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贸易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络贸易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全球环境产品贸易,有助于平衡全球贸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本文基于贸易区位熵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全球环境产品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的进程和结构。

第一篇:网络贸易论文范文

石油贸易格局的网络结构分析

摘 要:演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带的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共2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研究数据建立石油贸易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采用QAP 模型提出影响石油贸易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联系在2005~2014 年期间整体上保持不变,石油贸易量逐年增长,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呈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石油贸易出口为有序的星型结构,石油出口的控制权掌握在少数国家,而石油进口的网络结构较为无序。(2)石油贸易网络的脆弱性增强,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较强的异质化程度,越来越少的核心国家承担石油贸易。(3)沿线国家的人口差距、替代能源比重差距对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负面影响,对比而言,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程度对石油贸易网络的影响不大。(4)石油贸易网络还受沿线国家的交流语种和物流绩效的影响,贸易联系更容易在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建立,难以在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建立。

关键词:演丝绸之路经济带;石油贸易;社会网络;QAP模型

一、引 言

古丝绸之路作为亚欧国家文化交流和贸易物流大通道,其发展可以快速推动沿线区域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亚欧国家开展合作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各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古丝绸之路的没落使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下行压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亚欧国家的密切合作,创造互利共赢的经济共同体,形成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贸易主体,中国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国家,迫切需要重塑商贸物流大通道的辉煌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沿线区域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这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背景。2013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倡议亚欧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倡议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辐射整个亚欧大陆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各沿线区域国家的物流通道,能源通道,信息通道和交通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加强亚欧国家的重要能源资源与战略合作通道建设,积极参与国内外能源合作项目,打造经济带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经济形式。其中,石油贸易必将成为经济带建设的关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探讨影响能源互联互通的影响因素,对于各沿线国家的区域经贸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亚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石油贸易网络理论研究成果,是以西方国家对于世界贸易网络分析方法相关理论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延伸而来的。21世纪初期,Wilhite提出小世界特征现象,即两国的贸易,若从全球范围的选择机制的角度出发,其国际贸易结构具有小世界特种。[1]同期,Giorgio Fagiolo 关于世界贸易网络的拓扑性质和演变的过程,对石油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的相关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2]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石油产业的贸易发展,越来越依赖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所在地区石油资源的自然情况、地区政治等方面因素,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石油贸易的发展,西方学者对于石油贸易的研究逐渐深入。Backus D.K. 从石油贸易外部条件及石油价格的变动两方面着手,研究其与石油的产量与交易量的关系。[3] Balat 以中东地区石油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石油贸易在全球的发展地位以及该区域石油的生產状况以及贸易结构。[4] Gupta Eshita 选取了26个指标,对石油净进口国的相对脆弱性进行了研究,如石油进口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石油供应国的政治风险等。[5]与西方学者不同,国内对于石油贸易的研究,主要从石油贸易的空间格局演变、石油供应国的发展情况及政治因素等对石油贸易的影响。2012年,孙晓蕾等研究发现,石油国际贸易链有着异质性较强、互惠性较低的特点。[6] 2013年,刘建提出,世界石油贸易发展情况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所在地区石油资源的自然情况关系较为紧密。[7]2011年,程淑佳等提出,石油进口国为适当规避贸易风险,试图将石油贸易从单一化发展调整为多元化发展。[8]2015年,王娜等提出国家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主要由欧洲国家占据,而中亚五国地位较为边缘化,但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其地位提升较快,且效果较为明显。[9]2008年,郎一环等研究发现,地域因素主要由石油资源及其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分布、石油运输渠道二方面的条件构成,而地域因素对于石油贸易产生影响较为深远。[10]

虽然国内外对于石油贸易的网络机构以及影响石油贸易的因素均较为丰富,但是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石油贸易研究缺乏。然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由于经济带周边国家多以石油贸易为主要经济手段,因此,石油贸易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作用于全球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石油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以实现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石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一)石油贸易网络构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空间范围分为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本文参考根据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地理特征分析,确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选取核心区为:中国、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以及俄罗斯,扩展区包括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白俄罗斯、乌克兰、蒙古、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以及欧亚经济共同体其他国家。辐射区包括欧盟、西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贸易量及贸易关系两个可变量构成的加权网络结构,另一种以贸易关系为可变量的无权网络。国内学者程淑佳等认为,可采用二元邻接矩阵来展示无权贸易网络,即将每个贸易国家或地区用单个节点来表示,若两个节点存在贸易往来,则二元临接矩阵的网络格值为1,若两个节点间不存在贸易网络,其网络格值则用0来表示。[11]以此理论为基础,笔者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构建石油无权贸易网络。在构建无权贸易网络基础上,加入贸易量的变量,形成加权贸易网络,此结构有贸易网络图及贸易网络方阵,贸易网络图主要展示各节点的贸易关系,贸易网络方阵主要展示各节点的贸易量,行数据为A国出口B国的贸易量,列数据为A国进口B国的贸易量。由于统计口径等问题,A国与B国贸易量官方数据若存在差异,则以双方贸易量的平均值为准。本文以2014年为例,构建丝绸经济带国家石油贸易加权网络图(见图1)。图中未包含阿富汗、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因其当年未与其他国家发生石油贸易往来。图中包含22个石油贸易国家或地区,每个国家或地区以节点的形式表示,若节点间存在贸易关系,则用连线连接两个节点,箭头由进口国指向出口国,同时用连线的粗细来体现贸易权重。

(二) 石油贸易复杂网络结构特征

1.节点强度分析

如前节所述,贸易网络中,贸易关系通过节点连线来表示,而贸易关系的多少则显示为节点度,即节点度越大,说明与A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数量越大,出口国家数量及进口国家数量则用出度与入度来表示。贸易量的多少则显示为节点强度,即节点强度越大,说明A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石油贸易量越多,出口石油量及进口石油量则用出强度与入强度来表示。

