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新课程研究范文

新课程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哈尔滨兆麟小学

吴 晶

随着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施,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成为了精读课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略读课文所占比重相对较少,而且并不列入考试的范畴,因此,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相对也不是很重视。再加上略读课文到底略到如何程度,每个教师的理解和把握也没标准,使得我们必须先找准略读课文在教材教法中的定位,寻找出一条能发挥略读教学作用的教学策略。

当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会发现原来一些精读的课文被编到了略读课文中去。现在课程改革也已经实施多年,对于精读课文的定位已经比较准确,但相对略读课文,我们还是有一些茫然。一些略读课文本身语言优美,难点也很多,如果但就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目标,似乎有些可惜,但如果重点讲呢,一课时的学习学生根本无法掌握。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比,就课文扩展来说,略读课文将更开放。”正因为这一“开放”要求,搞得教师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略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比较困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个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之间有很多相同相连之处,要么内容上,要么语言方式上,要么情感态度上等。简言之,属同类课文。对精读课文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如何,最有效的检验方式就是看其能否在具体课文中灵活应用。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安排与精读课文知识和方法相关联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略读课文中去解答。如果效果不错可以让学生在本单元不同篇目的略读课文中应用,使其熟能生巧。如果效果不理想,比较陌生,可以在不同略读课文中反复强化,并发挥小组讨论、组际交流、教师点拨等学习过程的作用。因为年级越高,一个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篇目越多,为在不同课文中反复检验和略读中强化提供了方便。编者在一个单元中安排多篇略读课文有可能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年级越高知识和方法就越复杂,需要在多篇课文中检验和强化。

新课改区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并不是说略读课文不重要,两者都是阅读的基本方式,只是侧重点不同,却同等重要。那么对略读课文该如何把握,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

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

略读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上。在阅读引导上,此时可采用多种方式:

1、根据课文前题设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答案。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能引起学生注意,便于阅读。但问题是学生如果在阅读时纯粹当个故事来读,就缺乏一定的目的性。此时,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先设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

2、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懂全文。略读课文相对于精读课文没有过多地要求知识点的把握,教师对于略读课文上也有较多的发挥余地,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让学生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谈感受,体会等,都是让学生能在阅读的前提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点拨,拓宽学生的见世面,发挥由点及面的作用。

3、抓住重点精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让略读中融入精读,融会贯通。每一篇略读文章都有文章的精彩之处,通过预设问题,找到这个突破口,层层深入,从而融贯全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略读课文的故事性强,其主线一般比较清晰,如何拉出这条主线的关键点,正是略读课文的重点。因为找出了主线,那么说明学生对本文的内容基本读懂,而关键点势必得细细品读。

4、比较着来阅读略读课文。新课改中每一单元的课文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新课文的学习与学过的旧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确定目标,从不用的角度去教学。略读课文对于教师来说不可能讲得面面俱到。对于略读课文,读懂文章内容只是基础。在教授略读课文时,教师不要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教学,每一篇的略读课文可以根据其侧重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有些略读文章可以当作作文的范文来教学,让学生进行仿写。一方面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另一面也培养了学生写作的能力。有些略读课文可以当作剧本,激发兴趣让学生进行改编或是表演。而有些可以作为积累的材料,读一读,背一背,交流感受。

三、当然略读课文“光说不练”也是不行的,适当地进行写话的训练也是必须的。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正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当然,写话的切入点要“小”而“巧”,让学生要有“现炒现吃”的鲜活感。

四、教师在上略读课文时,要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此时,教师应但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角色,及时表扬,认真倾听,适当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潜能。

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会的阅读知识,利用阅读期待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好材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途径。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略读是学生独立阅读的有效尝试,个体阅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和交流,当然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适时点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能力是学生阅读逐步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只要教学得法,措施有力,它的作用并不比精读课文教学小。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研究者不仅应重视它,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应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它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我们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加区教委的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教改实践带动学校的学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倡导全员参与、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大兴教科研之风,为学校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简要回顾

