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教育下感恩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较为关键的内容,教师只有做到“以德服人,以爱育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中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采取科学的优化调整策略,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下感恩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德育教育下感恩教育论文 篇1:

优选德育教育方法搞好初中德育工作

摘 要: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初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初中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德育教育现状以及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初中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初中德育工作;因素;对策

一、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初中德育教育现状

当前初中德育教育与实践脱节,学校德育工作重视说教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落后,未能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从德育教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参与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影响了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

2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学校来看,一方面,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以及应试教育影响了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教育呈现政治化倾向,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信息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以及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得德育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初中德育工作需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式,将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外来文化等作为初中德育新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从家庭来看,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使得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重视对孩子物质与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家庭德育工作,导致其自理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但未能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够信任孩子。

第三,从社会来看,一方面,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利润违背职业道德,报道不实信息,对中学生产生误导,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中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当前社会风气较为混乱,抽烟、喝酒、赌博等问题严重危害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二、加强初中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重视,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第一,学校及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加强重视,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把握德育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与时俱进的原则,明确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了解初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针对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努力克服影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因素,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工作的和谐统一,把握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制定科学具体的德育教育方针,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积极拓展德育教育途径,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积极进取的中学生。此外,学校可开展德育课教学,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教师应当注意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关心每一个学生,做好家访工作,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初中德育工作。此外,在班级中总会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不完全正确的问题学生,对待这些问题学生,教师应当注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尊重他们,并教导其他学生在学生和生活的过程中尊重和帮助他们,利用情感的力量来改变他们,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创新德育教育体系,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第一,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较差,德育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学校与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创新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初中德育教育效率。首先,学校及德育工作教育者应依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以及德育教育实际情况确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标,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作风素质入手,制定多层次的德育教育目标;其次,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应突出认知与实践相统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引导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义,解决德育教育流于表面的问题;最后,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初中德育教育有效性。

第二,班级是中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基地,班级环境是影响中学生精神面貌与思想道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加强班级常规建设,为中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有组织、有纪律的班级环境。首先,在重视学科教育的同时,初中班主任应加强对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其次,班主任要重视初中德育工作,依据道德职业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自身的行为来引导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最后,班主任应明确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当从点滴做好,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第一,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且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因此,学校与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联系教材内容以及学科特点,将德育教育工作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例如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四大发明来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可以结合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飞速发展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结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屈辱历史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救国之举激发中学生的报国之志。

第二,学校与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活动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例如,学校每周一举办的升旗仪式、唱国歌活动以及在国旗下的讲话可以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借教师节、母亲节、三八妇女节、感恩节等节日举办相关活动,如“给母亲的一份信”或举办歌颂教师、歌颂母亲的诗歌比赛等,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也可以借清明节组织扫墓活动,借国庆节、建军节等机会播放历史影视资料或举办班会,对中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使中学生体会先辈们的精神,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是新课改条件下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要求,但我国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且存在许多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因素,影响德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及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加强重视,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育体系,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志其;优选德育教育方法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成功(教育);2013年01期

[2] 姚进;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2年12期

作者简介:

曾青霞,女,(1973.5-),湖北省通城县,学历硕士,职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作者單位:深圳市罗湖区罗湖高级中学滨河初中部)

作者:曾青霞

中学生德育教育下感恩教育论文 篇2:

浅析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如何做到“以德服人、以爱育生”

摘 要: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较为关键的内容,教师只有做到“以德服人,以爱育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中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采取科学的优化调整策略,全面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教育;德育

一、 引言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不仅会对学校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也会对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带来很大影响,更会决定学生全面发展的程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较之过去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尤其是当代中学生受网络因素的影响,其道德观念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就要全面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 强化中学德育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德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共同组成了教育系统,并且德育教育排在教育系统中的首要位置,是其他教育内容无法代替的。事实上,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新时期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德育教育也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进行培养,将健康正确的社会思想、道德观念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在实践中,中学教师应该认真履行自身的教育教学职责,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品德教育,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充分的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自觉地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从而以德服人。

三、 中学德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弱化德育教育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现象,由于我国人口基数相对比较大,所以升学考试时学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在校期间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学习,除了睡觉吃饭,学生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同时学生学习也是为了考好的分数,从而进入自己心仪的高中、大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制定教育计划时,大多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而德育教育课程也会被排在靠后位置。

(二)德育教育观念落后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而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学德育教育中,还存在教师年龄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他们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也不理解新观念,依然坚持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必须听教师的、应该接受教师的批评,这种观念的存在会对德育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在中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学生属于两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或者是劝诫学生改正自身行为时,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样才能做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好互动。

(三)德育教育对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德育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还有的来源于教材及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这样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必须对其进行整合,灵活地应用各种资源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中学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大多是以生硬的套用教材中的内容方式开展教学,甚至有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会占用德育课堂时间讲解其他课程知识,这对于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

四、 “以德服人、以爱育生”的策略

(一)强化感恩教育

在实际中,有很多中学生不懂感恩,如中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胡乱买东西、上课迟到、不做作业等,这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很多中学生习惯了“享受”生活,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学生为了“享受”而不愿学习。在中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更要指引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会感恩、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为学生讲解各种感恩故事,如羊有跪乳、鸦有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让学生学会感恩。

