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哲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为了解产出优质教学的大学教师拥有何种教学哲学,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来自不同大学的7位优秀教师进行个案研究。

第一篇:大学哲学论文范文

论理工科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

摘要:哲学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哲学素质意义是重大的。可是,在理工科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和误解。我们可以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理工科大学哲学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哲学素质 哲学教育

哲学素质就是在学习哲学理论和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内化在思想和行为中的、具有普遍基础地位和指引价值的生活理想和认知方法,它是对哲学的爱好和善于进行哲学思考的习惯。一般来讲,它包括思辨体悟素质、批判反省素质和系统思维素质等内容。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培养学生哲学素质具有如下意义:

1.发展较高的哲学素质是理工科大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曾深刻地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应有宝贵的科学基础与珍璞;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应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内涵。”

2.培养较高的哲学素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在我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还普遍存在,理工科高校尤为突出。受学科性质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过分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往往侧重于工程技术层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的提高。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某一领域的专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职业至上”的思想和“重理轻文”的倾向,从而使得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显得相对不足。人文素质的匮乏和人文底蕴的不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3.培养较高的哲学素质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逻辑严密、全面系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哲学方法论是最普遍、最一般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哲学素质的大学生往往善于把哲学方法论和具体学科的学习联系在一起,能把一般方法论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够熟练地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中观察、发现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能够以事物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指导, 进一步认识那些尚未认识的事物。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是哲学素质的一种表现。具有良好哲学素质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 发现热点、难点、重点,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4.培养较高的哲学素质,使学生养成批判反思的习惯,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哲学作为追求真、善、美的学问,引导人们在求真、向善和爱美中达到人格的统一。“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由于理工科大学大多没有专门的哲学专业和哲学系,学生没有进行系统哲学训练的机会。理工科大学的哲学课主要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因此,理工科大学哲学教育往往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认为学习哲学无用。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老师认为哲学是抽象的,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囿于自身的专业特性,把实用性当作学习的第一要务,先入为主地排斥哲学学习和哲学思维的训练。由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学生明显地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在学习上急功近利,重操作性技能,不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选修课程看实用价值,阅读书籍也往往与找工作时是否有用挂钩。许多在校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诸如考大学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甚至对考驾照、考各种职业证书也非常热衷。目前,“效益至上”的观念已经延伸到了大学校园。在我们接触的学生中,不少人表示不愿意进行抽象的理论思维,认为学理论在社会上很难生存。在高考填报自愿时,受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毕业赚钱多、工作好找为主要考量标准。进入大学后,学生忽视长远发展,盲目追风学热门课程。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大学生对哲学不感兴趣。另外,应试教育进一步限制了大学生哲学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应试教育使学生把哲学学习单纯当作拿学分或者得成绩的途径。学生在谈及学习哲学课的目的时,回答“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学分”或者“为将来考研做准备”者不在少数,因为哲学在各种考试的政治理论(特别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这样,学生接受哲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分数、为了考试。为了取得好的分数,学生上课只是在被动地听讲,考前复习时通过大量背题来应付。哲学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使命在应试教育面前就被淡忘,哲学素质的提高也只能是一种奢谈。

(2)把哲学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哲学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外国哲学、中国哲学等丰富的哲学内容。由于很多理工科大学都没有独立的哲学系甚至是哲学教研室,没有相对完整的哲学教学团队,因而没有办法开设系统的哲学课程。目前,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开设的哲学课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哲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惟一的内容。新课程改革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内容相对减少,要达到对哲学原理真正地把握, 还需要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经典的哲学文献。只有通过辨别、体会各哲学流派思想发展的经验得失,才能使学生明了哲学理论变化和发展的逻辑脉络,进而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3)把哲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政治课划等号,认为哲学就是政治说教,没有多少实际的内容,是空洞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在不同层次上开设包括哲学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政治学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被统称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阶段的公共哲学课,是“两课”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哲学教育往往以知识传输取代思考辨析,以简单的是非标准割裂理论的有机联系,以概念化的公式和“原理”斩断哲学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之间的血肉关系。结果是:一方面,没有取得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教育者反过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作“假、大、空”的说教和教条主义的公式;另一方面,哲学被受教育者戴上了“抽象理论”、“空洞教条”的标签, 忘掉了哲学“爱智慧”的本质。

