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论文

2022-04-26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高职、普通高等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类型,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年来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历史上中等职业教育被错误地定位为质量差、层次低的一类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大,其产品的公共性在不断的增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论文 篇1: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定位的争论与反思

摘 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渐普及等因素综合导致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较大争议。有用与无用、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之间的争论是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主要分歧。但从经济与劳动力结构、教育公平、个体智能类型以及个体对教育产品需求多样化的角度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有其存在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因此,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和人才培养层面分别确立其基础地位、主体地位和多功能属性。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争论;转型;反思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经从注重速度与规模转向注重内涵与质量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原本的发展定位也需要转型。加上,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面临着新的变化。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等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实现能够应对时代多元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定位,提升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现实争论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之争,从中等职业教育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其发展定位的争论不同。整体而言,当下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争议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发展无用论与发展可行论之争

无用论和可行论是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之争的核心问题,事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价值和转型方向。首先,主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无用论的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的情况下,没有存在的必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整体上持否定态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199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报告。在该报告中,世界银行负责中国教育项目的高级学者毕和熙认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就业制度的改革,今后中等职业教育几无发展的空间,中国应该逐渐削减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直至其比例在中等教育中归零[1]。国内也有部分学者赞同世界银行的报告,有研究者认为,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着较为深刻的生源危机,兼有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两种功能为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需求速度的变化,同时,三年学制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不太具有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故此,今后中学后的职业培训,就是在高中文化程度上进行的短期职业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转型的基本方向[2]。其次,与发展无用论对立的是发展可行论。《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发布之后,遭到了国内部分学者的强烈反对和质疑。北京大学魏新认为,这份报告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问题,并未涉及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结构问题。仅仅通过对职业教育成本收益问题的分析,就得出中国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此,魏新认为,如今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取消的问题,而是转型问题,通过转型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竞争力,提升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3]。也有学者从就业与社会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当前在我国城镇职工队伍中,初级技术工人的比例占40.2%,这些技术工人技能素质的提升需要依靠中等职业教育[4]。此外,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中,按照农村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这些人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率尚不到30%,这些人同样对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大量的现实需求。实际上,学者们对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反思,充分体现了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的担忧。特别是发展无用论的观点,实际上表达的并不是要废除中等职业教育,而是表明当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职业培训的需求,这正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转型的强大动力。

(二)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之争

就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言,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客观而言,任何教育包括学术教育,其培养的人才的最终走向也是要进入实践领域,踏上工作岗位,从这个角度看,任何教育本质上均是一种就业教育。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办学模式的争论,是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发展结构的争论。从中等职业教育诞生之日起,两者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在建国之初,为了优化中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中职教育基本上定位为升学教育。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大量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定位于就业教育,注重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注重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展示。这个时期也被视为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黃金时期,奠定了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规模和趋向[5]。但到21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教育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中职教育的生源危机开始凸现。对于初中毕业生来说,进入高中接受普通教育升入大学就读是人生发展的“正途”,而进入中职学校就读,被视为是“歧途”。中职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不得不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为升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样可以参加高考,升入职业院校就读或是普通高校就读。这种升学教育的定位不仅降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同时也降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摒弃其职业教育发展属性。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日渐普及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更加倾向于升学教育;但随着人们对于岗位变换以及适应能力需求的增多,中等职业教育还承担了大量的岗前培训任务,就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开始重新回归。从这个意义上看,进入21世纪以来,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一直是中等职业教育相互交错、并行的办学倾向,使得其办学价值日渐多元化。但需要看到的是,这两种价值取向相互交替进行,更加凸显了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功利化倾向,也表明了其一直在高职教育、高中教育夹缝中求生的尴尬。由此,重新定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明确其办学方向和目标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重新定位的客观依据

