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2022-10-26

在当代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众多教学范式中, 艺术范式更多地强调从艺术的角度去体验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的情感与美感。夸美纽斯、黑格特、伊斯奈尔、贝塞特等人认为:教学不像进行化学实验, 它没有固定的程式, 而更像是在用心地且投入情感地去画一幅画或演奏一段音乐。教学的艺术性更多地强调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情感性。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心理动力、愉悦情绪、高尚情操等涉及心里和社会诸因素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学的艺术性革新, 超越着眼于教学技巧和技艺的传统教学艺术观念, 从生命的高度, 从师生生命活力的展现这一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课堂教学艺术性。但是, 目前教学艺术性研究无论是总体意义上还是各个学科层次上大多局限于课堂内教学艺术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对于课前课后教学的艺术性研究不足, 另外, 尤其从归纳抽象的理论上未能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层次, 难以更广泛地起到教学艺术性设计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 本文拟就课前学习资源设计准备、课后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语言艺术的本质、艺术化教学法以及教学艺术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 为完善和深化教学艺术性研究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1 以人本主义和传播美学为理论指导的策略

以人为本是当前教学理念的核心, 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即是说, 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应尊重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 突出学习者的情感、意志力、价值观等学习品质, 应充满人情味。而传播美学主要研究传播活动中的各种审美现象, 传播主体通过独特新颖的手段, 创造丰富生动的具体形象, 带给传播接受群体或个体强烈的感官刺激、情感愉悦乃至心灵的净化。作为主要传播对象的审美信息具有鲜活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独特新颖的表现方式等诸多有别于纯认知信息的特征。[1]教育教学传播活动同样要遵循传播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其间不但要满足学习者知识上、生活上的需要, 也要满足教育者、教师和学习者感情上、态度上的需要。可见, 传播美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都是现代教学艺术性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以人本主义和传播美学为理论指导, 能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而这些正是提高教学艺术的真正动力。

2 情境化教学内容的策略

随着人们知识观和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演变, 非标准化和本土化的教材逐渐趋向于以反映现实生活情景为其内容。而转变以知识点呈现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理念为以情境性事件表达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是革新传统教学艺术性设计理论, 真正提高课改新教材开发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所谓情境性事件, 即是与知识内容相适切的、内在地包含问题的社会生活事件。这样的事件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 更不是直接向学生呈现概念、公式或原理, 它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 其中包含了或强烈或含蓄的情感因素。学习就是学习者对情境性事件的澄清、强化或解读, 因而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情境性事件比起现成知识点有着自身的特性, 诸如悬疑性、典型性、情感性等诸多特征[2]。“情境性”旨在突出强调事件内容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性。当前许多采用Flash软件创作的课件虽然运用动画或视频创设了情境, 展示了事件, 表达也很生动形象, 饱含情感, 但事件、情境几乎都是课文本身设定的, 缺乏与时代和当下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关联, 缺乏艺术独创性。因而, 新教材应在选题上力求面向生活和面向社会, 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并富有鼓动性的主题, 同时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的、大家都关心的社会生活事件作为情境性事件的素材来源。这样的教学内容作用于学习主体的不单是认知性信息, 还有审美性信息, 主客体之间体现出既有认知又有审美的关系。

3 非良构、分布式知识重组的策略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法始于自明的或给定的真理, 然后通过线性联系的方式进一步对那些已经得以确定和重视的原理予以强化、构建和证实。现有教学设计大多是一种良构的知识组织形式, 以确定不变的教学目标、清晰固定的知识点、简单程序化的师生交互、简洁明晰的活动过程为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 学习者对知识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一目了然, 学习者无须深入探究便可获得知识原型、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严重堵塞了学习者自主探索知识间逻辑结构关系及其问题多样化答案的思路。这种课程设计严重缺乏作为艺术所追求的形象性、情感性以及独创性。因此, 非良构的知识重组是发现式、创新性学习方式得以真正实施的重要保证, 是确保教学内容艺术性的前提要求, 具体设计方法可以是以问题和事件情节为逻辑框架取代概念框架的知识重组。即是说, 教师精心选择文字教材教参、多媒体网络资源及社会生活中的有关资源, 在内容和结构上加以调整后使之适合于“问题解决”和艺术关照的方式组织。这种学习资源的架构呈分布式, 即一方面不限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领域和教材教参所提供的范围, 另一方面资源分布于不同的非中心的位置。学生学习时可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获得资源、寻求帮助。如在电子教材中设计相关专题网页的资源下载模块、推荐网站、联系在线专家, 提供可供学习者自主选择的多种问题解决工具。所有这些基于多媒体和网络优势的学习资源不一定非得是教师所完全掌握与了解的。事实上, 新兴的网络艺术为非良构、分布式知识重组以及艺术化的教学组织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这得归功于作为网络艺术根本表现和结构手段的多媒体、超文本链接及其交互方式。多媒体使得网络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所构造的艺术世界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和高密度的信息含量。超文本链接把网络构造为一个四通八达、立体交错、没有中心的世界。而交互性使得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审美交流不但能在精神层面进行, 还能在现实层面即时对话。

