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小学教学质量是各个学校立身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加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围绕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借鉴。

第一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订单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问题简析

摘要:针对当前订单教育的质量管理问题,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引入到订单教育中来,可以有效提升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并能不断改进,使之逐渐完善。该应用主要包括课程与人才设计、企业的参与、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反馈机制的应用和师生关系建设等五个部分。

关键词:订单教育;教学质量;改进;管理

“按订单生产”是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企业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将这种模式应用到职业教育中,就成为订单教育模式。这是一种学校依照企业的用人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它同时解决了招生、实习、毕业推荐和就业的问题。然而,订单教育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其主要问题就在于教学质量管理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教学质量难有大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订单教育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的订单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订单教育的教学管理如图1所示,多是以单向和直线的方式进行运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少,各阶段和部门与企业之间交互反馈不足,且多以解决学校当前招生困难为目标,造成一种教学和招生上的短期行为,不顾教育规律和质量,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太理想,因此也无法办出订单教育的自身特色。从总的来看,订单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图1

企业参与少,课程设置保守企业参与招生和教学,并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支持是订单教育的特色之一,但实际上,企业能参与到招生和教学中来的很少,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订单教育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在招生方面,学校没有考虑到企业要求、区域要求等因素,招入的新生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而订单教育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缺乏应变性,还在沿袭原有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校企之间没有共同研究开设哪些课程以及如何完成这些课程,往往只由学校独自决定开设课程内容。这样,学校开设的多数课程没能很好地考虑到企业的需要,造成与实际脱节。学生上岗后,也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这给校企双方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教学质量不高,缺乏持续改进的思想学校往往花费巨大努力得到订单、组织招生后,对于教学环节却重视不够,还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去运作,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于企业和学生本身的教育需求缺乏长期的深入研究和积极回应,不愿意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另外,订单教育本身要求任课教师应该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同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并不断更新原有知识,而目前多数教师不具备这些素质和要求,学校在教师素质自我提升方面也做得不够,使得教学质量整体不高。

教学评价方法有待改进教学评价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系统正常运作的控制部分。目前,订单教育中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教育的评价方法并无多大区别,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多数课程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考核为辅;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重量评,轻质评。学生在实习中,缺少企业与学校的共同评价,而企业或学校单方面的评价较多,这样会有失偏颇,缺乏公平性。另外,学生社会活动表现的评价、外部人员评价、学生道德评价和学生自评往往放在次要位置,没有得到重视。这些对学生的培养和全面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同时,企业要求学校的淘汰机制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反馈机制运作不足,系统缺乏有效修正反馈机制包括数据的获得、处理与决策机制,可以有效及时地检测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并能对照目标和标准进行修正,使教学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检讨,还可以改进教学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订单教育中的反馈机制所涉及的标准制定、学生跟踪、数据采集、决策处理与检讨机制都还有待完善。其中,在数据采集中缺少对实习生、毕业生的跟踪,没有充分听取用人企业及学生的意见,往往因学校与用人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决策失误的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在企业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吸纳,形成了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在1994版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质量改进成为企业各级管理的永恒目标,是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全面质量管理产生于企业管理中,但也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将其应用于订单教育系统,要注重在以下五方面的思想转变:

以学生需要和企业需求为关注焦点一个组织只有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而学校的顾客则是学生以及雇用这些学生的企业,从学生的需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思考问题,是思考其他问题、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的出发点和前提,学校也因此才具备了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在过去,我们总认为学生应该服从学校的教学,学校关注的焦点只是抓好基本意义上的教学工作,目标只是使学生学好课本知识。但是,今天的教育是以数字化学习、个性选择和就业导向为中心,学校必须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以此作为修正其行为的杠杆。

师生全员参与,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实现共同目标学校是人的集合,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有效的管理能使之发生聚变和裂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订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是该领域教师水平高低的问题,而已经成为整个学校的经营管理问题,涉及教师、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他们的积极关注与参与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组织系统。学校管理者应该营造适当的内、外部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一种合力,实现共同目标。