出度与入度、出强度与入强度之间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本文仅对出度与出强度进行详细研究,入度与入强度不再赘述。本文以2005年至2014年为研究时间范围,以2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节点度及节点强度的变化过程。

计算25个贸易国家的平均出度,如表1所示,曲线表示如图2所示。平均出度演化曲线显示,2005~2014年1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节点出度变动较小,起伏在3.5~4.5之间,2005年至2007年,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石油贸易关系日趋紧密,并于2008年达到峰值,2009年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沿线国家开始向外寻求更多的合作可能性,以降低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平均出度小幅降低。2014年,石油价格下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石油关系趋于紧密。

计算25个贸易国际的平均出强度均值,如表2所示,曲线表示如图3所示。数据显示,2004~200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石油贸易交易量逐渐提升,2008年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量趋缓并有下降的趋势,2011年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石油贸易出口量逐渐增长,2014年石油出口贸易量下降。

在21世纪初期,西方学者提出,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度的分布曲线呈现出帕累托分布的特点,而非泊松分布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网络结构中,在双对数坐标体系下,各个节点的度的分布以及累计度的分布有一定的线性关系。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节点出度与累计出度、节点出强度与累计出强度的分部,如图4所示。图中,以Inpk≥k为基本条件进行累计度分布计算,以Inps≥s为基本条件进行累计强度分布计算。整体来看,双对数散点图呈曲线分部,且局部有一定的直线分布特征,该特征表示,节点度以及累计度的分布,并非无标度网络。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新进入贸易网络的主体较为保守,倾向于寻求较为了解的特点贸易区域,二是新贸易节点因其竞争性的欠缺,需考虑运输成本、贸易安全等多种因素,因此一般不会出现无标度特征。经以上数据分析及原因分析,在丝绸贸易经济带进行贸易网络构建,不仅能够加强经济区域内的互惠共生,同时有利于构建新的贸易节点与贸易大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桥梁,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2.均质化程度分析

物理学参数之一熵,最初是计量物理分子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方式。将其延伸到复杂网络结构中,可用于进行网络均质化程度的计量。熵值主要分布在(0,1)之间,熵值越大,则表示复杂网络中,各个节点的重要程度趋同性越高,网络中的节点分布规范程度越高,反之熵值越小,各个节点的重要程度差异化越大,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呈现星型网络特征。

本文以2005年至2014年为研究时间范围,以2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计算无权贸易网络标准出、进口结构熵及加权网络标准出、进口强度熵,如表3所示。

表3中,无权网络标准,出口结构熵值均低于0.5,如上所述,石油贸易网络结构中,各节点的贸易地位差异较大,出口量主要集中在掌握石油资源的个别国家手中,石油贸易出口网络呈现星型网络结构。进口结构熵值普遍高于出口网络熵值,说明与石油贸易出口网络结构相比,进口网络结构较为无序,进口国家因其石油资源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因此为保持自身石油进口的稳定性,试图寻求区域外经济主体进口石油。若加入贸易量影响因素,形成加权网络结构,与无权贸易相比,其强度熵值均高于结构熵值,说明贸易量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选择差异程度较低,所形成的加权网络结构呈现出均质化的特征。且进出口强度熵值均高于0.5,说明加权网络结构表现出无序的规则网络特征,同时,出口强度熵值稍低于进口程度熵值,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量相比于出口贸易量,分布较为均匀。

3.核心-边缘结构

本节通过分析无权网络的密度、标准差、距离、程度中心势和中介中心势,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所得数据如表4所示。由表可知,石油贸易网络的密度均较低,而标准差较高,说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国家互相贸易程度较低,且贸易仅局限于个别国家之间。距离值均为2左右,且从2004年逐步提升后于2012年开始下降,表明沿线国家间可通过两个节点实现石油贸易互通,具有一定范围的小世界效应。贸易网络中程度中心势均高于中介中心势,表明沿线国家间贸易网络均衡性较弱,从结构层次来看,具有核心-边缘结构的特点。按此特点,结合陈银飞在2010年提出的关于核心-边缘结构等级划分的辦法,本文将核心度高于0.1的国家定义为核心国家,核心度介于0.01与0.1之间的国家,定义为半边缘国家,核心度小于0.01的国家,定义为边缘国家。[12]

按以上划分方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核心国家划分情况如表5所示。核心国家数目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包含中国在内的五个国家核心国家地位较为稳定,英国等三个国家的核心地位逐渐降低,而印度的地位逐渐提升,并稳居核心国家范围内。近几年各类型国家数量基本稳定,表明石油贸易形势基本稳定,集中于几个核心国家来支撑。

四、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一) QAP 方法介绍

QAP即二次指派程序,主要用于检验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性,即对两个矩阵对应的单元格值进行比较,可获得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而后对系数进行非参数检验。本文将两个矩阵定义为A矩阵与B矩阵,采用QAP进行计算的步骤为:一是对A矩阵及B矩阵的对应要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计算A矩阵与B矩阵的相关系数;二是同时随机置换A矩阵中的行与列数据,再行将A矩阵与B矩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三是多次重复第二步,得出相关系数的分布;第四步将第三部所得的相关系数分布,与第一步所得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计算不低于第一个相关系数的比例,以确定两个矩阵之间是否存在着强关系。

(二) 指标选取

1.经济发展水平(P.GDP)

引力模型提出,两个国家间单项的贸易流量与两个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与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参考该模型理论,本文将经济发展水平纳入指标范围。石油运输多以海运或者管道运输方式进行,相比两个距离的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要素均对石油贸易量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未将距离纳入指标范围内。

2.能源替代效应(Ener)

随着能源创新的不断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层出不穷,且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新兴能源可一定程度上替代石油能源,影响石油能源的贸易量。为合理反映替代能源对石油贸易的替代效应,本文采用替代能源比重测度来体现。

