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等,基于开放大学分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全面管理理论,在省级开放大学的督导下,在实施中通过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达到教学质量目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1: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探求与研究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管理,确保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要建设高素质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师队伍,提供高效高质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考试与招生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充分认识远程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结构的优化模式,促进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管理探索研究

近年来,远程教育发展迅猛,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同时对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因此,探求与研究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管理,确保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教學质量的奋斗目标是“质量第一”,这里,我们根据我校电大实际教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与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

一、建设高素质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学校要统一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远程教育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质量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其次强化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还要能熟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实施导学。因此我们要加强师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第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建立远程教育研究机构、设立科研基金、培养科研骨干和专业学科带头人,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提供高效高质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提供高效的硬件基础设施,营造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是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基础。要通过配置适应教学需要的网上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为学生学习和个别化教育,营造必要的网络教学环境。

加快建设速度,提供高质量的远程教学资源。为了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加快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速度,在增加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同时,更需努力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使学习平台提高到更好的状态。

加强网络设备维护,提升技术支持服务。网络设备的维护是远程教育顺利开展的最重要的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要努力维护网络系统,尽量使网络不中断,确保网络运行的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一)指导学生转变学习观点,合理选择课程学习内容

学生进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及时转变学习观念。其次,要向学生介绍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开设的主干课程,使之能够自主地、科学地、合理地选择课程学习内容。教师导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文字性的介绍,或是在网上发布与答疑,或是集中讲授。

(二)指导学生使用媒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

这一环节教师要对课程所使用的媒体进行介绍,包括各媒体的主要内容、对学习课程的作用、利用媒体需要的条件等。要从学生需要与可能两方面指导学生选择媒体,让学生真正明确各种媒体的内容与作用,使学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以网络为主要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形式,老师每天都要到网上浏览,随时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贴回复。为有效解决工学矛盾,还要充分利用省电大的网络教学课堂和会议系统,组织网上直播形式的课程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四)重视实践教学,巩固教学成果

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布置与检查力度,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召开开放教育毕业实践环节师生见面暨培训会,邀请专家培训指导,有效地巩固教学成果。

四、加强考试与招生管理

(一)加强领导,落实考试安全责任

坚决执行“依法治考、从严治考、保守秘密、规范管理、严肃考纪”的考试方针,建立健全考试领导责任制,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环节上落实,确保各项考试工作稳定、安全、有序进行。

(二)强化培训,提高考务组织能力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考务培训会,组织学习相关考务文件,讲解考务易发问题,对监考老师进行全面培训;要求全体监考老师对监考工作做出郑重承诺,与学校签订《监考承诺书》并存档备查,规范教师的监考行为。

(三)加强诚信考试教育,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

从招生宣传到入学后的教学管理,学校要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及时矫正考生消极、不健康的考试心理,端正考试态度,转变错误观念,改变不良考试习惯。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入学教育、考前动员及考场环境氛围创设等媒介和方式,发布“诚信考试倡议书”,开展诚信教育,增强考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

(四)增强服务意识,把好招生质量关

要扩大远程教育招生规模,必须提升服务意识。我校改革招生工作管理方式,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合理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把好入学质量关。

五、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一)加强领导,重视教学质量信息的常规管理工作

学校要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目标,形成目标导向机制,依靠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定期提供质量信息分析报告,建立教学信息档案,把教育质量信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使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应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作出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制定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提高学习质量

要制定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自觉遵守学习规范。

作者:邢丽 邵仁洪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2:

基于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等,基于开放大学分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全面管理理论,在省级开放大学的督导下,在实施中通过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达到教学质量目标。

关键词: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生源的质量在逐年下降,省级开放大学在转型,各级开放大学分校也在不断地跟进。不管开放大学如何转型,基层开放大学分校的教学质量无疑是开放大学的生命线,基于分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文献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开放大学转型(传统的电大教育转向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比较少。

