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新课程新教材于2020年9月开始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新理念,重点把握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落实校长的领导的引领作用、教研人员的学科领袖作用,引领教师和班主任、家长得思维转变。

第一篇:新课程论文范文

新课程呼唤“新”教师

奉献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各种教育改革思想、观念的冲击下,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奉献者,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呢?我认为,合理定位教师的专业化角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要成为新一代教师,至少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理想色彩,但不神化

教师是天底下无上光荣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具备理想色彩。因为教育首先是育人,是培育一颗颗健康向上的心灵,是为了社会更文明、更和谐。对教师的伦理或精神性要求理应比对别的职业者更严格、更理想。教师应是爱的化身,是学生心灵的保姆。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需承认,现代教师也是“人”。而且,教师只有以活生生的“人”出现,才可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教学能够朝既定目标发展。相反,如果教师不具备最基本的亲和力,而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结果就会使教师的形象变得苍白无力,让学生敬而远之、避之。这样会让教学变为一个很“糟糕”的活动。曾经有一个小学生,不经意发现自己的数学老师在办公室笑了,竟当作重大“新闻”向同学宣布:老师也会笑。

二、坚持专业化方向,但不诗化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的校训。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伦理性的职业,品德、人格是居第一位的职业素养,但仅有道德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教师属于专业工作者,只有通过良好的专业服务、创造,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阳光。当然教师也应是教学的“万金油”,对各个学科知识都有所“研究”,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笔财富。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魅力。如在讲《圆》这一章节时,教师作以下引入: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在他的诗中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问诗人在诗中所讲的楼到底有多高?在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楼呢?诗人的这一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以实现呢?这样的问题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这也就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成为一个又专又“博”的人。

教师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教学,让知识变得更具主旋律,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时,要能从①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根的个数;②二次函数y=ax+bx+c(a≠0)与x轴的交点个数;③二次三项式ax+bx+c(a≠0)是否是个一个完全平方式;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个数;⑤形如的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条件;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等方面,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充满阳光。

有些人认为,只要教师有良好的态度、爱的热情,就能产生教育的奇迹。而实际上,一个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没有对所教学科的深入理解,没有基本的教育学、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素养,不懂得与学生、家长相处,品德再好,也难以获得好的教育效果。著名数学教师华应龙说过,教是因为需要教。没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你怎么知道什么是“需要教”?如何教?新一代中小学教师必然要习惯过一种知识性的生活:他们不诗化现实,而以坚韧的态度面对职业,以专业的服务赢得尊严和荣耀,去征服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山峰”。

三、坚持教育的灵性,但不虚化

教育是一门艺术,但是这艺术的一面是扎根于坚实的专业土壤、可敬的人格品质之上的。否则,教育就成了不可捉摸的虚无飘渺之物,就成了纸糊的玫瑰。语文及其他文科教学,课程内容本身可能就是文学的、艺术的,我们不难理解其教学具有灵性的色彩。那么数学等理科教学呢?思维的愉悦、求知的乐趣、教学语言的准确、推理的严密都可能是数学等理科课程教学独有的魅力。如:-2(2的四次方的相反数)和(-2)(负2的四次方)的数学语言表述对计算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可见数学语言的准确魅力。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享受到数学的这些独特魅力,师生在课堂上就能灵犀相通,这样的教学不就是教育的美妙境界吗?

教育灵性的一面,决定了教师角色某种程度上具有艺术气质。新一代中小学教师应该是具备这样的素养的群体: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东西保持好奇,对生活和职业充满激情,通过坚实的专业化劳动,创造教育的幸福图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认可。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时常变换角度、思维看待问题,这有助于认识教育观念和教育现象的本质,更加关注教育现实,思考教育问题,实践最新理念,实现教育理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王金良

第二篇:新课程新教材新使命

摘 要:新课程新教材于2020年9月开始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新理念,重点把握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落实校长的领导的引领作用、教研人员的学科领袖作用,引领教师和班主任、家长得思维转变。

关键词:课改;质量;评价;提升

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探索路上,如何把握新课程方案,精准掌握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学生持续成长,成为新的课题,摆在了教研组长的面前。所以,作为学校最一线的教研工作者——教研组长,必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统揽新教材,勇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自身角色新定位,以敏感的嗅觉领悟新课程新教材的核心素养和理念,以先行者的勇气去实践,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去合作研討,以创新的精神去突破,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聚焦”再出发。