图2

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思想教学质量不再是固定的一个目标,而是要不断地总结改进,螺旋上升。在一个大系统中是这样,在大系统中的小系统里也存在这种改进。如图2所示,全教学过程1结束后,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总结改进1后,开始新一轮全教学过程2,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全教学过程n。而在教学输入、处理、输出等单个过程内部也存在着这种循环改进的过程。通过这样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目的。在职业学校招生困难重重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改进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企业中,有关改进的文献有许多,其中的一些方法也大都为人所熟悉,如跨职能团队、新点子建议制度、过程改进等,这些也都可以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起到巨大作用。

基于事实的学校领导决策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建立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用数据讲话”,为此要求组织必须有一个用于采集、加工和分析数据信息的有效测量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个关键步骤便是数据采集。而选择什么进行采集、分析、归纳及展示其结果信息,正如采集活动本身一样重要。采集过程是由收集数据及展示结果所需各个步骤构成。归根结底,测量系统的目标是帮助学校领导者始终如一地做出更好的决策,并采取更好的行动,减少主观臆断产生的随意性,以免造成损失。

学生、企业与学校紧密相连的关系在这个环境中,学校不再是一个独自存在的个体,而是和企业与学生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较差质量生源意味着学校将要花费更多的资源进行培养,也可能会成为学校不良声誉成本的主要贡献者。但不论怎样,只有当学生被视为与学校和用人企业追求共同目标的伙伴,而非谋利的对象时,只有当学生与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合作和信任地基础上时,教育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应用,这种关系日益成为甄别学校优劣的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在订单教育中的应用与实现

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对订单教育的质量管理进行改进,保持其自身优点,克服其存在的弊端,使之日趋完善,是我们订单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努力方向。其中的内容如图3所示,教学质量的保障由全面教学管理、反馈处理、反馈支路和输入输出等系统来完成。在学校决策层通过对企业需求、社会及企业评价、学生成绩和毕业生跟踪访问等反馈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完成信息测量和反馈处理,对订单教育质量进行检讨总结,从而不断对输入、中间过程处理和输出部分进行改进,使之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并能办出订单教育的特色。整个系统在通过ISO9000认证的学校中运作良好,稍加改动即可用于其他教育领域。订单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课程和人才规格设计、企业参与教学、评价机制与标准、反馈机制的应用和共同目标实现五个部分。

图3

课程与人才规格设计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出发,在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改进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在职业教育大方向不变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计划和人才规格设计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是首先要考虑的。这些改进,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志愿进行;另一方面要广泛征询订单企业的意见,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访问,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改进意见。还要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与劣势、内外部环境情况以及对有关历史数据内容的分析,做出课程及人材培养规格以及质量评判标准方面的改进,使之日益完善。

企业积极参与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与普通教育不同,订单教育要求企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与学校交流和互动,包括参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并能派送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者技师来学校任教,还可以将企业一些多余设备运到学校重新利用,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实践教学设施。同时,学校也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企业去做短期学习并了解有关企业运作程序及企业文化。学生在社会、工厂、实验室的实习和实验教学时数要科学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相关课程要达到该课程总学时的5成,必要时要达到6~8成,以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与标准教学评价是进行教学改进的重要数据来源,包括社会、企业和学校评价。教学评价要真实、可靠,因此评价标准是关键所在,标准的制定要在上述五点的基础上进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改进。在教学评价的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终结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和企业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等。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思想品德的评价,这对于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反馈机制的应用反馈机制运作的内容是组织机构对产品在市场上各种反应信息的采集、测量与分析,并做出适当的行动加以改进,使之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合理、高效运作反馈机制是组织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也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订单教育应该注重从企业、学生、社会中广泛收集信息,认真听取各方回馈信息,并做好分析处理,从而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改进。

共同目标、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订单教育,就应该有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而这些都来源于共同目标、和谐一致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订单教育的学生由于就业单位明确,因此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十分清楚。在加强与企业信息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建立良好和谐的校企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适当运用激励与淘汰机制,并处理好订单班内部及其与非订单班的关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整个团体的力量,使订单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希曾.ISO9000质量改进技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永华,张进.企业质量管理及实施ISO9000族标准实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3]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骆小彬(1973—),广东省韶关市农经中专学校讲师,西安交通大学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订单教育。

