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

2022-05-13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地区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并利用教学新方法对数学教學内容进行了设计示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篇:数学新课改论文范文

中学数学新课改的思考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固然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不小成绩,但我们传统的教育方针,也只能培养“传统人才”而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创新等好的一面.新课改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数学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的得到益处。数学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新课改的精髓,在思想和行为上尽快转变,从研究教数学的方式转变为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数学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改 理念 思考

一、转变教育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转变师生角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①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②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三、转变情感互动

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

四、转变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把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学习数学潜力,更多的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

新课程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应改变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作为考核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多方面观察和评价。从静态的、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从注重智力的评价转为注重多元能力的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探索、体验的过程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例如:结合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又能促进学生注重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五、转变教学手段

知识经济来临本身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从而改变教学的传统模式。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就是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编制概念教学程序、练习程序、指导程序,这些程序的应用将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例如,函数的教学,计算机可以很快的描绘函数图像,反应函数的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当然我转变这些还不够,更准确的应该是我们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基础之上所做的所有转变。显然这对我们教师自身提高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教育与新课改后教育之间的跨越!还来源于各个地方文化背景、经济、家长观念等。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课改。

作者:管品南

第二篇:浅议小学数学新课改

【摘要】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地区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并利用教学新方法对数学教學内容进行了设计示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翻转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今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已经变身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然而,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课程改革依然存在诸多挑战:一是农村部分地区网络化教学条件不足,很多地区依然依赖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二是一些地区教师对学生从网上学习来的东西不够重视,甚至阻止学生从网络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种种问题无一不在阻碍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深入到小学教学模式内部,研究符合农村地区发展现状的新教学方法改革路线。

一、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按“预习—导入—讲授—巩固”这样的流程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个人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安排等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忽略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

改革分析最有价值的教学模式是给学生提供师生交互合作的平台,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现代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1.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源自教育学,其提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

(1)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概念框架,然后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中探索与概念框架有关的要素,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经过讨论最终达成对新概念较准确的理解。

(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基础,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其实施过程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教学情境,然后在该情境下选择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最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经过讨论不断纠错,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小学数学中认识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分月饼事例来进行引入。

②基于情境,选择问题例如: 老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2个同学,怎么分? 他们一个人可以分得多少个月饼?

③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动手折一折,建立表象。用对折的方法。把圆平均分成2份,思考其中一份该如何表述?若将圆再一次对折,则该圆被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又如何表述?

④分组讨论,加深认知讨论几分之几的意义所在。讨论小红和小明分得的月饼是否一样多?为什么?

(3)随机进入教学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学习者往往通过不同方式或途径重新学习同一教学内容就可以产生对教学内容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同样的,先创设教学情境,学习者随机选择与学习内容的不同侧面特性有关的情境,这必然会出现学习者所思考的问题多样化的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不同情境思考的结果进行讨论,学生互相交流结果,重新思考他人提出的结论。从而达到对事物或问题更全面的理解。

2.翻转课堂

教学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事先通过看教学视频、或通过上网查找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而教师利用课堂时间,针对容易出错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完成,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农村地区教学方法适应性分析

结合农村地区网络化教学条件不足以及部分地区教师及家长观念陈旧,不支持利用网络资源教学的发展现状,使得翻转课堂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地区的推行受到极大限制,而仔细分析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不难发现,现阶段,能充分适应农村地区发展现状,有效提高农村地区教学水平的教学模式非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莫属了。

三、结束语

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了解了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及教学水平等与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发展改革不协调的问题,对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分析提出了适应农村地区发展现状的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结果对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竹立.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远程教育,2014,5(24),1-6.

[2]简惠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3]舒萍.基于创新性思维角度探讨小学数学教学[J].学生之友,2011(1):35.

