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等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大学新生的不适应现象,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与其说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不如说中等教育与高等衔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大学新生的访谈,概括出目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我国改善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的努力方向。

第一篇:中等教育论文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需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国家不断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各业也对劳动者所具备的内在职业素养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这两方面都对承担职业人才培养职责的中职院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在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在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情况的现状

当前大多数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注重学生在品德教育中“工匠精神”核心能力的形成,主要以思政课为阵地进行宣传,以校园活动为有效途径。部分研究涉到文化课如语文、英语等融入敬业和专注等品质的培养,以课堂内容加拓展材料为载体,注重学生“工匠精神”意识的觉醒和认同。少部分研究内容涉及中职专业课中“工匠精神”的养成,同时这些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缺少明确的针对性强的将该核心能力的养成落实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没有形成将专业课作为培养平台的相对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对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实践

2020年,我组织了定兴职教中心关于中职生“工匠精神”培養的课题活动,在前期我们组织了年级组会议、学科教师进行了讨论,同时邀请了班主任和多位家长参与本次活动,提出培养方法,实施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具体教学环节和课内外活动进行二次优化后形成最终结论。

本次活动的思路如下:选取研究对象,以当前对象的课程设计和学习现状为基础,利用从相关资料中获取内容结合教学经验,加以专家的指导,进行突出“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学环节的二次设计,并总结有效方法。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性,选取教师和家长作为共同的问卷调查对象并进行数据的汇总,从而得出研究数据。教师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相结合,选取以实验对象的的2020年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和能力状态为基础。将整个调查阶段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调查阶段,将改良的课内外活动(打字、展览等)和培养目标明确的教学设计作为具体培养方法,并在本阶段结束进行总结。第二阶段中,将第一阶段的成果再次进行使用和优化,并在阶段结束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的总结。本次实践调查以实验对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调查问卷的主要来源。

实践过程分为两部分:

第一阶段确定课内外经常用到的辅助性教学活动为本次课题研究中需要优化的活动,讨论优化方法并落实,进行比较总结。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中,着力突出学生耐心细致、追求卓越的品质,并进行总结。

在打字活动中,课题组对于研究对象的打字联系,从限时打字和不限时打字,文章内容限定和不限定等因素对于打字活动的影响。得出,限时打字和限定内容对本活动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在展览活动中,课题组对于研究对象从设计,准备,合作,宣传,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小组合作中,明确的目标和分工以及短期的目标奖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重复第一阶段的工作,再次调整活动和课程设计,积累资料,进行总结。通过两个阶段的数据比较,得出,经过几个月时间内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职业素养普遍得到提升。

以上是笔者组织的教研活动过程以及结论。

通过整个过程实施,我们发现,师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关注过多停留在浅层次,缺乏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的过程。

此外,专业课程中的切入和引导还不够,师生还没有把“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与所教课程和所学专业以及未来从事的岗位需求结合起来。

另外,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总结出,中职学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光靠“课堂上讲和说”根本不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岗位需求以及今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程中,尤其是专业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在模拟和真实的工作岗位或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去体会感悟,才会让这项工作或任务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专业教学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体会

(一)融入工匠精神内涵,实施针对性教学渗透

经历了对于本校选取的计算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我们总结如下:首先,计算机专业任课教师要充分分析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和岗位需求,找到与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此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在过程中格外注重教学任务的布置和教学环境的安排。例如,我们可以布置与用人单位类似的任务和要求,在思路、时间、主题等细节上督促学生严格把控,模拟工作岗位,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中。

另外,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从知识层面进行评价,重点突出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展现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教育内容,完善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把教育内容恰当地写进教学设计方案中,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育与渗透。 例如,在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后,在评价部分可以增加学生期待的环节,从而使“匠心”的培养更加灵活自然。

(二)创新教学模式,多渠道培育工匠精神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本次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以为学生设计的各项任务和活动入手,精心设计了活动的主题并考虑了多个细节,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我们证实了主题突出的教学设计、任务和竞赛等活动,确实对学生耐心、敬业、发挥想象等内在因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动以及依托各类实践活动会对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有更多的帮助。

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涉及了包括专业课、文化课、德育课在内的学科之间的互动,多个学科突出同一主题,共同作用效果明显。各中职学校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入,除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点突出并宣传“工匠精神”这一精神内涵,还应鼓励教师探索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就业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实习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和竞赛和顶岗实习等等作为有效载体,创设和利用德育情境,结合未来岗位需求和社会需求,将工匠精神的精髓自然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者:何李

