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最佳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分辨是非和区分好坏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各种不良习惯和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环境,极易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

第一篇: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摘 要:中学生是“中国梦”强有力的践行者和追梦人,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和振兴中华的使命。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革新教育理念,加强自身修养,创新教育手段,从点滴做起,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真正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素质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107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和谐以及社会的前途命运。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以全新的战略眼光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一、加强自身的修养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德育人,才能做好德育工作。

(一)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展现良好的形象,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和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身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用爱心进行爱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爱”字,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爱,教育学生学会爱。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首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其家境如何,也不管学生聪明与否,教师都要把自己诚挚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二、抓常规,从点滴做起

(一)制度保障

学校章程、学校规划及具体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制度是管规则、管根本、管长远的。要以制度来保障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工作要由经验主导变为科学主导,由软性任务变为刚性任务,由短期行为变为长期行为,使德育工作向着精细化、常态化方面有效推进。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都要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实施。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德育活动重点和热点切换过分频繁的问题,有效地推动德育活动的系列化;也要避免由于德育队伍不断变化而使德育“走样”的状况出现。

(二)落实一日常规

在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狠抓常规,把日常工作作为创新德育工作的基础。从一日常规做起,制定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学生德育手册,把行为规范的抽象化向具体化转变,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不能做,应该怎么去做,再提升到学生知道怎么做,努力去做的高度。

(三)优化校园环境

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

当前,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工作,杜绝学校任何角落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同时,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在德育教育方面对中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三、用情感去感化学生

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时刻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任课的一个班里,学生成绩普遍很差,课堂纪律也很差。为了让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我经常在课间或放学后,给学习差的学生补习功课,渐渐地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那些爱打闹、常捣乱的学生,我经常找他们谈心,渐渐地,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班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也不能忘怀,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下午放学前,几名同学的钢笔不见了。我没有翻看学生的书包,而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希望拿他人钢笔的那位学生能够主动地把钢笔送回来。放学后,学生纷纷离开,而我没有走,坐在那里静静地等他。等打扫卫生的学生做完卫生离开后,我仍然没有走,还一直坐在班级里等。也许是我的做法感动了那位拿走他人钢笔的学生,最后,他真的把钢笔送回来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教育他,只要勇于改正错误仍然是好学生。后来我也没有在全班学生面前提起这件事,而他的表现真的越来越好。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意识到,只要你用真心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一定会尊重你,并努力向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少教条多内省

品德课堂教学不是造就学生的思想,不是拷贝学生的思想,而是引导学生从课堂中汲取营养,吸收养分,从而不断感悟,不断内省,收获属于自己的思想成果。孩子的成长,时时刻刻牵绊着父母的心,父母的情。可是这一切,大多数孩子都熟视无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当今的很多被娇生惯养长大的独生子女来说,更是如此。如《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父母的一个拥抱,一個抚摩,一个微笑等,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对自己的照顾。

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表现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关爱的动画,然后引导学生们在内心中不断地反省:自己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呢?有句话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臻于完美”。同样,教育也需要水样的艺术。

以上是我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和体会,在教育工作中,单一的方法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福霞,王金利,马骏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对策思考[J].吉林教育,2011(11).

[2] 韦巍.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华章,2011(5).

[3] 袁敏,王启斌.探索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4(1).

[4] 陈银娣.关注学生需求 优化品德教学设计[J].今日科苑,2009(5).

作者:刘金虎

第二篇: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最佳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分辨是非和区分好坏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各种不良习惯和思想的影响。当前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环境,极易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因此,对青少年加强德育教育应放在教育的首位,学校应该处理好德育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关系,两者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培养出思想进步、知识渊博、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才。对此,我认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明确

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和方向,有了方向才有动力,才能稳步前进,所以,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以德育大纲为依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学期计划和长远目标。

二、计划管理

明确的目标制订以后,应该有详细的德育教育实施细则,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没有计划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是难以收到实效、取得成绩的。我们一方面要制定长远的计划,规范德育教育,实现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定阶段性的工作方案,突出阶段重点工作,一步步落实,一步步完成,扎实推进。同时还要要求主管领导、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都要有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执行自己的德育计划和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齐抓共管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同样需要家庭、社会等部门共同负责。这样就要形成家庭、社会、学校和司法四位一体的立体性管理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对其生活、学习有着明确的规定,避免其养成不良的习惯。只有齐抓共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情感渗透