一、聚焦“方向”

作为教研组长,要熟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方案的几个关键词:规范—研读—课堂改革—评价。规范,是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设置与管理,是纲领性的文件。研读是熟悉掌握文件精神要义的关键,核心在课堂这个主战场,评价是本着问题导向。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新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招生考试的重要依据,采用学分制管理,作为教研组长必须聚焦学习,了解课程设置与管理的基本规范,或听专家报告、自学、小组研读等,采用多种方式研读透课程标准和方案,精准把握课程标准,深挖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度研究解读教材,吃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分层上好必修课,分类上好选择性必修课,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同时,作为教研组长,还要学习有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习总书记有关教育的论述,学习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等文件,准确把握教育的整体顶层设计,把握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成效的所有问题,都是方向和方法的问题,只要把握了方向,找到科学的方法,才能寻先机、抢先局、破困局。

二、聚焦“质量”

质量是生命线,高质量发展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线。作为教研组长要紧紧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要在备课质量上有实效、在课堂教学质量上有创新,在作业设置上符合新课程新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有针对性,在命题上贴近生活实际和能力的考查与培养。总之,在质量上要精益求精,把质量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研究。作为学校要做好质量观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把教科研的业务研讨作为教师每周业务学习的必修内容,建立健全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让集体备课成为真备课,备真课,让备课有质量,有成效,同时采用打磨的方式,让主备人和主上课人的模式,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共同行动,确保课堂的质量。成立学校的命题中心,对命题进行审核与把关,强化命题质量,再成立教学文科和理科的督导室,强化学科的质量督导,指导教学的反思。作为教研组长要带头践行学校的教科研制度,带头创新教学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质量的学习,让学生既勤奋刻苦,也能快乐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同时,作为教研组长要关注质量监测,实行动态的量化监测体系,采用大数据,分析形成易错题,形成纠错本,既是监测教师的教情,也是监测学生的学情。同时采用大数据,用生动活泼、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如采用柱状图、线形图、雷达图等,将学生的成绩呈现出来,将本学科的质量升降情况呈现出来,进行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把分析的科学结果,与年级、学科教师、全体学生、跨学科教师、班主任分享,并为下一步的精准施教提供科学的方案和指导意见,让监测、分析为改进、提升、创新服务。

三、聚焦“效率”

效率一词的含义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了,实际就是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在这里,我强调的效率,主要是聚焦好习惯的贯穿。高效率,是在给定的投入下,最有效的获得效果的评价。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质量与效率是一脉相承的,关注了效率,就是关注了质量。效率,在教学上,体现的一是时间,二是成效。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两个要素上下功夫。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认真备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设置完美,有助于学生有效时间获得更多的练习和思考机会,获得学习的快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效率。所以,作为教研组长,既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也要研究教师的教法,既要关注学生学的主动性、自觉性,也要关注教师教的创造性、灵活性。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批改、试题的命制、资料的选用、试题的筛选、进度的设计等,无处不体现出时间和效果的关系。但是,我想重点强调的是习惯和自觉,是让学生的“学”变成行动自觉,让老师的“教”成为行动觉悟,当这样的一种良好的教学生态与习惯一旦形成了,教学的“效率”自然大幅度的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一定成为现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一定能得到实施与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能实现。

四、聚焦“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是新时代教育的指挥棒和办学导向,该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顶层设计,坚持“五破”“五立”。

安徽省教育厅于2020年6月22日印发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此方案明确了“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很明确指出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多个评价中的两个重要评价:一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二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教研组长要深入研究这两个文件的精神,更多关注这两个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要求。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评价,将以国家的层面出台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案,这是普通高中办学的方向和指南。目前,我市普通高中的评价已经形成并实施了五年的综合评价体系,涉及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六个“维度”:学生特长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课程实施、学校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品德发展,这六个“维度”既关注了教育教学的过程,也关注了成果的呈现,既关注了学业成绩,也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研组长作为学校科研的一线人员,必须研读并指导全年级,将评价体系融入课堂和课外的教育教学全领域、全过程。

在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最关键的评价是招生制度改革后的考试评价制度。考试命题的研究、学分制的管理,都应成为教研组长的聚焦。

五、聚焦“自我”

作为教研组长,对以上七个方面的“聚焦”把握如何、工作力度如何、取得效果如何,既取决于集体教科研的精神状态,研发能力,更取决于一线教研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认知、状态等。