第二篇: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方式初探

摘 要:大学新生的不适应现象,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与其说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不如说中等教育与高等衔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大学新生的访谈,概括出目前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我国改善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大学新生 主要问题 衔接方式

一、研究背景

“高中太忙,大学课不多,怎么打发时间成了问题”;“上课听了就来不及记笔记,记了就来不及听课”;“实验课老师不做任何指导,让我们自己看书,自己做,无从下手,很失败”;英语课上“憋足了勇气,还是不敢开口讲话”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许多大一新生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学校流传着一种说法,把犯这些毛病的现象叫得了“大一新生综合症”。

“大学新生综合症”,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学与中学的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1]大学新生不适应问题,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每年各高校都有许多新生适应不了大学教学而招致学业的失败,补考和留级的学生在新生中占绝对学的比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对全社会的中学教育和中学生(包括家长)的升学准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大学的各个教师,教育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部分中学为学生进大学做好适当的准备的意识不强

首先,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在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中学教学理应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在中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中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大学教学目标实行的基础与保证,大学教学目标是中学教学目标基础上的飞跃,前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直接影响到后一阶段的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样,依据中学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维果茨基德“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后期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强化、训练学生业已形成的记忆、认知等能力。

其次,在学生尽早接触大学内容方面。在我国,中学长期实行统一的班级教学,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培养标准件,让学生削足适履,来适应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无视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大学比较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和某个领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无论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欠缺,还是基础文明修养的缺失,大学期间需要花大力气补课的,往往是基础教育欠下的账。”[2]所以,尽管大学每年都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但每年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事情。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大学具有二传手的功能,最终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如何,与中学第一手球打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3]

2.中学和大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或空缺引起的不适应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中教育发展迅猛,加上大学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从“象牙塔式”的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新生来源各不相同,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而进了大学后,英语课还得与所有的同学一起上;政治课的老师讲授的内容与中学没什么两样,还不如中学老师讲得精彩;计算机还得从基础学起。

中学和大学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空缺,造成的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没有太多的鲜新感,部分学生因基础太差失去了学习信心。

3.大学没有为新生的顺利过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校如果在新生入学前作适当的引导,入学后再进行一定的辅导,新生的顺利过渡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的理解都停留在美好的想象阶段,他们认为大学生活是美好而自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一块乐土;也有部分学生从居住在附近的学生口中了解到“大学空余时间多,师生关系冷漠”诸如此类的话语。在我访谈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大学生学习方法辅导课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选课、如何讨论、如何自学、如何使用图书馆。一位同学如是说,“进校后,系主任介绍了我们专业的一些情况,辅导员介绍比较细一点,怎么生活,心理上有问题到何处去咨询。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多,都是些套话。”部分大学教师长期在高校工作,上课就推行他的“快、精、少”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一个过渡期。

三、 改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方式

1.改革高考选拔制度,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为高校、为社会选拔了大批英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严格的统一选拔考试,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是完全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从历史看,严格而统一的考试是确保公平合理选拔人才和确保人才质量所需要的。至今,在如何选拔优秀学生问题上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高考制度更为科学的手段。然而,大规模的选拔性统一考试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存在的弊端也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作为大学和中学的桥梁,高考既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又是中小学教育的导向,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改革高考制度,才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更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中有这样一种意见,即“高考制度不改变,中学教育就改变不了”。为此,改革高考内容、高考科目和录取方式就成为改善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方式的重中之重,必须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制度的积极导向功能。

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目前中学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使得中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能为大学输送合格的人才,从而使高考指挥棒的运作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中学和大学进行制度化的、长期的合作,促进高中与大学的相互理解

目前,在我国,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在进行各自的改革,但是,对改革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育体系等多方面还没形成共识,相互沟通还远远不够,“大一新生综合症”正是中学和大学缺乏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结果。为了改进这种状况,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可以举办定期的“合作协商会”,让中学和大学的有关人士聚集一堂,相互交换有关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与最近的改革状况、高等教育的改革状况等,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大学派遣教师到高中进行学术讲座,高中生能接触到大学的知识,打开了中学生对学术之趣味性的眼界,增加其后的学习动力;高中教师定期到大学为学生补课,参加大学举行的各种培训,了解大学的发展动向,回到中学后,能更好地培养大学所需要的学生。清华大学和附属中学合作、棠湖中学和名牌大学合作,为中学和大学之间相互沟通协作,解决大学新生不适应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3. 改革中学统一教学模式,实行分段教学,使部分有能力接受大学教育的中学生尽早体验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高中的多样化将进一步明显,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将直接就业,而能够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南京部分重点高中学生本科升学率达90%以上,因此,部分高中实施分段教学完全可能。即可以在高中前两年学习基础知识,最后一年进行大学预科性质的教育。