3.国家间是否陆地相邻(Contig)

著名的“邊境之谜”理论说明,边境是否存在,对两地之间的贸易量影响较大。同时,无论是选择海运还是管段运输,两国相邻均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贸易关系的产生及发展。因此,本文将国家间是否陆地相邻纳入指标体系。

4.语言是否相同(Lang)

除了运输成本等直接贸易成本外,间接成本同样影响石油贸易的发展,沟通成本即为间接成本的一项主要内容,若两个语言相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同时,语言可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文化内涵,语言相同的国家,其文化差异性较低,而文化差异程度对贸易成本有着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文化差异性越低,其贸易成本也会越低。因此,本文将语言是否相同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5.人口数量(Popu)

一个国家的石油消耗量与该国的劳动力数量及劳动程度密切相关,即国家劳动禀赋越强,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会越大,而国家的劳动力禀赋与劳动力的数量密切相关,劳动力的数量主要体现为人口数量,因此,本文将人口数量纳入回归模型分析。

6.物流绩效指数(LPI)

两国石油贸易的便利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的效率,物流效率越高,两国的石油贸易越为便利,更有利于两国石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物流绩效进行考量。对于物流绩效的考核,主要可从物流准确性、物流效率性、物流基础设施完备性、物流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物流绩效指数。

(三)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及说明

QAP回归模型在数据分析时,若网络结构为稀疏网络,则有可能出现R2偏低的情况,因此,为尽量降低此种情况的发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5个国家中,与其他国家贸易较为稀疏的国家应剔除在外,主要包括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亚美尼亚,将其余22个国家纳入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本文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及CEPII网站。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上,为了避免信息的损失,尽量避免选择某一个国家的属性变量,本文选择差异矩阵作为解释矩阵,该差异矩阵是将各属性变量进行差异化处理后所得,由于陆地是否相邻与语言是否相同两个指标,为典型的0-1网络,因此该两个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差异网不同,建立二值矩阵,而后建立22*22 维的1-mode QAP回归模型,该模型的解释变量为差异矩阵,被解释变量为石油贸易状况。

(四) QAP 回归分析

由于物流绩效指数无法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因此,2005年至2009年回归模型中暂时不考虑物流绩效指数变量,2010年至2014年,再将物流绩效指数纳入QAP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随机转换次数定为两千次,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结果详见表6,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详见表7。

通过对无权贸易网络以及加权贸易网络的回归分析,可看出,各指标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影响相关性基本一致,同时影响的显著性也基本一致。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后,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影响较小,可见石油贸易网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比无权贸易网络以及加权贸易网络数据,特定指标对于贸易关系的影响一般大于对于贸易量的影响,且显著性更高,表明特定指标的变动对于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贸易量的影响。该数据与大多数石油贸易网络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在整体情况分析后,本文将对各指标进行逐一深入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差值网。无权贸易网络QAP回归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基本为负显著,仅有2011年及2013年为正显著。数据显示,在物流绩效指数纳入回归模型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石油贸易量的影响呈现为负相关且显著的特点,表明一个国家在选择石油贸易关系国时,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水平发展与自身存在一定差异的国家,即石油贸易同样符合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提出的需求相似理论。结合加权贸易网络回归分析数据,可清晰发现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回归模型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从负显著相关逐渐转变为正相关,说明随着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于贸易关系及贸易量的制约逐渐降低。

替代能源比重差值网。无论是无权贸易网络还是加权贸易网络,替代能源比重差值均对贸易情况产生负影响,尤其是在无权贸易网络中,QAP回归分析数据显示,替代能源比重差异对石油贸易关系的产生均有高于0.5%的显著性检验,且十年中有一半的年份达到了1%,表明若两个国家替代能源比重差距越大,越不可能产生贸易关系。而在加权贸易网络中,替代能源比重差异对于石油贸易量的影响逐渐趋于显著,一方面归因于近年对于替代能源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表明替代能源差距越大,两国的交易量显著降低。

陆地0-1 网。由无权贸易网络回归结果分析可知,陆地是否相邻对两国贸易关系的产生有着正向的影响,且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前,影响较为显著,因此,陆地相邻的国家,更容易产生石油贸易往来。在无权贸易网络中较为显著的相关作用,在加权贸易网络中表现反而较为不明显,加权贸易网络回归结果显示,陆地是否相邻对两国石油贸易量的多少相关性较弱,可见一个国家在选择贸易量较大的国家进行进出口时,一般不会考虑陆地是否相邻。同时,在物流绩效指数加入后,陆地是否相邻对贸易量的影响更加减弱,表明在物流体系逐渐发达的大背景下,陆地相邻所带来的便利逐渐弱化。

语言0-1 网。无论是无权贸易网络还是加权贸易网络,语言是否相同对石油贸易关系、石油贸易量均为负相关,且对贸易关系的负影响更为显著。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情况进行分析,语言相通的国家,如阿拉伯国家,均为石油资源国,互相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发生石油贸易关系的几率较低,即便有一定的贸易往来,其贸易量也会受到竞争关系的限制。

人口差值网。由回归结果分析可见,人口差值对于石油贸易关系及石油贸易量,均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人口差值越大,两国之间产生石油贸易关系的几率更低,同时互相间石油贸易量也会受限。反而人口数量相当的国家,其互相间石油贸易关系及石油贸易量发展可能性更大。