一、文献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关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最重要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最初用于工商业界的产品质量管理,但因为该理念和方法对于其他领域也是适用的,因此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推广。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一些大学试着将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教育领域。到90年代初,英美等国的教育界开始对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科林﹒摩根和斯蒂芬﹒默戈特洛伊德在他们合著的书中提到: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必须以文化、沟通、承诺为基础,以诚信、领导和授权为条件,并具备共同的愿景、顾客导向、团队建设、挑战性的目标以及管理的技术方法这五个关键要素。

邦斯廷从哲学的角度看待全面质量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四大支柱”的学校质量设想。四大支柱包括:顾客-供方焦点,持续改进活动,过程-体系方法,领导质量能力。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支柱是领导质量能力。

纳瓦拉特南提出了质量旅行模式,他认为教育组织应该坚持持续改进,使顾客对教学质量持续满意。整个质量管理过程就是持续改进活动的不断循环,像一场永不结束的旅行。质量旅行模式包括六个阶段:觉悟和自我评价,培训、团队建设和沟通,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计划过程,综合评价,持续改进。

此外关于教育领域如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爱德华﹒塞利斯的理解是:不断改进,文化的转变,接近顾客,学习的质量。安迪·弗雷泽觉得以下九个要素不可少:系统的思考,顾客至上的观点,持续的过程改进,以事实为依据,参与意识,人力资源发展,团队精神,领导重视,长期的规划。

2.国内研究

2004年以前,国内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以及如何实施进行理论探讨。当时影响较大的是湖北师范大学的黄兆龙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赵中建教授。黄兆龙教授认为教学领域的全面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管理,—切为“用户服务”,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全面对待教学质量。他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基本方法、基本环节以及基础工作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我国教育现实的限制,黄兆龙教授并没有把学生和家长当成用户。对于学校如何推行全而质量管理,赵中建教授认为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其次是建立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第三是开展相关的培训;第四就是领导的决心和承诺。他把学生、家长和社会当成外部服务对象,而教师和学校的教辅人员则是内部服务对象。

2004年开始,我国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运行模式和体系构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四川教育学院江渝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在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坚持以下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供方互利的关系。

除此之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专门论述教育领域如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著作,主要有:程凤春教授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对教学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六要素整合模式。六要素包括:顾客导向、过程管理、持续改进、全员参与、领导和战略以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王章豹研究员在《基于TQM的髙校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一书中借鉴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尝试构建适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七全”模式。其中“七全”主要是指:三个全面:全面的质量标准、质量观和管理方法,全过程、全员、全要素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监控。

唐仁春博士的《高等学校全而质量管理策略研究》通过对高校引入全而质量管理和ISO9000族系列标准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包括质量文化、人才质量、教学质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在内的五大实施策略。

根据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论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是:学校在教学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学校工作的管理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使其实现所必需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将影响教学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使之在教学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教学质量目标而互相配合。

我觉得,基于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质量目标,其次要明确,基层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要在省级开放大学的指导帮助下,基层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省级开放大学的监控中不断完善,在基层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省级开放大学也是管理者、督导者,省级开放大学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基层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

基层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是,为本地区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开放大学毕业生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开放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应立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省级开放大学在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的指导帮助

在基层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省级开放大学要统一基层分校的思想,省级开放大学统一部署基层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基层分校在省级开放大学的指导帮助下,具体结合基层分校的特点和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构建基层分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即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由省级开放大学实施,基层开放大学分校与省级开放大学积极交流沟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具体问题,具体细则由基层开放大学分校制定实施。

四、基层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一)指导思想

基层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质量管理,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面性管理,全社会参与评价,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质量管理。

(二)质量标准

省级开放大学可以就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大纲框架及细则标准征求意见,下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征求意见稿,在省校及基层开放大学分校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与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作为基层分校结合分校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考标准。

(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层开放大学在省级开放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定稿的基础上,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如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等。

1.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保障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应该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指导下,全员参与制订制度,考虑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还要综合考虑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建立适应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实施的制度,使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健全的制度保障。