中学实施大学预科教育这在欧洲已实施多年,在二战前的一段时间里,英国和德国的称为大学的高等学校和法国的“大学校”,都是招收在具有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毕业生。这类学校在英国称为公学第六学级,在德国称为文立中学。学生在这种预科性质的中学里学习的内容包括大学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年限为两年。二战后,随着高等学校人数的增加,英德法等国不仅仅从这些大学预科中学录取新生,其他中学的学生也可报考大学。但是,中学承担部分大学基础课程的教育制度并没有改变。

根据我国目前高中三年学制状况,可以探索在高中阶段实施2+1分段教学。前两年统一实施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最后一年,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结合适当的考核,让部分有能力和兴趣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预科班学习,其他部分学生可直接就业或进入职业技能班学习。大学预科班教学可聘请部分大学教师到高中进行学术讲座,或指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性学习,让高中生尽早接触到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4.根据大学新生的学习基础和经历的多样化特征,实施大学分层教学,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并引入本科生管理导师制,努力将其顺利纳入大学教育中。

隨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大学应适时地充实入学指导,如在新生刚进入大学时的过渡阶段,可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可就大学的学习方法,如图书和参考文献使用方法、讨论法、表达技巧、交际方法、提出和架设问题的方法、论文写作方法等,从方法论的角度予以指导,使学生顺利地过渡到自主选择、自发学习为前提的大学教育。

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将成为职业工作者,大学在其接受新生后,开展细致的选科咨询和选科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就业情况反过来已影响高等学校的办学声誉和效率。因此,为了避免新生入学后对选课的迷茫和盲从,高校可在大一引入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或设置专门的选课咨询机构对新生进行指导,帮助新生科学的制定学习和培养计划。据知,北方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已经开始实施新生分层教学,并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出现“大一新生综合症”.东方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3]注重大学和中学教育对接.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作者:吴爱琴

第三篇:国外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一些国家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类型及特点,阐明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尤其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必须与世界接轨,在接轨中实现互补、互接、以我为主,将教育的国际化、民族化与地方性相结合,把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教育结构 职业技术教育 改革 启示

[作者简介]张建敏(1966- ),女,河北定州人,冀中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研究。(河北 定州073000)

目前,世界各国在全面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都把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中等教育结构是指中等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教育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其中主要是指中等普通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两者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

一、国外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分流”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指的是中等教育阶段分别设置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分别“流向”不同的“渠道”,分别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在美国,高级中学分设学术科、职业科和普通科,分别设置为准备升学的学术课程以及为就业或受中等及专门训练的职业课程。有些发展中国家从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在印度尼西亚,与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相并列,设置有职业技术初中和职业技术高中。职业技术初中招收小学毕业生,包括技术初中、商业初中、家政初中。职业技术高中招收普通初中和职业技术初中毕业生。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

有些国家,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分流”的基础上,普通教育学校进行一些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在侧重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同时要求完成普通教育,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叉”,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韩国,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分别设置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除普通初中外,也有商业初中等),普通高中设有职业培训(男生)和家政(女生),均为必修课。职业高中各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包括普通高中的全部课程,自1986年起至今,进一步提高了职业高中的职业技术教学水平。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融合”

有些国家把普通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直至使两者一体化,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在瑞典,60年代中期以前就在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各自独立的普通高中、工业高中、商业高中和各种职业学校。1966年,决定调整为设置五种课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的高中和三种课制(社会科学、经济学、工业学)的两年制专科学校,保留职业训练学校。1968年,又决定将高中专科学校和职业训练学校加以合并,从1971年起设立综合制的高中(gymnasiaskola)。综合高中设置了两年、三年、四年等不同修业年限的理论性和职业技术课程,既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活生涯做准备,又为学生提供普通理论和实践教育,还为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做准备。从1988~1989学年开始,综合高中的两年制课程延长到三年,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得到扩大,但不会使两者之间产生任何矛盾。

有个别国家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就开始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在坦桑尼亚,中等教育分为“普通水平中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和“高水平中学”(五年级和六年级)。普通水平中学课程实行多样化和职业化,分设农业、工业、工艺和家政共四种“技能侧重班”,每个学生入学时必须选定至少一种专业课程,通过毕业考试取得毕业证书,成绩优良者,可进入高级中学或技术中学和专业学校。