(4)由于部分哲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哲学观点、哲学派别、哲学体系的讲解,把哲学教育作为知识传授的学科,从而没有在哲学教学实践中体现哲学的本性。

针对以上一些问题,我们对理工科大学哲学素质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下列一些做法是重要的:

1.转变哲学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哲学教育的重要性。改变那种把哲学教育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片面看法。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拓宽哲学教育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哲学教师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较强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已有的教科书,不断扩大教授的内容,特别是跟踪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使学生开阔眼界,接触广阔的哲学领域。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惑,使哲学教育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2.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师资和教材建设,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哲学教学质量。理工科大学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有计划地增加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带动哲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适应大学生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教材,给学生介绍哲学经典读本,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重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要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探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互教、平等切磋的教学方法。要由重知识传授向以方法培养为主、兼顾知识传授转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开设课程网站,利用互动平台,在课余讨论哲学话题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共享哲学资源,使哲学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2)拓宽哲学教学内容。不仅教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还讲授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将哲学理论和学生本专业实践相结合,思考在实践中碰到的哲学问题。增设与不同专业相关的哲学选修课程,特别是设置与理工科大学各专业相关的哲学课程,如科学哲学、心智哲学等。

(3)指导学生阅读哲学经典。在读书方法指导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阅读哲学经典著作时,先介绍哲学问题的发展脉络,追问某一哲学文本或某一哲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大致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域,其中的各个问题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各个问题在整个问题域中所处的地位。在阅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文本中的前提,这些前提往往是在文本中没有明确说出的,要求他们反省这一前提的合理性。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式将得到逐步提高,学生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在此要强调的一点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总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仅仅是内心的思考,而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展示出来的话,那么,这种内心的思考往往容易陷入混乱和含混,而表达,恰恰就是一种帮助初学者梳理、清理自己的思考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表达可以帮助初学者澄清自己思考上的一些混乱和迷雾,因此也是一种完善学生哲学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处所谓的“表达”,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们通过读书讨论会(seminar)等形式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些原著讨论辩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思想的交锋中磨练自己的思维品质。书面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或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

(4)改革哲学的考试模式。改革单一书面考试的方法,采取论辩讨论、哲学演讲,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为了将考试与教学目标相配套, 在设计考试大纲时, 将考核的重点放在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哲学素质,能否进行哲学式思考,能否应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考核大学生学习哲学的效果,除了考察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看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考试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3.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大力加强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发挥理工科大学自身优势,坚持以理工科为主,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多学科综合化地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实现科学教育与哲学教育的融合。比如,与服装设计、建筑工程等专业合作开展艺术哲学、美学教育教学,与机械工程、生命科学等专业合作开展工程伦理、生命伦理的教育教学,与心理学专业合作开展心智哲学、认知科学等新兴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理工科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改革学科和专业设置,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同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建设,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断引向深入,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理工科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根本性措施。

4.加强校园哲学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哲学文化活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哲学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读书会、演讲赛、哲学沙龙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思想交锋的平台,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学习哲学、讨论辩论哲学问题的风气,使学生逐渐养成哲学思维的习惯。此外,还可以设立学生哲学社团,不定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哲学讲座,回答学生的疑难困惑。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理工科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理工科特色,其人文精神氛围不够浓厚,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理工科高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同时,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工科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组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融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不断提高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

本文得到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号:yb1049);本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18837-Y)。

作者:吴彩强

第二篇:大学优秀教师的教学哲学

摘 要:为了解产出优质教学的大学教师拥有何种教学哲学,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来自不同大学的7位优秀教师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优秀教师在教学哲学上存在相通之处:教学职能定位从职业走向“育人”;教学内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追求知识的“背后”;构建“师生共同体”的教学主体结构;教学方法走向“对话”;在教科管的冲突下坚持优质教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构建对其指导与改进教学、促进大学优质教学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认识论;教学哲学;优质教学;大学教师;质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经济技术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迈向普及化的发展阶段,围绕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问责,大学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教师群体是大学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要素,教育兴国必先强师。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组织高校教学名师的评选表彰工作。与此相类似的优秀教师表彰计划——国家年度教师奖(National Teacher of the Year),是美国历时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全国性教师类奖项。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在初步了解这些优秀教师即教学名师与卓越教师等发现,这个群体存在一个共性,即他们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了自我的教学哲学。