物流绩效指数差值网。由无权贸易网络QAP回归结果可知,物流績效指数对于石油贸易关系的产生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说明物流绩效差异越大,越不利于两国间石油贸易关系的发展,因此,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石油贸易发展,可通过健全沿线国家物流网络来提升贸易关系,此项也正是亚投行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内容。在石油贸易量方面,物流绩效指数差异影响并不显著,说明物流绩效指数相近国家,虽能够有更多贸易关系产生的可能性,但是并不影响两国间贸易量的选择。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带国家分为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并以此2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研究数据建立石油贸易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采用QAP 模型提出影响石油贸易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5~2014 年期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量逐年增长,贸易联系在整体上保持不变,石油贸易联系的网络结构呈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第二,石油出口的控制权被少数国家掌握,其贸易网络为有序的星型结构,对比而言石油进口的贸易联系网络结构较为无序,石油进口国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政治策略维护贸易秩序确保石油进口的稳定性;第三,石油贸易网络的脆弱性增强,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较强的异质化程度,核心-边缘结构现象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少的核心国家承担石油贸易加剧了网络的脆弱性;第四,沿线国家的人口差距、替代能源比重差距对石油贸易网络存在负面影响,对比而言,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程度对石油贸易网络的影响不大;第五,石油贸易网络还受沿线国家的交流语种和物流绩效的影响,贸易联系更容易在不同语言的国家之间建立,难以在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建立。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国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贸易联系,巩固我国在石油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第二,加强我国与石油出口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完善与沿线国家的石油贸易机制,采用多元化的政治策略维护石油贸易的稳定性;第三,以自身为基础,协助沿线国家尤其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石油贸易网络的均衡发展; 第四,利用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机遇,建立国际石油交易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逐步完善石油储备体系,推动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WILHITE,A.Bilateral Trade and'Small-world'networks[J]. Computational Economics,2001,18(1):49-64.

[2] GIORGIO FAGIOLO,JAVIER REYES, STEFANO SCHIAVO.On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world trade web: a weighted network analysis[J].Physica,2008,A387:3868-3873.

[3] BACKUS D K, CRUCINI M J. Oil pric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50(1):185-213.

[4] BALAT, MUSTAFA. The position of oil in the middle east: potential trends, future per spectives, market and trade[J].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006,28(9):821-828.

[5] GUPTA, ESHITA. Oil vulnerability index of oil-importing countries[J].Energy Policy,2008,36(3):1195-1211.

[6] 孙晓蕾,杨玉英,吴登生.全球原油贸易网络拓扑结构与演化特征识别[J].世界经济研究,2012(9):11-17.

[7] 刘建.基于社会网络的国际原有贸易格局演化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12):48-56.

[8] 程淑佳,王肇钧.复杂网络理论下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1342-1346.

[9] 王娜,陈兴鹏,张子龙,等.“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联系网络结构研究——基于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的社会网络分析[J].西部论坛,2015(3):55-65.

[10] 郎一环,王礼茂.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态势及中国的政策响应[J].资源科学,2008(12):1778-1783.

[11] 程淑佳,赵映慧,李秀敏.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20-25.

[12] 陳银飞.2000-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31-40.

Network Structure Analysis of Oil Trade Patter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Bu Jingjing,Wang Boju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Beijing 100029,China)

Key words: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oil trade; social network; QAP model

(责任编辑:张积慧)

作者:卜晶晶 王博君

第二篇:全球环境产品贸易网络演化研究

摘 要: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全球环境产品贸易,有助于平衡全球贸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本文基于贸易区位熵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全球环境产品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的进程和结构。结合2015年APEC公布的环境产品清单,从全球环境主要产品的区位熵和贸易格局演变的角度进行差异分析,明晰了全球环境产品的区域性特征及贸易增长趋势,并为我国参与全球环境产品贸易竞争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环境产品;HS编码分类;区位熵;贸易格局

本文索引:李嘉雨,肖艳.<标题>[J].商展经济,2022(01):-064.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联合行动能力的增强,环境友好型产品贸易自由化之路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球环境产品的平均关税下降显著,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一直在延续。环境产品的开放对于关税保护的研究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自由选择》一书中所说:“幼稚产业论实际上是一种烟幕。所谓的幼稚产业总是成长不起来,而且关税一旦开征,几乎就不会取消。”在中国,高关税保护下的民族产业未能快速成长起来,开放和竞争却促成了一大批民族工业的兴盛。文礼朋、陈晓律(2012)对于关税与经济增长的不同关系进行了梳理,特别就关税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1]。宣昌勇、晏维龙(2012)采用空间经济学模型,对产品差异化程度、市场规模及关税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只需要对差异化程度较大的产品采取关税保护[2]。贾根良(2010)认为,历史经验说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才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3]。我国学者对于APEC环境产品清单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李丽平、张彬(2014)遵循APEC环境产品清单对环境影响的链状逻辑,对我国税率、经贸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即我国关税降税压力巨大,国内政策的调整箭在弦上[4]。万怡挺(2011)认为我国在世界银行的43项环境产品清单中,既具有出口方面的进攻利益, 又具有进口方面的防守利益,建议调整关税以实现市场贡献和出口收益之间的平衡[5]。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贸易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贸易统计数据库,以APEC环境产品清单的54类HS编码的产品为基础,搜集整理了2001—2017年环境产品的相关贸易数据,研究国家或地区的选取基于该类产品贸易额大小排名,将排名前14位的国家或地区作为环境产品贸易的研究对象,这些国家或地区分别是:德国、法国、菲律宾、韩国、荷兰、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意大利、中国、加拿大,将54个 HS六位编码作为一个系列产品类型进行相关分析。

1.2 贸易网络构建

以区位熵来测算国家间环境产品产业的贸易集聚程度,根据贸易集聚程度构建贸易网络分析框架的基础。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中,区位熵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主要用于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贸易区位熵的演化由产业区位熵衍生而来,以测算国家间产业贸易的交往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TQij指国家i与国家j贸易区位熵;Xij指国家i向国家j出口贸易额;Xiw指国家i对全球的出口总额;GDPj表示进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w表示世界生产总值。一般情况下,区位熵以1为临界值,若是区位熵大于1,表示国家i与国家j之间有着显著的贸易交往;若区位熵小于1,表示国家i与国家j之间的贸易交往较为不显著;若反向区位熵同时高于1,代表国家i与国家j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贸易关系。鉴于数据的大小,本文在子产业选择上,选取了贸易额高于5亿美元的子产业,并对其分别进行了贸易网络格局的分析和研究。