(一)合作者

教研组长,作为学校教科研的一线人员、骨干成员,作为学科的带头人,不能是单打独斗,单枪匹马,应该是团队“作战”,教研组的研究成果如何,质量高低,代表着学校的教科研能力,关系着学生的持续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决定着“双新”改革的成功与否。学校的年级负责人和团队倾向于主抓全年级的“管理”,而学科的负责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主抓全学科的育人功能,倾向于“研究”。年级负责人和教育负责人及其团队必须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分析管理和研究的成果,实现在党建引领业务的前提下管理与研究的合一。

(二)传递者

教研组长,承担着学校教研部门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也是学科思想的传递者,也是教研成果的分享者。作为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要成为学校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坚定推动者、支持者,更是学校教学改革整体思路的传递者。教研组长要紧紧的架起桥梁,与学校学科教研部门或者德育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团队,形成合力,让自己成为学科的真正带头人,业务的尖子,新课改的探索者,课堂改革的实践者,把个人和团队的研究成果与全学科老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分享,加强研讨、加强指导,真正成为科研精神的传递者。

(三)超越者

“比、学、赶、超”是一种状态,更应该是教研人员的一种精神。

“比”,比的是干劲。教研组长要比个人的专业成长,比学科水平和思想的引领,比学校学科在区域的影响力。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实施,是学校的一次重新洗牌,没有“比”的精神和干劲,不能先行先试,不敢勇于突破与创新,不能持之以恒,不能愈挫愈勇,就难以实现专业的成长、学科的引领、学校的影响。

“学”,学的是自觉,自觉学习先进,对照自我,分析不足,扬长补短。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下的新理念,向同行学、向名师学、向名校学,在学习中积累,在学习中反思,让学习成为“自觉”,让优秀成为榜样,让成果成为示范,让影响成为引领。

“赶”,说的是提升。自觉的通过学习,找到自身或者本学科、本学校的不足和薄弱項,如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能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管理的经验还不足,课标研读理论水平还不够,本校现有办学水平还处在爬坡期,与名校还要很大差距等,需要教研组长自身业务能力、认知水平等的大幅提升与进步,真正起到带头人的作用,团结引领备课组和全学科教师的智慧,从稳、从快寻突破,迎头赶上,方能跟得上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步伐。

“超”,靠的是质量和效率。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最核心主战场,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目标导向,生情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研究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是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路径和策略。我们要瞄准新课改、瞄准知名校,要发挥超力度和加速度,在危机中寻先机,实现弯道超车,让本学科、本学校老师,成为第一批最具影响力的学科、学校和带头人。

质量如同生命,核心素养是灵魂,教科研是强大的内生动力,共同体的建设是保障,立德树人的新使命已摆在面前,时代的课题已经呈现,教研队伍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谭小林、贾伟《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几点思考》《教育评估与检测》重庆市2014年第2-3期12-14

[2]王永和《教研组建设简论》2008.11.16-11

作者简介:朱正坤,1976.11.21生,男,汉族,安徽肥东,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

作者:朱正坤

第三篇:新高考 新课程 新思考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首次自主命题的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基本上达到了新旧高考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目标要求。在此,笔者希望借对今年试题的品读,探寻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趋势及对日后高三备考复习的启示。

一、紧扣考点,强调主干知识

本卷命制严格依据《考试说明》,侧重于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选择题涉及的历史纪年方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过渡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希腊文明的影响、十月革命、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调整、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及第38题有关16世纪欧洲与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比较等,均为学科主干知识。至于选做题的考查,一些基层老师因高校老师参与命题而担心超出考纲,结果证明也是虚惊一场,三道选做题考查的依然是学科知识主干。这表明了我省对第一年自主命题所持态度之谨慎,切实考虑了基层中学的诉求,真正体现了新旧高考平稳过渡的指导原则。

