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

2022-04-17

摘要分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同时指出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几种误区,以期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有借鉴参考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 篇1:

多媒体:高中语文教学的双刃剑

摘 要 目前,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广泛使用,但出现滥用、误用的情况。在教学中要根据需要来精心设计、恰当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多媒体以其丰富的手段和新颖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但是,多媒体不加限制的使用也带来很多弊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此问题进行反思,借此来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

1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课堂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导入材料使学生的兴趣背离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运用不恰当,就可能目的和结果大相径庭,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

一位教师在讲解《兰亭集序》时,为了激趣导入,于是就在起始课上播放了周杰伦、林志玲在春晚上演唱的《兰亭集序》歌曲视频。学生的确是大为新奇,好多学生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原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不料视频播放完毕后,学生还兴奋地唱着,并且开始议论起林志玲的容貌和衣着了。可想而知,这节课学生的兴奋点已经完全不在课文《兰亭集序》上了,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集视觉、听觉等感觉于一体,能够把文本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渲染和营造出鲜明生动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就会适得其反。教材中很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教师往往经不起“诱惑”,运用它们吸引学生兴趣,但是课堂上学生的兴趣点很容易转移到别的方面,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本身,并通过想象在大脑中还原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文字没有兴趣,因此,有的教师会尝试直接用多媒体的方式吸引学生。比如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有的教师就直接把电视剧的片段搬进了课堂,学生倒是看得兴趣盎然,但是接下来的讨论分析无一例外都围绕电视剧的镜头进行分析,学生似乎忘记了曹雪芹的经典原著,课堂就这样失去了欣赏经典的宝贵机会。

语文教学必须通过文字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阅读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课堂过多使用多媒体手段,一味刺激学生的感官,时间长了必然淡化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剥夺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也是千差万别。新课标也强调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如果只是用同一种多媒体课件取代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是天方夜谭。

多媒体的选择与文字呈现的意境不符 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的目的,不外乎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增强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有兴趣地、深入地理解课文。但是教师如果没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把错误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恐怕对学生就会产生误导了。比如《荷塘月色》开篇作者就点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从全文来看,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始终萦绕在作者心头。因此,在描绘月下荷塘时,作者这样写道: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应该说,这一段关于荷叶、荷花的描写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的情绪是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花儿是“白花”,“袅娜”“羞涩”地开着,“明珠”“星星”“美人”的比喻仿佛让人感受到月光下荷花的柔美、明亮、洁净。

遗憾的是,有的教师上课时用图片展示了各式各样各色的精美的荷花图片,荷花们“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还配着“日出江花红胜火”般感觉的音乐。这些图片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情绪完全不搭界,自然,学生也就难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其实,这节课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荷塘的朦胧月色和月色下清丽脱俗的荷花之美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鲜活的图文演示,再播放散发着淡淡哀伤的音乐,渲染出令人陶醉的意境,就会促进学生对朱自清思想感情的理解。

在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不是离课文越来越远。

多媒体由配角变成主角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的目的,一般是辅助语文教学。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奴隶,在课件中塞进大量信息,有的内容与课堂几乎没有关系,导致课堂重点不突出,教师完全被课件所绑架,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时,学生整节课就被无数张课件晃得眼花缭乱,完全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这样,本是辅助的多媒体变成了主角,而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配角,多媒体喧宾夺主由此可见一斑,而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曾经一位教师讲授《赤壁之战》,他直接播放了《三国演义》电视剧相关片段,电视明星唐国强的表演的确丝丝入扣,很有诸葛亮的架势,就这样,在后面的分析中,学生心中的“这一个”或“那一个”诸葛亮不存在了,唐国强直接代替了诸葛亮。不同的读者阅读小说《三国演义》,会对诸葛亮有不同的想象和认识,而电视剧的诸葛亮形象直接剥夺了学生对诸葛亮形象的再塑造。语文课堂本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人物的魅力,现在用辅助手段——多媒体代替了,配角变成主角,本来可以有多元理解的人物形象被定格了、类型化了,甚至脸谱化了,这几乎就是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剥夺。

作者:涂洁

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 篇2: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摘 要 分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同时指出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几种误区,以期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有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学情境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跟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此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1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1.1 有效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拓展了学生视野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展现出特有的优势,不仅极大地扩充了课堂信息容量,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多媒体作为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教学手段,其形象、生动、直观、丰富的呈现方式,显示出极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它促使认知对象在大小、虚实、动静之间相互转化,并使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现象、事件及过程在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前提下,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极大地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容量,也增加了课堂密度。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站与网页逐渐增多,逐步形成广泛的社会层面,便于学生与社会中的各个阶层相接触,并通过参与各种网络论坛活动、下载各种文学作品等途径,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1.2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复合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及过程已经成为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从目前的教育发展水平来看,语文教学已经进入一个视听并重的“整合时代”,通过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教学,声形并茂、图文兼备的多媒体直接刺激了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知信息。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 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供了平台,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图像及音效功能,可以设计并制作大量的图片、动画、音像等课件资源,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筛选及应用,来切身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围、人物心理等文学要素。同时,可以创设真实的模拟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场景中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活动。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里,人物众多、性格迥异、语言精妙,在平时的朗读中很难准确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要朗读得声情并茂,必须得具有专业表演能力的人才可。尤其是那些距离现代生活久远的古代小说,其历史背景、场景、人物肖像及服饰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不但教师难以用语言形容清楚,学生也难以把握作者的真正意图。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真实的画面将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品味文章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1.4 通过整合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能有效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观念及能力,促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通过整合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彻底打破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的单一状况,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素材,并进行改造、重组及创造的能力,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因此,想要实现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就必须得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这样,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但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注意的是,语文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也不是将黑板换成幻灯片,更不是将教材换成教学课件,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传统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和弊端