作者:杨玉琴

第三篇:浅谈中学数学新课改

我对数学新课改的教育理解是: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个目的,对我们初中数学来说,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来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经历,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的来源。

一、教师多换个角度来教学,为每个学生着想

常听到学生反映:“书本上我看懂了的老师讲,而且不厌其烦地讲,不懂的老师一带而过,结果还是不懂”。这种讲课就是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没有为学生着想。比如讲一个概念,不要把定义直接抄在黑板上,接着就开始做题。而要讲如何去理解、体会它,从正面、反面、侧面去讲,并指出如何去理解它、运用它,提醒同学们理解中容易出现的误区,以及它与有关概念的差别和联系,把学生易犯的错误讲在前面。再如讲解一个结论的证明或一道题的解法时,重要的不是一步步按逻辑叙述,而是要指明其思考过程。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都有所差异,总有些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只要换个角度来教,效果就会有所提高。例如,初一代数中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当学过移项以后,有些题目把未知数移到等号的左边容易,但有些题目把未知数移到等号右边更好:如3x+1=5x—6,移项:1+6=5x—3x,合并同类项得7=2x,x=35,大多数同学都能理解,但是这中间有两种跳跃:一种是2x=7,另一种是—2x=—7;对第一种解释为等号的作用,第二种是移项要变号的结果。如果课堂上教师能用几秒钟的时间稍作解释,我想就不会使学生再有什么疑问了。再例如教分式的乘除时,有一个题目(x+2),学生很容易得出(x+2),然后再约分,结果为(x+3)(x—2),这步约分顺理成章,但是如果在“x+2”整体的下面写一个分母1,即,可以使学生更理解分式的乘除意义,也体现了(x+2)作为一个整体的含义,使那些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理解并学会。在一节有关储蓄问题的数学课上,教师向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公元1797年,当拿破仑参观卢森堡一所国立小学时,赠送了一束价值12000法郎的玫瑰花,并许诺说:“只要法兰西共和国存在一天,我将每年赠送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做为两国友谊的象征。”而此后,连年征战的拿破仑忘记了这一诺言。到了公元1894年,卢森堡国王郑重地向法兰西共和国提出“玫瑰花悬案”,要求政府兑现诺言。老师随即提问,若以每年5%的年利率,且每年的利息记入下一年本金,法国政府应该为此支付多少法郎?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推导出复利公式y=a(1+p),然后借助计算器得到了结果,赔付竟高达136万多法郎!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得到解答,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不但加深了对复利计算公式的理解,而且领悟了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本质,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在的教师已摒弃了“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运用投影仪,但数学课上投影片的优点只是节省板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着重体现教师自己创作,很少注意为学生的参与创造条件。于是出现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初中几何的教学尤为重要,它使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教师能够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具生动性和深刻性。拿一节课的课件为例:初三几何“点的轨迹”第一节。首先教师让同学上来尝试:使唯一点p运动后成圆。在没有任何条件下,学生手中的鼠标只能画出一连串不规则的“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要p点加什么条件后才能使它运动后成圆?学生在经历了亲身实践后很快得出结论:要有圆心(即定点)、半径(即定长),第一种点的轨迹已经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于是出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首先作图,找中点,因为半径有无数条,当屏幕上出现半径中点时,慢慢增加半径个数,使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由静到动、由点成形的过程,这个印象应该说是相当深刻的,我想比在座位上苦思冥想效果好得多。教学是抽象的,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它提供的外部刺激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感官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等第的综合刺激。这对于实现“意义建构”知识的获得和保持都是非常有利案例。

三、设计迁移练习,使学生学会循序渐进

在学习某些新知识时,有些与原有的旧知识相离,那么教师就应该设法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寻找有关“材料”连接新旧知识,设计一些迁移练习。例如,在有理数基础上教无理数时,可找“小数”为材料,设计迁移练习题:将3,—2,写成小数形式并回答:1.这些小数各有什么特点?2.这些小数属于有理数吗?这个迁移练习中,用小数作为连接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材料,达到了“通”的要求。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更清楚有理数和无理数,对无理数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较深刻。应该承认,要做到为学生而教是极不容易的,但我想,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如果主观上能自觉地去想、主动地去做,与没有这样想:这样做,其效果是会大不一样的。而且有了这种自觉性,努力付诸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逐渐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李翔)

作者:卢战红

上一篇:绿化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控制软件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