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目前,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人生转折时期的中学阶段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尝试从法理的角度介入,拓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剖析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学校诚信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帮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论文 篇1:

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学生孝德缺失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由于传统价值取向弱化、社会舆论失范、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失当等原因,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采取家庭社会参与、强化学校主导、引导学生自律的全方位教育,应是有益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孝德缺失;归因;重建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孝构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成为“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放之天下而皆准的“至德要道”。它所蕴涵的丰富教育意蕴使之成为我国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在中华文明的进程和社会发展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在当代,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积极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孝德,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和谐社会构建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由奉养敬爱、孝顺而谏发展而来的尊重和理解教育,由推爱及人、仁民爱物发展而来的感恩与责任教育,由珍爱身体、立身行道发展而来的生命与信念教育,构成了当代学生道德发展中极具价值的教育内容。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学校德育中也存在比较普遍的孝德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因此,以中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深层原因,并重构孝德教育内容与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描述: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多层面透视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却存在相当普遍的孝德缺失现象,孝德在作为国家未来希望的中学生中被逐渐淡忘和漠视,这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孝德缺失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

1.理性欠缺:孝道文化知识匮乏

由于家庭不重视孝伦理的传承与孝悌氛围的营造,学校不重视孝文化的教育与孝德的培养等原因,中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孝道知识与观念,对于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道所知寥寥。有相当多的中学生甚至错误理解“孝”的内涵,存在一提到“孝”就认为是封建、复古、倒退的片面看法。2005年大连市老年学学会对全市近千名中学生进行的孝亲敬老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孝道知识相当缺乏,有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任何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有些学生甚至把学雷锋、做好事也当成是孝道。

2.情感欠缺:孝行情感体验淡漠

当代中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失当、学校孝德教育缺位等原因,大多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孝德情感淡薄。许多中学生认为,父母生养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义务,自己接受照顾是理所当然的,在家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道索取,全然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缺乏感激之心和报恩意识。有些中学生虚荣心强,盲目攀比,享乐至上,穿名牌,讲排场,花钱大手大脚,很少顾及家庭经济条件,还常因自己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抱怨父母没本事。一些中学生对父母不够尊敬,不知道设身处地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稍有不如意就顶撞父母,对父母乱发脾气,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给父母带来心灵上的伤痛。有调查显示,尽管96%的学生表示为古今孝子的事迹感动,但他们中却有超过65%的人经常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很多学生对父母的工作和健康状况知之甚少,很少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很少主动了解父母的内心需要和烦恼,很少为父母分忧解难,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关爱。

3.行为欠缺;孝德践行习惯薄弱

孝德观念的缺乏,孝情感体验的贫乏,使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践行孝德。表现之一是他们普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大部分中学生平时基本不做家务,甚至连洗碗擦桌、扫地拖地、铺床叠被、收拾自己房间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愿去做,而是由家长代劳。父母生病时,绝大多数中学生很少想到陪护父母,认为那是大人的事,自己的任务是学习。在一项调查中,父母生病时,不端水、不递药、不过问的小学生占50%;高三毕业班63%的学生把脏衣服扔给父母,还有个别人竞让父母端洗脚水。表现之二是尊老敬老意识淡薄,在社会公共场所对老幼等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关爱意识与照顾行为,在乘车时很多中学生不知道、不愿意给老人让座,甚至还有與老人争上车、抢座位的现象。表现之三是无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有些学生不顾家长的感受,学习上不求进取,迷恋网络游戏,经常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甚至负气离家出走,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期待,让父母生活奔波忙碌之余还要为孩子的学业和前程担忧,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还有些学生因早恋、学习或就业压力大等挫折而出现动辄自残、轻生、自杀的现象。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9年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在调查涉及的13个省约1.5万名中学生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这种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和极端不负责的行为,给家人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最大不孝,对社会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成因探究:中学生孝德缺失的多角度归因分析

造成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市场经济冲击中传统价值取向弱化引发的价值错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特有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也随之滋生,造成了人们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逐,经济利益的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行为的标准,导致传统重义轻利价值观的错位,引发人们的道德失衡,产生了重利贱义的价值观。人们在处理自己与父母家人的关系时,往往也从功利主义出发,重利轻义,把自身利益摆在首位,首先考虑的是物质的追求和经济利益的满足,将道德原则置诸脑后,甚至连对父母的回报也要以能否获取利益为条件,淡化了养亲敬亲的价值感、义务感,使当代孝道受到较大的冲击。中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孝伦理道德逐渐淡化。

2教育模式改造中家庭与学校教育重构衍生的孝德缺位

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尚未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德智失衡的偏颇,偏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对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够;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更多的是偏向政治品质的造就,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等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忽视了对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的培养,忽视了孝道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功能和道德形成的心理情感依据和伦理文化基础,导致学生的基本道德修养欠缺。

