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开发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已受到越来越企业的关注和应用。

第一篇:开发管理论文范文

开发商的设计管理

一、难在何处

1.开发商要有驾御设计的能力

要驾御设计,管理设计,就必须懂得设计。开发商的有关人员需要有设计院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素质,需要听取设计院各专业的设计方案,并参与讨论。如建筑风格的基本取向,结构基础形式,结构计算模型输入参数的选择,设备专业的站房面积、位置分配,空间管线位置、标高分配…更详细的还要讨论诸如防排烟形式、供配电方案、消防方案等。

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监理制度的时候,曾规划监理的工作包括施工监理和设计监理,后来施工监理普及了,设计监理却基本放弃了。因为要监理设计,监理人员至少要具有不低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然而目前大多数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基本上不能掌握设计规范,根本不具备与设计人员讨论问题的素质。

做业主设计管理工作的人,需要有较为丰富的设计院项目负责人工作经验。而这样的人才流入开发公司的十分有限。

2.需要对项目的策划定位有准确的理解

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设计人员的缺陷之一,是对产品市场购房者的需求了解有限。这需要业主管理人员的传译。设计人员的缺陷之二,是缺少营销观念。这需要业主管理人员在方案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业主管理人员需要对己方项目的策划定位、成本控制的原则、产品开发时限等有精准的把握,并把这些原则贯彻进项目设计过程中。重点在于对设计人员的事前灌输和过程把握、斧正。

目前,业主设计管理的突出问题在于,核心问题没有在设计开始之前预防、设计过程中落实并适时矫正,而是把问题集中到设计完成后的、直到施工过程中的修正。这样导致项目的拖延、与设计院或设计人员的关系紧张、费用的增加等,更麻烦的是,有些问题在正式图纸出来后,不再能被彻底修正。一些开发公司习惯在图纸出来以后,再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建筑线条梳理、防水做法、结构剪力墙片的布置、配筋、水电方案等进行核查,然后提出一揽子意见让设计修改,设计院、设计人员对这种做法有较大的抵触情绪。

ISO的观点“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在此适用。

3.需要有项目管理素质

业主的设计管理人员需要有设计、市场、项目管理等综合素质。

(1)设计优化可以降低建筑造价15%左右,施工阶段要降低5%的造价都很困难。

(2)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绝大多数将增加造价,增加工期。

(3)设计的好坏决定房子的档次,施工的好坏决定房子的品质。

(4)建筑师的构思≠购房者的喜好。

二、体会

1.设计任务书

(1)要把楼盘策划等文件翻译成适合设计人员阅读、理解的文字

策划多半是文科毕业生做的事,设计多是理科毕业生做的事。文理两科人员写出的文字、对事情的表述有很大不同。策划书中艺术性的话语、宽泛定性的描述,需要转换成相对准确、严谨的语言,有些隐含的意思,需要在对各专业的设计要求中明确表达。

如对楼盘档次、品质的定位,需要在总图、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的设计要求中细化。如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要求;结构设计时梁柱体系与美观矛盾时,成本的退让程度;建筑设备的选用档次等。

(2)设计任务书中要简要说明开发商的企业文化

说明这一点,有利于设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开发商,使初期设计方案更契合开发商的理念,少走弯路。有些大型开发商有一套自己的建设标准,这些都需要事先、全面告知设计人员。

(3)特别说明设备专业外墙管线的要求

一些设备专业的设计人员在布置外墙管线时,对美观考虑较少。是否隐蔽布置外墙管道要明确。隐蔽布置外墙管道可能需要付出额外的建设成本,或增加公摊面积。

2.配套设计

配套设计指景园、智能化、附加的太阳能系统等,最好把这些设计统统交给一家设计单位,和建筑设计同步完成。

这样处理虽然在设计阶段花费的时间可能要适当增加,但有利于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减少后期的时间花费,整个项目,不论是景园还是建筑,整体感更好,有利于塑造高品质楼盘。

目前国内大对数建筑设计单位仅设计总图规划和建筑单体,景园、装饰、智能化等分别由相应的专业公司设计。这样的状况今后将被逐步改变,一些大型的设计单位将越来越多提供整体服务。

如果所选定的设计单位缺少相关的专业,可要求其与合适的专业设计公司合作设计。

3.建筑方案的提炼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给予这个环节的时间不够

传统上,设计院给设计方案分配的时间占整个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实质上,如果不是太简易的楼盘,这个环节的时间通常要占到总设计时间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才能出精品。当然,后期的设计时间也不能压缩,设计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

(2)耐心的极限

不止一次,碰到方案设计人员对我说,图纸修改的人都要崩溃了。

除非你有幸碰到了极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师,一般情况下,一个好的建筑方案都需要一遍又一遍、多次审视、讨论、修改。从开始讨论平面,到后来的立面;开始时大的风格、造型,到后来各部位的细节处理,比如窗台的颜色等,都要在施工图设计正式开始之前完成。

