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论文范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贸易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林林总总的区域贸易协定在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方面有何特殊安排?如果有,这种通常表现为对协定成员更优惠规则和措施的条款是否构成对区域外成员的歧视?在大力推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谈判的同时,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在积极谈判和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洲联盟。

第一篇:贸易论文范文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措施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中以法律为基础的、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众所周知,关贸总协定历经八年商谈,最终结果为关税大幅度降低同时并限制一些补贴的使用,这些措施均对成员方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本文据此分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 救济措施 战略性 政策

Key word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elief measures strategic policy

一、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措施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分析,它是一种建立在行政管理之上依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的一种法律行为,但终其目的而言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正因为它的行政管理性质,就赋予了它单方性、强制性以及政策性的特点。然而,从权力的实施主体而言,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的实现是通过进出口国际贸易管理机构实施,而贸易救济的发起者大都要经过申请人的申请才能实施,但这并不否认存在少数当局者根据现有的调查数据而主动进行调查程序的启动措施。因此,归根结底,世贸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是一种公共权力的行使行为。但若从其实施的效果而言,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是由受害国的国际贸易管理机构来决定,其采取的措施包括征收相关产品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以及进出口货物数量限制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可对进口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概况

世界贸易组织为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为“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积极运用补贴或出品鼓励等措施对那些被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或大量‘租’(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的产业予以扶持,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把超额利润从外国厂商转移给本国厂商,以增加本国经济福利和加强在有外国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简而言之可概括为“利润转移理论”以及“外部经济理论”两项,同时这两个理论又包含了利用关税方式,从而抽取外国垄断行业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并且采取以进出口行业竞争的方式,促进进出口以及因进出口所获得相应补贴,为本国寡头企业争取更大的国际份额。

(二)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行意义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旨在增进本国的福利。在针对寡头垄断、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领域以及不完全竞争行为采取相应的贸易措施。然而,这些高端产业对本国国民经济技术产生外溢效益并能获得超额垄断资金。

2、世贸组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以及规模经济的基础上,是一种随机的、动态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该体系中,政府政策的规划与制定以及各企业战略决策的选择均是相互牵连相互影响的。

新修订的《外贸法》对加强与完善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第一,新外贸法增加了“对外贸易调查”一章。第二,新外贸法还对对外贸易救济、指定经营、限制和禁止进出口等制度进行了完善。第三,新外贸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

3、世界贸易组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竞争优势作用。国家兴亡的根本取决于该国在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然而,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不等同于它具有了竞争优势。尤其在高端产业中,发达国家已熟练运用世贸组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已占有一定的先行优势。

4、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中应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一国企业可以通过借助本国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出更加雄厚的国际地位。例如,一国政府可通过对国内产业进行集中引导,培育并发展大型跨国企业,以此来增强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国内一些大型企业还可通过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补贴,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最终也能提高该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加强贸易救济措施的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我国对外国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是在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按照世贸规则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按规则办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也体现了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和世贸成员的形象,证明我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像那些欧、美等老资格世贸成员一样,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赋予我们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综合所述,世界贸易组织被定义为“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95年运作以来,始终负责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维持工作。因为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上具有法人地位,因此在各成员国争端调解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征收关税、提供出口补贴和数量限制等措施来扶持本国的产业,提高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经历了八轮贸易谈判后,关税大幅度降低,一些补贴也不允许使用,这对成员方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作用。为了维护世界贸易的公平公正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救济措施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曾兆祥;《关于“贸易中心”与流通中心作用的几点意见——兼论城市批发渠道》[J];工业品贸易中心理论研讨会论文集[J];1985年

[2]赵喜臣;《适用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可能对我国社会治安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J];2000年

作者:陈 澍

第二篇:区域贸易协定贸易救济安排损害区外贸易伙伴利益?

林林总总的区域贸易协定在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方面有何特殊安排?如果有,这种通常表现为对协定成员更优惠规则和措施的条款是否构成对区域外成员的歧视?

