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安徽外国语学院为例

2022-09-12

过去一年里,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先后召开, 系列文件陆续出台, 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也是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是人生中最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第一课堂,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蒋娟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行业特点, 分析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她认为还应致力于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1]。黄倩总结出了H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目的、教学模式、师资能力主要四个方面[2]。孙建华从课程体系角度做出了研究, 认为课程体系设置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好坏[3]。张勤在阐述培养必要性和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从合作办学背景下提出了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4]。综上所述,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还较少, 集中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识等上, 但也为安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一、安外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能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一) 安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功和专业能力, 熟悉企事业单位中物流运作, 拥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人文素养好、实践能力佳、环境适应快、社会责任感强, 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与物流学科相关的专业理论与方法,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电子商务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物流方面的管理和运营等相关工作, 有一定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二) 安外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能人才的内涵

人才培养方案里这样定义的, 能够主动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了解相关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 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能力。

二、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安外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情况及三届学生的调查廖家进行分析, 安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创新创业意识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是灵魂, 然而大部分家长、学生在就业观上还存在着偏颇, 认为大学毕业后理所应该找个好工作就行, 也有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少数优秀人才的精英教育, 与民办三本学生无关, 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不看重。安外创新创业课程学分所占比重是2.37%, 学时比重所占比重为5.2%, 也说明学校层面在教育过程中也忽视的观念的转变。

(二) 理论教学体系不完善

安外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 专科课程和通识课程开设较多, 虽然也开设了就业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指导等相关课程, 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但是课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很多只是停留于表面, 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且没有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 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 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上, 实务类课程中动手实训时间较少, 学生操作能力没有得到训练, 而物流行业正是实践性强的行业。

(三) 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安外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包含学科竞赛、科学研究、课外科技实践等内容。首先在学科竞赛上, 每年参加安徽省组织的物流专业双创大赛, 但是很多老师和学生过分注重创新创业比赛的成绩, 为了大赛而大赛, 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 在科学研究上, 有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题也是少之又少。最后, 在课外实践上, 学校与多个校外企业有合作, 例如合肥德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UPS联合包裹外包服务 (安徽) 有限公司等。双创教育需要校企双方齐心协力, 但企业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愿投入, 也缺少对学校的设备投资、技术创新的支持, 均导致安外的实践教学体系薄弱。

三、建议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外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 树立创新意识, 优化课程体系

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氛围, 切实增强学生和老师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观, 确立现代的人才评价观。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突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的综合创新创业人才。因此, 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评价时, 要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知识的更新, 对其进行动态性把握。

根据培养目标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要不断修改物流人才课程体系。借鉴国外经验, 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总学分和总课时比重。加强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建设, 增设《创业管理》《创业政策指南》《创业融资及财务分析》《商业计划书撰写》《科技创新》等门课程。并且课程要呈现体系化, 在八个学期要分配合理, 逐步递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切实对学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帮助。

(二) 升级校企合作,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要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首先, 确认创业导师制度, 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职称人员为校学生导师, 对学生双创项目进行一对一指导。其次, 引入社会资源, 建立专项创业基金, 支持学生创业项目引入、资金支持、创业孵化等专业服务。再次, 聘用企业优秀人员来校兼职教师, 共享他们的社会阅历。最后, 派在校老师前往企业顶岗实习等, 建立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队伍。

(三) 优化环境, 学校构建帮助平台

安外在校园增设创新创业项目。学校要重视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 向其他学校学习, 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增设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增加项目扶持金额额度, 鼓励学生进行双创研究;每年从各个二级学院遴选出优秀的双创项目进行孵化, 比如提供场地、经费、市场、导师支持, 颁发相应证书。经常开展交流活动, 组织创新创业系列培训, 举办双创讲座, 学生与老师们共享创新创业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并且积极参加各类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精神, 以赛促创, 在比赛中锻炼成长。

四、总结

如图1所示, 只有通过系统全面的培养学生, 不仅包括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训, 也包括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与实践, 就能有效的使得物流管理专业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契合, 切实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其中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在树立创新意识、优化课程体系, 升级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优化环境、学校构建帮助平台方面。

摘要: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21世纪, 社会对物流人才要求标准越来越高, 因此对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安徽外国语学院 (后文简称“安外”) 为例, 找出目前安外物流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优化建议, 以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帮助大学生不断增强创业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蒋娟.“互联网+”时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8年 (21) :71.

[2] 黄倩.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以H高校为例[D].合肥工业大学, 2018.4.

[3] 孙建华.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5) :32.

[4] 张勤, 王会文.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 2018年11月第15卷第22期:83-86, 92.

[5] 杨军, 张强, 税文兵.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 40 (8) :149-150.

[6] 高文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7] 赵金华.《打造创业教育“循环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1) :77-80.

上一篇:鹧鸪菜人工再生苗繁育试验初报下一篇:提高资源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