2 全球环境产品贸易网络演化历程

环境产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研究不相同,产品的归类范围与通常意义上的产品或产业归类也不一样。对于环境产品归类范围的定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对象和范围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因此,环境产品的HS编码分属于多个章节,产品归类的跨度也较为广泛。

第一,发达中心国家的双向贸易国和单向贸易国呈现固化趋势。以2001—2017年的发达中心国家进出口环境产品的国别与数量为研究对象,结合双向贸易和单向贸易的国家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可得,中心国家的双向贸易国家数量和单向贸易国家数量基本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并且区域分布也呈现基本稳定的状态。

第二,中心国家的双向贸易伙伴国中更多与本区域内国家发生紧密的联系。将中心国家双向贸易区域进行划分和归纳分析,就全球环境产品而言,在中心国家的双向贸易来往过程中,区域内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中心国家的单向贸易国家一般地理距离较远,多数国家存在跨洲际的产业关联。以2001—2017年中心国家全球环境产品的单向贸易情况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单向贸易国家的所在区域进行划分和归纳可知,跨洲际的贸易合作是产业关联的主要形式,但是也存在区域内的单向贸易往来。例如,中国的单边贸易对象多数是亚洲国家,说明亚洲部分国家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内单向贸易往来。

第四,大部分亞洲区中心国家的单向贸易国有显著的增长趋势。以2001—2017年亚洲区中心国家全球环境产品的单向贸易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和归纳,分析其增长趋势可知,大部分亚洲区中心国家全球单向贸易国家的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见表1)。

第五,2001—2017年,不同国家EGA产品阶段性增长情况差异度较大。以2001—2017年度EGA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较为典型的国家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分阶段及比率地比较分析可知,阶段性贸易额增长率及其变化在不同国家的差异性显著,且2008年之后,各国环境产品的全球贸易增长呈放缓态势。例如,以中国为例,相对于2001—2008年这一阶段贸易额增长率为2121.17%,2008—2017年的贸易额增长率为166.07%,整体下降明显,达到了1955.1个百分点;以罗马尼亚为例,2001—2008年贸易额增长率为898.52%,2008—2017年贸易额增长率为159.74%,整体下降了738.7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不同国别间的阶段性增长率变化也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性(见表2)。

3 全球环境产品贸易网络演化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当今世界,关于贸易自由化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等纷纷强调绿色增长的理念,WTO要求各成员国协商谈判,适当降低相关环境产品的关税壁垒以促进贸易自由化,标志着这场历久弥新的讨论已经从理念走向实践。结合本文关于环境产品贸易网络化变迁的实证分析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发展的战略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部分发达国家环境产品关税已普遍降低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应加大环境产品关税的减让力度。通过敦促自贸协定的履行,逐渐对环境产品的进口征收较低或零关税。税率的大幅下调,可使大量国外先进的环境产品及企业涌入本国市场,倒逼国内企业向创新发展的高效企业转型。

第二,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产品行业,政府应鼓励国内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抵御国际上全线环境产品的竞争。我国应结合自身的优势技术,综合产品特色、改进和完善环境产品的认证清单建设,以突出产品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打破国际贸易的技术性壁垒。

第三,国内企业要用足用好优惠原产地政策,因地制宜地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创新发展环境技术和产品,形成区域内到区域外、从单一到多样化的技术领先优势,逐步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从多方面着手,加速与APEC国家及相关发达国家在环境产品认证系统上的融合和统一。此外,加强国内的环境产品制度建设,是达成产品国际认证的基础与前提,建设科学和完善的国际环境产品清单,有助于满足国内巨大环境产品市场,也为国际市场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五,提高国际环境保护和治理服务的参与度。鼓励我国企业大力参与以技术为依托的具有环境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工作,實现从产品优势向技术服务优势的转换,鼓励我国环境保护类技术和服务的跨国输出。

参考文献

文礼朋,陈晓律.19世纪的关税保护与经济增长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12(7):65-72.

宣昌勇,晏维龙.FTA背景下市场规模、产品差异与关税保护:基于空间经济学模型的解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8):137-145.

贾根良.保卫民族产业与内向型经济:中国崛起的唯一选择[J].当代财经,2010(12):23-33.

李丽平,张彬.APEC环境产品清单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21(3):5-15.

万怡挺.多哈回合环境产品谈判中我国的攻防利益研究[J].国际贸易,2011(2):19-22.

作者:李嘉雨 肖艳

第三篇: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各产业贸易逐渐呈网络模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对促进社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WTO统计数据库1993年~2012年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数据,通过贸易区位熵测算国家间贸易集聚程度,从而刻画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及其演化特征,在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机理。研究认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历了由“单极化”向“多极化”的演变历程,子产业贸易网络遵循“发达国家(地区)一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口集聚、进口分散”的特点。处于产业链低端、中端和高端的产品贸易网络存在较大差异,低端产品基本实现了向发展中国家的全面转移,而高端产业目前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处于演化初期。研究表明,影响贸易网络演化的因素分为政策环境、经济水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电子信息贸易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带动贸易活动向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集中,廉价生产要素为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发展提供优势,高生产水平国家保留价值链高端产业贸易网络。此外,政策要素同样为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对自身贸易网络扩张有引导性作用。

关键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演化因素

0引言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G10bal Production Network)发展较快,区域内集聚和区际问分工现象明显。与生产网络同步发展的是,基于区际问产品分工及消费市场和生产市场不匹配等因素,电子信息产业产品、信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流动,在国家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全球贸易网络。