作者:骆小彬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 小学教学质量是各个学校立身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加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围绕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教学质量 管理问题

小学教育对个人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学校基础管理的核心工作。从我国小学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实施新课改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小学教学质量管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总结归纳了当前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当前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教学准备的科学性不强

小学教育的备课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部分小学教师对备课工作不够重视,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有的把过去的备案重复多次使用,有的甚至将参考书中的教案内容抄写一遍。有的学校对备课要求过于刻板,不符合小学教育实际,缺乏有效性和创新性。集体式备课没有真正达到集中教学智慧、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有的甚至将备课的教案分工准备、集中抄袭,没有真正发挥集体式备课的作用。

1.2课堂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不强

有的小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事前准备的刻板教案实施教学,没有认真倾听和解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听课遇到的难点问题,影响学生听课效果和积极性。有的在讲课中满堂提问,简单地认为这样就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和地位,导致学生被问得头脑混乱、无所适从。有的对课堂教学采取放任式方法,过于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未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清楚课堂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对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缺乏清晰的条理,对课堂教学活动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控制和引导。

1.3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不强

一些小学的班级规模设置上千差万别,有的小学的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存在教育资源浪费严重问题,有的学校特别个别重点校普遍存在大班现象,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有的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大,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安排。有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缺少专业化人才队伍,现有教师队伍缺少课程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及能力,严重制约和影响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2.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生源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的家长对于优质类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此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在教学基础环境和条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的家长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对优异时,就努力把孩子转到基础条件更好的小学就读,从而导致学校间生源分布情况不均衡。同时,由于受到教学类资源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优质校录取人数超过学校教学承载总量的问题时有发生,使各个层次和水平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班级中,从而不利于差异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质量管理。

2.2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部分家长把主要精力用在赚钱养家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失或不科学、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有的对孩子成长关心得不够,对孩子过于溺爱,无力对孩子进行必要教育和指导,更缺乏必要督促和帮助,导致孩子学习自觉性较差。有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不科学,对于孩子没有耐心,动辄就打骂,更不会给予必要的激励,家庭教育效果不好。

2.3教师素质方面的原因

部分老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认为教师待遇和公务员相比差距很大,从而导致个人心理不平衡,敬业精神弱化,责任心不强,甚至有的存在师生关系庸俗化倾向。有些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理论素养和质量管理观念不强,影响小学教学质量提高。有的缺乏创新性意识,满足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考虑不够、研究不多,导致教学质量、水平和层次长期得不到提升。

2.4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体系不健全,部分小学虽然建立了教学管理体制和框架,然而在教学质量的激励方面还没有真正建立制定,只停留于约束、限制及管理的初始阶段。学校教科研活动有效性不够,小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得不紧,教学科研水平不高。部分小学教学的基本设施和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在实验室、圖书室及实验类器材设备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制约教学质量提升。

3.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推进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强化集体性备课工作,定期开展大集体式备课,组织科组中所有教师参加;不定期开展小集体式备课,组织年级组教师参加,通过备课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教案的个性化特色,要求教师备课时将规范性与特色性统一起来,防止教师备课教案千人一面的问题。重视课后辅导,强化课后作业管理,按要求对各年级学生的作业量进行统一,防止额外增加作业的问题。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对各校进行教学质量调研式考试,促进各校、各科教学质量实现均衡性发展。

3.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课堂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和保障。强化课堂教学指导,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等多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工作,对听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进行通报表扬,对听课发现的问题用集体通报谈共性、私下讲个性问题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任务和效果落实到位。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学校通过每周抽查方式,表扬课堂教学比较规范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科目及班级,组织科任老师与班主任对习惯不好的班级进行会诊,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

3.3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以研究课题项目为有效抓手,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相关科目教研活动,自觉开发校本类课程,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的个性特色,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注重加强对小学教育学科业务骨干及专家人才的培养,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将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鼓励教师增强个人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及教研能力,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

4.结语

小学教育成效如何,教学质量管理是关键,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小学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小学教育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和推广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推进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和培养我国未来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兰英.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探析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途径[J].教师,2011(22).