本研究希望聚焦优秀大学教师,从他们的角度去反思什么是好的教学以及他们是怎么认识教学活动并开展优质教学的。教学是一种学术性活动,教师为提升教学品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与实践建构了自我的教学哲学。基于此,要深入探究“优秀教师”何以能成为卓越名师、拥有哪些教学哲学,须对他们展开深入的质性研究,特别是深度访谈研究,以期厘清大学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生成的独特的个人教学哲学。

二、文献回顾

有效教学是在“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教学追求效益,关注学生成功。[2]有效教学即优质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视野和作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关于优质教学的研究更多聚焦于认识、方法与意义等层面,并且研究对象更多见于中小学教学,对大学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而大学教学的质量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甚至有学者认为现实情况下,“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再怎么重视教学也难见提高质量”[3]。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的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即不是从相互排斥的理论观点而是从自身局部的“存在方式”来考察。[4]实际层面的研究中,研究者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优质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大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在定义他们在教学中的角色时存在着巨大差异。[5]教学有效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个人哲学的建构[6],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认知影响其教学行为。福克斯用“个人教学理论”这个概念来囊括教室对教学的信仰和观念以及其中的变化[7],也就是和本研究中的教师的教学哲学内涵相同。大学教师应该让他们对有效教学的期望和理解明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要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认识论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认识教学。[8]

哲学是一种思考方式,有研究者提出,“教师有成为哲学家的可能,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哲学自觉”[9]。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应该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哲学化,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哲学。教学哲学作为教学论和教育哲学的研究分支,一直未受到广泛的关注。现实中,大学教师普遍缺乏教学哲学,体现在对方法的崇拜和其思想的混乱。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教育教学的质量都需要教师建构个人教学哲学。[10]关于教学哲学理论主要有以张广君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提出的生成论教学哲学以及程良宏等人提出的生成性教学哲学。结合教学哲学的相关理论,大学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细分为:第一,教学本体论维度,涉及到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目的的理解;第二,教学价值论维度,体现教师对教学的价值、功能的认识;第三,教学认识论维度,涉及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师生角色的看法;第四,教学方法论维度,体现教师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等的选择。[11]美国等西方国家关注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的教学哲学表达和陈述,通过教师与教学中心开展的培训以及教学档案袋等形式促进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表达。然而,教学具有实践属性,“大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源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并且贯穿于教学实践的整个过程”[12]。教师的教学哲学不仅限于理念和文本层面,更是基于教学实践的行为表现。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哲学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验层面)形成的个体的教学理念、教学信仰——包括教师眼中教学是什么,教学的地位、价值、方法等(理论层面)。

基于文献回顾发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而优质教学的充分条件又在于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本研究在控制优质教学变量的基础上,以优秀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明晰优质教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即进行访谈的方式,探究其个人教学哲学并挖掘其可能的生成机制,进而希望能够对大学教师提高和改善其教学质量提供经验和理论上的支持与启发。

三、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对于教学存在而言,生成是其根本的属性和运动的特征,一切教学都是生成的,都在生成之中。”[13]從教学的结构机理出发,生成性教学哲学构建出三要素的分析框架:一是教师和学生共在共构的教学主体结构;二是学科知识和生活知识联结融通的教学内容结构;三是探究对话和有意讲授补充转化的教学方法结构。[14]本研究以生成性教学哲学为参照框架,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维度,试图完整地勾勒出大学优秀教师的教学哲学。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与方便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来选择研究对象。研究以获得过校级、国家级等教学奖项,且所授课程在质量、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均为优秀为准选择研究样本。研究共选取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大学优秀教师7名,普通教师3名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见表1),选取的样本基本达到信息饱和,以保证研究的效度。

(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研究主要以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搜集数据、资料,并对其中的两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法为辅助方法。访谈时间在2019年11月至12月,访谈时长约1小时。

通过访谈录音形式搜集资料,并对音频进行转录,以求获取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数据和文本。在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注重使用本土概念,最大程度还原研究对象的表达,以提高研究信度。通过分解数据、命名以及比较等方式,采用开放性编码。