在大力推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谈判的同时,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在积极谈判和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欧洲联盟。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区域、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谈判如火如荼,新的协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如此趋势,尤其是在WTO新一轮谈判面临挫折甚至破裂境地时,WTO,总干事甚至都发出区域贸易协定对WTO多边体制构成侵害的警告。

林林总总的区域贸易协定在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方面有何特殊安排?如果有,这种通常表现为对协定成员更优惠规则和措施的条款是否构成对区域外成员的歧视?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WTO经济研究与统计司日前发布了题为《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贸易救济条款》报告。

报告由WTO秘书处的Robert The、美国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经济学系Thomas J.Prusa和意大利天主教圣心大学Michele Budetta共同撰写。WTO经济研究与统计司特别强调,报告不代表WTO秘书处或WTO成员的观点,也不影响各成员在WTO协定下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本文摘要翻译报告内容。

背景情况

截止2007年7月18日,已经生效并根据根据GATT1994第24条或者1979年授权条款通知WTO的区域贸易协定有157个,生效并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通知WTO的区域贸易协定48个。这些协定包含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条款本身也千差万别。

为了便于研究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論,报告选取了74个区域贸易协定。选择的这些协定既考虑了国家和区域代表性,又考虑了贸易量等因素。它们占各成员根据GATT1994第24条或者1979年授权条款向WTO通报协定的45%,区域内贸易额占全球总贸易额的52.5%(47,000亿美元,以2005年为准)。其中,份额最大的是欧盟(24,000亿美元,占61%)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占34.5%),最小的则是欧盟与法罗群岛之间签署的贸易协定。

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中,各成员反倾销立案和采取的措施都远远高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对区域贸易协定中贸易救济条款的分析

反倾销

在抽样研究的7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以下9个成员间区域贸易协定或者组织区域贸易协定禁止针对成员针对协定其他成员进口的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1)加拿大和智利;(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中国大陆和香港;(4)中国大陆和澳门;(5)欧盟;(6)欧洲经济区域;(7)欧洲自由贸易协会;(8)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和智利;(9)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和新加坡。其中,欧洲经济区域仅限制海关编码第25至97章内产品的反倾销,但不禁止其他产品,例如农产品和渔产品。1999年生效的智利和墨西哥区域贸易协定约定继续就取消反倾销行动展开谈判,但至今并没有取得结果。

在剩余的区域贸易协定中,18个没有反倾销条款,47个有反倾销具体条款(其中9个仅原则规定适用WTO规则)。概括起来,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反倾销的条款大致有两方面内容:(1)提高征税门槛,缩短适用期限:例如安第斯共同体条约规定的可忽略倾销幅度为6%,实施期限为3年(WTO规则分别为2%和5年)。新西兰与新加坡区域贸易协定则规定可忽略倾销幅度为5%,低于5%的进口可免于反倾销行动(WTO协定规定为2%-3%),同时将实施期限限制在3年。(2)设置区域机构对成员国主管当局的反倾销调查裁定进行审查:在74个协定中,共有5个设置了类似的审查机构,从而提供额外的救济渠道。其中最典型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它授权争端当事国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进口国政府主管部门就反倾销调查或复审的裁定以及采取的反倾销行动进行审查和裁决。 欧盟缔结的区域贸易协定都包含反倾销条款。大体而言,这些协定都建立了某种区域机构(例如联合委员会),试图减少反倾销争端和协调此类行动。例如,欧盟主导的区域贸易协定一般要求立案时(甚至立案前)通知该区域机构,后者则致力于促成涉及诉讼的成员协商达成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则调查继续。不过,此类机构一般仅限于建立磋商和通知机制,而不赋予其有约束力的审查权利。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之后,美国又与澳大利亚、巴林、中美洲及多米尼加共和国、智利、约旦、以色列、摩洛哥和新加坡等国家和组织缔结了区域贸易协定。但这些协定中都没有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类似的反倾销条款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政府不愿使其反倾销权利因缔结区域贸易协定而受到限制或损害的立场。

总体上,在报告调查的74个协定中,56个区域贸易协定要么取消,要么制定特别条款制约或限制针对协定伙伴的反倾销行动。相应地,区域贸易协定是否强化了针对非协定成员的反倾销行动,从而造成对它们以及它们的产品和企业歧视,是令人关注的。

反补贴

在选择的7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有5个取消了保障措施,包括:(1)中国大陆和香港;(2)中国大陆和澳门;(3)欧盟;(4)欧洲经济区域;(5)欧洲自由贸易协会。但是,欧洲经济区域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规定的协定国之间互不适用反补贴措施仅限于海关编码第25至97章内的产品,而不适用于其他产品,例如农产品和渔产品。