当代中学生就其年龄特征而言,共同的特性是爱动、好奇、模仿、接受事物快,但是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我们一定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奉献爱心,选择适当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当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一定要用爱心去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其自然地去掉一些不良习气,养成良好的习惯。

“厚德载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三县堡乡中学)

作者:玄福成

第三篇: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教育是促使国家发展和强盛的关键,因此加强对教育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我国中学生的教育中,教育不仅僅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所谓先成人后成才,就是指要以发展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基础。本研究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将重点阐述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发展措施

一、 前言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德育教育上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学生树立良好的做人做事理念,我国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我国中学生在德育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二、 当代中学生德育素质现状

(一) 传统的优良德育思想缺失

在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现状之一就是中学生缺失传统的优良德育思想。首先,我国中学生缺乏敬畏与信仰,一些中学生对知识不敬仰,对老师不尊重,对大自然不敬仰,没有基本的敬仰之心。其次,我国当代的中学生缺乏志向与理想,当前部分中学生贪图安乐,没有追求上进的精神,这样就会使中学生对社会和他人不关心、不重视,也会使中学生在成人后缺少社会价值。此外,传统的优良德育思想缺失还体现在部分的中学生缺乏信任与团结。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容易出现的后果就是中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积极地融入集体中,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在平时的活动中与同学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长此以往,必将使中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感。

(二) 德育缺失、日常行为不规范

在当前对我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还有一个教育现状之一就是德育缺失、日常行为不规范。德育缺失、日常行为不规范是当前中学生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首先表现在学习上,一些学生对学习不认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爱学习甚至是厌倦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中还会出现作业抄袭、考试抄袭等现象,这严重违反了中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于学校建立良好的校风、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对中学生以后的个人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建立都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德育缺失、日常行为不规范还表现在卫生与仪表上,一些学生对学校的卫生不积极打扫,轮到自己值日时只是简单地应付,并且一些学生经常穿奇装异服,烫染头发,这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风貌。

(三) 中学生德育思想表现错位

除了以上两点外,在当前对我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还有一个教育现状之一就是中学生德育思想表现错位。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当前的一些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错位,在对自己的个人定位和社会定位上没有正确的认识。部分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不能够以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为重,这就使得中学生之间容易因为观念不同等原因而产生冲突、发生矛盾,并且因为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重,容易造成中学生对待他人缺乏礼让心,对待长辈缺乏孝顺心,对待师长缺乏尊重心等。这对于当前我国中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促进国家的未来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三、 如何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 情感教育是先导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首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以情感教育为先导。在当前中学生的发展教育中,要以情感为先导来对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作基础,使中学生在情感教育中逐渐地积累经验,这对他们德育教育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德育教育中要注意以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为主要目标,努力通过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与进步,使得学生能够在德育教育中逐渐地对自己的个人定位、社会定位有较好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得到成长与进步,这些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对我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先导是非常必要的。

(二)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在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是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能够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家庭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并且通过适当的引导来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信的精神以及坚强诚实的优良美德。此外,学校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应该使德育教育更加的社会化,搭建起学校和社会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只有这样,在家庭关爱、学校监督、社会共同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够使中学生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

(三) 注重中学生人格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注重中学生人格教育,成人才能成才。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在个人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学生基本品格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有价值的人才,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有基本的道德准则。只有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前提下,才能够在个人发展中创造对社会有价值的贡献,个人的成长才更加的有意义。因此,在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非常重视对其人格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对学生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对学生爱护、尊重、思想灌输等各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人格。

四、 总结

当前,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这对中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当代中学生德育素质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且重点阐述了当前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措施,希望对我国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田金花.浅析如何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226-227.

[2]戴慧.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J].统计教育,2006(9):33-34.

作者简介:

王丽莉,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第一中学。

作者:王丽莉

上一篇:可持续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生产成本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