显然,遵循《考试说明》对我们高三教学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是依据课标及考试大纲、并结合福建地区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对我省高考具有指挥棒作用。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如何依照《考试说明》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呢?第一,要准确领会《考试说明》中的内容要求,防止理解及认识上出现偏差。如“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民族工业的兴起”,它无论从经济结构或民族工业层面,都应包含洋务运动,但人民版必修二教材对洋务运动却轻描淡写,老师对此显然要予以补充。第二,要准确把握《考试说明》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如: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涵包括背景、内容、影响,外延则应将其与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三大方针进行比较,由此说明和平共处原则超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有利于中国发展同所有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关系,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第三,与课标相比,由于《考试说明》省略了知识要求的行为动词,尤其是诸如能力要求方面的“评价、分析、比较、说明”等,对此我们若不明确或难以把握,则建议遵循课标的表述与要求,因为课标是新课程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最高纲领。

二、突出文明史,彰显新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新观点、新理念,高校老师参与高考试题命制,则更加强了这一考查趋势。通览全卷,试题渗透着浓郁的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新史学观念。如选择题中的第14、16、20、24题对文明史的考查显而易见;第38题则通过两个人物比较,反映出中西方文明转型过程中的不同走向;三道选做题也体现了对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关注。此外,试题渗透新史学观念,第23题关于西方学者柯林伍德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考查了考生对一些新理论观点的理解和领悟。这些都提醒基层教师要关注史学界研究动态与相应成果,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改进思维。

所以,我们应明确历史新课程及新高考命题的导向,用文明史观思路梳理历史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如(1)以文明史为主线:纵向,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横向,在政治文明方面从专制到民主,在经济文明方面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在精神文明方面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理性化。(2)以“现代化”为主线:可梳理为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思想文化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代化等)。(3)以“全球化”为理念:可理出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系列问题。

此外,高中老师要关注、了解当前史学研究的观点,以引领学生拓展新视野,并应用新材料去解决新问题。如马克思、恩格斯是否一味主张暴力革命?事实上,恩格斯到了晚年,在无产阶级斗争条件发生变化(可以利用合法斗争,如使用普选权、建立政党等)的情形下,其观点已有了变化,也主张利用合法斗争的方式。对此,老师要力求通过新材料、新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创见性地分析思考,让学生从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时代变化中也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样不仅有助于还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是践行着新课程理念。

三、倡导能力立意,注重材料情境

努力贯彻能力立意的原则,立足于核心学科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人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目标考查是新课程高考的突出特点。该卷选择题部分主要是通过新材料或情景设置以测量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而主观题部分则在全面、综合考查各项能力的基础上,重在对考生通过以比较、联系来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测量。

面对上述能力考查要求,我们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一,新材料、新情境的解读及驾驭能力。史料教学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有助于改变旧高考对教材严重依赖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探究能力,所以材料题日益成为历史高考的主打产品;但高考提供的材料对考生往往是陌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提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各类新史料,包括文字类、地图类、图片图像类、数据图表类及混合型的材料,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能迅速阅读材料,从所给的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第二,要开拓学生的思路。高考题思路宽广而灵活,它往往把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糅合在一起考查。如第38题以李贽、布鲁诺为切入口,以小见大,以点显面,通过考查16世纪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背景,将三个必修模块中有关明清和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考生将古今中外相关联的历史知识进行联系、整合,形成一个宽广、灵活、有机的知识体系。第三,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其中包括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问题、比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试卷的四道主观题都是比较类试题,这必将引起我们对此类题型的高度关注,比较题是考查考生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品种。由于新编高中历史教材是按模块形式,如何要求考生将教材中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知识进行理解与贯通?无疑,联系比较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那么,历史比较题又该怎样把握呢?首先要把握清楚它是找同项还是异项,如“某某与某某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之类的问题,显然是求异项。其次对比较题可结合问题要求的几个方面,迅速回顾教材,逐一在教材中寻找到结合点。还可将两个比较事物中以自己较有把握的历史事物为参照坐标,先确定其几个比较点,然后再将二者逐一进行横向比较。

四、依托教材,强调基础性

近年来,外省一些实验省份的考题,从强调能力考查出发,一些试题的命制更强调能力立意,但往往弱化了历史性或学科性;这种强调“脱教材”的倾向,或许误导了一些教师的教学。对此,我省今年的高考试卷应该说做了较好的调适,它在强调能力考查的同时,显然并不排斥对教材基础性内容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7、18、21、22等,甚至主观题也考查了一些基础性、识记性的教材内容,如选做题中“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等都来自于教材结论,这对学习态度认真、教材基础扎实的考生较为有利。