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类型,在发达国家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各国国情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的体现形式不同。对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重新定位是其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其改革进程的基本动力。为此,在对其重新定位之前,需要从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等视角来寻找其定位的客观依据,为其重新定位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一)经济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结构的特殊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的凸显,有不少学者呼吁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引进北美的综合高中制度。综合高中是美国、加拿大等国融合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高中教育体系。综合高中教育是一种单轨制的高中阶段教育模式,此种模式是由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现实国情决定的。综合高中教育在美国、加拿大也称之为生涯与技术教育,在为学习者提供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技能教育的目的。显然,美国等国家开展综合高中教育的模式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结构。美国、加拿大等国是移民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相对较少。一方面,这些国家现有的劳动力基本上从事的是高端制造业,而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基本上外包给中国、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决定了美国等国家对中低端劳动力的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其工人也基本上是来自于亚洲、北美其他国家的技术移民,这些技术移民大部分是短期移民。比如美国每年要从墨西哥、越南等国引进工作时间8个月左右的技术短期移民,由这些人来承担中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作[6]。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主导力量,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占据较大比例。这种特殊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有大量的需求。这就要求承担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中职教育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重新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是有客观现实依据的,简单的存废之争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二)教育依据:民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域失衡现象。在经济发展水平失衡的背后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每个社会个体的愿望和诉求,也是保障每个个体平等受教育权的需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设公平的、有质量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追求。美国、加拿大等国推行的综合高中制度,强化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追求教育公平。在他们看来,人为地设计一些教育制度将不同学习者局限于不同的教育体系内,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特别是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目标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人为割裂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就不能保障每个个体均衡地接受教育公共产品。因此,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实施的综合高中制度,实际上是对教育资源、教育功能的一次重新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7]。但我国为何不取消中等职业教育而实施类似于美国的综合高中?根源在于综合高中的教育目标尽管是多元化的,但这种分散性的教育目标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每个个体的学习需求,无法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产品。当然,美国综合高中实施的模块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和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基础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因此,我国如果采取综合高中的教育模式,放弃了初中后的教育体系分流,就必然会使得大量青少年因为其智力、水平无法匹配综合高中而降低其学习兴趣,甚至影响其学习质量,反而会强化教育不公平。而分流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因为较低的入学门槛,反而能够为某些有志于从事技能学习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入学通道,进而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三)心理依据:多元智能的需求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者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他看来,每个个体身上存有多种智力类型,这些智力类型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个体的智力类型。整体而言,加德纳认为智力类型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获取直接经验的技能教育,侧重培養的是学习者的形象思维;而普通高中教育是一种获取简洁经验的知识教育,侧重培养学习者的抽象思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分别能够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习者提供其成长所需的教育产品,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各有存在的价值空间。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如此,在小学毕业之后,对学习者进行一次分流,分流后的学生按照各自需求及特长分别进入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普通中学,这是人的智能结构与教育类型的第一次匹配。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分流,分流后的学生分别进入文理中学、职业学校和专科高中就读,进而实现学习者智能结构与教育类型的第二次搭配。德国在不同教育阶段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渠道选择,充分体现了尊重不同学习者智能结构的需求。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初中毕业后教育分流,不是小学阶段,也不是高中阶段的分流。客观而言,小学阶段的分流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并不成熟,过早的分流对学生的智力、智能发展是不利的[8]。高中后分流可能会破坏学生的自主选择,也可能会延长社会整体的就业年龄,在我国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比较严重的国家,这种做法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我国选择在初中后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充分体现了按照学习者不同智能结构接受不同类型教育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在是必要的,重新转型也是科学的。

(四)社会依据:民众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特质

英国职业教育近些年来的改革成就是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与就业岗位进行对接,并通过教育衔接制度(GNVQ)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通过英国的制度改革可以看出,社会个体对教育产品有各自的需求,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需要兼顾每个个体的实际需求。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通过对中等教育多元化定位,可以推进该项制度的实现,也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无疑,中等职业教育兼有教育性和职业性特征,教育性特征决定了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性特征决定了中职教育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技能提升。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需要落脚到社会个体身上,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来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个体的生涯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质。一方面,社会个体渴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自身学历,中职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改革、目标改革来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接来满足学习者升学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岗位转换的加快,社会个体岗位转换频率的增加,中职教育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来满足学习者技能需求,提升个体的岗位及职业转换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任。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大有可为,也决定了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改变的基础地位。

三、新时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

结合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经验以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也只有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才能进一步提升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