2.教学资源保障体系

有了制度,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有相应的软硬件资源。硬件方面,教学部门与后勤保障部门积极沟通、调研,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购买较先进的设备,并积极利用。软件方面,与任课教师及培训机构咨询,结合不同的专业,购买各专业适用的软件,使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学资源有保障。

3.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务部门要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質量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部门领导评价,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权重,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包括导学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学生评价、导学教师自评、导学教师互评、部门领导评价,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权重,使导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合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包括用人单位(或社会)评价指标,由学生所在单位及社会对学生学习后工作质量是否提高等指标进行设置。教师、导学教师、用人单位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同构成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教学质量督导体系

对于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具体落实情况,基层分校和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督导部门共同开展督导监控,每学年或学期初,基层分校要上报省级开放大学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材料,基层分校和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督导部门共同检查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安排等细节问题,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督导部门可以就每学期或学年的工作重点进行抽查。在学期中,基层分校和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督导部门共同实施期中检查或抽查,在学期末,基层分校和省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督导部门共同实施期末检查或抽查。要注意的是,每次检查要有反馈,对于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基层分校要有整改意见或措施,从而不断修订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中不合理的内容,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督导从重视对结果的检验转向对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五、省级开放大学的督导工作

(一)省级开放大学要对基层分校的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全程进行指导、监控

省级开放大学在指导、监控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要加强调研,注意总结,多与基层分校沟通研究解决方案,基层分校要详细汇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省级开放大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系统工作专题研讨会予以充分讨论,对解决方案征求意见。

(二)组织基层分校观摩研讨

省级开放大学在督导中,对于基层分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中的亮点或创新材料,应注重经常积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基层分校有关人员参观学习,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参观学习其他省市的亮点或创新做法,组织研讨其他省市的亮点或创新做法,号召基层分校学习先进分校的亮点或创新做法,这也有利于基层分校以及全国开放大学分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学习。

(三)省级开放大学积极为基层分校解决实际问题

省级开放大学在督导、监控基层分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基层分校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可以积极与省级开放大学交流沟通,如购买软硬件资金不足的问题,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等一些基层分校自身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积极寻求省级开放大学的帮助,省级开放大学还可以与基层分校所在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真正为基层开放大学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调动基层分校教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为本。

综上所述,基于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具体包括教学管理手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等,要建立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基层开放大学分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在省级开放大学的督导下,在实施中通过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培养的人才质量,从而为当地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波:《TQM理论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全球商业经典》,2015年第8期

2.陈华:《中职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金荷香:《我国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及体系构建》,兰州:兰州大学,2007年

4.徐晓林:《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5年

5.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4年

作者:卢富昌

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发展研究

[摘           要]  阐述“互联网+教育”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传统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论述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发展体系探索与实践,形成独立发展特色,采用“一二三四五”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提升专业技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贯穿整个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知行合一;创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我们前途无量,又希望渺茫;我们正迈向天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方向。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专业化,既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专业技能也要过硬,创新能力、吃苦精神、可迁移能力都是用人单位所关注的重点问题,那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技能型管理人才。尤其要强调的是管理类专业人才需具备独特性、专门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特点,那么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涉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下面对我国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对如何进行实践改革,如何建立切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应用型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十二五”规划教研项目“高职院校特色学校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和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立项课题“双师型”视阈下高职教师企业实践对策研究阐述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和研究成果。

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职业教育偏向于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过于繁杂,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突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并没有做到教会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的一技之长,没能给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本事,没能给我们每一个学生希望和力量。职业教育过去超负荷的学习和频繁考试,学生经受了对教育的厌倦、对知识的恐惧。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高等院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已经是普遍现象,学生平时与专业教师接触有限,对个人成长、道德修养等做人品格的关注度需要提高。

三、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体系构建

(一)“一二三四五”工程核心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要从“知识型灌输”向“能力型提高”“创新型发展”和“应用型实践”转变。要转变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错误思想。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关注课堂氛围,关爱学生成长,追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包括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环节,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专业建设路径、深挖课程建设,构建以“关注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质量”为核心的“一二三四五”工程。