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以分析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基础,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2006年11月,学校承担了地区和加区组织的《小学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 》课题推进会的教学研讨活动,推出的语文研究课两节,省语委办到加区进行小学一年语文教科版教材调研评估到我校听课评课指导,曹雪飞、王丹华在专家的亲自指导下做课,课堂形式别具一格,意义深远,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整体性,均衡性,促使我校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在自我成长的道

1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07年地区组织的课题推进会上李晓萍出课《掌声》,在“金烛杯”大赛活动讲课教师也纷纷取得好成绩,在担任地区校本教研现场会研讨活动中学校

三、五年组的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教学研讨获得与会的赞赏。几年来课题活动丰富多采,通过丰富的科研活动,使学校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二、研究目标

1.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和应用,形成操作性很强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的课堂教学效益。

2.探索并构建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3.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细则。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改革、规范和不断完善。

三、研究内容

1.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2.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如何创设有益于构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3.教学监控策略的研究。它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四、研究措施与方法

(一)健全教育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是课题研究得以深化的关键,建立了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建立了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 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管理体系。

(二)健全制度管理,促进教育科研规范开展

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自身特点, 逐步健全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制度,如:《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学习制度》、《课题研究例会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促使教育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了使科研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积极开展校级科研活动和区级展示活动,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我们确立了学校的主课题,并形成了从主课题到教研组到教师个人的三级课题网络。为了保证课题正常运作,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①开学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③每学期上好一节课改实验课;④每月上交一篇理论摘抄和教育随笔;⑤期末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总结。教科室对“五个一”进行考评,结果纳入教师平时考核项目。教科室积极优质课比赛,定期召开学术沙龙。每学期都邀请教研员来校讲学指导。在教师中大力推进读书活动,每月至少去阅览室读书两次,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览活动。

(三)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研究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了相关课题的理论,但是如何把课题的研究和教师教学的自觉需要结合起来,怎样在教学中实施我们仍感茫然。一次偶然的研究课让我们找到了研究方法。

在一次研究课后,三年级组的几位老师的评课让大家耳目一新——以前大家评课就是走走过场,泛泛而谈。而这次评课,评课者有备而来,紧紧围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这一研究课题来评课。寻找课堂教学中问题所在,研讨教学策略和学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对一节课的研究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研究时,以日常教学中的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教师们在教

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障碍、问题,共同确立某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主题。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学预设,然后轮流试讲一次,其他老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确定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分析思考,研究者与执教者共同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作出合理解释和重新决策。

(四)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迫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有效、低效还是无效,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评价细则去衡量。课题组的教师在反复观摩、实践、反思、研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五、研究效果

1.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研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了教学行为,提高了研究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教学行为已经从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不仅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落实到了教学行为上。

2.教师教学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回顾研究之路,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实施策略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多人次被评为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优秀论文十于篇。 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六、思考与反思

我们看到收获时,也在思考我们仍然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一,提高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保证每位参与教师有明显收获,在个性与共性上如何体现与结合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丰富校本研训形式,满足教师不断提高的研训需求。并为教师提高个性化服务,促进更好的个性化专业化成长。第三,加强课题管理,提高教师研究课题能力。

今后,我们要在继续抓好课题研究的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而不懈努力。2008年10月

第三篇: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新课程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建构有差异性,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也就是合作学习。

而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师生交注过程的控制者、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总是在尽心训导,竭力传授;而学生成为客体和附庸者,他们经常体验的是被动、无为、无助,人们称这种关系为“操纵—依附式”的关系,导致的后果必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朋友式关,使学生体验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2、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使用几十年的学科教学大纲,教师在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课时数的变化及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本身对教学内容也没有选择权,只有被动,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学科的本位不在学科而在教育,即如何利用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不再依据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

3、新教学方法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问题多,学生思考少。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答。在新课程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并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4、新学习方式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

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改革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及去记忆教师讲授的固定知识,而不能去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的现状。

二、研究的目标

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探索新课程下学科课堂中新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研究的内容

1、师生关系的现状研究。

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3、新课程理念对师生教学行为要求的研究。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师素质,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2、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生师各方面发展的研究和跟踪调查,从个别提升到一般,以个别指导一般。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五、研究的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07.11—2008.2

1、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工作。

2、课题开题,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加强理论学习,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

(二)实施阶段:2008.3—2008.7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收集、积累图文素材,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小结。