四、研究发现

(一)教学从职业走向“育人”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初心”,也是教师的本职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就是说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让教学发挥德育功能。“课程思政”虽然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就是说要实现“教育性教学”。早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就提出“教育性教学”这一概念。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当前教育偏向于追求理性,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教师更多承担起学科发展的责任,“学科崇拜”也使得大学教师重视知识传承而轻视思想传承,只把教学视为工作的义务。通过访谈发现,在优秀教师的眼中,学科教学和学科德育之间并不是分裂的,德育是融入在教学之中的。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学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一言一行都承载着对学生道德品行的熏陶。可以说,育人是优秀教师教学的基本属性。

其实每一个教师他的讲课,无论他有没有这个意思,他已经给学生有教育了。比如他教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他给学生的教育就是:知识实际就是死记硬背。但是教师不应该有这种思想,一定要把学生不同的思想给它掰过来,这个不好。当然你可以主张,你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讲清楚,但是是平等讨论。(F02)

教学本来就应该具有这样的功能,在史学研究里,史学教学里头更应该是有这样的一个功能,因为历史学这个学术也好或者知识也好,本身它就有德育的目的在里头,这是史学价值观所决定的。我们总要言传身授,教学生求真是史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这是史学研究的要求,其实也是做人的要求。教学本身就是在育人了。(M03)

你怎么感染学生,怎么影响学生?就是把内在的东西转化出来,体现在你的教学上。还有一个我觉得非常关键,你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这个真是简单,实际上就是我们要换位思考。

访谈资料证明,优秀大学教师一直把教学作为育人的承载体,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提问当中,几位教师一开始对如何进行“教育性教学”“课程思政”感到茫然,但在访谈者进一步解释之后,几位教师认为,道德教育并不是教学的附属功能。“通过教学来育人该怎么做?是不是要另立山头、再起炉灶?我不知道我不能评价,但我觉得是不太需要,我们正常的教学里头就已经有了”(M03)。几位优秀大学教师们一致认为教学本身就是育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学生以道德指引。

(二)教学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的傳授,而在于“对话”

我其实更热爱的是跟学生一起能够探讨,追求知识发展。(F02)

重要的就是理解知识是怎么产生的,然后以便帮助你去辨别知识。我想这是最核心的要传授的内容。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思想和学生思想的一种互动……很有效的教学,或者我觉得非常好的教学,就是你讲的内容学生有积极的反应。(F02)

要让学生学会去发现知识,用已有的方法和知识创造新的知识。(M01)

课堂是一个集体的交流,中国的学生跟老师来讨论进行批评的,太少,现在还是没有这种氛围。(M03)

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是一个寻求积极对话的过程,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来,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M07)

教学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师生关系带有对话交往的个人特点——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和信息性的。这些变化要求教师成为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15]从访谈中发现,优秀教师会设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把教学从知识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过程。

有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者是否愿意使教育中恒定不变的主要目的适应于变动的观点。[16]有教师(M03)认为教学中知识选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概念性的理解,深化他们对学科的感知。也就是说,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只是一种手段。教师所处的教学情境是处在变化之中的,教师的先验教学经验和学科知识促使他们开始教学这一程序,而学生的反馈和教学的效果能够激发教师做出应激的反应。几位优秀教师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理解与交流之中,“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17]。访谈资料可以证明,几位优秀大学教师能够进入真实的教学场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的相互关系上,和学生进行“对话”。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说教学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

“理论知识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描述性知识,通过描述性活动而为人所知,那么教学就一定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连续性和反复性的对话,它可以揭示参与者的多种概念和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并且这些反过来会形成进一步对话的焦点。”[18]知识即教学内容不是教学的价值所在,尤其是在21世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有很多。因此,教学不是信息输出,也做不到最好的信息输出。几位优秀教师都有意在教学中创造积极互动和对话的环境,在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反馈中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对话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会考虑学生的先验知识,而不是把学生置于一个“无助状态”,教师和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这一教学过程。

(三)学生是合作者和评价者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就是说,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与“学”是相互依赖的,“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19]。师生带着先验的教学经验与学习经验进入教学这一场域,共同感知教学情境并做出反应。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交流、合作的过程,在教学场域中,师生之间形成“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发展是在新的发展逻辑下完善师生主体的发展,它使师生在关注主体之间的对话、理解、交往、合作中获得各自的发展自由。[20]