(四)普及义务教育后实行职业定向

普及义务教育之后实行职业定向教育,在于使学生为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和选择职业做好心理上和实际上的准备,并紧密结合社会用人部门的需要定向培养,解决学校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矛盾。

在南斯拉夫,中等定向教育为期四年,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两年。实施定向教育初期,第一个阶段以讲授统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为主,同时开设技术生产原理和实际训练课程;第二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具体的专业课的实际训练为主。从1986年起,采取从第一学年开始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并进的做法。课程比例按两者成反比的方式安排。例如,第一学年普通教育占70%,职业教育占30%;以后普通教育时间逐年减少,逐步让位于职业技术教育。第四学年,职业技术教育增加为70%,普通教育则减少到只占30%。这样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对于今后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来说,在他们完成初等学校课程后,可以立即选择具体的职业。

二、国内外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特点

当前世界各国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所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总的方面来看,各国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1)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彼此渗透、互相结合,向统一方向发展(亦即人们所说的“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成为目前各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呈现出的一种明显的动向和趋势。(2)中等教育结构的层次和类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采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使得中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更趋于多样化。

笔者认为,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迥异,所确定的中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也不宜整齐划一,不可能也不应该来个“一刀切”。当然,具体到各个国家来说,总得有个“章程”。如何使中等教育合理、协调地向前发展,是我们乃至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需要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国外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因为我国的具体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所以对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所采用的形式也不宜强求一律,更不应不问具体条件盲目地追求“向外看,齐步走”。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使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组合得当,保持一定的、恰当的比例关系,使各类中等教育合理、协调地向前发展。

(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多年来的中等教育重教强于重学,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单一和枯燥。久而久之,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为储备知识的仓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与思维活动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同其他中等教育一样,也必须走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学生对未来知识、高新技能探索发展的误区,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通过教育创新,建立创新教育机制,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特色充分发挥的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向创新型、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规范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及培养标准,加快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在管理体制上要扩大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性,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发展多样性的需要。同中等教育一样,职业技术教育同样也需要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与交流,进行双向沟通,及时获得国际方面新信息。同时还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树立竞争、优化意识,把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使之形成具有内涵的宽广性、内容的全程性、对象的全民性、层次和形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开放性和融通性、机制的灵活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新意识。

(二)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材内容的陈旧与单一及在较长时期的相对不变,对在这些专业出现的国际新动向、教学针对性思路转变较慢,诸多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谈不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要推动新世纪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形成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形成强调基础、精练专业技能、重视实践、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其次,要开发建设一批具有相关性或融合性的多科集一科的综合性或现代化的新型课程,拓宽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再次,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先进设备引入到各学科中去,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接轨国际经济将带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大改组,社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规格、类型等需要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也是多层次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应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与调整专业结构,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大传授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力度,彻底改变单一类型、单一规格、单一层次人才培养的局面,切实根据社会各界需求,为社会培养出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优秀实用型人才。

(三)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更需加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

第一,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其发展中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办学设施匮乏、师资水平不高、实训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和学生就业困难等因素。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所强调的实践教学条件,如果完全靠学校是很难实现的,特别对那些根据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新开发的专业来说。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在短时间内投资建设功能齐全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即便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也可能存在与学生未来工作的真实职业环境有一定差距的现象。而依托企业与之合作办学,即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又可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问题;既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职业环境,接触到生产一线正在使用的设备、采用的工艺,又改善和充实了学校的办学条件,降低了办学成本。

第二,通过产学合作、校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设置,可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企业合作进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的制定,可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企业合作落实实习项目和实习基地,可保证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保证师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与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顶岗实习和就业聘用工作,可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性,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要和生产实际,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才能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四)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国际化、全球化,主要标志是教师与学生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对正在走向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来讲,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借鉴国际的先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频繁的国际交往、广泛的国际合作。同时,我国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通过与企业、工厂、公司等单位合作,有效地把学校科研与企业密切联系起来,将学校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还可以通过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习,吸取其他中等职业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等,有选择性地为我所用。这不仅对活跃青年教师的学术思想很有益处,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教师的创造意识与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普通中等教育的不足。不论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还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融合”,其目的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则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的人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国际靠近、接轨,就是使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教育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和标准接轨,规范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标准,加快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体系,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的人才。也可参考“普及义务教育后实行职业定向”的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扩大职后培训的规模、层次、数量,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在发展中实现互补、互接、以我为主,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民族化与地方性相结合,立足民族之根,凭借地方之水,汲取国际之养分,把我国中等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结合道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7).

[2]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国外教育情况专题[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作者:张建敏

上一篇:教育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高校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