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多媒体论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育多媒体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又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篇:语文教育多媒体论文

多媒体技术用于高中语文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领域不断扩大,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同时现代和课程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高中语文是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结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就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实践方法,探究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实践

0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得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在校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其电、光和声形成的更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高效简洁和生动新颖等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当做是教学辅助和寻找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操作和作用没有真正的掌握,使得教学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从而使得有些人对多媒体技术教学产生了片面性的看法。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熟悉掌握使用的步骤。因此,要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那么,怎样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怎样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坚持多媒体技术使用准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要坚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准则,包括了实际性、自主性以及适用性准则。其中要坚持自主性准则,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想的习惯,再加之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带来的影响,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观念。所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只是被作为辅助性讲解的工具。而要坚持实际性准则,是指教师在播放多媒体课件、板书以及讲解的时候,课件放映的速度和时间都要和学生的思考、视听等实际状况相符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要坚持适用性准则,是指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掌握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思维,掌握有效传递课堂知识的教学方式以及有效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防止出现对多媒体技术过分依赖和关注的情况。

二、营造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具有感情丰富性、历史悠久性以及强大的包容性,而正是基于丰富的感情,才使语文学习中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够感受到文章中所体现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前,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来营造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营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情境的内容要有吸引力,只有具有吸引力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使用多媒体及时的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来营造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高中语文必修一的《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讲解,会使学生很难理解国家富强的艰辛历程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要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在上课之前就使用网络技术来收集相关的我国研制出了第一架成功的飞机图形信息和视频资料,并根据研制飞机的时间来把相关的图像排列起来,再把教材中的内容和飞机图片相结合,开展有效的衔接和设计环节[2]。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不同时代的飞机制作模型和状况,来感受飞机制造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从而让学生在播放的真实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首先,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性,促进教学和学生的相互合作。要打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要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性,使学生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可以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的《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将金岳霖先生的贡献和生前的作品等,制作成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部分课件的内容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于金岳霖先生的事迹和生平信息资料等,并把搜集到的内容交由教师进行归纳、整理,从而能够在课堂上把金岳霖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金岳霖先生的信息和事迹,从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的意义[3]。另外,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好的开展。

其次,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要增强学生对文章中所隐含内容的掌握。隐含的内容是语文课文学习中常见的隐喻表现的方式,但是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很难看出其蕴含的真正含义,只能明白表层浅显的意思。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图像功能,来提炼出文章中的短句,再针对这些短句来提出相应的课程问题,使学生可以对此内容来反复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其蕴含的真正含义。比如,在学习《老人与海》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内容,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文章中的人和强分别象征着什么,通过让学生思考得出,人象征着渔夫不堪的命运,而强象征着渔夫的勇敢、不认输的精神。

结语

多媒体技术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同时,教学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地把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20):171-171.

[2]曾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及影响[J].中文信息,2014,(9):187.

[3]刘会娟.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诗歌教学[J].学周刊,2015,(13):104.

作者:闫琴

第二篇:多媒体教学与语文审美教育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又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课同时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形象、直观、方便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

一、多媒体教学给语文审美教育带来了契机与活力

1.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借助形、色、声使语言文字描绘的美变成形象丰富、充满动感的画面,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更有利于学生感悟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无法比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语文课上,教师必须尽快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美产生兴趣,使学生的整个心思都进入特殊的审美状态。这对语文学科的美育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多媒体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注意到美,为进一步实施美育教学营造理想的教学情境。

2.多媒体教学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和信息量大的特点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语文教材选材广泛,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有涉及,是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资源。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威特罗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如果缺少对相关教学内容的了解,就会缺少想象的凭借,就不可能理解美。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空,将涉及各个时代和各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进而顺利地帮助他们感知美,理解美。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将与课文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融入课堂,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而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与知识面。

3.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学环节的设计美与教学过程的节奏美

语文审美教育的审美对象是广泛的,不仅包括教材中蕴含的美,还包括教学美。教学美作为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同样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成功、卓越、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就是美的教学。美的教学可以展示教师的个性魅力、语文素养与教学能力。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照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深层次把握和挖掘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可以展示教学设计美。导入新课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第一步。在短短的三四分钟内,怎样才能尽快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迅速感知到美呢?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情境美,而且还能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