和学生一起合作可以产生新知识,这是最大的意义。(F02)

我觉得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亦师亦友,师生同游、教学相长,我觉得这是我最喜欢的。在学术上你是能够引导他,但是你跟他又是平等的,能够相互促进的。(M01)

你要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人学生都会有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在我的课程中,我会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做、去说、去展示。(M06)

通过访谈发现,几位老师在教学中或者至少在教学观念中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学生为中心。不同的是,优秀教师更进一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处理教学中的师生主体关系时,优秀教师能够平等看待学生,把学生视作合作者和发展者。“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21]访谈还发现,几位优秀教师都认为大学教学应主要甚至全部由学生来评价。尽管几位教师对学生评教所采用的方法和占比的权重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在重视学生评价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是一样的。另外,其中有两位教师也认为应该给予大学教师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学生喜欢的就是“金课”。(M04)

我觉得能发挥作用就是好老师,关键是要让学生在里面有收获,就这门课达到目的了。(M01)

就很简单,就是学生能有真正的收获,才是“金课”。通过这门课,你是掌握知识和掌握了方法,还是培养了你实际研究的能力,只要能有所收获,我觉得都是好课。如果(学生)没有什么(收获)老师讲得再好,我觉得也不见得有什么意义。你能帮到学生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M03)

评价教学主要看学生对这个课、对这个老师教学的认可度,去访谈学生,我觉得这样的话真实度比较高,也要关注过程性的评价。(M05)

教学在阐明真理时具有双重责任:教学既要适合学生,即有用,又要源于内在的诚信,即诚实。所有大学教师的工作就体现在这种责任中,即对普遍真理进行负责任的、独特的和个性化的解释。[22]优秀的教师会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地评估教学从而改进教学。“高质量的教学意味着去发现学生在具体课程或具体学习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并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处理好这些问题。”[23]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来讲,大学生是消费者,自然也是评价者。

(四)在科研、教学、管理的冲突下坚持优质教学

采访发现,优秀教师对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并不满意。国内大学对教学不够重视,投入不多。对大学教师来说,教学质量好坏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再者,对于教师的行政管理太多,在已有的教学科研的沖突中,管理又占据了大学教师的时间,进而加剧了教学和科研的冲突。关于如何协调其中的冲突,几位老师有着不同的观点。

现在学校太强调科研,这样教学对老师没有一些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觉得科研有团队,教学也应该有团队,最好是教学科研一体这样的团队。(M01)

我们有太多乱七八糟事情,填表这样那样的,所以我不太愿意上课,其实假如说有充足的时间的话,我可以上很多课。(F02)

我也觉得像我们这种学校的老师,尤其已经是做了一些年研究的老师,不需要太过于不信任,还是要有宽松的课堂、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去讲,这个会有效果的。当然如果有不好的情况,每年我们现在还有这种师生座谈,请学生来谈,这个也能反映出问题再去解决,就不要太紧张,就不要行政管理太多。(M03)

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好的研究者,特别是在××大学这种学校,没有好的研究就不会有好的教学。(F02)

我说教学就教学研究,它不但是科研,它比自然科学研究更复杂更难做,但是目前大环境下大家都不认可这个问题。科研要反哺教学,第一,科研有经费可以为教学提供一些支持;第二,科研的成果可以补充教学的需求。(M07)

对大学教师而言,非常重要的是过去的问题依然摆在面前,即研究(专业化)与教学(通才)的关系问题。[24]访谈发现,几位优秀老师都十分重视教学,并且对教学怀抱敬意。有教师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互合作的关系,科研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反哺教学。“教学与科研是‘相生相息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科学研究,尤其是主动研究,大学教师能够更新教学能量。”[25]也有教师认为科研是教学的前提,没有好的科研就没有好的教学。再者,还有教师认为教学就是科研,应发展教学科研。总而言之,在大学内部评价体系带来的制度层面的教研冲突,优秀大学教师能做到有效解决。