(二)充分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中,爱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推进教育的催化剂,通过爱可以很好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能让师生成为很好的朋友,这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极大帮助。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关注弱势群体,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关爱弱势群体是每一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爱心”是让学生从“弱势”变成“强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会让学生更好地亲近学生,这样教师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为什么“弱势”,从而对症下药,促进学生转变。在实践中,中学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对学生的批评,使学生可以扬长避短。中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推动学生更好发展。

(三)以爱心为基础,充分理解尊重学生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教育领域中,如果没有爱那么就没有教育。中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以爱心为基础,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形成共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尊重学生的意见、人格及个体差异,要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当代中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自尊心很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是落实德育教育的前提,一个合格的教师即便是发现学生犯错,也不能一味地斥责、训诫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四)強化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状况,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没有工作压力,但是其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这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事实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契合点。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变过去的单方面知识灌输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中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活动,让学生在心理讲座活动中掌握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通过相对简单轻松的方式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可以快乐地听教师讲解。

(五)强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在实际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学德育教育效果,还需要切实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很好地做到优势互补。在学生的成长中,家长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而学校则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平台。在中学德育教育中,通过家长与学校的良好结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当下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中学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微信、QQ、电话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开展一些在校活动,让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学校德育教育情况,进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

(六)借助网络环境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网络教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网络虽然具有教育优势,但是其本身也有很多负面信息,而中学生缺乏必要的信息筛选、辨别能力,如果学生接触到这些负面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加上他们的心理不太成熟,长时间迷恋网络会出现网恋、网瘾等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实践中,中学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中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科技结合起来,通过声音、视频、图文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形象、生动有趣的德育内容,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构建相应的德育平台,如,运用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定期为学生推送一些关于德育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积极影响。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必须做到用心经营,要对学生多一份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带给学生阳光般的温暖。教师是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必须做到以德服人、以爱育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的良好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淑丽,沈海川,郑壮华.以爱育爱,做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J].师道:教研,2018(12):23.

[2]安立魁,王一定.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路向[J].教学与管理,2018(18):153.

[3]孟春红.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学德育的问题及实现路径[J].教育研究,2019(15):118.

[4]金山.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6-27.

[5]李伟.浅谈中学生德育教学与实践[J].黑河教育,2019(8):155.

[6]张煜晨.全纳教育理念下中学德育教学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84.

[7]罗绍辉.网络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4):68.

[8]陈曼华.关于做好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苑教育,2019(2):25.

作者简介:郑万红,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

高婷婷,甘肃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第二十三中学。

作者:郑万红 高婷婷

中学生德育教育下感恩教育论文 篇3:

工业化建设下对塘步一中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工业化的推进不仅带来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摇篮,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形式。塘步镇是广西梧州市藤县新兴起的工业大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使塘步一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对学生的信仰、生活方式、就业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由于赤水圩作业区、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梧州市临港经济区、梧州机场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塘步镇,“一夜暴富”已成为现实,许多农民由于征地得到了不菲的补偿,晋升成“土豪”,养情人、赌博、吸毒等不良现象滋生,直接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产生的不良的影响,学生厌学、暴力、刁蛮、任性、挑剔、目中无人、心中无纪等。学生生活水平高于其他农村学生的生活水准,但素养尚未达到城镇学生的水平,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勇敢面对的新挑战。学校不管是使用以前传统农村的德育素材与手段,还是使用当前城镇学校的教学手法,对学生的教育效果都相当有限。“一物降一物”,作为工业化建设所在地的乡镇初中,塘步镇一中应进一步深化德育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学生的信仰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下面就此我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建立一支求真务实的德育工作队伍

一是要有一个团结奋进、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即领导班子要有事业心、有能力和魄力,只有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有一个敢于打硬仗的实施部门,如政教处,团委办公室等等。

三是要有一批育人理念创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德育工作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的工作的思想理念。只有这样人人心中有德育,为人处事处处讲德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校。

二、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自古以来就被重视。现今社会也是一样,感恩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感恩教育。所谓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情怀。就是要让青少年知足惜福,学会感恩,懂得爱与被爱。

作为教师,更不能忽略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才会有社会意识。一个人的责任感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古往今来,大凡是对国家、对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中学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教育对中学生来说,绝对不是简单地讲求回报,它更在于建立一种责任,是要使中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承担的义务。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舆论文化等,想要使校园文化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来达到德育育人的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教学楼的装饰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德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德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德育规章制度和考核、奖励、惩罚细则。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

四、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启蒙、升华和延伸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以德育人的能力,才能推动德育工作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地落到實处。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家长的素质对孩子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防止不良家长给学生带来的坏影响,是为德育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拓展德育工作成果走出学校走进社会的有效办法。

五、创新教育方法

让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成长和生活实际。网络虽然给德育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正能量,与中学生进行心的沟通;通过网络,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向。此外,德育工作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些有个性、有吸引力的网站,引导中学生的思想方向。同时,德育教育工作者也要加强网络德育教育,督促中学生遵守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帮助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作者:胡华燕

上一篇:现代广告意识传播策略研究论文下一篇:消费权益保障工商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