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实践看如何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

2023-01-27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具有了吸引力, 学生便会产生兴趣。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 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 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采取各种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 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以下是我对如何增加思想品德的吸引力的几点看法.

1 优化教学理念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在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将正确的价值导向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注重课内外结合, 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2 端正教学态度

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 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知识认同与情感认同程度, “亲其师, 信其道”。

例如, 在《我与老师交朋友》一课中, “师爱浓浓”是的教学重点。“我与老师交朋友”是教学难点。这一问题道理好理解, 但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就比较困难。因为初一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与老师缺少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有些同学甚至对老师敬而远之或畏而避之, 严重地影响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另外, 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给处理师生关系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学生观, 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尽其所能的重要条件。老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不是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的主宰, 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和领路人, 疑难问题的解答人, 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 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参与者。只有创设良好的民主参与氛围, 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3 创设教学情境, 寻找学科吸引力

情景, 即情境认知理论所说的“实践场”, 是指为了达到一种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实践场的创设是为了能为学习者提供能达到学习目标的背景与支撑, 以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具备两个特点:其一, 能促使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其二, 能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 按照与学生直接经验联系的程度可以创设:实物情境、故事情景、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小品表演情境、活动性情境、反思性情境、艺术情境、问题情境。

在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逢是首歌》在歌声让同学们产生共鸣时老师作了引导。

师: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在我们的一生中, 我们会和许多人相逢、相识, 到相知, 我们从茫茫人海中在寻觅朋友。那么, 你有没有朋友, 你和哪些人是朋友?为什么?

生:……

师:同学提到了你的朋友有同学、父母、老师……, 在学校生活中, 都希望和老师成为朋友, 对不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师生交往的话题。

课堂一开始就从歌曲的情境中自然地直奔主题, 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课堂上了。

4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科吸引力

教无定法, 在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面, 本人反对那种教条式的生拉硬扯、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定既与教学内容有关, 也与老师的个人因素及学生因素有关, 做为一堂课的主导者——老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应结合自身特点, 突兀个人优势,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5 发挥学科特点, 增加学科吸引力

思想品德学科有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 从思品的内涵可见: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有一环节: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我们和老师朝夕相处, 难免会发生误会、发生矛盾, 当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下面有个故事, 请你续写。

课件: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情景再现:请依据现实生活, 把故事续写下去。

语文课上, 李平的邻桌同学传纸条给他, 约他放学后去踢球, 但李平立刻把纸条退给了他, 并轻声劝他上课不要传纸条, 可语文老师只看到了李平退回纸条, 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 李平感到既委屈, 又生气……

小提示:对矛盾处理可以设计好几种结果。

师:根据提示把故事写下去。 (同学可以合作) 最好从李平的角度去写。

师:如果你遇到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 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

师:当你犯错误时, 老师是怎样做的?当老师犯错误时, 你会怎么做?

这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生活情景, 所以学生立即敞开心扉谈论起自己的感觉, 讨论激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达成了一致意见, 达到了教学目的:

(1) 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 要学会冷静思考, 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态度)

(2) 根据当时的情况, 向老师作出解释, 说明情况;也可以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方法)

(3) 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 背后议论老师;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 更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避免)

当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时, 并能取得成功享受学习成果时, 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这门学科。

最后还是以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要多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寓教于乐, 深入浅出, 务求实效”。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的主导地位异常重要。如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寻找多种途径提高学科吸引力, 注重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学实践,思想品德,兴趣,吸引力

上一篇:达州市油菜菌核病防治策略下一篇: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