(2)市场不规范

由于政府没有对古镇经营者做到很好的引导和规范,使得古镇很多缺乏经验的商家经营不善,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不合理,不同经营者对相同产品的售卖价格差异较大;产品种类单一,大多以售卖小吃和旅游纪念品为主,而且不管是小吃类型、纪念品种类还是特产都大径相同;古镇中的商户一般是当地居民,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从业培训和指导,所以在服务方式和态度上都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不但会影响当地的旅游经济收益,还会对古镇旅游市场的发展造成不利。

3.2 雷同问题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各地古镇旅游热潮的愈演愈烈,使得许多古镇开发者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在没有深入研究地区文化的基础上就简单地进行模仿和复制成功古镇。而成都市内的古镇大多以蜀文化为基础,而且不管是在生活生产方式、民风民俗习惯、文化传统,还是在古建筑风格、当地特色物产、地理環境、季节气候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使得古镇在建筑风格、民俗文化、街道结构、旅游商品形式和休闲娱乐设施的类型等方面如出一辙,最终导致各个古镇都难以形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同时,会造成古镇旅游内容单一的局面,从而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旅游开发仅停留在观光层次上。

3.3 主打观光与休闲,体验项目极度贫乏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多数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走马观花的观赏模式,而是想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之中,享受亲身体验所带来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感受。虽然成都市的各大古镇已经从历史、人文、民俗传统等多个方面挖掘了许多吸引游客的旅游吸引物,但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展示只停留于浅显的表面层次,这势必会让游客难以体验到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也会减弱古镇的吸引力使得客流量减少。比如洛带古镇只通过些许照片和实物介绍了湖广两地移民迁移这一历史,缺乏创新和缺少创意性设计,所以使得人们很难深刻地感受到它作为“客家第一镇”的深厚文化底蕴。

4 针对成都古镇旅游开发提出的对策

4.1 强化管理,合理引导

在古镇的开发中,规划的科学程度是能否充分挖掘古镇特色、文化和有效实现对古镇保护的关键。所以需要我们引起高度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努力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形成稳定的、有力的管理团队;第二,政府应该严格强化对于旅游行业的规范和管理问题,通过高效的整治手段达到当地的旅游服务行业具备良好形象的目的;第三,对古镇现场开发和进行维护的具体施工单位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滥竽充数和任意破壞古镇文物、建筑的现象;第四,对古镇中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礼仪、服务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服务水平。

4.2 深度挖掘,凸显不同文化特色

因为选择参与到古镇旅游中的消费者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之所以选择古镇旅游是为了来古镇体验和欣赏特色的文化。因此,对于古镇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将独具特色的文化融入到旅游过程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价值。首先,在挖掘开发过程中需要找出能够表现不同古镇独特文化个性和有价值的自然与人文的遗存物,并且将它们进行分类和保护;其次,还要大力展示如舞火龙、耍水龙这类表演的民俗文化活动;最后,通过旅游食品和旅游纪念物向游客更进一步的展示古镇的特色文化内涵。

4.3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游客体验项目

游客是旅游的主体,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满足游客的参与感,从而调动他们视、听、触等多方面感官。针于此,可以通过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的方式,开拓和保持古镇原有的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的生产, 建立一种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的“旅游作坊”式体验项目,允许有特色的居民家庭进行展示,开展民风民俗展示项目。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能亲身参与到民间工艺展示和特色民俗表演中,以零距离接触的方式品味其中的无限乐趣。

5 总结

古镇旅游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建筑形式在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备受大众青睐,但是成都古镇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缺乏规划和管理、雷同性严重、缺乏体验项目、缺乏有力宣传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开发这个系统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度挖掘人文内涵、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加大营销宣传手段,通过这些有效方式将成都古镇旅游打造成强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同时提高成都古镇旅游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李铁松,邓小兰,魏菲菲.黄龙溪古镇生态旅游开发初步构想[J].四川环境,2006, 25(1):37-41.

[2]阮宋庆,汪静罗,言云. 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A].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25(10).

[3] 纪昌发.古镇黄龙奏华章[J].小城镇建设,2000(1):B62.

[4]张予飞.旅游者旅游体验调查——以乌镇为例[J].旅游管理研究,2014(24):55-56.

[5] 邓学芬,柯丽芳.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周边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23):10083-10085.

作者:王琪

上一篇:道桥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软件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