在应试教育的强大语境下,我国家庭教育也日渐呈现出功利化趋势,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对人格成长过于忽视。似乎好成绩代表着一切,看不到培养情感和责任对人生幸福的价值,无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这

种重智轻德的功利主义做法无疑会造成孩子的道德缺失。另一方面,在“四二一”式现代家庭结构中,孩子自幼就受到来自祖辈和父辈的过多宠爱,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相比之下被淡化了,出现了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对子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也容易导致孩子的人格成长产生偏差,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滋长了自我中心意识,逐渐消解了对父母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3.社会舆论失范和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引致的角色混乱

我国古代社会,孝构成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和情感基础,因而成为推行一系列伦理道德条目的逻辑起点,孝亲敬长成为被普遍认可的民族文化性格,从心理机制上制约着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而在当代,孝亲敬老的文化氛围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洪流中被湮没,人们对长者的尊敬和崇拜意识渐趋微弱。孝越来越多地被看作家庭私德而不再具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法律对子女行孝基本上不再强制干预。社会舆论调节功能的失范使孝德的约束力渐弱,继之而起的是种种不孝现象,如子女互相推诿,不奉养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等,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时有发生。而在营造社会舆论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文化传媒,也不再以惩恶扬善为意旨,而是在功利主义的导向之下,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日渐步人媚俗化、趋利化误区,逐渐远离人类真善美的终极价值关怀,失去了教育的功能和道德教化价值,容易把中学生引入歧途,让他们善恶不辨,美丑不分。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思想上还经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他们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按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也比较差,面对各种复杂现象,往往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从而迷失方向,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出现孝道失范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全方位实践策略

1.家庭社会参与,营造浓厚的孝文化舆论氛围

社会要着力创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尽孝为荣、不尽孝为耻的舆论导向。政府应强化孝亲敬老的宣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树立生活中的孝道典型、开展孝德评比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可通过政策法律手段对敬老养老的要求和措施进行必要的规范,并加大对不孝子孙的制裁力度,使孝亲敬老成为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文化艺术传媒作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在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正面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倡导以家庭孝悌伦理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使“孝”观念通过网络、荧屏、报刊等平台进入千家万户,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孝的意识和行为是从家庭中萌发的,儿童孝德的堵养一方面需要有家庭良好的“敬老孝亲”、“父爱母慈”情感氛围的滋养,家长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真正成为子女模仿的榜样和典范。另一方面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树立做人重于做事的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树立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负责的教育理念,不溺爱子女,而是爱之深、责之严,让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体会父母的深爱厚恩,了解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关心热爱父母和他人,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与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的品质,养成孝敬父母、热爱社会、珍惜生活的好习惯。

2.强化学校主导,构建完善的孝德教育网络体系

首先,整合课程教学,加强孝德认知教育。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德育课在孝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扩充中学德育课程的内涵,把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孝德充实进课程内容之中,使孝德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注重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推出一些以弘扬孝亲敬老精神为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以丰富多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提高孝德教育效果。此外,也可以把《孝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列为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目并通过知识竞赛等进行必要的考核。其他各门学科也应秉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知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和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想教育。

其次,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孝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生孝德教育,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其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孝德主题教育活动。可以设计不同的教育主题,如传统孝道的是与非、当代孝道的新内涵、我们该怎样尽孝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演讲、公开辩论、知识竞赛、公益签名、孝道征文、社会调查等,多侧面挖掘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与感恩心责任心。其二,挖掘传统节假日的文化元素进行孝德教育。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大多承载着施惠、感恩的元素。如清明节端午节包含着对先辈及先烈的追思怀念,重陽节包含着关爱和尊敬老人的文化元素,春节包含着期盼家庭团圆、人际和谐的民族心理;还有现代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五一节都包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丰富内容。学校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对学生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倡导学生给父母、老师、长辈写信、打电话、发邮件贺卡等致以真诚的问候和感谢,或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侍老、助老”活动,到社区进行敬老爱老美德宣传等,强化学生的孝亲意识和敬老观念,使学生从中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再次,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孝德环境教育建设。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学校应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家访等,实现家校互动,向家长普及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面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孝德与孝行表现,同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家庭沟通。改革学生品德评价办法,将孝道纳入学生的操行评定系统,把学生的爱亲敬老行为表现作为考核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依据,以树立学生的孝意识,强化其爱心和责任感。同时,建立教师的德育档案,把孝德教育工作成绩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营造全方位的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形成淳厚的孝道品质。为此,学校要广泛利用黑板报、校报、橱窗、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校内媒体,加强孝道宣传,弘扬孝道美德,注重发掘和宣传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同时也要宣传孝道缺失的严重后果,鞭挞不孝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孝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孝道品质。