在其余的69个协定中,30个没有反补贴条款,39个规定了反补贴的具体条款,但其中17个仅原则性规定遵守WTO规则。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规定反补贴具体和专门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只有22个。即便如此,这些协定在反补贴方面的规定是有限的,惟一引人关注的是其中有4个协定设置了区域机构审查机制,即授权此类机构审查成员国主管当局的反补贴行动。这四个协定包括:安第斯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另一方面,区域贸易协定中就限制补贴或国家援助方面的规定也十分罕见。通过对74个协定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其中16个就禁止或者农产品出口补贴作出了规定,但没有一个与欧盟或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有关。除此之外,一些协定中还规定了放弃限制竞争类国家援助的承诺条款。这似乎可以看出,多数国家在进行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时并没有考虑放弃反补贴行动,而是认为有必要将它作为对付这种补贴行为的工具。另一方面,一些成员不同意在区域贸易协定中就减少补贴达成协议,似乎与它们不

愿意因此让非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免费受益”的考量有关。保障措施

在74个协定中,只有5个规定协定内成员之间排除适用保障措施,它们分别是:(1)澳大利亚和新加坡;(2)加拿大和以色列;(3)欧盟;(4)南方共同市场;(5)新西兰和新加坡。其中,南方共同市场《亚松森协定*规定保障措施只能适用于因1994年12月31日协定受益的产品。另有4个协定(中美洲共同市场、中非经济和货币共同体、欧盟安道尔及海湾合作委员会)没有规定保障措施条款。其余65个协定都规定了专门的保障措施条款。不过,没有一个协定设立类似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区域审查机构。

(1)双边保障措施

在这方面,欧盟以及欧盟自由贸易协会主导的协定与美国等国家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存在明显的差别:后者一般要求只能在取消内部关税的过渡期实施保障措施;而且,其中允许采取的保障措施一般也只是中止关税减让,或者在最为严格的情况下将优惠关税提高到最惠国关税水平。此外,区域贸易协定一般还将保障措施限制在1-3年,这比WTO协定规定的4年要短。

区域贸易协定将成员国之间的保障措施限制在过渡期内,同时规定更短的期限条款减少了区域内贸易保障措施的影响。而且,区域贸易协定规定的补偿和报复条款进一步限制了区域内保障措施。人们可能会争辩说,区域贸易协定中的保障条款不会对区域外成员构成歧视。当然,如果保障措施是因区域贸易协定关税减让和其它成员进口增长引起的,则不会对区域外成员造成“溢出”效应。但是,想像一种情形:当来自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和非成员进口都出现增长时,由于对区域内成员采取保障措施的门槛更高,因此易于促使该进口国采取全球保障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贸易协定可能导致对进口成员对区域外成员更为频繁的保障措施行动。

(2)特别保障机制

在7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16个建立了特别保障条款,规定在敏感领域采取额外保护措施的特别门槛。这些特别保障条款一般允许协定成员对超过一定数量或价格门槛(甚至不需要证明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的威胁)的敏感产品(一般是指农产品、纺织品与服装产品)采取保障措施,但关税水平不得超过最惠国待遇水平。此外,这些协定一般还允许在过渡期之后继续实施。

(3)全球保障措施

在7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18个有专门的全球保障措施条款,其中14个为对GATT1994第19條和WTO《保障措施协定》条款的例外:从协定伙伴进口未超过总进口实质性百分比时可以豁免对该协定伙伴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根据WTO《保障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应针对所有进口产品,在非歧视的基础上征收。但是,区域贸易协定将部分区域内成员的进口排除在保障措施之外,从而导致WTO协定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冲突。有关这方面的保障措施争端案例,不少最终被诉至WTO争端解决机构。例如,在阿根廷鞋案中,阿根廷认定南方共同市场进口的产品同样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但在采取保障措施时将该组织成员国排除在外。在美国麦麸案中,尽管调查时将加拿大包括在内,但最终保障措施却没有针对加拿大进口的产品。在美国钢管案中,美国采取保障措施不针对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两个伙伴国进口的产品。在美国钢铁案中,美国在分析进口增长、损害和因果关系时针对所有国家,但最终采取保障措施时却将加拿大、墨西哥、以色列和约旦排除在外。在这些案例中,WTO争端解决机构都裁定这些在调查时将其协定伙伴包括在内,但在采取措施时却排除其协定伙伴的成员败诉。