(三)总结阶段:2008.8—2008.9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素材。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应是以生为本。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以生为本,就是重视学生的行为的主观意义,特别强调学生个体行为的主观层面。以生为本,就是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要求教学过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生为本,就是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此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想境界。

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和平等的。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对学生的平等与尊重,真诚的热爱与接受,合理的控制与宽容。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造良好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作为首席学者,从知识的权威者的地位转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综上所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基础,同时对学生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和谐的民主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一个协调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的自我改变。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只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刻刻的尊重。相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2、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如果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说出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

3、要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认识的不断深化。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悉心呵护。

4、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常言道: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对象特点施与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其实,研究学生往往比研究教材更重要。事实上,当我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无意间谈到他的父母或他家中的事,谈到他对某一事物的爱好、谈到他的某一特长时,往往会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他们会惊奇你对他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必然会发自内心的感激,而这种感激之情,对学生而言,就是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

5、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主动参与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取得比教师的安排、指定、布置不能达到的效果。

七、研究后的思考。

我们明白,学生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他们不再被动地学,而是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更应尊重学生,把他们看作具有独立意识的实实在在的人,充分信任、理解、鼓励他们,关心他们,形成一种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进行课改,圆满完成时代赋予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2010-04-27 14:15

在课程改革中,我校全体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实践、坚持研究、强化管理;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突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的实施,全校上下服从课题组管理,依靠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有目的的实施课题研究,使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前期工作:

(一)课题来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师生关系制约了教育教学的高速发展,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和“架子高”等不良观念,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这种不良师生关系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领导高瞻远瞩,适时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提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努力探索现行的师生关系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报福山教体局审批通过,确立并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组织教学骨干和相关人员确立课题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并针对课题研究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制定了研究计划与具体步骤。

(二)成立课题组:

在王校长的领导下,召开课题研究动员大会,成立了由业务校长--负责,--等老师组成的课题组。

1、举行开题会议,把握研究工作总体思路。

2007年3月举行了开题仪式,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布置了实验工作,从2007年3月开始,该课题实验正式启动。

2、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区教研室督导,学校负责牵头、保障制度、经费落实,全体教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采取定期会议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撰写实施方案、档案管理;***负责研究后勤保障配给;***、***负责拟写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搜集资料。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负责研究的主体设计和指导、讨论、设计、分析、反思。

(三)确定课题方案:

1、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课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各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

2、规范课题研究的保障制度。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保障制度:

⑴定期汇报总结制度。 每学期一至二次。

⑵建立课题档案,认真积累课题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素材。

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新课程理论,研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一至二次。

⑷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各类考核、评优工作中突出课题研究的科研含量,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

3、明确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⑴课题组经过学习和研究,确立了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操作性、可行性、可能性。

⑵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这一研究目标,强调以优化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4、多渠道培训,提高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们还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向兄弟学校学习,参加学习的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把其他学校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把最新的教改动态带回了学校。

(四)确立科研指导思想:

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反思积累、科研兴教

(五)建立科研工作常规制度:

1、培训学习制度:课题成员要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学习培训,自觉主动通过观摩、上网收集、自学书籍等途径不断提高创新教育理论水平;

2、作好分析统计工作;

3、开学和期末分别召开一次课题工作布置会、总结会;

4、每学年写出阶段计划、阶段目标、阶段总结;

5、每阶段进行研究教育活动讨论、进行记录、分析。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大事记

(一)研究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07年3月—2007年5月

1、200

7、

3、13:召开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公布小课题实施意见和方案

2、200

7、

3、15:讨论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

3、200

7、

3、17:中学生性格特点问卷调查

4、200

7、

3、22:情感教育学生问卷调查

5、200

7、

3、26:中学生思想情感问卷调查

6、200

7、

4、12:学习有关小课题研究理论知识,

7、200

7、

4、20:情感教育教师问卷调查

8、200

7、

4、26:进行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9、200

7、

5、9:对各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

10、200

7、

5、17:公布校本课题研究组长及各自课题研究内容

(二)研究阶段:2007年6月—2008年6月

1、2007年6月3日:召开研究适应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研讨会

2、2007年7月4日: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设更优的内部环境,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吐露心声’学生演讲大会”;