3.引导学生自律,锤炼自觉的孝德践行习惯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学生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加强孝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自觉与自律。我国传统孝文化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体现了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家而国、由个人到社会的循序渐进的演绎和逐层递进,从家庭生活中日常的“洒扫应对”、“晨省昏定”、“冬温夏清”开始,在日常生活礼仪的具体细节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习惯。因此,对学生的孝道教育,仅有孝德的理论宣传只是空洞的说教,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应重视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孝道的道德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人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细节中,通过点点滴滴的行动自觉感恩和回馈父母。如在家庭中关心尊敬父母、体贴照顾父母、学习之余多陪护父母,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帮父母做饭、洗衣、拖地,给父母洗一次脚、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等;平时经常主动与父母沟通与交流思想,在一种充满尊重又洋溢着平等的融洽氛围中化解代际隔阂与矛盾,设身处地考虑父母的感受和意见。在学校中生活节俭,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早日学会自立、自强;珍爱生命,珍惜光阴,自觉树立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增光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尊师爱生,诚信做人,善待他人,关爱社会,砥砺品行,在学业与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自觉立身行道,建功立业,使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荣耀,以切实行动加强孝道行为习惯的锤炼。

作者:王永强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论文 篇2:

中学生诚信教育方法初探

【摘 要】目前,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人生转折时期的中学阶段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尝试从法理的角度介入,拓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深入剖析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对学校诚信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帮助。

【关键词】诚信教育;中学生;契约论;人格修养;周边生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因子,同时也是中国人立身处世之本。《商君书·靳令》提出“八风”,即诚信、礼乐、修善、孝悌、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其中将诚信放在首位。统治中国思想界两千多年的儒学则把“仁、义、礼、智、信”作为立人的“五德”。诚信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虽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法国著名学者蒙田曾经指出:“道德最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部分是诚信。”诚信制约着其他一切道德观念,没有诚信的道德是不真实的,或者不是真正的道德。

处在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的中学生,担负着发展未来社会的使命,是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希望。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优劣,决定着其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合格的人。因此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道德的需求,更是现实的需求。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法理原因探究

当下中国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法制尚未健全,整个社会的诚信面临严重危机,失信行为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利益取代了道德,诚信让位于金钱,诚信危机已经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在急功近利思想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成长中的学生也受其影响。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下滑,学术剽窃、伪造文凭的事件屡见不鲜,对学校风气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只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再加上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致使部分中学生不惜铤而走险,误入歧途。

对于中学生诚信缺失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为现象而现象的浅层。笔者尝试以“契约论”的观点,揭开中学生乃至于整个社会失信现象背后的秘密。

“契约论”的观点认为:契约的订立意味着当事人必须对“合意”负责,要保证合作行为的顺利进行,各方当事人之间要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并且相互信任。这种准则的形式或基本精神就是诚信。

对于契约双方而言,践履契约本身就是一种体现诚信的活动,对契约的履行表明当事人对契约所规定的活动的认可和允诺,是对各方当事人意志的尊重,是对当事人内在体悟与觉醒的唤起,体现了当事人的诚信。契约履行的效果则取决于当事人诚信品质的高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履约的随意性,因为履行契约对契约的任何一方而言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约束。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社会道德标准的诚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种脱胎于契约的意识形态,并随着契约关系的普遍化而超脱社会意识的范畴,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诚信作为一种承诺履约的道德规范,是契约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品质。脱离了契约,诚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离开了诚信,契约关系就无法维持,并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解决方案探究

从“契约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诚信的建立细分为两个层面:内求的诚信与外求的诚信。内求的诚信表现为主动履约,即自我诚信的保持;外求的诚信表现为对方履约,即周边生态的诚信。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塑造诚信人格,从内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首先成为一个讲求诚信的人;另一方面要优化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乃至于家庭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社会正能量影响人、塑造人、完善人。

1.加强诚信教育,塑造诚信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该阶段诚信教育的成败直接决定着其诚信人格塑造的成败,以及将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水平高低和质量好坏。因此,学校必须抓住中学生阶段这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塑造中学生诚信的人格,为他们筑牢诚信人格防线,抵制社会转型期不良文化意识与观念的侵蚀,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塑造学生的诚信人格,必须发挥教育的力量。首先,学校必须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明确诚信教育在德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用积极正面的社会能量洗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将诚信的种子深埋心底,自发成为诚信的人;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教育过程中要摆脱自身的城府与世故,不对子女灌输拜金、享乐、厚黑等负面思想;最后,政府要积极发挥社会引导的作用,以舆论的力量对学生施加影响,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塑造诚信人格。