要事先给设计人员说明你的这种“精品是千锤百炼的结果”的工作理念,让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开发商的相关人员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认识。

(3)尊重设计人员

开发商人员在方案讨论、发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想法或要求。毕竟专业设计人员的思路可能与你的不一样,通常不要强硬要求设计人员接受你的观点,或在设计人员还没有认真思索时,让你的想法事先占据他的思维。

作者:郭曙光

第二篇:知识管理与开发

[摘要]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已受到越来越企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开发的认识及其分析,充分认识到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启发并浅析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知识管理知识开发

一、前言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正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是工业时代的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管理的出现恰好是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提供必须的管理基础。20世纪以来,出现了多种具有不同程度影响的管理技术,诸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目标管理、X、Y、Z管理、团队管理等,都为知识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知识管理成为现代知识经济下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许多国际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例如,包括微软、IBM、英特尔、美国航天局、摩托罗拉、施乐和福特公司等,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都将知识管理理念、方法引入自己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战略,并设立知识主管(Chief Knowledge Officer, CKO)。世界500强大企业中已经有一半以上建立了知识管理体系,推行知识管理。

近几年来知识管理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国内大部分专家都把知识管理界定为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淡化了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很不利于管理方法的提高。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开发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和开发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知识管理的界定与模式

知识管理是指一种组织行为:即组织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对各种相关的知识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的过程。笼统而言,企业知识管理有一下几类模式:

1.知识运营

知识运营就是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包括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塑造和经营品牌,利用商标、技术许可证和经销网络实现商业扩展。目前,国际上有眼光的企业管理层已经将竞争的重心从增加销售量、建立先进的生产线、寻求兼并和收购转向运营知识产权。在运营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是专利,有效地利用和运营专利,可以建立在知识产权市场的优势、保护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积极参与甚至引导市场和技术的转变。

2.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但创新环境的形成与企业的管理体制、政策导向、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要求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对创新者的贡献有相当的认同。

3.知识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问题,重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互作用,注重的是对人和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

4.知识共享机制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是企业知识管理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主要是是指逐渐搭建以网络为平台的工作环境,在网上实现工作流程和工作档案的记录与存档,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在企业局域网上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如企业人员指南、知识地图、已完成项目数据库、项目小组协作状况、研究项目报告、市场分析、人员技能评估等;在研发梯队和销售梯队中形成团队工作机制,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和共享研发与销售活动中的隐性知识,以此降低人员流失所造成的隐性知识流失。

三、知识开发

知识管理是一种动态性很强的管理过程,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对一个组织来说,加强知识管理的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向先进组织学习,即要求组织有对知识开发的能力,开发的目的就是知识的交流和融会贯通,全面形成组织的整体知识能力。

1.建立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组织文化

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建立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组织文化,它必须具备三大支柱,即: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细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及深入人心的员工黏合机制。这三类机制的任务是使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全面的尊重、关心,将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点,充分保护和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和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在组织内形成崇尚创新、学习先进、敬业助人的文化氛围。

2.建立和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

“传帮带”是知识传播的传统方式,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它的有效性丝毫没有降低。新员工通过老员工的传帮带,可以直接获得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缩短适应期,较快地进入角色;成长中的员工通过先进员工的传帮带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其它常见方式还有头脑风暴会,定期的见闻、体会交流会等。

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培训可分为偶发型培训、计划型培训和定期培训。定期培训是最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使员工及时获得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收集外部信息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

4.适当进行岗位轮换

岗位轮换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管理人员之间的岗位轮换;第二类是普通员工之间的岗位轮换;第三类是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岗位轮换。岗位轮换既能增进不同岗位间的理解,又能促进岗位的知识资源的共享,同时能锻炼员工的替补能力,且有利于岗位创新。

5.实行开放式的文档资料管理

文档资料包括本单位的业务直接相关的文档资料;包括上级文件、内部规章、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研究报告、行动计划、工作进展记录及沟通宣传记录等。另外也包括外购资料,包括书刊音像、网络信息等。针对前者,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规范化与透明化。而后者,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共建共享。

6.发行和编制内部的报纸和网络刊物

内部报纸和内部网络刊物是组织内沟通的先进手段,对知识的传播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份很好的内部报纸和内部网络刊物,不仅能提高知识交流的速度和效果,还能够增强员工的上进心和凝聚力。

四、知识管理及知识开发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知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无形”特性,“无形资产”成为企业愈来愈大的资产。由于知识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的作用日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依赖知识。这类知识企业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文化传播、出版、新闻、广播电视、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大学和研究机构、服务型企业等。这些企业具有无形资产远大于有形资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服务、核心人才等特点。能否有效地测量、管理和利用企业巨大的无形财富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成为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为此,各企业应该做到:

1.转变思维方式,将全球知识为我所用

思维方式的落后及视野的局限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普及,使得全球之间的沟通非常容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也都具备“走出国门看世界”的能力。只有转变思维方式,拓宽视野,真正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对待企业的知识和经营,就可以将全球知识转变成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

我国企业应将全球知识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思考,的确,能拥有全球知识管理能力的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已经有一些我国企业成为全球知识管理的先行者,如,海尔集团在美国和欧洲的子公司已经部分的实行了当地研发、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3.实现日常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即科学管理和管理规范化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开发利用蕴涵在企业员工中的巨大知识潜能;科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可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科学的战略规划可以让企业有目的的进行全球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4.整合及开发自身拥有的全球知识资源

清楚了解自身的知识资源,明白企业自身知识资源优势和劣势,从而能明确的整合和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

在全球化竞争浪潮中,我国企业应当仔细研究当前西方企业知识管理,重视潜藏在本公司的知识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外部知识资源,整合开发这些资源,积极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通过对知识管理和开发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它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正在接近发达国家,加入WTO更加速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在发达国家知识型企业已成为经济主流,知识工人已成为最大就业力量的今天,我国应该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积极进行企业变革和调整,加快企业知识化的进程,尊重每一个员工,使其拥有发挥能力的空间,同时强调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能对个人的能量起到放大效应,以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而避免成为“恐龙”企业,同时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们发出呼吁: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趋势下,我国应大力引进和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从管理层面上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余利舰 田 新 孙世鹏

第三篇:论校本课程开发之“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难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规范流程,加强管理,以此作为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规范开发流程,实行“走班上课”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我们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所有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资源评估,相继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经过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课程筛选,各门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目前为止,一至三年级、七至九年级共开发出了《传承土家文化、热爱山水长阳》、《土家吹打乐》、《撒叶儿嗬》、《清江奇石文化》、《高山蔬菜与营销》、《煤炭经济》、《引水工程》、《民间体育与游戏》等以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一百二十三门。

本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原则,我们实行教师开课、学生选课制度。所有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了《校本课程选课单》,根据学生兴趣组建校本课程教学班。县实验小学试行二年级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选课,获得成功。全县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全部实行学生自主选课,教师按照以学生的选课为依据组成的校本课程教学班,实行“走班上课”,校本课程成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二)保证教学时间,提供制度保障

在实施之前,我们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通过制度化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地位,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新课程结构。每年九月十日前,学校将本学年度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送交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审核备案。凡没有经过县教育局审核的校本课程方案不能在学校实施,这种审核制度规范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行为。

在课时安排上,保证一至七年级、九年级每周两个课时,八年级每周一个课时,把它纳入课程表,在排课时,一般实行连排,即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教学,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挤占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这种微观的管理制度杜绝了将校本课程教学时间用来补充学科课程教学的可能。我们把校本课程教学时间的保证作为全县性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校长政绩考核的条件之一,对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的参与程度(备课、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考核等,都进行严格管理,为校本课程和开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大,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量大,耗时多。在核算教师工作量时,校本课程一个课时工作量的系数高于其他课程一个课时工作量的系数,在教师年度考核中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师享受同等的待遇,这种评价手段充分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提高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组织研究活动,评选优秀课程

从二00四年开始实施新课程后,为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我们每半年举行一次全县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循序渐进,现已对开发流程、课程资源利用、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等内容进行了集中研讨。各学校还定期组织校本课程研讨,如县实验小学、都镇湾中心学校的校本课程研修小组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作为研究重点,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严格界定学科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资源,从实践上将学科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资源作了科学的划分。渔峡口中心学校、龙舟坪中心学校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校本课程研讨,开展联片研修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资丘镇白沙坪小学与镇文化馆一起将校本课程开发申报了省级课题科研课题,由镇文化馆提供资金和技术指导,按照学校的要求授课,有效地利用了社区资源。津洋口小学杨大会的研究成果《巧妇也为“无米之炊”――校本课程<过马路>课堂实录及评析》在《中国民族教育》上刊发,白沙坪小学徐长清、高家堰小学赵宜观的论文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刊载,渔峡口中心学校覃章成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目标、资源与保障》在《当代教育科学》上发表。县研训中心担负着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任务,开通了长阳研训网,辟有“校本课程”的板块,为学校和教师的交流活动提供了平台。

二00五年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评选优秀校本课程的通知》,全县各学校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先由各乡镇评选乡镇级合格校本课程、优秀校本课程,再择优向教育局推荐,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到学校听课、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档案资料,实地验收。对优秀校本课程进行表彰,给参与实质性开发的教师记功,还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年度考核评估。现在已经评选出了二十二门优秀校本课程。优秀校本课程的评比活动,为学校创建特色、教师专业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搭建了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发展。

作者:高正绪

上一篇:病房护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书法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