3、2007年9月:教师科研知识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写创新论文;

4、2007年10月16:校本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

5、2007年11月10日:组织学习《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

6、2007年11月16日: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7、2007年12月9日:教育叙事征文活动

8、2008年1月:王校长总结教研室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和指导;

9、2008年3月3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0、2008年3月26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11、2008年3月28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会议,布置撰写调查报告

12、2008年4月18:参观学习,我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前往实验学校参观学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感受融洽的师生关系,其励志的校园文化、灵活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2008年4月25:参观学习体会交流

14、2008年4月28:“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15、2008年5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校各年级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16、2008年5月13:“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17、2008年6月我校制定的《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校即日开始推广使用并着手在全区初中各学校推广使用。

18、2008年6月: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劳动辛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活动;

19、2008年6月: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活动教育

(三)结题整理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1月

1、2008年9月:小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工作安排;

2、2008年10月:课题成果展示,表彰研究中工作突出人员;

3、2008年12月:申请结题,汇编成果,撰写科研报告。

三、研究工作后期反思

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撰写研究和调查报告 份,研究成果 份,教学案例

份,老师论文 篇, 反思和随笔 篇,师生问卷调查

次 余份,老师获奖 多人次,学生获奖 多人次,学校获奖

1.通过以和谐关系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和谐关系愉快的心理过程,激发学习及协调关系的兴趣,强化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进一步转变了教师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方法观以及师生合作观。成就了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3.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了师生关系间存在的一些感情分歧和矛盾冲突,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

4.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在课题实验中,老师们通过家访和问卷调查以及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了学校,了解了师生关系,能主动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转变。

6.三个实验的原来的退进生全部消除,由于改变了师生关系,学生和老师成了朋友,提高也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很快,而大部分基层教师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致使学习领会的机会不多而且不落实,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显得零乱肤浅,很多东西没有很好消化,常出现依要求做形式的问题。

2、学生方面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为现在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多元化知识信息平台,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他们在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个性化发展就是一难题,这些要求的确与现有教学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影响师生关系出现快速融洽。

四、研究成果简介

伴随着历时二年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 的开展,教师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效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对全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们增强了科研意识,普及了教科研知识,教师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如我校教科室工作人员,通过研究人的记忆规律,借鉴一些名人成功的经验,荟萃学习方法之精华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钥匙》,在我校经过学生试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福山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我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7个学科提交了40篇教学设计,32篇教学案例,经过福山区教体局组织评选,我校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共计35人次获奖,

2、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极大地促进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课堂教学逐步构建起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涵盖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即“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讲评课教学模式”、“自习课学习模式”。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高潮迭起,自主、实践、探究学习成了课堂的灵魂。

二年来我校学生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例因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不满而上访,学生遵纪守法,文明待人,尊老爱幼,劳动观念、责任心、感恩心明显增强,学生人人有理想,心中有奋斗目标,学习氛围愈来愈浓,空前高涨。

3、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我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其研究成果和带来的效益也相当明显。

2008年6月我校制定的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福山区初中段《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在全区初中各学校推广使用。2007年,--校长代表我区在烟台市教科院举行的“情感教育实验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主任在烟台市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老师在烟台市举行的生物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和--老师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生物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习标准措施》的编写,在二年的课题研究期间,先后有人5人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4人获得市级论文奖,4人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5人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2人获得国家级论文奖,21人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者。

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总评连续两年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连续两年夺得福山区中考状元,08年普通高中升学率高达73.2%,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六科竞赛优胜单位”、中考优胜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科联赛优胜单位”、“文明单位”、“烟台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总之,结题工作结束后,拟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作推广性和发展性研究。师资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首要任务和工作。“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本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经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一条主线,开展师资培训的工作,促进教师尽快地成名成家,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报告