对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优秀大学教师能设法缓和或化解,但是从访谈来看,行政管理干预并给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访谈中,几位教师直接坦言,认为对大学教师不应该有太多的管理和约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治和自由。对于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来说,“工作上的这种自治和自由成为大学教师最有魅力的一点”[26]。在制度层面,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优秀的教师在认知到这些冲突的前提下,依然坚持优质教学。很有意思的是,访谈的八位老师中有五位老师都用同样的话语表达了对教学的坚守——“教学是一个良心活”。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优秀教师与教学的学校层次以及教学年限无关,优秀大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构建是得益于个人对教学行为、学生、教学价值等概念的理解和反思。研究证明,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构建对其指导与改进教学、促进大学优质教学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破除“教学神话”,从制度和实践层面重视教学

优质教学本应该是大学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实中却是教师个人层面的追求。组织管理学理论认为,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下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大学逐渐走向市场化,破坏了教育的公共性。有学者认为:“大学基本上陷入了一个怪圈而不能自拔,凭科研赢得声誉,靠声誉竞争学生,而学生需要的是教育。如果相信教育与科研一体,那么抓科研就是抓教学,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在这种怪圈中,大学的最佳策略无疑是在口头上高度重视教学,在行动上无比重视科研。”[27]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教学情境或者说教育情境以及教师对这些情境的感知会影响到他们对教学的态度,因此改变教师所处的生态坏境,才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大学脱离了符号崇拜,从制度和实践层面重视教学,大学教师才会重视教学,回归教育的初心。

(二)分类评价,给予大学教师更多的自由

教学评价的本质是教师评价。大学诞生之初是以“学者社区”的形式存在的,大学教师的角色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科学研究者。如今,大学在追求效益的背景下,逐步强化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大学的教师评价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指引和导向功能衍生出“五唯”的偏差问题。“破五维”,即对大学教师进行分类、多元化评价。专业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扩展已经催生了大学的分类,大学的教师队伍也应该随之分类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类型的大学不应该以同一标准做规定,事实上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强调分类和多元评价,一流本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教师团队,因此对大学教师的评价必应存在差异。博耶的多元学术观证明,应从科研、社会服务、教学等维度对大学教师实行分类、多元的评价指标。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教师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进而发展自我的教学哲学。

(三)关注“过程性培训”,提升大学教师的专业性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大学教师更缺乏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教学规律、方法探讨,大多数大学教师教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缺乏对教育教学的兴趣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是需要大学教师不断学习教与学的相关理论、前沿,学会大学的教学之道。从现实来看,目前大学教师培训只关注了新晋教师的入职培训以及在职教师的师风师德类培训,而对于教师进行优质教学,如何构建教学哲学则毫无涉及。因此,需要开展针对有需要的大学教师进行过程性培训,发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组织大学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他人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使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教学哲学,提高个人教学的专业品质,让教学成为一门学术性活动。

(四)注重反思,构建教师自我的教学哲学

从研究结果来看,优质教学是教师个人努力的结果,优秀教师不管是否有意识到,在不断的教学和反思中,他们自己构建了个人的教学哲学,体会到了大学教学工作的价值和追求知识的愉悦。教师构建正确的教学哲学是有效进行大学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哲学是指教师对教学的基本看法和认识。从大学教师个人角度出发,教学反思不仅包括行动中的反思也包括对行动的反思,通过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与教学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于教师来说,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即缄默知识,是大学教师进行理性反思的重点。对教学进行理性反思,可以深化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师对优质教学的个人理论,最终从浅层次、碎片化的教学观念上升到深层次、结构化的教学哲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

[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3][27]文双春.大学教学质量为何难以提升[N].中国科学报,2019-05-27(8).

[4][15][17][19][2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1,182,188,222,238.

[5][8]PULER-KUPPINGER L,JUCKS R.Perspectives on Teaching: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of University Academics and Students in Different Domains[J].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18(1):63-76.

[6]高岩,陈晓端.试论形成个体教学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之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2):44-47.

[7]NORTON L,RICHARDSON J T E,HARTLEY J,et al.Teachers’ Beliefs and Intentions Concerning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2005,50(4):537-571.

[9]唐松林,張儒辉.教师与哲学家:兼论教师通向哲学家之可能[J].大学教育科学,2010,1(1):54-59.

[10]高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必要与可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3):68-71.

