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42例的临床观察

2023-01-21

宫腔粘连 (IUA) 是由于子宫腔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 一般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近年来由于无痛技术的开展及诊断技术的提高, 发病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宫腔粘连的临床表现是以其病理变化为基础的, 与子宫粘连部位、类型、范围和其内膜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主要表现为腹痛、经量减少及闭经、不孕等, B超下显示三线不清晰, 宫腔镜是诊断的金指标。宫腔镜技术作为近代妇科新兴的微创内镜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诊断为宫腔粘连者42例进行分析。患者年龄21~38岁, 其中21~30岁22例, 31~38岁20例, 均为已婚妇女, 均有吸 (刮) 宫史, 有月经改变者36例, 其中月经稀少者19例, 继发性闭经17例, 周期性下腹痛者13例, 有生育要求的33例, 4例曾在外院做过宫腔内分离术1~2次。

1.2 诊断分类

所有病例经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临床分类根据美国生育协会宫腔粘连分类标准[2], 将宫腔粘连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粘连范围累及宫腔的面积<1/4, 宫底及输卵管开口正常, 本组10例;中度:粘连累及1/4~3/4宫腔, 本组24例;重度:粘连累及宫腔>3/4, 并有厚的肌纤维带, 宫腔上部阻塞, 本组8例。按宫腔粘连部位分型, 分为中央型, 周围型及混合型。中央型:粘连带位于子宫前后壁间, 将宫腔的中央部分粘连, 本组13例;周围型:粘连带位于子宫底或子宫后壁, 将宫腔的周围部分粘连, 特别是子宫角内, 使宫角闭锁, 输卵管口不能窥见, 本组18例;混合型:即中央型同时有周围型, 本组11例。全部病例体查及妇科其他检查正常, 内分泌检查提示卵巢功能正常。

1.3 方法

1.3.1 器械

采用德国生产的storz宫腔镜、子宫电切镜、锐缘活检钳、微型剪刀、点状电极, D超为德国西门子小师王超声诊断仪, 探头3.5MHz。液体膨宫为5%甘露醇, 压力为120mm Hg, 流速为400m L/min, 操作时间和方法参照文献[3]进行。

1.3.2 术前准备

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d。手术前晚10时及术前2h分别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 (42例患者皆无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 。术前禁食6h, 术前日晚清洁灌肠。

1.3.3 麻醉

静脉麻醉丙泊酚1~1.5 m g/k g, 也可同时应用瑞芬太尼1~1.5ug/kg。

1.3.4 治疗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在B超引导下顺宫腔方向置入安装好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的宫腔镜, 观察宫腔形态、粘连程度及性质。轻度粘连用宫腔镜顶端进行分离, 中度及重度粘连用微型剪、锐缘活检钳、点状电极分离术中B超监测, 观察切除的强回声带是否居中, 以防子宫穿孔及形成损伤性假道, 尽量按原来的内膜线分离, 分离完全的标志为宫腔恢复正常大小及形态, 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 分离困难者用针状电极沿宫腔线电切粘连, 术中尽量少用电切, 如宫角部完全粘连, 则不宜将宫角分离并暴露输卵管开口, 因为强行分离容易造成宫角部穿孔[4]。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同时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轻度宫腔粘连分离后可直接放置宫形环;中重度粘连术后宫腔内置入球囊导尿管 (根据宫腔大小球囊内注3~5m L生理盐水) , 并注入2~4m L透明质酸钠防止再粘连, 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d, 第5天拔去球囊放置宫形环。手术当天即开始口服补佳乐 (戊酸雌二醇片) 3mg/次、qn连续服21d, 第16天加服黄体酮胶丸0.2g、qd、连续服6g, 停药后月经来潮第5天用同样的方法口服上述药物, 共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宫腔镜;重度粘连者1个月后宫腔镜复查。对宫腔粘连严重、宫内膜再生不佳者采用补佳乐4mg/次、qn连续服3个月, 最后6d加服黄体酮胶丸0.2g、qd。术后禁房事、禁盆浴1个月。

1.3.5 随访

术后第1、3、6个月随访, 详细记录术后月经、腹痛、妊娠情况, 随访时间3个月~2年。

2 结果

42例宫腔粘连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行B超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均顺利完成, 无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等并发症。42例病例行1次手术者9例、行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者8例、4次手术者8例、5次以上手术者5例。治疗后周期性下腹疼痛13例, 缓解12例, 月经减少或闭经36例, 恢复正常30例;18例妊娠, 妊娠率 (54.5%) , 其中半年内妊娠2例, 0.5~1年内妊娠11例, 1~2年内妊娠5例, 18例妊娠中自然流产5例, 足月分娩9例, 4例仍在妊娠中。宫腔粘连程度与术后受孕关系见下表。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 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资料显示粘连越重, 治疗效果越差, 故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术后1年内怀孕机率较以后怀孕机率高。

3 讨论

传统方法采用盲目宫腔探查及扩宫术治疗宫腔粘连效果很不理想。近年认为宫腔镜诊断治疗宫腔粘连是最理想的措施[5]。超声监护下可清楚显示子宫的轮廓、大小、厚度及回声光带, 引导术者分离粘连, 宫腔镜在直视下准确地剪除病灶, 分离粘连, 将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至最低限度,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在直视下分离或切除宫腔粘连, 使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宫腔形态及月经周期, 从而改善妊娠及分娩结局。是目前宫腔镜手术治疗中较为简单、微创和理想的手术方法, 是妇产科的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诊断治疗技术。

宫腔镜手术等综合措施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最为有效的方法。观察发现中重度宫腔粘连治疗后容易再次粘连, 需要多次重复手术, 特别是年龄>35岁及子宫内膜结核患者预后尤为不良, 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医疗费用, 治愈率也并非100%, 且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给家庭带来不安定因素, 即使治愈后也存在产科风险, 严重损害妇女身心健康, 应加强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等综合措施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经宫腔镜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施行B超监护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及透明质酸钠, 并予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等综合治疗。结果 宫腔粘连中周期性下腹疼痛者13例, 缓解12例, 月经减少或闭经者36例, 恢复正常30例, 有生育要求的33例中有18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等综合措施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

参考文献

[1] 罗丽兰.不孕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477~479.

[2] 夏恩兰, 李自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1.

[3] 易丹妮, 姚书忠.宫腔电切镜治疗宫腔粘连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5, 5 (6) :481~482.

[4] 曹泽毅, 翁梨驹, 郎景和, 等.中华妇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80.

[5] 靳琳, 段开俊, 成九梅, 等.B超与腹腔镜监护宫腔粘连切除术的体会[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1) :57~58.

上一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电视监测系统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