一、摘 要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挖掘并发展师生独特的禀赋与潜能。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课题组成立以来,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从调查入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跟踪调查、各种活动等多种方式,调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进行了细致的跟踪教育,探讨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和谐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的实际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和对学生的教育反馈,我们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以“爱”化人;二是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三是赏识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它说明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四是主动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以“熟悉”形象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五是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六是优化德育工作,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创设良好的软环境。同时,课题组还对影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许多教师、班主任不仅有效提高对学生指导、教育能力,同时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的降低了职业风险,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途径和方法;教育策略;研究报告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师生关系制约了教育教学的高速发展,教师一些不良的教育手段和“高高在上”的价值观念,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身处青春期的初中生,学习发展水平有差异,家庭环境天差地别,同时身体成长快于心理成长,正是逆反心理严重的时期。有的学生常常因为不理解教师的善意批评、听不懂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不喜欢,或其它一些小事心存芥蒂,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甚至和教师发生冲突,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好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正确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学生建立起新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三、保障措施采用层级式管理模式,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教科室领导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评审等工作。管理过程中实行法制——制度管理,也实行人治——人本管理。每学期初,校委会要专门计划、反思、讨论教育科研情况。(1)课题负责人:王少亭

课题组长:赵永强主要成员:王传强

黄大通

王盛章

孔淑芝

赵少芹

王友彬

李洪洋

福(2)专设科研机构——教科室学校专门成立教科室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教科室主任:王少亭

副主任:赵永强

王传强

王世章

赵永强主持教科室日常工作(3)激励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将教师的参与课题研究情况和科研成果纳入教职工考核,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加强督导检查。学校成立督导检查小组,每周对全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察后提出整改意见,提交学校,学校及时作出处理。建立“小课题”研究有效的运作和激励机制,保证“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学校还将教师是否参与教育科研以及取得的成果作为先进评比、优质课教师和教坛新秀评比的必备条件之一。

四、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促进我校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创建默契和谐的师生教育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形成 “明德笃行,博学乐究”的良好学风;全体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形成“为师、为范、讲奉献,善导、善创、求高效”的教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充分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依靠教师群体的力量,在校本研究的实践探索中群体学习,群体研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和谐共同体。全体师生“诚信、励志、笃学、创新”,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共铸和谐”,创立一个师生成功、成才的平台,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关系、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依赖于师生间情感的沟通,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如下内容: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学习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情感教育,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相关策略。政教处和班主任主要从“积极情感教育目标体系的研究”、“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研究”, “如何开展有效的学生德育工作”三个方面展开。从教师队伍中选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部分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艺术和方法的创新研究,开展“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逆反心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学校设立10余个校本研究研究课题。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1)教育实验法: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尝试改进教育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来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2)调查法:借助于一系列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活动,对师生间的矛盾冲突、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开展课题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3)案例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研究,寻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4)比较研究法:根据课题的特点,立足于实践调查,对相关的案例、活动调查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5)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200

7、1月――200

7、3月)准备阶段与理论学习召开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公布小课题实施意见和方案。理论学习贯穿教科研活动的始终,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关小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明确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转变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层次,以适应新课改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征求意见活动,在全体教职工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大讨论,提出开展这项工作的建议,找出课题突破口。通过讨论,撰写体会,把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来。利用升旗、集会、宣传栏、墙报等,营造创设气氛,营造适合我校健康和谐发展的办学环境,组织师生学习“文明用语”,组织教职工结合育人工作实践,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中学生性格特点问卷调查、中学生思想情感问卷调查、情感教育学生问卷调查、情感教育教师问卷调查,对各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调查总结,为下一阶段的实验研究提供佐证。第二阶段:(200

7、4月――200

8、6月)师生互动,实施课题研究、实验,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1、教师在教师掌握了一定教科研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组织骨干教师攻关,选定部分优秀教师自愿结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小组研究课题,定时间、定地点研讨课题,以点带面实施课题研究。

2、教科室通过课题研究会议、课题组长会议和《教科研园地》等多种形式,对教科研工作予以督察和指导,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教师经验报告等形式为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榜样和示范,着力研究班主任与学生间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任课教师与学生间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3、开展各种活动和调查。此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贯穿于实验的始终,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设更优的内部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与调查,如:学生评教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心灵对话活动、情感教育师生调查等。一个素质高的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进行疏导,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因此建立师生情感交流手记。以此为抓手,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总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学习《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举行课堂开放月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听评课。努力构建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5、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教育探索,对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相关策略开展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如何纠正学生的逆反行为,使之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6、举行班主任、任课教师经验交流会,展示“经验交流” 、“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