产业贸易网络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与政治经济环境的调整,全球贸易网络的演化特征及机理已成为涉及国际政治、宏观经济、企业行为等多种要素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球贸易网络由国家间贸易流汇集而成,贸易双方生产能力和经济能力的非对称性是贸易网络形成的重要基础。在贸易过程中,进出口国家均可获得产业效率、收益提升等优势,但先进生产水平一方将获取更高的贸易收益,也对应存在更高的贸易风险。针对贸易网络的研究内容早期以刻画网络形态特征为主,利用网络平均最短距离、集聚度、节点度分布等指标测度国家间贸易网络的物理特征。如Wilhite等研究发现国家间存在双向贸易选择关系,国际贸易网络形成具有小世界特征,与地理区划差异显著。之后,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推进,国家间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贸易频率与贸易规模增大,全球贸易网络开始向复杂网络演化。由此,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利用模块方法鉴别贸易集团及其核心、利用网络强度熵考证贸易网络“异质性”等方法,为复杂网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手段。从具体产业门类上看,现已有学者研究了全球高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能源产业如铁矿石、原油等的全球贸易网络特征,但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生产领域占主导地位,后逐渐转移到亚洲发达地区,至21世纪,电子信息产业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五大价值创造环节集聚或分散于不同地理空间,全球生产网络逐渐形成,与之相伴随的是跨区域贸易网络关系的建立。从理论上看,贸易网络和生產网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现有研究多将全球贸易网络与生产网络及生产链分为两个研究体系,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由此,本文通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网络关系,刻画其时空演化特征,并选取高贸易额的子产业分析其网络变化特征,从将生产地理与贸易地理相结合的视角解析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网络,以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及其全球化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贸易数据来源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数据库,为1993年~2012年主要五国(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及美国)与全球200个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额数据。经济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统计数据,为1993年~2012年全球200个国家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全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国逐渐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开始发生变化。因欧盟成立于1993年且贸易数据目前公开至2012年,选取1993、2005及2012年国家间电子信息设备产业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研究,包含海关编码两位数产业中的“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音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Hs:85)及其下属的48个四位数子产业。

1.2贸易网络构建

借鉴已有研究,利用贸易区位熵测算国家间电子信息产业贸易聚集度,构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贸易区位熵由区位熵指标演化,测算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量比重与进口国全球GDP比重间的关系,用于表示贸易流的显著性。

其中,TQLij表示国家i与国家j贸易区位熵,Xij表示国家i向国家j的贸易出口量,Xjw表示国家i向世界的贸易总出口量,GDPj表示进口国j的国内生产总值,GDPw表示世界生产总额。本文以1.0作为贸易区位熵的临界值:若高于1.0,表明国家i向国家j出口贸易流显著;反之则不显著。当TQLij和TQLji同时高于1.0,我们称国家i与国家j具有双向贸易关系,且贸易关系较为显著。

基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文以主要五国或地区(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及美国)为核心构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网络中保留贸易区位熵高于1.0且总产业贸易值高于5000亿美元、子产业贸易值高于500亿美元的国家。该贸易网络依托全球各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贸易构建,存在单向、双向两种网络关系,单向关系指两国贸易进出口关系中仅一方对另一方的出口贸易显著,双向关系是指双方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出口贸易。考虑到通货膨胀对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数据有较大影响,以全球CPI为调整系数,以2012年为基年对各年各国贸易值进行调整,保证筛选标准的一致性。

2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及子产业贸易网络演进历程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逐步成熟,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以跨国域、跨洲域的网络模式呈现。各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水平及需求水平不断变化推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变,且不同子产业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研究主要五国或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构成的演变历程分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的变化,并进一步选取48个子产业中世界贸易总额高于2000亿美元的3个子产业分析其贸易网络变化。

2.1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进历程

研究发现,中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变化显著(表1.图1)。2005年较1993年存在明显扩张趋势,贸易关系显著的国家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中国贸易网络扩张现象最为突出,贸易网络国家数从2个增加至8个,实现双向贸易关系国家“零”的突破。与2005年相比,2012年多数国家贸易网络保持平稳微缩状态。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制造职能向东亚地区转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仍以高速扩张,贸易网络国家数由8个继续增加至17个,一跃成为贸易网络规模最大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形成以美国为中心、欧盟及日本为次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整个网络呈现出向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集中的趋势。网络以五大核心国家或地区为主要构成,次一级节点国家仅有两个(新加坡、马来西亚)。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网络参与度较低,且以进口贸易为主,很难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贸易规模。此时的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构成简单,涉及国家数较少,进出口贸易交易额相对较少,资金流向较为集中,美国成为最重要的产品出口地,日本和欧盟次之。

21世纪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网络不断丰富,逐渐复杂化。2005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关系趋于网状结构,网络内国家节点数增多,次一级节点国家数增至9个,进出口贸易关系丰富。世界电子信息产业贸易额显著增加,但仍集中在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整个网络不再是单个国家主导模式,而是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地区)均在网络中有重要地位,次一级中心新加坡、马来西亚具有网络集聚的现象,有潜力发展成为下一个网络核心。新加坡成为核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关系国,马来西亚由1993年的进口贸易国转变为出口贸易国家。此外,各国贸易呈现出洲际集中性,各国在其所在洲更易发展出集中的贸易网络。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和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网络进一步演变。至2012年,贸易网络关系更加复杂化,次一级国家节点数增加至13个,国家覆盖面更加广泛,澳大利亚、以色列、巴西等部分大洋洲、南美洲、中东地区国家加入贸易网络。原有节点国家中,墨西哥、泰国、俄罗斯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新加坡、马来西亚仍在次一级节点国家中居重要位置。但新加坡变为进口贸易主要国家,仅与中国存在显著的出口贸易关系,马来西亚同样以进口贸易为主,辅以少量的出口贸易关系。核心国家贸易关系变化显著,表现为:美国在网络中表现为“孤岛节点”,其进口贸易关系大量减少,大额贸易关系数量有所下降,出口目的地由全球向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集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的新兴“重要极”,其网络基本覆盖全球贸易网络的所有国家,且大额贸易关系丰富;欧盟以亚洲国家出口贸易及欧洲国家进口贸易为主,日本网络全部集聚于亚洲地区,韩国网络则发展为欧美进口贸易及亚洲进出口贸易网络。该网络中,亚洲国家地位显著提升,东亚国家最为显著,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的新兴力量,欧美发达国家不再具有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垄断地位”。