(一)社会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特别是中职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一致性,强化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极为必要的。首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劳动力结构的对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速度在加快,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改变,特别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可撼动。在推进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初级、中级技能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其次,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个体多样化教育需求的对接。社会个体对教育产品、教育资源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每个社会个体的智能结构不同,不同类型的智能结构需要有不同类型教育产品对接,这也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劳动者渴望岗位变动和二次就业,部分无法升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学习者渴望升学,这些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支持。第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我国尽管在2013年的时候,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了50%,但是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2.3%。在城镇务工的大量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依然有大量的教育培训需求,这些人渴望融入城市社会,渴望获得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灵活性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大量的直接支持[9]。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及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也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支撑,中等职业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只有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得到发展。综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结构决定了中等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促进其在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教育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该占据主体地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与高职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首先,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同等地位。两者之间只是教育类型的不同,而不是教育层次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具有形象思维较强的学习者提供直接的技能教育,与高中教育一样,均属于中等教育。我国已经确立了“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教育政策,这实际上就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肯定了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平等地位。其次,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对接过程。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发展,加上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升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社会人才需求中占据较大比例。由此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功能更加凸显,通过改革中职、高职的对接渠道,加大中职升入高职的生源比例,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不仅可以保障高职教育的生源,还能够提升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第三,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然是无法离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要实现纵向上中高职的对接,横向上中职与高中互通的教育体系。在这个横向、纵向衔接和互动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扮演着立交桥角色。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围绕中职教育,打造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教育的互认互通,满足各个层次之间的教育转换与衔接。

(三)人才培养层面: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功能属性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生涯发展的竞争力。其职业属性与育人属性是并行不悖的,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必须明确其多元功能。首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就业与实现个体生涯发展的功能。我国当前的社会劳动力当中,初中级劳动力占据了很大比例,这部分需要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中职教育的职业属性以及办学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可以服务于社会就业,提升社会个体就业效率。当然,此处所言的就业并不完全指的是一次性就业,还包括个体岗位转换的多次就业。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紧密契合社会需求,为社会个体就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明确其在职业转换中的支持地位,进而促进个体生涯持续发展。其次,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个体升学的功能。高中阶段教育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一样,具有升学的功能。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改革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中等职业教育可以为高职教育、高等教育提供足够的生源支持。一方面,打通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通道,中职教育可以为高职教育储备人才[10];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在当下兼顾就业与升学的双重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融通,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精准扶贫战略的对接。如今,我国尚有大量贫困人口,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贫困地区,打好扶贫攻坚战,通过职业教育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力,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地位,认真审视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的潮流,分类型、分层次、分区域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好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第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原生動力。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过去依靠资金、土地等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依靠技术、人才等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转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并不是高等教育的专长,中等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应该大力推进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强化其在农村、下岗工人等特殊群体中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第五,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精神中的作用。工匠精神是一种人才精神,也是一种人才文化。显然,培养工匠精神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长,工匠精神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从源头开始培养,从中等职业教育就开始贯通,进而将其作为整个职业教育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一旦中职学生升入到高职阶段,工匠精神的培养就会形成对接。

參 考 文 献

[1]姜大源. 关于加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思考(全文导读)[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9):18-20.

[2]石伟平,郝天聪. 走向工业4.0 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吗?[J]. 智慧中国,2017(4):41-43.

[3]段旻雯. 职业教育的前景如何——几位教育专家访谈录[N]. 中国教育报,2000-7-3.

[4]徐晔. 比较视域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5):77-81.

[5]白永红.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54.

[6]何粉珍. 美墨短期劳工合同计划探析[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45-49.

[7]沈乾若. 北美的综合中学和学分制成功吗?——关于美加教育体制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0):33-37.

[8]王威海,顾源. 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J]. 社会学研究,2012(4):48-66.

[9]李玉静.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战略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2017(28):1.

[10]查吉德.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7(18):44-49.

Controversy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uang Li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argument; transformation; reflection

Author  Huang Lin, lecture of Tianfu College of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Mianyang 621000)

作者:黄琳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论文 篇2:

基于产品公共性视角下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探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高职、普通高等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类型,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年来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历史上中等职业教育被错误地定位为质量差、层次低的一类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大,其产品的公共性在不断的增强。从根本上讲,中等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仍未形成,这无形中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产品公共性增强的视角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呼吁对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其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数量上的快速增长,产品公共性的不断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周济同志指出,要把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扎实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形成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职教集团。而这要以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提高为依托,这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1 依据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探究我国现行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是指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中,政府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参与和管理高等教育资源,与高等教育机构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和组织运行方式。它是政府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以向高等教育机构拨发经费,调控高等教育经费开支,并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管理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根本制度(多指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指经费筹措、预算、投入与分配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一是高等教育投资方式由中央统一计划拨款改为分级计划拨款。二是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培养成本确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定额标准,区别各类各层次高等院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标准有所不同。三是形成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结构,多元化教育投资渠道基本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层次、多结构的变化和趋势。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中等职业财政体制没有随着其在技术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加大而发生重大变化,尚未建立。本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是在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事业中,职业学校及学生个人作为投资主体,管理职业学校资源,筹措经费,调控教育经费的预算、投入与分配,并在国家法律范围内管理和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一项制度。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高职教育而言,其公共性较弱,这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提供的服务更接近于私人产品,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也更接近于提供教育服务的企业。当前,技术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障碍,而中等职业教育恰恰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中间力量,所培养的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不但可以缓解技术人才匮乏的境地,而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因此,本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也许较弱,但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大量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在逐渐的增强。

2 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问题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经济正在逐步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和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所需的教育经费也在不断的增加。充足的教育资金是正常开展教育活动的物质保障。然而,我国现行教育财政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在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然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是学校,国家基本上只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并没有真正的给予资金上的投入,这就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较大困难,加之社会上仍然存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是差生就读的学校,是实在没有学校可以就读而不得不上的学校,这样就会使学校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这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形成强大反差。

(2)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学校和学生个人作为投资主体的拓展潜力不大。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薄弱是导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紧缺的重要原因。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过低,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还很薄弱。尽管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呈上升趋势,但对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绝大多数是由学校投入的,这不仅对中等职业学校经费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也引发了社会不公平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仍没真正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学校作为投资主体潜力不大,依靠提高学费筹措资金的潜力已经很有限。同时,社会、团体、个人资金的应用也不到位。

(3)教育经费未能单独立项,教育事权和财权相分离,是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教育经费编制的主体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掌握的信息也不同,由此造成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透明度较低,教育投入无法到位和挪用情况时有发生。教育事权和财权的这种错位现象,加剧了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的失衡。拨款体制与使用途径相脱离、财权与事权分离的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这样就使本来在经费拨发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更加举步维艰。

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正外部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当自行提供教育服务,对公立教育系统进行财政支持,而不能完全交由私人企业来提供。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多样化的服务,包括很多种类型。虽然不同的教育类型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但公共性的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基本上是用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的。

教育是一种多样化的服务,它包括多种类型,尽管不同教育类型都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但公共性的程度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府对这些具有不同公共性的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力度也应当有所差异。基础教育具有非常大的正外部性,公共性最强,原因在于,与个人从教育中得到的收益相比,社会得到的收益更大,属于一种外部的社会性收益。 普通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弱于基础教育,因为个人从中获得的收益较大。因此,现代绝大多数政府都要对高等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学生个人也要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这就是近年来受到教育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高等教育财政。

从过去的情况看,职业教育是准公共品,具有较弱的正外部性,主要是受教育个人受益,对社会和国家也有益,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偏重个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性更弱于普通高等教育。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发展模式表明,职业教育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而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接受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是个人收益,社会收益较小,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的比例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主要由学校和学生个人承担,政府对它提供的资助较少。

然而,政府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对其进行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的财政支持。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效益不断凸显出来,其培养的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在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大,在现代的社会中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间力量。因此,以往人们所认识的中等职业教育只是个人收益,社会收益很小的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逐步的改变。 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产品的公共性,并且其公共性在逐步的增强。政府对其的财政支持力度应该加大。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在不断加大的,其产品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因此,需要改变过去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学生个人成为投资主体的财政体制,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

(1)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看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必要性。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理论,利用利益最大化原则来解释公共选择过程中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它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局限及“政府失败”来分析政府行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忽视了其存在的价值,随着我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优化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而且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看,这是政府在教育方面决策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将满足我国贫困地区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推广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广大农村人口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将有助于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2)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中等教育财政体制构建的必要性。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它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社会共同消费,共同受益;消费的非竞争性,通俗的讲,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妨碍或减少其他人或群体对这种产品同时享用,即新增加的消费人数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在享用公共物品时,无法将另一些人或群体排在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产品是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公共产品并不一定是对社会有益的。

任何教育支出的直接受益者都是受教育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庭,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教育的收益是可分割的,教育除了具有可分割的私人利益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利益,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公共产品的(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59页)特点,只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公共性的程度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存在差异而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能完全由私人市场来投资,政府的筹资或经营时必要的。