7、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案例,教科室择优予以发表,并向有关刊物推荐。

8、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科研成果的评选。此阶段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每人提供一节公开课,上交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案例,教科室择优予以发表,并向有关刊物推荐。第三阶段:(200

8、9月――200

8、11月)成果汇总,表彰推广,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性报告。

1、2008年9月:小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工作安排;

2、2008年10月:课题成果展示,表彰研究中工作突出人员;

3、2008年12月:申请结题,填写课题研究成果申请鉴定表,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

六、理论研究和探索

(一)师生关系影响因素调查在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我们对师生关系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课题组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学生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他们把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通过书面形式反馈给我们,课题组从中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有的学生认为,目前师生关系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

1、可能是天生的,人生下来就怕老师,在孩子们眼里,老师就像‘二郎神’,他(她)讲什么你必须听,他(她)要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没有反抗的余地,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害怕见到老师,害怕与老师交流,见到老师总是躲着,或敬而远之,长久以来产生了一种隔阂。

2、老师大都对学生有种‘偏见’,在天平的两端总有不平衡的时候,老师都总喜欢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大多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反感,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偏见,一种类似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3、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不强,互相不理解,对对方都有所顾忌,这导致彼此之间关系的疏远性。

4、在处理某些事时可能方法不适,造成了学生的反感,就加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5、现在大多数老师管的较严、较宽,在我们这些学生眼里认为‘这些老师太烦,一天到晚管这管那„„’,有些反感,甚至讨厌。”有学生认为:“关爱是最好的答案,学生就像刚刚舒枝展叶的幼苗,离不开清风的沐浴,春天的滋润,板着的面孔是苍白的,最无力的声音是呵斥,关爱是火,它能化开冰雪,在被温暖的心灵里唤起最美好的情感。给人的爱是幸福的,给人爱者心里最充实。对于老师,我们应该尊敬,关心;对于学生,老师应该给予理解,应该呵护。爱如空气,人人需要;爱是阳光,谁沐浴它,都会感到温暖。我们尽力做好每一步,让师生情更真切!” 有的学生认为:“师与生之间本就需要多沟通,多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找出问题,调整状态,还有利于老师及时查漏补缺,弥补工作中的疏忽之处。师与生多沟通,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下一阶段如何开展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沟通可以减少师与生之间的隔阂,然而一味的迁就也并非好事,作为老师该严厉时仍需严厉,不过,之后,仍需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晓之以理。”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针对调查结果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了大讨论,经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高考指挥棒对师生关系被扭曲:教师职业化的影响。(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临界,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2)在教学成绩这坐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3)职业化的进行实际上是弱化了教师的道德教育作用,教师已经负担不起高尚的教育精神,而社会仍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现在教师普通化,教师在学生中不在具有很高的威信,学生不能信服教师,而往往站在教师的对立面。其他还有: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育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浅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其它方面诸如:师生的道德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他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和谐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课题组针对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认真研究了相关策略。

1、教师策略:(1)尊重——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一种朋友的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人,我们都应该称他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也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真诚和理解,多给学生一份尊重和爱护,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用自己的头脑思索。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因为只有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也只有尊重,才能在师生间真正架起一座通往美好心灵的桥梁。 (2)爱心——师生关系的溶解剂 教育夏丏尊先生说的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3)赏识——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因此我们的教育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教育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哪些方面更聪明。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赏识学生的“发光点”,使之成发“发光面”。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可是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孩子们心灵深处这种渴望得到赏识的美好愿望,似乎被遗忘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内心世界都潜伏着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付出爱心,激励他们把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探讨,学会学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请把我们的学生,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暂时不太优秀的,都当作天使一样呵护吧。把他们培植在爱的土壤上,呼吸着民主、平等的空气,再以尊重和赏识作灌溉,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在校园里尽情地绽放!(4).理解——师生关系的黏合剂主动了解学生。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以“熟悉”形象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学的第一天,你如果能够直呼学生姓名,就他的兴趣、爱好、特长聊上几句,就他的家庭,生活情况扯上几句,这样就会使你的学生感到分外亲切,他们的第一感觉就可能是:“你既像老师,更像老朋友”,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5).修身——师生关系的强化剂不断提升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教师应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转变传统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墨守成规的紧张课堂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研究型课堂,师生互动,共生共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手段,频繁地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新”无疑容易使学生佩服,既树立了教师的威信,更在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而这些要求教师时刻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诲,只有这样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才更容易做到民主、尊重与理解。