结论

贸易救济在国际贸易协定中十分普遍,其理由之一是它为缔约国政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贸易调整工具,同时也部分消除了来自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政治压力。但是,提供更优惠待遇的区域贸易协定可能在该类协定区域内和区域外构成歧视。即使不存在差别性条款,富有灵活性和选择性适用贸易救济同样可能意味着对区域外成员更为频繁地采取贸易救济行动,从而构成歧视——因为区域内严格限制甚至排除贸易救济行动,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针对区域外成员贸易救济行动更便捷和频繁。

大约1/6的区域贸易协定至少排除了一种贸易救济行动。如前文所述,大量的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间贸易救济行动设置了更为严格的条款,例如提高征税门槛,缩短适用期限,设置区域机构对成员国主管当局的反倾销调查裁定进行审查,将采取保障措施限制在过渡期间,缩短保障措施期限等等。显然,此类条款的“转嫁”和“溢出”效应是不容忽视的。

报告指出,对于反补贴措施,研究者无法就区域贸易协定在这方面的具体条款做出评价。其主要原因是区域贸易协定对补贴或国家援助缺乏有意义或显著的限制。尽管研究者十分重视区域机构在防止滥用反补贴措施方面的作用,但只有4个协定设置了区域机构对协定成员政府的反补贴调查和裁定进行审查的条款。

报告最后指出,我们应当对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贸易救济规则可能造成的歧视保持警惕。对现有规则和贸易救济随意和选择使用可能引发对区域外成员采取更频繁的贸易救济行动。此外,协定成员适用特殊的贸易救济规则可能构成对区域外成员的歧视:它既可能存在于区域贸易协定伙伴之间取消贸易救济行动(但仍然维持对区域外成员的类似行动),也可能在对区域内贸易伙伴进口产品采取特殊和更为严格的规则的情况下发生。

(作者单位:高朋律师事务所·上海)

作者:余盛兴

第三篇:国际贸易条件下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与贸易互补的分析

摘 要:文章就国际贸易条件下对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与贸易互补进行分析,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互补分析为主,为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进行深层次贸易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中国—东盟 贸易关系 贸易互补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是双方经济关系的具体内容之一。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贸易关系和投资关系。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对外有着较强的竞争关系,但在出口产品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总量不是很大,然而发展速度喜人,这也将成为中国东盟发展深层次贸易关系与贸易产品互补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国际贸易应该从竞争和互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鼓励公开公平的产品竞争,而且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条件下的产品的内部分工和贸易互补性。就国际贸易条件下对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与贸易互补进行分析,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互补分析为主,可以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合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建议。

一、中国—东盟国际贸易的历史进程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具有实质性的贸易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中,1975年到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19%以上的较高速度,1975—1988年,年平均增长18.8%,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5.24亿美元增加到49.2亿美元。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2000年,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WTO承诺基础上,建设更加互惠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倡议。2001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当年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拿出更为充实的议案,终于与东盟达成了自贸区共识。“10+1”宣布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2004年,《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标志自贸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5年,《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1134亿美元,是2004年贸易额的1.94倍,占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9.3%,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达到一个历史高度。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并得以顺利实施。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拥有19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东盟1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签约金额48.96亿美元。此后,随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邦交的深入发展,在对话伙伴关系基础上,双方贸易进入更快发展阶段。同时,区域内部分工也为加强双方的贸易依赖,不断调整和优化双方的贸易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扩大了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突飞猛进。

由表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双方每年贸易额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2倍以上。尤其是最近几年,双方贸易呈现几何式增长。

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来看,双边市场的扩展有以下两个特点:

1.双边贸易额基数小,但增长速度快。从表1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出口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近几年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比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高,从而导致了近几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现象。同时,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东盟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表明东盟对中国的市场扩展远比其他市场要快。相比之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东盟市场的扩展速度不如世界其他市场快。从2003年开始,双边贸易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速度要快于东盟对华的出口增长速度。

2.双方出口中的双边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在双方进出口总额中双边贸易的比重尽管还不是很高,但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双方的贸易伙伴关系发展迅速。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描述:中国在出口方面对东盟的依赖在1970年为0.9%,1980年为1.2%,1990年为2.12%,到2000年提高到3.65%,2005年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8.88%。比较2005年和2000年的数据,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产品互补的分析

东南亚地区属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烟草、咖啡、大米、木材、蔗糖、椰產品的产量以及出口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木棉、柚木、橡胶、金鸡纳霜、棕榈油的产量以及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东南亚国家矿资源富饶,有色金属蕴藏丰富,世界上1/2的锡产量来自于这些国家。中国属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大物博,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就相对稀缺。同时,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因此东盟的种植业、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金融服务业对我国十分重要。国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使得中国对各种能源和原材料供不应求。东盟成员国大多数处于热带地区,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在农产品方面,因双方主要的种植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正是因为这种资源互补性,使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产品。