(二)“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体系应用与实效

高职学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做两标准一方案,即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这三件事,管理系提出了“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体系。

“一”是指培养每一名学生,质量标准是以“关注课堂”为中心。

授课对象基础差,底子薄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那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不能看不起学生,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多给学生微笑,多给学生机会,关注学生一点点的进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意识,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是激发两类师傅,质量标准是以“工匠精神”为工作灵魂。

目前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比例逐年上升,队伍年轻化是优势,资历和经验也严重不足。我们可以采用“名师”引领策略,努力推进“双导师”制度,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规范新教师的教学习惯,培养新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新教师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坚实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培养新教师适应教师职业化要求,培养新教师的职业习惯、职业品质、职业素养与职业心态,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科研水平。

“三”是培养学生的“三级能力”。

1.职业通用能力,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营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主要通过强化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平台课程,同一门课多个教师都可以授课,充分进行课程教改方面的交流、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课程有管理与沟通、创新工程实践、大学生礼仪、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德育欣赏等。另外在“第二课堂”时间,可以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营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沟通能力、礼仪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2.专业基础能力,推出品牌课堂

每一個专业拿出一门特色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方法改革、授课模式变化、课程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开发等,品牌课堂通过系内的微信平台充分展示和宣传。

3.专业核心能力,实现五对接

专业带头人要带领自己的团队,结合高职教育研究特色,深入研究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标准,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教的知识真正有用,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到企业能够体现专业特色。教研室主任解读各项学生的技能大赛,剖析课程,内容融入教学设计方案,借助专业协会这个载体,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采用“四阶段两循环”培养。

1.加大学生管理工作广度和深度

新生入学第一年,要注重育人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对专业的热爱。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作风上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工作、个人要求严,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班主任提倡“双走进”,走进学生心里,走进学生身边。辅导员和班主任双管齐下,用心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扩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能力

企业半年实习主要是在企业进行跟岗工作,加强学生的现场操作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了解项目如何运作,工作中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培养学生能够先低下腰寻找差距,再抬起头学本领。

3.加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

回学校学习半年,主要是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改革,精心选择课程的结构和类型,以职业导向为基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企业人才的构成都呈现“金字塔”形的特点,我们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正是处于“金字塔”中下层的人才,当然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根基的稳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部分由我们高职学生承担重要角色。

4.再回到企业顶岗半年

顶岗实习实现五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过程对接。

“五”是五个改革。

1.教学氛围的改变

教师要调整心态,俯下身子说话,走下讲台答疑解惑,不仅关注如何备好课,更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关注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改变

“互联网+教育”下,信息化对教育影响是化学反应,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水平,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微课、慕课等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有十大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学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目前我们应用的有同步教学的创新工程实践,师生热情非常高,蓝墨云课堂方式有效利用学生的“第三课堂”时间,课后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完成各项作业,提高了课程的学习效果。

3.实习实训模式的改变

(1)开放性实验室和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专业协会的运行和管理,开放性实验室,学生自主对实验室进行5S管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院级希望之星技能大赛和省级专业技能大赛训练。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营的启动,使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注重人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培养采用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4.就业观的改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志及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库。择业从等待就业到自主就业,从就业类型、位置、途径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观念顺着潮流发展。

5.考核方式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学生考核方式,从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各系部到所有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考试方法改革对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把考试方法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认真研究制订出严谨的改革方案,教研室教师研究讨论,最后上报到系部和教务处审核。我们推进考试方法改革,并不是说所有的理论课程都不进行书面考试,主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仍以闭卷笔答考试为主,对专业技能型课程,考试方法要体现职业特色和结合岗位标准,把第三方评价纳入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何业军.“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2013(6):11.

[2]何海荣,张兴才.议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8):271.

[3]庞勃.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游振声.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魏戈.微觀视角下的创业课程开发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4).

◎编辑 冯永霞

作者:李红艳

上一篇:媒体整合传播管理论文下一篇:国有林场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