2、学校策略:课题组研究认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仅盯在狭隘的师生关系上,还应该在校园宏观上采取相关措施给予良好师生的构建搭建一个大的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水准;对于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层面的策略,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富有创新的改革和尝试。(1)师生活动主题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单纯由教师说教不仅有务虚之嫌,而且效率低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要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关键就是动起来,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本着这个要领我们课题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有:教师主题部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典型教师经验交流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研讨活动》《优秀教学案例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活动》《教育叙事评选活动》学生主题部分:《感恩活动》《劳动活动》《责任教育活动》《知礼仪有教养活动》《吐露心声演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推动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科研活动。活动效果明显,师生关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具体活动方案和材料见档案卷宗。(2)学生德育系统化。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主角。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光靠教师的单向努力而无学生的积极配合,那是一个巴掌拍响――拍不响。学生的配合也不能指望他们自觉和自发,这时学生的教育是否到位和有成效就是对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考验。经过课题组的认真调研,我们认为以往的学校德育有点散,有点乱,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课题研究和学生管理的新需要。为此我们和政教部门通力配合,组织策划了《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将德育工作分级部,按月根据需要做成配档,明确主题,细分责任,落实检查,实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化。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汇编成《校园规则》,组织学生学习和考试,做到人人知道做什么,人人知道怎么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意识,校园风尚为之一新。以上两项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发展。(3)专题调查常态化。为了保障师生的心理健康及为教师的教学研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我们还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各项专题调查。如《情感教育师生调查》、《中学生心理调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调查》等。并及时作出总结提出相应建议。实现了专题调查常态化。这些措施都有力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课题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能够健康地成长。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建立了信心,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信任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建立师生平等交往的平台,促进相互理解,就一定能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育才育人,培养和谐的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4)学业指导专业化。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做到了这两个方面就是最大的和谐。在如何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业方面,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广泛的征求师生意见,通过研究人的记忆规律,借鉴一些名人成功的经验,荟萃学习方法之精华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钥匙》,在我校经过学生试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七、研究成效伴随着历时二年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 的开展,教师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效果。

1、师生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融洽和谐,二年来我校学生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例因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不满而上访,学生遵纪守法,文明待人,尊老爱幼,劳动观念、责任心、感恩心明显增强,学生人人有理想,心中有奋斗目标,学习氛围愈来愈浓,空前高涨。

2、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极大地促进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逐步构建起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高潮迭起,自主、实践、探究学习成了课堂的灵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3、通过研究人的记忆规律,借鉴一些名人成功的经验,荟萃学习方法之精华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钥匙》,在我校经过学生试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总评连续两年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连续两年夺得福山区中考状元,08年普通高中升学率高达73.2%。

4、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 教师在进行评价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2008年6月我校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福山区初中段《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在全区初中各学校推广使用;王永胜校长代表我区在烟台市教科院举行的“情感教育实验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迟颖川主任在烟台市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牟道君老师在烟台市举行的生物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孔淑芝和牟道军老师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生物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习标准措施》的编写。先后有35人获得福山区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奖,有5人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5人获得市级论文奖,4人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7人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或论文奖,11人获得山东省第二届教育叙事奖,4人获得国家级论文奖,21人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者。

八、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反思在两年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中,我们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深层思考。一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要有学校层面的强有力的行政支持。仅凭个别老师的一己之力很难搞也搞不好。二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要协调好各部门,有机整合才有效力。否则就会产生推诿扯皮,高耗低效,甚至适得其反。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做好适时总结和表彰,以利于持续而长久的开展工作,避免懈怠塞责现象的发生。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做到:(1)师生活动主题化。(2)学生德育系统化。(3)专题调查常态化。(4)学业指导专业化。五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要积极指导和培训教师遵守五条原则:尊重、爱心、赏识、理解、修身。总而言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方面协调共进,