(3)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可行性。首先,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中等职业教育也由过去人们的不认可到接受,在当前的社会中可以说是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种教育类型。在这种情形下,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是可行的,市场是广大的。其次,改革开放30年来,大、中、小型企业不断地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些大、中、小型企业消化现代技术人才的能力在不断的增强,甚至出现了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再次,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在稳步、快速、高效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我们国家也有这种经济实力对中等职业教育增加投资,进一步促进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现代技术人才的需求。第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讲,这类学校也愿意国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其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健全,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下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此种现实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其核心是没有一个健全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健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体制。

(1)加强立法,合理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事权、财权。国家没有明确指出对中等职业教育应当扶持哪些领域,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要在立法中明确中央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协调功能,平衡差异保障公平,同时进一步调整地方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财政拨款体制。

(2)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方式。在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要主动使用拨款这一新的、符合市场经济的管理方法。通过拨款方向、拨款模式、拨款数量等来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依据效率、公平和公开的基本原则,并结合世界教育拨款模式的发展趋向和有益经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另外,还可以使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专门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

(3)建立健全教育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在未来的预算改革中,应对教育预算的支出分类进行细化,使之与教育各类活动的性质和功能相一致,并且和教育服务提供机制的改革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对教育的足够投入,克服教育发展与政府拨款相脱节的状况,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益;根据教育发展的轻重缓急和自身规律来核拨经费,兼顾公平与重点,进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4)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应积极发展吸纳民间资金。加大与企业的联合力度, 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发挥自身在中、低端技术领域的优势。抓住时机,多形式、多渠道吸收社会各界的捐赠。

总之,依靠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全方位的努力,方能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作者:张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论文 篇3:

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近年来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外界需求日益加深的新形势下仍举步维艰。文章以江西省为例,基于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推动其发展的优势条件,针对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江西省;农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农业大国,且农村人力资源占比较大。但由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开发程度比较落后,使人力资源利用率偏低,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尽人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并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1]。由于其在培育新型农民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推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虽得到了一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显露出许多亟需破解的现实困境。以“鱼米之乡”江西为例,农村现有劳动力素质处于滞后状态,难以服务于当前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农村人才紧迫性日趋加强,由此加快江西中等职业教育的前进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PEST分析方法,综合江西当前政策方面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因素对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推动,剖析江西省农村中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力与困境,并进行对应的路径分析。

一、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审视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堪忧

江西省地处中国中部,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江西省总人口4 500多万,其中非农人口约2 300万,占总人口的51%;农业人口约2 200万,占总人口的49%。2015年,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 585万人,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水平却显著偏低。

由下页图1可知,在2015年江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劳动力比例高达50%,高中以及小学文化程度占比分别为15.77%和2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最少,只占8.88%。综上可知,江西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江西要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将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作为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与首选举措。

(二)农村职业教育前进步伐迅速

1.从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视角分析

到2015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497所,招生人数205 132万人,在校生人数553 459万人,毕业生人数增加到175 041人,教职工人数达到了27 925人,中职规模保持扩张态势逐渐壮大。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状况见表1。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江西省统计年鉴2015》显示,截至2015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957所,招生约52万人,在校生约147万人。从学校数量看,普通高中学校数为460所,中等职业教育院校数为497所;从学校招生看,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分别为32万人和20万人;从在校生数量看,普通高中学校为92万人,全省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为55万人。从以上的数据可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保持着逐年扩大的态势,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从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視角分析

以职业高中为例,2015年全省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已达7 845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160人,本科学历的有6 082人,专科学历的有1 556人,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有46人,学历达标率为80%,职高教师中接受过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人逐渐增多。其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也呈现出扩长的态势。资料显示,有些城市,如九江市、赣州市、上饶市农村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已经超过了城市职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这些现象显露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日渐壮大,职业教育也逐步得到重视。

二、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相继提出,国家对高素质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显露出更为迫切的要求。但由于职业教育长期发展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现象频频发生,职业教育引起的重视与日俱增,国家为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推行了一系列涉及职教发展的政策。2014年3月,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新型农民培养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职教中的利用率,逐步替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2]。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分层次、分类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学习费用的免除,全面推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3]。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在发展中日臻完善,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江西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应该抓住政策的机遇期,把其作为自身谋求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大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健前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效能。

