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背景下独立学院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为例

2022-10-2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崛起, 高校教育也悄然发生变化。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各个领域的发展, 人们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向“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并非对知识不屑一顾, 而是基于知识并结合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人才。对于大发展的社会经济, “创业型人才”不单单需要一小部分“精英”的贡献, 而是需要大众共同努力创造繁荣的景象, “大众创业”才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更需在这一浪潮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大众创业”对独立学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 “大众创业”产生的背景

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的号召以来, “大众创业”这一词汇和行动遍地开花。大众创业是人们借助我国改革开放及其一系列政策的优势创立自己的家业与事业, 并积累有形资产和财富, 是人们为产生成就与财富的工作[1]。社会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 对服务种类和服务品质的要求更加精细, 增加了大众创业的机会、拓宽大众创业的渠道。

(二) “大众创业”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如今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不仅仅从单一的知识、技能等某一角度出发, 更多的是考验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这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知识、技巧等能力并能综合运用。创业型人才在此基础上要获取更多的能力方能取得成功, 因此, “大众创业”对人才培养实际上是提出来一个更高的要求, 将人才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2]。

(三) “大众创业”对独立学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教育日益繁荣的今天, 高校人才培养更为细致。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更趋向于应用型, 即培养适合社会、经济等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各个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以及重点专业发展, 探求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19世纪90年代MBA引入中国, 旨在培养商业人才。“大众创业”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创业型人才培养却与之具有不同之处, 创业型人才不局限于单纯的商业运作, 其涉及“业”的方方面面。对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也应涉及到方方面面, 这对高校、教师、学生等都产生极大的影响, 改变独立学院的办学、教学理念。

二、东方学院管理类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一) 调查研究方法

1.样本的选择。本文调查选取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13级、14级、15级管理类专业为调查对象, 包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会计系、经济系财务管理、金融等九个个专业, 53个班级共计3015名学生。

2.数据收集。本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该内容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184份, 回收问卷168份, 其中有效问卷147份, 回收率91.3%, 问卷有效率为79.9%。同时, 通过我院就业办及学生处获得管理类专业学生具体的创业人员信息并运用滚雪球方式取得样本内学生创业人员的准确数据。

(二) 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情况

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人员为71人 (年收入超万元) , 占样本总数的2.355%。其中, 学生创业类型主要集中于互联网领域 (含微商) 有52人, 实体领域有19人;且大多数未注册公司, 仅6人成功注册公司, 如图2-1所示。同时, 通过调查与访谈, 创业学生的创业量级 (年) 集中在百万级以内, 其中年收入超千万和百万各一名, 主要从事互联网金融和营销策划, 如图2-2所示。

三、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 是各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指导性文件, 是组织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体现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和办学特色,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院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学科 (专业) 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这五类课程组成[3]。我院在《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文件中要求各专业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15%, 理工农类专业不少于25%。实践教学环节可设置选修环节。这一规定极大的提高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机动性, 有利于各专业尤其是管理类专业根据课程对实践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和设计。如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实习、以及《旅游学》课程实践等。

(二) 课堂学习与经验学习相结合

本科阶段, 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还是课堂学习。然而, 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 教师难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甚至有时连课堂反馈都很少。无法吸引学生课堂听课学习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认为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学了也没用, 其次在于授课内容枯燥, 两者占比达79%, 如图3-1所示。在学生希望改善的授课环节中, “课程实践应尽量外出而非用课程论文、讨论等取代”排名第一位47.3%, “增加仿真软件使用, 模拟企业环境”这一选项也占比34.6%, 如图3-2所示。

学生经过12年的中小学学习进入大学, 对大学学习有着更高的期待, 这些期待体现在对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以及学以致用上, 以上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因此, 我院加强并严格各类实践教学环节, 规定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均不得免修, 并且在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方案时, 应从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进行制定[4]。

四、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方案

(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相较于其他综合性大学、公立高校, 较为显著的特征是教学服务先行, 科研学术随后。这从我院教师职称构成比例中可明显看出, 以我院管理系教师团队为例, 助教1人占比6.7%, 讲师11人为73.3%, 副教授3人为20%。橄榄型的师资队伍, 教师以讲师为主, 师资队伍整体为教学型团队。同时, 师资队伍平均年龄在35周岁, 硕士研究生学历超过90%。

年轻、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潜力, 在避免成为刻板的“教书匠”的前提下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思维, 增加师资队伍的实践机会, 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 进而建立起一支具有创新、创业型特征的师资队伍。

(二) 发挥“第二课堂”教育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 应明确培养目标, 设计科学的培养模式, 在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 更应注重实践学习, 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泛指能够在非课堂环境中学习到知识、技能等能力的各类活动和学习。

由于我院在学生综合测试表的设置中将学生竞赛列入加分项, 且其趣味性与竞争性较强, 因而学生对课外活动和竞赛具有极高的热情。我院将“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希望之星”以及各专业知识竞赛列入重点支持项目中, 在资金、加分、荣誉表彰等多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中。

同时, 我院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从企业参观到学生实习深度合作。增加学生的见识, 丰富学生的实践, 提高了学生对企业和市场的认识, 有益于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行动。

(三) 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策略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单独依靠某一体系完成是不现实的,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保障体系是基础, 支撑着培养体系与实践体系的实现。三者相互作用是成功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策略, 构建“三位一体”培养策略, 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使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摘要:“大众创业”从政策导向、社会认可到企业发展具有不可逆转的生命力, 不断要求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对东方学院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意愿、创业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探寻适合于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大众创业”背景下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师资队伍、课程设计、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 改进旧有方案进而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

关键词:“大众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

参考文献

[1] 连小敏, 阮秀庄.大陆香港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科研管理, 2005 (26) :75.

[2] 吕莹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4.

[3] 王庆金, 田善武, 高昊.协同培养机制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创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9) :105.

[4] 徐礼生, 高贵珍, 赵亮, 曹稳根, 王梦婷.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阴山学刊 (自然科学版) , 2018 (01) :86.

上一篇:焦炉煤气制甲醇造气工序碳转化率计算分析下一篇: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