[2]肖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3(04).

[3]刘肖.对实施教学质量过程控制的浅显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

作者:王爽

第三篇:基于大众化教育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策略

摘 要 本文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质管理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高校在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应成立专门的教育质量管理机构,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元化发展,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加强高校合理定位,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统一的综合教学质量内部管理制度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而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框架,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大众化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 质量管理策略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Mass Education

GAO Xiaoling

(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Key words mass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

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概念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当前高校教育发展正向着大众化趋势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结合大众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符合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并服务于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础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人才和丰富教育管理质量体系,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结构的核心,同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对宏观教学质量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宏观教学质量管理是指高等院校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规格和相应的社会需求,针对教学质量发展的情况要求合理开发不同的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比如知识基本要求,能力结构和教育发展水平,进而可以据此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纲领性指导文件,制定相关政策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而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和规范办学条件。微观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是指高校人事主管部门根据教育质量的要求,合理提供人力和物力资源等相应的教学资源,促进相关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加强对各类学校具体教学环节的综合管理,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的调整和控制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当前我国社会背景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由于受到大众化教育内涵和定位不明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同时需要结合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背景,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体系建设,并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理念的指导,可以形成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并形成相应的教育质量管理标准,因此,对教学质量管理概念的准确把握是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质量是高等教学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教学质量是高校整体工作质量的基础,是落实学院制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途径,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三是针对学生群体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绩效水平;四是高等教学管理需要提供齐全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服务工作质量,创造学习环境和条件;五是提供社会服务,同时还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其他功能方面。通过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内涵的分析,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定位,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基于教育与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要符合具体特定的社会条件,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效益目标管理,也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这个特殊的条件下,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适应大众化发展的思想,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加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

2.1 科学定位高校教育教学发展

高等教育的科学定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定位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优势和特点,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合理制定学校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进而确定高等教学培训目标、规范标准和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需要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内部相关政策和标准以及制度等进行合理设置,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相关内部制度建设促进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并且要合理考虑外部发展环境,才能构成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定位。

2.2 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

在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和终身教育程度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学科的设置,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教育发展模式的学科专业体系,创新高等教育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可以适当采取合理措施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时间,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学科教学计划,优化学科课程结构,完善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比例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科专业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学科之间交叉的优势和特色,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与高等教育办学定位更一致,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办学优势和特色,更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3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高等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标准综合管理和评价体系,特别是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结合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按照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明确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标准,同时在建立综合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注意维护基层教学工作质量,加强对其他教学环节的关注,促进每一个环节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从学生入学登记到在校学习以及到毕业考试、就业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和控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在线的、动态的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此外,针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服务水平,高等教学质量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上还体现在毕业生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针对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项工作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各个方面过程的服务措施。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过程和服务过程的质量,才能保证高等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进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4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机制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监控系统。教学质量控制应充分体现在学校学院教学质量工作之中,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机制需要以学生学习质量控制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专业课程以及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评估,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效果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管理。由于高等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等重要环节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个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实际,建设情况必须准确地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工作状态,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针对学生学习效果、就业情况以及教学资源利用现状,实现对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监督评估,反映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此外,要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对教学质量的分析,加强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形成学校内部教学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判断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和价值,也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渠道,使高等教育教学系统真正成为一个信息回收系统,促进每一个工作环节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得到体现。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众化教育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分析清楚问题的症结,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就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增加教育质量管理投资,创新教育质量管理理念,把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素质,注重学生主体,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促进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罗永彬,陈龙根,徐世浩.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2] 高海生,刘晓伟.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0(1).

[3] 苏天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 董延寿.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洛阳大学学报,2007(1).

作者:高晓玲

上一篇:反腐倡廉的论文范文下一篇:钢筋工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