2.优化周边生态,建立诚信氛围

社会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持久深远的,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将伴随人的一生。中学生处在心智发展尚未定型的特殊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西汉经学家刘向说:“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如果一名教师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甚至违反《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他的学生很可能上行下效,失去诚信。由此可见,周边生态对于中学生诚信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周边生态首先体现在学校的生态,学校不但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而且要营造一种诚信的生态氛围,这种氛围包括诚信的学术氛围、诚信的科研氛围等,学校教师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学生。教师以身作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一定能带领出一批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家庭对学生诚信的养成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中国流传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曾子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不通世故,但是却在家庭的建设方面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家庭除了正面的垂范之外,还包含其他的内涵,例如:有些学生因为害怕成绩不好招致父母责备而选择作弊、谎报分数等行为,这种案例提醒家长,要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张弛有度才有利于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而诚信就蕴藏在这种健康快乐之中。

三、结语

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和渗透性。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人格修养与周边生态两个大的方向,处理好表里之间的关系,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完善中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诚信教育在实践中的艰巨性,中学生诚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通过长时间、多角度、全方位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娜.中學生诚信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合肥:科教文汇,2013(02).

[2]苏洁,傅建明.“契约式”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探讨[J].广州:教育导刊,2014(12).

[3]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4]梅秋华.诚信在召唤——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2003(07).

[5]王淑珍.如何面对中学生诚信的缺失[J].合肥:科教文汇,2009(09).

作者:袁宇迪

中学生德育缺失探究论文 篇3:

农村中小学德育中乡村伦理教育价值的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乡村伦理教育价值的研究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的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并没达到预期的成效而且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小学生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通过实际教学经验并且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对中小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及提升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意识的对策,即转变思想,革新德育方式;精简内容,全面评价,作简要探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乡村伦理;教育价值

从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情况来看,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其中思想表现错位、学习风气不佳,社会责任感缺失和社会公德及社会道德意识缺失是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不足的主要表现。有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偏离,拜金主义和崇拜主义盛行。除此之外,还有的学生早恋,沉迷网络等虚拟世界,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中小学生不能直面挫折和压力等。因此,在德育中要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中小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不强,既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不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

一、中小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大部分的德育老师的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大部分德育老师把德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德育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上,单纯给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往往容易脱离实际,晦涩的德育知识也不能提高学生对于德育课的兴趣,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然就得不到提高。学生在德育课上学习文化课内容,在德育课上睡觉,这些都是不利于德育课开展的。

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对于学生德育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德育知识的讲解中,对于德育中的行为训练和德育实践则一概省略。这就使得学生不重视德育实践课程,自主性和自觉性往往也不高。单纯依托书本上的德育知识来要求学生和培养学生,学生是不能从行为上来实践的。可见,单纯的理论德育教学基本是无效的。

2.德育内容冗杂,评价方式单一

从当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德育的内容往往流程化和偏政治化,对于一些贴合实际的德育内容的教学少之又少。偏政治化的德育教学内容由于跟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合,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偏政治化的德育教学内容也会让学生觉得德育教学内容假大空,不贴合实际。比如德育老师在分析人生问题时往往忽视与学生相关的,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的、低层次的人生问题而选择一些比较高层次的案例来导入人生问题的课堂议题。

在德育的教学效果评价中,德育教学的评估是老师占主体地位。德育老师通常按照学生的德育考试笔试成绩来认定学生的德育水平。这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也不利于学生在的德育中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

二、利用乡村伦理教育培养学生德育观念的策略

1.转变思想,革新德育方式

如果要对于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意识,转变学生的思想。中小学的德育教师要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意识,也需要德育老师树立正确的,能够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中小学德育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传统德育中,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中小学生的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对于事物一般有自己的见解。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很容易被学生排斥,中小学的德育老师要给学生思考和参与及提问的机会,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知行合一”。中小学的德育老师还要将德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德育理论知识生活化和实践化。在实际的德育课程中,中小学老师要以社会问题为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地诱导学生积极主動思考,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践行德育知识。将所学的德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德育知识深层含义,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2.精简内容,全面评价

只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的内容才能被中小学生所喜爱,所接受。因此,德育老师要探求适合中小学生的德育课程内容。首先,德育老师准备的课程内容要具有可实践性,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其次,德育课程的内容和德育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一些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类的课程可以提高德育课程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做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要注意对德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德育评价具有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德育教师应该突破固有的评价体系的束缚,建立全面的综合评价系统。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实现教师先评,学生自评,师生自评的德育综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到自己是德育课程知识的实施者。

三、结语

中小学学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德育内容冗杂,评价方式单一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乡村伦理价值的教学有利于做到转变思想,革新德育方式;精简内容,全面评价,从而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宏明.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探究[J].都市家教,2017(1):172.

[2]段振榜,李小球.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现状调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11):89-92.

[3]陈家丽.我国农村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科资料,2008(7):95-9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2018年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德育中伦理教育价值的研究》系列论文之一,课题批号:BY[2018]G194号。

作者简介:赵永兴,男,一级教师,高中物理教学,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工作。

作者:赵永兴

上一篇:农村教育中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纺织类大学入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