4 隐喻化语言表达的策略

综观现有各种话语表达方式, 无疑隐喻的修辞语言极其适于课堂教学中艺术化的语言表达。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就是把某事物的名称用来指称另一事物。现代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概念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隐喻意义是“两个类属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理查兹认为:在描述抽象物体时, 隐喻思维尤其能够帮助人们化抽象为具体, 通过人类已知的熟悉的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未知的抽象的事物。隐喻最重要的语言特征是矛盾性、模糊性、不可穷尽性、系统性和方向性。它的意义不存在于词典之中, 也不是机械地产生于字面, 它为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准备了一个“可能世界”。因此, 隐喻语言和隐喻思维对于发现式学习和学习者对知识个性化的理解能够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

在新型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失时机地通过转用、类比等手法, 利用学生熟知的喻体事物作为“透镜”, 去洞察、发现和解释另外复杂而学生不甚了解的较为生疏的本体事物。从而代替直接的提供问题的标准答案或经典性的解题方式。学生在这种生动而深刻的人性化语言环境中, 根据原有认知结构, 提取已有经验, 产生独特见解。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 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 沉闷化为轻松,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5 暗示教学法合理运用的策略

保加利亚精神病理学家兼教育家洛扎诺夫倡导的“暗示教学”主张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和人的可暗示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高效率地学习。这种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关注学习者的无意识领域, 努力挖掘人的潜能。因而, 运用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指导创新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增强教学艺术性的一种较好选择。

暗示教学尤其强调艺术的暗示效果。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 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艺术能促进灵感的产生。因此, 艺术化的教学力图为学生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和想象的多种感觉参与的审美体验来增强教学暗示的效果。教学信息是根据环境暗示的原理精心选择之后再加工而成, 各种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单元及其综合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 留给学习者更多创造的余地, 而不是知识内容简单形象的直接表示, 恰当引入具有舒缓节奏的优美旋律和美妙和声的音乐, 使学生在聆听这些音乐时, 思想集中在音乐上, 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自由联想随之产生, 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 灵感也随之出现。因此, 暗示教学法的合理运用不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 而且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6 科学与人文价值并重及其强化创新的评价策略

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融合的原则是教学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反映到心理学层次是智能、品德与个性, 反映在哲学认识论层次上是真、善、美。三性统一既是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是连贯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机制。新课改倡导的创新性学习方式不固守循序渐进原则, 不要求机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 不过于注重知识在量上的积累, 尤其反对无差度慢节奏的死板的重复练习, 它常以有一定幅度和难度的快速过渡与跳跃来完成某种学习, 强调知识在质上的飞跃。因而, 创新性学习资源及学习活动是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 从内容、形式结构到全面综合的设计都力图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创造出更新的知识, 学习反馈和强化则来自于学习过程和结果所具有的创新和发现的性质, 进而突显作为教学艺术性的独创性特征。

综上所述, 把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纳入设计范畴的教学应当具备的艺术审美特性, 在于学习内容作用于学习主体的是审美性信息, 师生与教或学信息之间体现的是审美关系, 学习者感知接受的自主性、积极性源于生动的感性形象及其内蕴的强烈情感, 深入持久的体验玩味和创造性理解出自教学本身的独特新颖。从这个思路出发, 一定会使教学艺术性的研究更深更广。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 传统的研究关注教学技巧和技艺方面, 新课改从师生生命的展现角度提升对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本原认识和把握。针对目前教学艺术性在研究范围和理论高度上存在的局限性, 提出增强教学艺术性的有效策略对于拓展和深化教学艺术性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教学艺术性,传播美学,情境化

参考文献

[1] 姚和鸣.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有院出版社, 2001.

[2] 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1) :21-25.

上一篇: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汽车数字仪表的A/D转换和步进驱动软件模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