2.1 追求时髦,重新奇形式轻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的真正意义,只是一味地赶时髦,用视频替代讲解,用录音替代范读,用幻灯替代板书,置教学内容、目的于不顾,忽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研究与再利用。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有的教师开始“鄙视”传统媒体,认为它们已“过时”,使用不方便,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挂图等,刻意追求多媒体形式上的花哨、新奇。甚至在黑板上很容易表达的信息,有的教师却执意要用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画”,明明是可以拿来即用的好的范文的朗读带,却弃之不用,非要大费周折将之剪辑、翻录到光盘中,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总之,设计再完美的课件,也不可能应付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

2.2 重直观展示,轻文本的解读品味

语文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即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之在大脑中呈现出与文字相对应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揣摩、感受、想象,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并不能代替学生亲身参与对文本的解读品味。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再者,学生在认知结构、文化积淀及生活经验上都多少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解读课文时所形成的语言形象的必然差异性。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种差异会更加明显。所以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无视阅读和认知的规律,用一个样板去禁锢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体验。

2.3 强调媒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用多媒体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虽说多媒体技术相对其他教学手段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语文教学的根本毕竟是“以人为本”。即使是选修文章的阅读,如离开教师的指导,也会毫无秩序。“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范读”时,除了声音的感染力外,体态和表情的应用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默读”“研读”等,教师给予指导,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其语言能力更有突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 小结

总之,想要实现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整合,就要遵循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相应规律,使其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扬其利,去其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并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针对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尤日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113.

[2]覃俊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新学术,2008(4):22-24.

[3]何勇.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利与弊[J].语文教学通讯,2005(1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作者:孙珂 蒲桂琳

多媒体高中语文论文 篇3:

简析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成熟的今天,借助多媒体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文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转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对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教学 作用

多媒体主要有图像、音频和由文字、声音、图像共同组成的视频,是信息的载体和传输工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料,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动听的声音与生动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去多方面理解文章,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

一、多媒体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多媒体内容的广泛性与时效性

多媒体资料的内容广泛,更新速度快,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相互契合,并且每个资料的信息涵盖量都远远超过教科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始终与社会、与时代保持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打开获取外界信息的通道,并利用不断涌入的前沿信息来提高其语文理解力。

2.多媒体操作的便利性

在大班授课的环境下,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控制多媒体画面的大小、声音高低,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效的接收到教学信息。多媒体操作具有便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切换和调取教学课件、音频资料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感官刺激下多层次、多角度地去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对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1.使课堂容量最大化

和小学语文、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的素材以及遣词造句更为书面化与文学化,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课件以及声像资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其语文理解力。另外,高中语文的文章大多是摘录中长篇小说或人物传记中的片段内容,为了能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及故事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间或课前十分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事迹短片,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还原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背景和基调,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主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可见,多媒体是传递语文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能有效开拓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质的突破。

2.增强感知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多读、多写、多练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多数是由教师讲解课文重点知识,学生则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随堂笔记。在此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除了文字上的交流别无其他,如此单一的知识输入方式,已经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学生的感官需求与学习需求,使得文章的解析难以由点及面,导致学生在理解人物形象时容易产出偏差或错误,从而无法正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而多媒体技术能将高中语文的课本内容通过声音、图画、文字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课本内容变得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课本知识的色彩,让教学情景更为形象逼真,在增强学生感知效果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课本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本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外,教师还应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优化课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授课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在原有的课文知识上进行大胆运用假设,制作出具有教学特色的课件,将教学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强化学生对感情色彩等语文元素的认知,让学生更容易抓到高中语文内容的重点。例如,教师以文章描述的语言、动作、场景为基础,在课件的相应位置添加作者的心理活动或相关视频或音乐,营造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自由发挥想象,大胆揣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文章大意,并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精彩。

四、利用多媒体实现高中语文课堂延伸

高中语文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不断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高中语文教学范围,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方式来收集典型的社会案例,并将其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对此案例进行自由讨论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既拓宽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网络与多媒体设备收集各式语文学习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以此开拓学生自身的知识视野,并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从而为学生高中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文俊. 刍议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2] 王丽.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网络与信息,2007(11).

[3] 孙珂、蒲桂琳. 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宁师中学)

作者:赖思颖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趋势论文下一篇:金融信息化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