1.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专业分工特征。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存在着内在必然性,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布局,贸易互补逐渐过渡到产业内的互补,因而双方在商品贸易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从国别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分析,东盟成员国中越不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的专业化分工越明显,分工程度越高。这是因为,如印尼和菲律宾这些越不发达的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因此,这种以自然禀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的比重也较大;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东盟国家对于中国的产品需求量较大,这促使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提高。具有专业化分工产品类别的减少,说明随着双方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禀赋的依赖程度降低,双边的产品结构和贸易结构会出现趋同,减少了专业化的分工,转向提高产业内分工和互补程度。

2.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补性分工结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工,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双方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的贸易转向产业内的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的贸易互补程度与产业分类的选择密切相关,互补的产业分工结构更容易在高位的产业分类中表现出来的产业内的贸易指数中看出,且更具有说服力。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表明其程度越高。

3.中國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贸易理论研究表明:各国在进行专业化生产时应利用技术、资源或规模上的比较优势,然后通过贸易的形式满足各自需求。同时,还可以从贸易理论研究中看出,贸易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然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收益,同时也会致使一部分利益阶层遭受损失。在比较优势上,东盟各国的贸易具有一定的差异,加强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必然会加快各国产业调整。而这一调整对各国贸易在行业上的互补性以及对各国本身所造成的影响密切相关。如果两个国家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需要进口的产品与另一个国家需要出口的产品相同,那么两国之间贸易发展将维持各自现有的生产模式,双方的收益可以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在发展水平上,虽然具有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某些产业上贸易有不平衡现象,但这种形式下的贸易不仅可以使各国实现优势互补,还可以减少同行业因过度竞争所引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产业调整的成本。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互补性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国家i出口与国家j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用Cij表示,用RCAXik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家i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其中RCAMjk=(Mjk/Mj)/(Wk/W),Mjk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Mj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RCAMjk越大表示国家j进口产品k的比例越大,说明这个国家在这类产品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国家i在产品k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RCAMjk大),则i国产品k的出口与j国的进口呈现互补性。其互补性的大小可以用RCAXjk+RCAMjk来衡量。

因此,可以推测:当一个国家集中进口产品种类与另一个国家集中出口的产品种类相同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就大,当一个国家集中进口产品种类与另一个国家集中出口的产品种类不同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就小。该互补性指数就为1时,说明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同。同时,互补性指数也间接地反映了产业间贸易在两国贸易往来中所占的比重。互补性指数大,表明两国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互补性指数小,表明两国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从二分位的商品来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双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大,具有较强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2)的比例约占商品种类的58%。分别为已加工动物油脂(43类)、金工机械(73类)、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74类)、车辆(78类)、照明器材(81类)、鞋(85类)等。除此之外,贸易互补性指数介于1和2之间的商品双方具有相对弱的互补性。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互补体现在原材料矿产、初级加工品、化工类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及轻工业品上。中国与菲律宾贸易互补性较强的占其商品种类的44%,主要是机械设备、农产品和矿产原材料。在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中国和新加坡的互补性较弱,主要体现在杂项制品(8类)上,具有互补性产品占其商品种类的43%。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整体上呈现互补的关系。双方在产业内贸易方面的发展实质上也充分体现了双方在贸易上的互补性。从国别分析来看,中国和东盟成员国都存在着产业间贸易的互补性较弱或者不存在互补性,但如果考虑到由于经济发展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些较弱互补性产业同样应该存在着比较大的互补性。

参考文献:

[1] 赵军华,宗会来.韩国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09(1):32-36,

[2] 乔小明,吴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元[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12.

[3] 陈诗一,阴之春.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动态经济效应分析: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47-57

[4] 李艳丽.自由贸易区政治经济研究的理论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16):19-21

[5] 方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08(15):136-139

[6] 孙琛.加入自由贸易区后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J].农业经济问题,2008(2):60-64

[7] 刘少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国际观察,2008(1):65-71

[8] 徐洪.中国与东盟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8(21):51-52,39

[9] 金泽虎.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宏观经济管理,2006(1):53-54

[10] 陈文敬.关于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思考[J].新东方,2008(11):9-10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

(责编:若佳)

作者:周道

上一篇:立法论文范文下一篇:铁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