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2022-09-12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保证人才适应社会需要、胜任工作岗位, 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来自于社会培训需求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项目, 它满足了社会及人才成长的多重需要, 培养了学员终身学习的良好职业习惯。

一、职业院校社会培训项目设计流程的深入探索

当前职业院校重视社会培训工作成效, 纷纷建立科学化的、有针对性的社会培训项目。从根本上全面分析培训对象的基本特点和需求, 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 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课程设计, 帮助学员提高实用专业技能水平。

(一) 对项目核心要素的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项目设计前要明确三点基本要素内容:培训者、受训者以及培训影响。首先培训者作为社会培训项目的主要组织者或组织单位, 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受训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活动来衔接受训者和社会企业及相关组织群体, 一方面满足受训者的个性化、专业化需要, 一方面满足社会企业需要, 对培训成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培训者对受训者实施社会培训, 通过项目培训内容来产生培训影响, 这是一种主客观兼顾的刺激与反应过程, 培训者通过教材、信息媒介或各种培训手段、组织形式来实现对受训者的交叉影响, 进而形成整个社会培训项目系统。在受训者方面, 职业院校社会培训项目应该做到有的放矢, 以提高受训者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 同时更深层次探讨社会培训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实现委培单位与培训学校的多方共赢。值得一提的是, 多方共赢的结果核心就在于就在于基于受训者满意度与培训结果来展开评价, 全面分析受训者的基本特征、偏好、效用、培训需求等等, 基于上述内容来展开项目培训过程。举例来说, 农类职业学校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门培训, 新型职业农民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向学校发出培训需求邀约, 希望开展社会培训项目, 同时要求学校在规定期限内交出详尽的人才培训方案, 将受训者的偏好、培训效用、培训需求满足度等等内容都写入方案中, 双方共同讨论社会培训项目相关问题, 并协商项目培训开展流程。对于学校而言, 其工作关键就在于与项目委托部门进行充分沟通, 了解该次培训项目的整体战略规划、对培训的期望以及其它相关事项等等。在社会培训项目中, 主要对职业农民的基本知识及生产发展知识进行培训, 满足农民们对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知识技能需求的渴望。

(二) 对定制化培训方案的分析

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企业的社会培训项目设计都要求定制化、专业化、具有非常严谨的培训方案内容, 基于培训项目目标、任务经费支出、项目阶段目标以及各个子任务形成最终完整的培训方案, 并交由委培单位进行确认与修改。这里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为例进行简单的定制化培训方案阐释。社会培训项目目标就是结合当前新型职业农民项目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 实现农业职院校与项目委托部门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农业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培训重点内容就包括了农业科技服务、地方产业综合示范基地技术培训、农业生产、产业政策等。通过整合农业职院校的自身科技服务资源, 配合培训政策引导参与社会培训项目的学员参与项目培训, 实现校行企双方的深层次战略合作。另外, 基于“岗位轮动,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设计项目合作模式, 并根据这些社会培训项目来为社会服务

在培训方式方面, 要体现社会培训项目的社会服务内涵, 同时凸显受训者作为社会培训项目主体的核心地位, 所以应该展开诸如集中学习以及个体自学相互结合的综合性模式。再配合像行业专家讲座研讨、案例交流分析、实践考察等环节来强调培训与受训相结合, 激发学生个体潜能有效发挥, 凸显培训学员在社会培训项目中观念与态度的有效转变, 最终保证受训者在专业技术与个体价值观等多个层面都能与委托部门的培训设计一致。

(三) 对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精细化过程控制

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实施过程就是精细化过程, 它强调培训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运行和全程服务。社会培训项目更加注重对受训学员的内心感受与主观评判协调, 希望基于培训活动流程来计划、指挥、沟通、协调, 帮助他们明确社培训项目内容、目标, 进一步分解任务, 最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社会培训项目课程设计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培训的标准化、模块化, 保证对培训项目内容的实施发挥社效益[1]。当然, 社会培训项目的培训服务内容就涵盖了教学服务与后勤服务两方面, 这其中教学服务作为关键存在, 而后勤服务则作为有力保障。职业院校的社会培训项目主要希望制定培训包, 通过编制、修改培训教学方案来设置、安排课务内容, 完成对教材及相关资料的有效整理, 基于所整理理论来开展各项组织培训活动, 保证培训后勤服务全程服务于教学服务本身。所以整体来看培训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性功能, 其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每一名受训者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升与切身学习体验感受。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它就要求培训服务意识一流且高水平, 能够关注受训者所关注的一切重点问题, 并基于所发现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强调培训项目内容实施始终保证思考在前, 行动跟进, 落实细化培训行为内容, 帮助受训者获得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机会[2]。

在社会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 还要做好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可以理解为教学培训管理, 培训者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基于教与学习内容引导二者相有机融合, 全程关注受训者的学习感受, 并有条件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为学生丰富培训项目内容, 快速推进培训, 优化培训效果。在实际操作中, 针对受训者的问卷调查、面谈采访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够激发社会培训项目设计优化, 基于具体实施情况来进行有机培训调整, 确保社会培训教学高质量。

二、农业职院校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研究

当前农业职院校在组织设计并开展社会培训项目过程中会遵循“岗位轮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培训效果, 进而为国家“三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里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背景来探讨社会培训项目相关设计内容与实践过程。

(一) 社会培训项目基本概述

首先, 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基本目标还是立足于农业职院校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体系, 构建一套“紧跟农时、全程实践、岗位轮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便于随时开展社会培训项目, 构建实践农业服务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模式完全迎合了当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 对职业农民的培养具有较大促进作用[3]。

(二) 社会培训项目内容设计分析

纵观设计全局来看, 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培训项目, 由于遵循的复合型教学项目模式展开设计, 它就旨在培养农业新人才, 推陈出新新教学方法。

以工学结合, 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去设计社会培训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开设的课程有:理论知识、农产品营销、家庭农场、专题讲座、实践考察、返岗研修、跟踪指导等内容。该培训项目设计从农民的特点, 从当地产业结构出发, 内容覆盖了职业农民生产经营, 农业生产技术、观念更新、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内容, 具有完整的系统性。项目培训的课程开发遵循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的特点, 开发出符合产业定位需要和政策引导需要的项目实施方案是社会培训项目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利用课程设计去支撑项目目标的达成, 实现社会培训项目的落地。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当前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项目, 积极围绕项目内容创新设计课程非常有意义, 它能够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也能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实践体验学习, 更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 满足社会各方的社会需要发挥项目培训的社会效益。

摘要:职业校学社会培训项目秉承“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学校自身资源与社会企事业等组织力量展开合作培训, 希望同时满足被培训对象与社会企业双方的需要, 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与合作内容, 实现面向社会的培训培育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院校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核心流程内容, 并加以例证研究。

关键词:社会培训项目,职业院校,培训设计

参考文献

[1] 毛丽蓉.高职院校社会培训项目设计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 2017, (4) :194-195.

[2] 叶煜, 谢忠敏, 李辉等.农业类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9) :215-215.

[3] 马晓花.地方性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完善群众工作的相关对策建议下一篇:加快推动PPP模式发展与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