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新体系,用新的理念为我们学习语文导航。

第一篇: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体会

摘 要 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内容与教学方式都逐渐发生了变革,为了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便需要积极对小学语文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为此,本文将分别提出了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累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语文课堂教学、增加情景式教学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注重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动人等多个方面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提高带来一定程度的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1 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教育观念的先进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其教育方式的应用与实施,更会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将传统的以德立教、教书育人等教育思想坚持下去,更要實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树立实施健康的新形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教师本责,并且确保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禁锢,并停留于传授学生教材知识而忽略对学生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为语文教学目标,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行为特点及心理特征,从而为学生创新教学观念并找寻更加适宜的语文教学方式,在传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与提高,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义务教学的正确培养目标,最终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张弛有度,有的放矢。

2 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累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启发并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感悟。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想要切实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仅仅依靠传统的对语文课文的死记硬背是极其不可取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利用平时对语文知识的累积强化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并且教师如果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对学生语文理解能力进行启发、培养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双管齐下,便定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实现语文理解能力的有效提高和语文学习成绩的显著进步。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说明性课文《身边的科学》,教师在对这一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在完成对课文内容讲解之后,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相关要素与特征,并将说明文的写法脉络进行梳理,借此实现帮助学生积累下说明文的具体特征与写作方法,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语文课堂教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兴趣才是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动力,兴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语文学习能动性的提高,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挖掘与开发,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对小学阶段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即好奇心与好胜心进行充分激发与利用,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教学切入点,对语文教材进行适当的涉及与改编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满足学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再加上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讲解,便可以使得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以兴趣放飞心灵

4 增加情景式教学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情景式教学,简而言之便是教师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创设,将精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画面很好的带入课堂教学中来,刺激学生好奇心,并引起学生共鸣,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更好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景式教学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丰富,更加可以有效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教师如果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好的运用情景式教学,将会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5 注重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动人

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情感教育逐渐受到了淡化,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并且对于教师来说,情感教育更是可以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淡化学生一贯对教师产生的隔阂心理,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融洽,最终使得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学生情感上的反馈与共鸣,更重要的是,情感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众所周知,语文这门学科具有着很强的人文气息,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广阔健康的胸襟、健全更加健康完整的人格,当然要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上述收获,必不可少的便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应该丰富并提高自身情感,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渗透,最终实现在语文教学中以情动人,促进学生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素养。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便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学习并掌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更好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丽曼.新课改视阈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构想[J].喀什大学学报,2016.3:106-109.

[2] 常婷.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困境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7:66.

[3] 唐美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东方企业文化,2014.7:260.

[4] 张维义.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13:265.

[5] 赵幼香.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261-262.

作者:钟义

第二篇:语文课程标准新在哪?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出发。系统总结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新体系,用新的理念为我们学习语文导航。

一、理念新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贯穿于课程目标设定、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

二、定位新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了语文教育的任务:“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语文这一学科性质定位也有了变化:“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定性更多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而《语文课程标准》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因此,学习语文。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语感的培养,还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把技能转变为素养。这个定位结束了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争论。

课程新

高中语文新课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学习体系。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并以以下五方面为突破口获得发展。

1 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2 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育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3 思考与领悟。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4 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增强文化意识,重视文化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5 发现与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索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还要学会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全套教科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系列。必修课程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按五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编为一册,共5册;选修课程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编写,共15个模块。

四、内涵新

1 关注创新精神。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2 注重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 明析语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语文的内涵更加明晰。

4 倡导个性发展。新课标注重语文应用以及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独立阅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陶行知主张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的东西)。高中语文课程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便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5 提倡评价多元。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对话”和“问答”、“夸奖”和“鼓励”、“自主”和“交流”作为评价课堂学习的标准。此外,评价不光看分数,等级、技能和素养也将融入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发展其特长。

6 体现综合性。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主要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综合。其次是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过程和方法的综合。

五、方法新

1 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发现,加以运用,从而达到创新,实现新课标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

2 上课形式定中有变。按照班级学习的管理方式运用到必修课上,选修课将有所变化。因为选修的课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采取这种分、合结合的授课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特色。

作者:庄 丽

第三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探

一、理解新课程理念,实现教学观念创新

1.正确认识数学,理解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转变

数学是科学、是语言、是工具、是基础,有广泛的应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已从幕后走向台前,特别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都直接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认识数学的一些要素,如要认识数学的两个侧面,即数学的两重性——数学内容的形式性和数学发现的经验性——正如波利亚(G·Polya)指出的,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像是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要认识数学的基本要素,即柯朗(R·Courant)说的——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构造、一般性和个别性;同时还要认识数学是一门动态的发展的科学,新课程数学定位于面向大众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功能转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对数学的需求。

