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2-09-11

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探究如何加强学生创业创新教育, 完善各大课程体系的建设,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 师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

对我国大学生教育而言, 大部分仍然是停留于传统式的课程教学。关于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人处于启蒙阶段, 关于创新创业的目标和过程都极不稳定。同样, 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也较为薄弱, 再进行相关的课程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同时存在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生能力有限, 学好传统的课程体系才是教学重点, 从而难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二) 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融入相关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举措与策略, 但其培养模式过于局限, 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修正与完善, 教育效果极不乐观。这种培养模式导致了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的独立性, 答应与其他课程进行联系, 没有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应用教学, 学生对于各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因此得不到有效地发展, 难以支撑学生进行相应创新创业活动。

(三) 学生缺乏创新创业动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倾向都存在着一定的从众性, 缺乏有力的创新创业内在动力以及目标导向, 学习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这种缺乏灵活的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师考核方式及课堂模式的传统性与单一性, 学生创新创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成为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大瓶颈。

(四) 实践教学体系落后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 实践教学环节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对已知领域的验证与巩固, 对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挖掘, 是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平台。而目前大部分高校仅仅是通过开设独立的实验来践行实践课程操作的, 其范围也仅限于传统的其实领域, 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于新兴领域的实践与探索, 学生难以形成创新创业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社会环境之下,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 越发重视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此同时, 我国教育部全面强调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并对高校培养此类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高校质量严格的人才培养计划, 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实训平台, 促进教师, 学生与学员的多方面互动。尤其是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 直接关系着社会对于“互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更新。在笔者看来, 加强我国高校计算机人专业人才的培养, 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合理制定课程教育体系

从我国环境, 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来看, 人才选择倾向于移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专业技术的技巧高低。因此, 高校应在我国当前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 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课程教育体系。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到基础的计算机知识, 还要不断强化我国计算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方面, 设计相关的课程教学, 慢慢实现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尤其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不仅如此,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 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针对性培养, 不断激发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创造性思维, 潜移默化的为学生注入创新创业理念, 为学生独自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 加强相关设备的投入

对于计算机教育而言, 要想真正培养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对于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投资, 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 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时代, 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大学生创业基地, 为学生进行自我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台阶,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此, 高校需要加大对于创业活动所提供的支持力度, 不断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三)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引导者, 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与专业素养,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教师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良好的师德, 更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高校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条件, 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高校可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能力培训, 同时加强教师对于课题的科研与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不断加强教师对于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技巧性与专业性。除此之外, 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为学校的师生提供更多实践经验。不仅能够切实加强人才社会的实训操作技能, 还可以让师生了解到社会前沿的科学技术,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经验。而校企合作同样也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共同促进学校与企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总结

综合而言, “互联网+”是网络环境的下出现的一种新形态, 这位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制造了一定的机遇, 同时也挑战了传统计算机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 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探究“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之下,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仅是驱动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动力, 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基于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人才的教育情况及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需求, 本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特色的融合进行了探讨, 以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局限性为切入点, 提出关于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1) :39-44.

[2] 姜慧, 殷惠光, 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 (3) :27-31.

[3] 郎振红.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 33 (10) :216-219.

上一篇: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及应用研究下一篇:旅游本科教育的内在症结与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