二、精心制作声像,让学生感知美

多媒体的一个优势,就是能把课文中抽象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视觉是人感知美的主要途径,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从而达到审美愉悦。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我们要注意图片色彩的配置,图文的和谐,用笔的精细,按钮的色调、大小、字体也要与图片风格相吻合,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如《沁园春·雪》的课件中,制作者在开始阶段展示了几幅中国北方冬天的雪景图:在广阔的背景上,雄伟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显示出大气磅礴之势;冰封的黄河凝然安静,雪花舞姿轻盈。这就立刻把学生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从而使之受到美的强烈震憾。

文字图片的制作也要讲究。文字图片要能体现出“建筑的美”,注重文字的对称、整齐或错落有致。同时应注意文字色彩、字体、大小的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其次,应有良好的配音。好的配音能适当处理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技巧,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我们在《过故人庄》课件中,用平静缓慢的语气、恬淡悠然的基调、沉稳清晰的节奏朗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孟浩然的愉悦心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体会语言形象美

1.声音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播放配乐朗读录音,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启迪导引,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甚至能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文并茂,文质兼美,适合借助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审美教育。如教学《笋芽儿》时播放配乐朗读,以清脆悦耳的乐声反映“小小音乐家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上弹奏乐曲”的情景;用悠扬的舞曲表现笋芽儿钻出地面观看春景和长大成材翩翩起舞的场面,整个配乐朗读音调和谐优美、节奏明快流畅。学生如临其境,怡情悦性,陶醉于充满自然美的大自然中。如果学生再遇到相似的自然美景,那么表现美的欲望定会油然而生。

2.画面创造美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过程中,适时出现邱少去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彩色图片。将画面形象和语言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为集体潜伏成功,自己强忍被烈火焚烧的剧痛而一动不动的高度组织观念。于是,邱少云这位严守作战纪律的钢铁战士形象便会自然矗立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受到了伟大崇高的灵魂美、奉献美的熏陶和感染。

情感性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首要特征,审美教育要想收到效果,就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审美教育如果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引发学生的情感激励,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美育的目的。课堂教学要想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就必须有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

作者:赵妍

第三篇:多媒体与职高语文素质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帮助理解词语句意,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词语句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尽管老师进行了解释,但仍有学生理解不透。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生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正面描写的景象较难理解。而借助多媒体,将画面、声音同时展示出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另外,要使学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可先放电影让学生欣赏,然后听课文片断的配乐朗诵,思考问题:①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几件事?②本文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如何塑造?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③玛蒂尔德为什么不说明,不拖、不逃、不赖、不买一挂假的去骗?最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让学生用较快的时间理清文章的“脉胳”。

2.创设情境,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

运用多媒体组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深刻理解课文。例如《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若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是无法体会月光是怎样“如流水泻下来”,青雾又是如何“浮”起在荷塘里的。而借助于多媒体,使感官接受的感性知识信息与抽象的文字信息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再配合板书、讲述进行综合、优化组合,使知识信息在教学动态的系统中得到顺畅的传递,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在合理而活跃的信息传递中,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其主体作用。

二、发展想象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能力。

1.促进条理思维

当前职高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可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让学生根据命题或话题边看边说,然后写成文章,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写作能力。

2.发展抽象思维

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如《守财奴》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可以利用多媒体表现葛朗台的几处细节变化,如抢夺查理寄存的梳妆匣,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治病,诱逼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病重时不忘看守贮金的密室,临死时还想将镀金的十字架抓到手里……同时,还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高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其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根据职高生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比如,在教《雷雨》戏剧片断时,可让学生先观看、熟悉剧本,了解时代背景,然后进行表演,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人物个性,理解作品的魅力。

四、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

职高生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一般书信的写法”时,按照平常的做法,是让学生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老师、同学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对此已司空见惯,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我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故事片断,然后进行练习。故事的内容大致是:一个杀人犯由上海逃亡到云南。一个寒冷的早晨,他正从一座大桥上走过,忽然听到有人大叫:“有人掉到河里了,快救人啊!”桥上的人都在往河里张望,却没有人下水救人。此时,杀人犯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当他把溺水者托到岸边时,终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水底。事后,有人提议把杀人犯追认为烈士,却遭到另一类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救人者本身就是罪犯,没有资格成为烈士。我给出的作业是:“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对语文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作业弹性大,发挥的空间也大,学生都乐意去做。而且,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能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职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韦艳群,教师,现居广东顺德。

作者:韦艳群

上一篇:社会学调查研究论文下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