2.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测试。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创新。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要做到教不越位。课堂中教师既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教学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应认识到,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重点,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二、适应新课程理念,实现数学教师角色转变

1.教师要实现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训练,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从长远看,对学生发展是不利的。“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主体,要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这种设计与组织不是以教师为“主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和组织,要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和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思维空间,有发挥才能、挖掘潜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有困难、有疑问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从而实现教师从“主宰型”向“指导型”的实质性转变。

2.教师要实现从“传授型”向“合作型”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训练,课堂成为教师单一传授数学知识的场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模仿和记忆。“标准”强调师生互动,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新的含义。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只是讲授者,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评判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对话者。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发展学生思维;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师生之间交往,融洽师生关系,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教师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变

在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数学教师更多的是单一课程的执行者。通俗一点,教师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书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仅仅是教书匠还不行,更应成为课程研究、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求数学教师应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三、运用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突破

1.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加深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并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这些内容往往很抽象,学生学起来很枯燥,难以接受;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定理。例如,在进行点、线、面投影规律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形体上的几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实现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再如,在讲到三垂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组幻灯片,以立方体为模型,使之从不同方位转动,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定理中各种情况的理解,增强对该定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要注意多媒体使用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需要,多媒体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要认为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就是保守,就是教学方法不先进。

2.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而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思想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艾宾诰斯遗忘曲线,有时也称“保持曲线”。根据这个曲线,记忆和遗忘是并存的,记忆的内容如不及时复习,记忆将不易恢复,从而形成永久性遗忘。在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记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这对学生记忆影响很大。虽说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是理解本身还不能导致长时间精确而牢固的记忆。因此必须适时地对所学知识有计划有重点地复习,深化理解,一般在一到两周内进行,达到一定次数,笔者认为至少是三次的反复应用,熟练后才能使记忆固化下来。比如学习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距离、点面、点线距离和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等,由于这部分图形变化多样,不易掌握,一定要多花些时间进行对比讲解和图形归类训练,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意识、有规律的转化能力,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隔一两周就进行过手训练,形成固化的技能。否则到以后的综合复习和训练时就会被这些问题弄得焦头烂额,甚至会让学生对立体几何产生恐惧心理,那时候再来收拾残局就为时已晚。因此该慢的地方一定要慢,要细细地体会;该反复的地方一定要反复,要遵循学生认识和记忆的规律,掌握教学的快与慢的节奏,使自己的教学形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4.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

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当今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那么,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小组合作的探讨,使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普遍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对其给予提示与点拨,合理指导。各小组代表把本组问题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从而把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再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什么是合适的合作学习的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应用。小组讨论是一种形式,但不是惟一的形式,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共同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课堂上是否实施合作学习,不是看有无小组讨论,而是应该看学生的学习行动是否具有了合作的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掌握合作技能,产生合作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合作的组织形式,选择适合合作的教学任务,否则就会对合作学习产生片面的理解而走向形式化。

合作是一种社会性活动,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相互配合、支持,期待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共同活动中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我们必须注意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思考为基础,在合作过程中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合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能做到这些,合作学习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思考,从而掌握学习内容。

5.课堂中应合理使用探究性教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学习形式上讲都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它能使数学课堂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探究性课堂主要是讨论、探索和交流,课堂上始终洋溢着民主、活跃的气氛,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学生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倾听、理解、支持或反驳别人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课堂教学中要探究什么问题,如何引导,用什么方式,何时提问等,都说明了教师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完成探索过程,鼓励创新,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人主动的建构过程。老师所教的数学必须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结构才能被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意味着数学探究性教学必须在课堂中充分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两种过程的认同与体验中建构知识。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应遵循下面几个基本原则:一是重点性原则,即所选的课题必须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核心知识;二是价值性原则,所选的课题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三是问题化原则,问题是科学思维的起点,探究性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探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四是以学生为主,即所选问题必须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社会生活实际,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能力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有些知识是不宜用“探究式进行教学的,如:超经验的知识——无理公理化方法等,难以证明的知识——无理数的幂、线性规划求解等,程序性知识——对数运算、向量运算、三角函数变换等。《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讲授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适当练习”也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该说的还是要说,该讲的还是要讲。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顾桂斌,严东来.观念刷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支点.中学数学(武汉),2002.

[3]汪凌.法国普通高中的数学教育课程.全球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方明生,水原克敏.课程自由化的若干课题及对策的思考.全球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徐斌艳.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摇

作者:张爱敏

上一篇: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