总体而言,过去20余年間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经历了显著变化,整个贸易网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次一级节点国家数不断增多,大额贸易关系也大量增加,国家间进出口贸易关系充分丰富。各国贸易额增长率结果表明(图2),贸易重心由美国向东亚国家转移,贸易网络以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地区)为主,但覆盖面不断扩大。就主要国家而言,美国网络由进口导向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贸易关系由亚洲国家贸易拓展到亚洲及美洲国家贸易;欧盟进出口贸易同时发展,但进口贸易有所缩减,主要向欧洲国家贸易集中,欧盟内部成员国家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日本从亚洲最重要的贸易国家演变为主要进口国家,其贸易网络完全向亚洲聚集;韩国贸易关系不断丰富,保持进口贸易为主的网络模式;中国贸易网络实现飞跃,由简单贸易关系演变为复杂丰富的贸易网络,具有绝对进口贸易地位,且大额贸易不断增加。次一级节点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贸易网络同样丰富化,演变过程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经历了从进出口贸易向进口贸易型的转变,成为具有核心国家潜力的次一级节点。

2.2部分电子信息子产业贸易网络演变历程

电子信息产业包含的48个子产业贸易额存在较大差异,选取其中2012年世界贸易总额高于2000亿美元的产业进行贸易网络分析。具体为:“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HS:8517)、“无线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制造业”(HS:8525)和“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H8:8542)。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构建过程相似,利用1.2中方法计算国家间贸易区位熵,选取贸易额高于500亿美元且贸易区位熵高于1.0的国家贸易关系形成子产业贸易网络。结果表明,不同子产业的网络构成及发展趋势不同,其发展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价值分工模式息息相关。

“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贸易网络发展特征为进口国家数量扩张显著,出口国家数量基本保持稳定。20世纪90年代,“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集中于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等核心国家或地区,以日本、美国出口为主,美国、中国为最主要的进口国家,其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中国香港地区。随着各国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2005年出口国家数量显著增加,分布更加广泛。日本和美国由出口主要国家转向进口主要国家,中国、欧盟、加拿大经过10余年生产力充分提升,成为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至2012年,进口国家数量进一步扩张,覆盖至大洋洲、南美洲等更多区域,出口国家向亚洲集聚,韩国加入主要出口国行列。结果表明(图3),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在“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贺易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个贸易网络出口重心由欧、美、日向亚洲转移,进口重心则呈扩散趋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先发展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技术,成为最初的出口国,由于技术溢出、产业升级等原因,它们逐渐将该产业的制造职能外移,选择利用进口的方式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了该产业的制造职能,并逐渐面向全世界拓展出口业务。

“无线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制造业”总体呈相似趋势,但其进出口国家覆盖面在2005年已显著扩大(图4)。20世纪90年代,“无线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制造业”国际贸易关系较为简单,显著贸易仅存在于日本、美国、中国和欧盟之间。21世纪后,该产业进出口贸易迅速扩展,2005年贸易网络充分扩张,出口国家由3个增加至9个,进口国家由3个增加至17个。2005年以后,贸易网络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与“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显著不同的是,进口国家中存在近半数的发展中国家,覆盖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于该类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且自身生产水平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只能依靠进口。出口重心虽然也显示出向亚洲地区集聚的趋势,但欧、美等国家(地区)仍然处于出口国家行列,制造职能并未完全转移。结果表明,该产业相比“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等生产职能完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生产,因而其网络重心转移仍处于中期,贸易网络仍呈现多极化现象。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是所有电子信息子产业中贸易额最高的子产业,2012年该产业全球出口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韩国等五大核心国家或地区在该产业中占据显著优势地位,尤其是韩国,在该产业中地位显著。泰国、墨西哥、菲律宾等国逐渐加入到贸易网络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非核心国家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该产业贸易网络演变相对较为缓慢,1993年~2012年基本保持平稳状态。至2012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仍然是该产业贸易网络的主导国家,但韩国、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地位也在逐渐提升。图5表明,“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仍然在少数生产力领先水平的国家间进行贸易,非洲、南美洲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很难形成贸易规模。一方面,生产水平落后国家对于该类产品的需求较低,尚未完全掌握运用及加工产品的技术,故进口需求较小;另一方面,当前贸易网络的主要国家仍需要掌握该产业的进出口主动权,国内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国家不会考虑将产业大量转出。“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已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上游,各国目前仍在致力于该产业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故贸易网络将基本持续现有构成模式,由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且已掌握该产业主要技术的国家构成。

总体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电子信息子产业贸易网络基本呈稳定扩张趋势,其出口重心呈现“发达国家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但不同子产业间存在显著差异。生产链上游产业即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子产业演变进程更为缓慢,如“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贸易网络至今仍以核心国家为主,而“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基本已实现网络的扩张,且生产重心转移到东亚及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各子产业贸易网络逐步趋向“出口集聚、进口分散”的特点发展,子产业生产力形成区域性规模,产生“全球出口极”,而随着国家技术水平的进步,各国产生对子产业产品的需求,因此进口需求国则呈全球覆盖趋势发展。