(二)经济环境

1.江西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摸索属于自身的发展方向,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自身区域优势,寻找各产业之间的平衡点。经过持续的努力,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实现了经济发展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以及第三产业逐步提升的稳定局面[4]。

由下页表2可知,从2013—2016年,江西省第一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率逐年降低,从2013年占比11%到2016年降至10.4%。第二产业四年来虽降低了4.3%,但仍居于首位,特别是服务业蓬勃发展,占经济产业结构比例逐年呈上升态势。产业结构优化打造的经济环境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成长推波助澜,并为其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升华新生代农民工的专业水平,为第二、三产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消除第二、三产业对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矛盾。

2.江西的区位优势越发显著

为了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江西省政府确立了要把江西省打造成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包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地、高层次劳动力输出地,把江西省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旅游度假后花园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5]。江西“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互相促进,而且能加快江西与沿海地区生产要素的流通。这些建设的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江西独有的区位优势给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效营造了优异的经济环境。沿海地区的发展亟需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江西可以依托经济转型的机遇培养高素质的实干型人才,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广大的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助力。

(三)社会环境

1.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目光局限于普通教育,开始不断关注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能掌握一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也是扭转自身命运,改善家庭贫困状况的关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离贫困人口最近的教育”,是心系农民生存发展的教育,是辅助农村脱贫最关键的教育。这给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加大

当今经济面貌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新的转变,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全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从表3可看出,2011—2015年,全国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总数从2011年到2015增长了1 03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减,减少了4 675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呈小幅度波动状态;第三产业对就业人数的吸纳能力增长迅速,五年来在我国服务业人数中的总占比由35.70%增加到了42.40%。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亟待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因此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可以预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将不断拓宽所涉及的专业和范畴,未来将具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四)技术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化

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6]。到2020年,全省办好300所达标中等职业学校,继而在着重创办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校企协作,提升办学水平。例如,2015年江西省财政下达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资金2.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江西省中职实训基地建设,校园修缮,添置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上,为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到了添砖加瓦。由此可见,费用投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2.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配置不健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办学水平遭遇了提升困境。现代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打造了至关重要的技术环境。现代职业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多种媒体为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它的应用不仅拓宽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還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技术设备实行掌控和管理,使设施设备信息化,为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三、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解读

(一)办学条件亟待提高

职业教育具有异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教学实践在职业教育中的是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教学实践的实施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载体和支撑。但是由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历史欠账问题,在办学状况方面原来就滞后于普高,比如资源配置,教师质量等[7]。此外,近些年有关教育部们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应有的关注力,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远低于普通高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更严重的是,部分实训基地的建设缺乏规范性,实训科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实用性不强,实践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综上所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状况无力填充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应有需求,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阻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设施亟需改善。

(二)学校生源紧缺

生源问题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难题,招生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招生乱,质量不高等种种不良现象,各个学校为了招生,铺天盖地的做广告宣传,甚至还有的非法学校打着正规学校的牌子招揽学生,做违法的招生工作,使得农村中职招生市场秩序很混乱,从而也导致了许多家长对于农村中职学校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大打折扣,这不可避免的加重了学校招生负担。此外,多数人受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上学被认为是无奈之举,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和弃学情绪,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停滞。同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极大多数将在二三产业中从事最低级的工作,就业前景堪忧,所以人们比较排斥选择农村职业教育,这也增加了中职招生的难度。

(三)现有师资薄弱

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堪重负。由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长期的发展滞后和缺乏重视,农村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水平一直处于弱势状况,与普通高中相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理想,导致了部分教师要承担相对多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农村中职的学生良莠不齐,整体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承担起更繁重复杂的事务。

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双师型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相对匮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特征是重视实践,但由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长期发展缓慢,教师队伍尚不均衡,缺乏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成为了当前情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短板”。由图2可知,在江西省农村中职学校教师类型比例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占35.5%,专业理论课教师占48.4%,其中实习指导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占比最少仅为16.1%,可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教师队伍建设不均衡,复合型人才量小力微加重了职教质量的劣势困局。