教材是课标内容与要求的承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高考的土壤。历史试卷无论在试题命制,还是答案组织方面都将难以摆脱教材的踪影,事实上,福建这份历史试卷的每一道题都“万变不离其宗”。但就是这样一份源于教材,甚至直接取材于教材的试题,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导致本来的“囊中之物”变成“拦路虎”了呢?不可否认,这与教材地位的弱化不无关系。曾几何时,曾经奉为“圣经”的教材,在新课程背景下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常常被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淡化,转而热衷于千变万化的练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我省这份历史试卷向我们昭示的信息是:新课程在强调能力考查的同时,不应撇开教材,不应弱化基础知识、基本要求的考查,否则,历史学习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前,一些历史老师常常感慨学生对历史事件顺序颠三倒四,这固然有新课程教材体例上的缺陷,但跟我们一些师生对历史时空观的认识偏差也相关联;时间、地点是历史事件的依托,若将其抽除,必造成历史时序及区域倒置的结果。所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历史关节点)的时间和地点(区域)该记的要记,这是历史学科性所决定的。

历史新课程是专题史体例,它在突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也造成了知识跳跃、脉络不清、背景不明,常使学生无所适从。因此,依据课标,结合教材知识,形成通史体例,力求清晰地呈现出历史发展的整体概貌,这是我们新课程历史必须回归的途径,也是对学生应有的历史“补课”。在形成知识网络后,还应引导学生探明规律、揭示本质、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如必修三中的中外思想史既抽象又纷繁复杂,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演变”,实质上就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而涵盖了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其内核就是“人”,只要重点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及活动,就等于把握了这一专题的“抓手”。此外,其它的历史“常识”也要予以夯实:如掌握历史概念、理解基本结论、明确阶段特征等都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掌握。最后,要注意难点、重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整理与辨析,力求精雕细凿。

五、重视教育功能,提高人文素养

关注现实,体现史学的教育功能,一直是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今年福建高考卷也不例外。第14题关于古代福建人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隐含着对“海西”历史的追溯,第17题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当前国共关系良好进展的历史铺垫,第19题和第24题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诠释。而至于选做题A题蕴含着改革必须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的观念教育;B题蕴含着民主制度是逐步建立、完善的,不可能一蹴而就;C题与第38题更是通过历史人物的考查让考生去感受杰出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这些则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应该说上述考题的设计都意义含蓄,较委婉地联系了时代信息及道德内涵,这些对我们高中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的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它,将其融入自己的思考中,使之真正达到学以致用。而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既要注意以情动人、以史育人的内化,也要在以史育人的过程中,注意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丰富、发展学生不同的情感与观念。例如,同样是学习科技领域的历史,在介绍爱因斯坦时,主要是激发学生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在介绍新中国的科学家如李四光、钱学森等的时候,应引导学生注意:由于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我国的科技长期落后于世界。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科学家们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及科研条件,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以对民族的责任感,毅然归国,立志报效祖国、奋发图强。总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中,一定要务实,合情合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六、渗透乡土气息,凸显地方特色

体现地方特色是高考自主命题省份历史试卷命制的共同走向,这从各省历史试卷中可见一斑。同样,作为自主命题的福建高考历史卷,在强调文明史观、全球意识等新史学观念的同时,也凸显了地方色调,试题中与本省区域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历史试题中占了相当的权重。如选择题中的第14题、第19题分别考查了“闽人以海为居”、“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至于第38道主观题更是以明代李贽思想内容为考查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全卷与福建地方史题材相关的分值超过30分,可见这份试卷对本省乡土历史不可谓不重视。但乡土历史素材的考查也存在着公平性的隐忧,如何在乡土题材的取材及答案组织上,使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考生体现考查的公平性,这是高考命题应该顾全的问题。

尽管如此,高考命题适度渗透乡土历史,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引导挖掘课程资源,推动选修课程的开设,增加试题的鲜活性大有益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与热爱的情怀以及建设家乡的使命感、责任感。因而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适时、适当地联系乡土历史,力求将乡土历史的题材自然融入历史课堂;在命题素材与历史背景、问题情景中适宜地联系本省乡土题材料。但有关高考的乡土题材不要去刻意猜测,否则可能出现导向偏离。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体现了高考命题专家对当前新课程教学的思考,它必将对我省未来的高考与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的同时,扎实地把握历史的基本体系、基础知识,为自主学习和有效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责任编辑:徐小敏)

作者:黄建忠

上一篇:智能论文范文下一篇:靠谱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