3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影响因素识别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形成贸易网络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子产业贸易网络“出口集聚、进口分散”的发展特征。全球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政治环境都对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有深入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经济水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技术水平、进出口贸易条件等各个方面。

3.1经济全球化助力全球电子信息贸易网络形成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活动全球化、贸易关系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融资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等方面,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的形成与演变有重要影响。首先,在生产活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实现了国际分工,要求各国之间形成产品快速高效流通的网络,因此跨国分工模式在发挥国家比较优势、提高产品价值的同时也加强了国家间的电子信息产业联系。其次,贸易关系全球化提高了国家进出口贸易的覆盖面,实现贸易网络的不断扩大。21世纪后,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不断扩大,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大洋洲、南美均有较高的网络参与度。最后,人才和技术的全球化流动带动知识溢出,为贸易网络的演化提供可能性。人才作为知识、技术储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全球化流动带动流入地区的技术水平提高,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贸易网络新“出口极”的产生。

3.2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带动贸易活动向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集中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贸易网络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同样呈现区域化集聚趋势。随着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经济水平及国际地位的逐年提高,中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贸易网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逐渐替代欧、美、日等国家(地区)的生产职能。贸易网络极点的产生需要以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水平及产业水平为基础,区域中经济与生产水平发达的国家可以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地理邻近的国家间贸易成本相对较低,随着贸易的频繁进行,政府会采取措施维持自身在区域中的贸易优势。区域一体化组织如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等内部存在贸易互惠条款,鼓励区域内部产业贸易进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贸易网络呈现向经济一体化组织内成员国集中的特征。

3.3廉价生产要素为发展中国家贸易网络发展提供优势

电子信息产业对生产要素的资源分布及价格水平较为敏感,包括劳动力、资本、信息、时间等方面。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职能朝向生产要素资源更为丰富、价格更加低廉的区域流动,为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嵌入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提供可能性。电子信息产品的组装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資源需求量大,且成本占比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相对稀缺,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价格低廉,产业网络重心逐渐向该地区转移。值得注意的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也将对转入地产生一定的就业效应,提高劳动力要素的利用效率。此外,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全球流动有效弥补欠发达地区的不足,促进贸易网络的全面化。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投资、购买专利等方式融入贸易网络,生产技术发源地则通过创新掌握技术前沿,保证贸易网络的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

3.4高生产水平国家保留价值链高端产业贸易网络

生产技术水平是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发展的必要条件,出口贸易国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生产需求,进口贸易国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满足进口产品的使用需求。电子信息产业总贸易网络中技术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生产技术优势集中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地区,随着其他地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贸易网络开始发生演变,向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美洲其他地区延伸。随着全球性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重组的推进,初级技术水平要求的子产业(如“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已经完成了生产职能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的转移,进口贸易国基本实现全球全面覆盖,多数国家都具有运用产业产品的技术水平。中级技术水平要求的子产业(如“无线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制造业”)处于生产职能转移中期,发达国家仍占有一定的出口贸易份额,但发展中国家成为贸易网络重心已是显著趋势。高级技术水平要求的子产业(如“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仍处于生产职能转移初期,发达地区在贸易网络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地区十分重视此类高端子产业的主动权,控制贸易网络的规模,少数核心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等)进入贸易网络。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随子产业贸易网络重心的转移逐渐呈现全球化分布,高生产水平国家保留价值链高端产业,以维持自身在贸易网络的不可取代替代性。

3.5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带动自身贸易网络扩张

政策对于产业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产业政策是引导、保障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加速该国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提升。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国家关键技术》(1991)、《国家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战略规划(NITRD)》(2013)等政策的推行为其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导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及贸易水平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世纪末,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刚刚起步,在贸易网络中贸易关系简单。2005年以后,国家充分提高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视,发布系列政策推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由此带动了中国在贸易网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引导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提出进行电子信息产业的初步转型。可预见的是,今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将逐渐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但实现这一产业结构调整仍需较长的时间。

4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贸易区位熵测算国家间电子信息产业贸易集聚度,构建贸易网络,对1993年、2005年和2012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表现出明显的演变趋势,总体呈扩张趋势。网络经历由“单极化”向“多极化”的演变历程,次一级节点国家数量增加显著,大额贸易关系逐渐丰富。贸易网络重心由欧、美、日等国家(地区)向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地区)转移,网络构成以北美、欧洲、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中国成为网络中最为重要的进口贸易国,与网络中多数国家间存在进出口贸易关系;美国逐渐转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职能,呈现“孤岛化”发展模式。

第二,全球电子信息子产业贸易网络同样呈扩张趋势,子产业网络遵循“发达国家(地区)一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演变模式,呈现“出口集聚、进口分散”特点,网络覆盖面充分丰富,但不同子产业的演变进度不同,产业链低端、中端、高端产业间存在显著差异。“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制造业”等低端产业基本实现全面转移,出口贸易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无线电话、电报、无线电广播、电视发送设备制造业”等中端产业处于转移末期,出口贸易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处于转移初期,网络依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第三,本文将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因素分为政策环境、经济水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经济全球化通过促进生产、贸易、资本、人才的全球性流通带动网络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网络呈现区域化集聚的特点;国家的政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生产要素资源分布及价格水平影响贸易网络的演变方向,基本与资金、技术流动方向一致;地区生产能力是贸易发展的基础,进出口贸易国家均需一定满足产业技术需求的生产能力。

总体而言,本文全面總结了以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韩国为核心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子产业的贸易网络演变模式,并识别了贸易网络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但相较宏观尺度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而言,中观尺度的区域贸易网络、微观尺度的国内省市及企业间贸易网络将更加错综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如何将产业价值链融入贸易网络模型,分析不同环节的网络流向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高菠阳 李俊玮

上一篇:餐饮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钻井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