第四篇: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心得

《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读书心得体会

根据这次科学领雁工程培训要求,在近期我阅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教育心理学》三本书,感受颇多,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1、通过读书学习,提高了科学教育的认识

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2、明确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为主线

在读这几本书时,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我想: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新课标中强调,科学课应该“以探究为核心”,现在,这个科学理念已经科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生在探究中素养得到提高,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教师也得到了成长。

怎样才能进行科学探究,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呢?其中的一点,对我触动很大,那就是“以问题为核心,探究必须从真正的问题出发:

1、必须是真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是研究者的确不知道该问题的答案。

2、必须是科学问题。也就是说,该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必须是科学知识,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如语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3、必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取得成功的一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因此探究首先必须有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

3、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看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读这几本书,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境界:

1、从教学层来看,体现“四个超越”:超越模式,摆脱束缚;超越教材,整合资源;超越课堂,关注生成;超越教师,尊重主体。

2、从课堂形态看,体现“三气”:大气,立体鲜活;人气,情感共鸣;灵气,放飞想象。

3、从教学特点看,体现“四有”:问题有悬念,思维有碰撞,感悟有挑战,探究有喜悦。

4、从教学风格看,体现“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我们的科学教学要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

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xxx课题组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英语教育 班级:2008级本科3班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一场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换来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人们努力探讨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世纪之交,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名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策略、效果评价等基本问题,并从中归纳出教学的一般模式。

最早进行教育模式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他们把教育模式定义为:“主管模式是一种设计课程、选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然而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邓立教授主编的《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中,教学模式则被认为是“考虑课堂教学的工具,它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概念,用以解释师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运用教学材料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学生所学的内容。”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对教学模式也有着一些各自的解释,但含义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属于教学过程范畴、教学结构范畴,教学模式是方法、是策略,是一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统一。教育改革应致力于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的产物。

二、问题的提出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人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我们既要肯定它的价值所在,不能轻易抛弃,但必须看到传授式模式的局限性,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模式而神化。如果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授式的缺点,用传授式同样可以上出精彩的课,但教师不是只为了追求一堂课的成功,而是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2、新型教学模式。即“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引导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切实发挥“师”的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就教学工作而言,面对新形势,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另外,此项研究对于我们英语教育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的意义

教师如果单纯依赖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必将使自己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无从谈起。新课程表现出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新课标为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所留下的广阔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教师的适时、适度的介入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从这一角度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寻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能参照的标准样式,也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并尽可能地使其稳定化、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贯彻课程的理念,并重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学校及更多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鉴戒。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探索适合攀枝花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2、实施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五、研究的设计方案及实施阶段

(一)研究的设计方案

1、研究的目标:

(1)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富有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案例。把握教学规律,丰富现代教学理论。

(2)立足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主体行为和学习的规律,探究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教学途径,探索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或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好的实施新课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研究的内容:

(1)针对攀枝花中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 (2)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以攀枝花中学为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法(亲身教学和听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观察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反馈)、比较法(比较各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影响)、表列法(将所得数据通过表格列举出来),内容分析法(分析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结果)等。

4、研究的时间:2012年3月是我们教育方向学生的实习时间,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研究的机会。

5、研究的人员:XXX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本科三班英语教育方向全体学生(总共10名)。我负责领导研究策划活动,其他九位负责各科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首先制定研究计划。其次,搜集整理教学经验、相关理论及教学内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理论。最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关于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研究人员在班级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将理论的学习思想、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进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探索和发展过程,并适时记录总结。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阶段。研究人员将实践所得数据用表列法进行统计,然后将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六、研究的成果预计

1、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了解其构建,深刻理解新课程变革过程的实质,提高新课程变革的成效,同时达到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起到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

2、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学校形成创新型、科研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

3、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主题发展指数良好,参与研究人员普遍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涌现一批教学创新型教师。

七、研究的经费

制定计划表格、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过程所需的费用合计约500元;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的生活所需费用合计约5000元;其他相关费用约500元。此次研究所需费用总计为6000元。

上一篇:学雷锋记录范文下一篇:小老虎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