(四)学生经济困难及求学目标动机多样化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出自乡村,家庭经济相对窘迫。通过对江西省某些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受调查的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有78.7%,21.3%的学生来自县城。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比例最高,为68.1%,经济状况困难和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1.9%和8.5%。由此可见,从农村中职学生家庭状况来看,仍普遍存在经济收入差的现象,这不可避免的对学生入学、发展造成障碍。

农村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求学的出发点各不相同。通过调查统计,在中职学生求学目标上,出于自己的愿望选择上中职的学生占比为48.9%,42.5%的学生选择上中职是出于父母的要求,此外,在调查对象中表示选择上中职是其它原因的学生比例为8.5%。从这些结果可以反映出农村中等职业院校生源的求学动机各不相同。求学的目标潜移默化影响着农村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间接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效形成改变。

四、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转变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1.“职业教育”观念应该从小抓起

自1965年,法国的著名成人教育家朗格朗提出“education permanente”,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education permanente”改为英译“lifelong education”,即终身教育——这一理论自从被谈及在社会上即刻引起了广泛反响。许多国家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应该被列入终身教育的范畴,而且职业教育的观念应从幼时就应该抓起。从小开始,学校教师就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教育的观念,深化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知。

2.广大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注入和转变

要想让学生从小就有“职业教育是可以选”的观念,首先必须让广大的教师转变对职业教育的看法,特别是要打破普通教育的老师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误区,并且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地了解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8]。只有教师摆正了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转变了“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才能让学生对于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转变学生“只有考大学,才能走出农村”的固化思维。

3.家长“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

家长教育也是转变学生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一个不容忽视举措。因为家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思想观念,也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一是通过培育新型农民等一系列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工程,加强农民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对技能素质的重视。二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拓宽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优惠政策的传播范围,竭力让国家的政策惠及到每一个农民。只有这样,农村子女的家长才能意识到除大学之外,还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这条路可以选择。

(二)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1.政府经费投入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农民,另一方面为江西省实现工业化战略提供了大量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但办学资金短缺是一直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拦路虎”。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深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加大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政府还拨出专门经费安置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育机构的创建上[9]。尽管全省在教育上资金的拨放逐年都在递增,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全省GDP的比例仍寥寥无几,這反射出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面向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是相对不足的局面。因此,江西省政府应该增强对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并保障职教专项资金高效、规范使用。

2.多渠道融资

要拓宽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为职业教育的正常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推动地方企业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扶持。企业在投资时把部分资金分拨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上,一方面可以培育更多企业亟需的优秀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促进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优质,企业盈利的双赢局面。二是鼓励社会各界给予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捐赠与资助。不断加大对于江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进社会对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认同和理解,吸引和支持更多的个人、社会团体等资助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构建专门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基金组织,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能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中等职业教育援助。

(三)优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机制

1.加强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创建

职业教育师范院校作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主要依托于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创办水平。因此加强江西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建设的紧迫性尤为显著,并应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深交流和对接,明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对于师资的要求,侧重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转变职业师范院校毕业生对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认识和陈腐观念,为江西省农村中等职业院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2.提高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打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拓展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关键和要点,与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密切相关。首先,保障师资来源的稳定性,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与职业教育师范类院校保持长期紧密联系,并给予师范院校学生相应的实习机会,把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需求与职业教育师范院校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其次,对专业教师行继续教育,利用空余时间对专业教师展开集中培训,对老师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同时开拓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渠道,分派专业教师到江西省内各企业中进行实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为教师组织良好的提升平台,定期在学校内部举办“技能大赛”,不仅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激励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參考文献:

[1]习勇生,杨挺.基于九个“一号文件”的视角反思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J].教育与职业,2012(36):17-19.

[2]钟慧.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29(6):85-93.

[3]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当代经济研究,2008(10):40-43.

[4]杨春茹.创新社会管理 给力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7-8.

[5]刘群红. 江西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与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10):33-35.

[6]姚婷. 江西全面推行工匠精神的理论思考与实现路径[J].老区建设,2017(2):60-63.

[7]张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8]张务农.大职业教育:概念演变与理念重构[J].职教论坛,2012(6):9-12.

[9]黄磊,邓志军.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J].科教文汇,2016(1上):69-71.

(责任编辑:张维佳)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PEST: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 Gui-sen,LI Feng,ZOU Man-na,GAO Jun-mei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5,China)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villag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作者:高贵森 李峰 邹曼娜 高俊梅

上一篇: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