[11][12]陈晓端,孙渊.大学教师个人教学哲学表达若干问题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4):153-160.

[13]张晓洁,张广君.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转向:从知识论到生成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认识论镜像[J].教育研究,2017,38(7):130-138.

[14]程良宏,孟凡丽.生成性教学:作为教学哲学的机理结构与内在理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73-79.

[16][22]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83.

[18]黛安娜·劳里劳德.反思大学教学:有效运用学习技术的对话模式[M].童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2.

[20]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

[23]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9.

[24][25][26]瓦尔特·吕埃格.欧洲大学史(第四卷):1945年以来的大学[M].贺国庆,王保星,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181,209,200.

(责任编辑 赖佳)

作者:谢雯 沈洁

第三篇:关于大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哲学反思

摘要:大学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学与西学交合融汇背景下的大学文化的建构问题,特别是对普世伦理和核心价值观双重影响下的大学文化的塑造有所启示、有所思考,是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有力途径。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哲学

目前,国学与西学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显学。西方国家热衷于成立孔子学院或开设中国文化与文学课程,国内高校对融汇传统文化精髓的国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与讨论也随之升温。因此,研究国学与西学交合融汇背景下的大学文化的建构问题,特别是对普世伦理和核心价值观双重影响下的大学文化的塑造有所启示、有所思考,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学文化密切相关

和谐既是国学的核心,也是西学追求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不仅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为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当代中国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所在。由国学与西学的融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大学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领社会文化先声、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而言,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既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规范和统领的,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和实践方式。大学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现出了实践价值和勃勃生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大学文化对全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起着一种引领、辐射和示范的作用。

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其职能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大学肩负着传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始终承担着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大学文化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倡导先进的文化,就是倡导科学的文化;弘扬科学的文化,就是弘扬先进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与时代特征和时代潮流相结合,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时代特征,它的实践性、创新性、真理性都必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大学的重要功能是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众所周知,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往往首先在校园中产生、传播与发展,这就使得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要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一方面与社会的主导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又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引导整个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以其不断培养的人才向社会辐射、传播先进的文化。此外,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精神追求和真理追求为目标,它具有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和学术氛围、科学民主的大学制度,汇集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同时大学又是国际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中心,是世界前沿信息交汇的中心,为民族、国家及人自身和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与变革,提供精神资源及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前进,这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的神圣职责。

三、创新大学文化的有力措施

由上述内容可知,大学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倡导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前沿阵地。高校要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最强音,把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大学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

1.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动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潮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文化建构活动。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大学所承担的独特使命及其在经济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了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的重要意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用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引导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陶冶,促使广大师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2.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实现社会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融合

大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经年积累而成的一种“文化状态”,不可脱离社会,不可割断历史,更不可故步自封。与时代同行,反映社会变化,提炼民族精神,将是大学文化的永久旋律,也是由其本身的特定属性决定的。大学文化应当以高度的精神感悟力和文化自觉性主动介入社会,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和历史进步的忠实记录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与自身文化的构建必须是统一的,大学文化的发展是在大学文化个性的发展中完成中。大学文化一方面要坚守精神价值传统,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创造新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建设大学文化,既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吸取外来文化,要与时俱进,要敢于与外来文化、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3.创新高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文化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支持、制约或阻碍。适应时代步伐,建设大学文化,既要建设诸如校园景点的物质形态,又要完善规章制度等社会关系,发挥各种形式的组合因素的最佳功能,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相应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强化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的科学发展,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大体系的协调一致。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促使大学保持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组织特性,使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大学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大学文化实现内在的创新创造与外在的批判整合的统一,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这就要求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要在管理和制度设计等各个层面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正确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与社会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既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自觉维护大学的核心价值,又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提炼办学特色,形成特色文化,提升大学形象

个性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在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据,一种文化如果丧失了个性,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许多著名的大学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个性,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要发挥特色文化对科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在不同学科领域和教育层次上努力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不仅要实现大学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的特色化,还要通过对自身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从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着力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和载体,营造富有多彩校园文化生活、高雅艺术情趣、浓厚学术气息、科学人文精神和催人奋进大学精神等多种元素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继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3-136.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9-12.

[3]眭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是,2004,(8):49-50.

[4]李金奇,袁小鹏.大学主体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9):40-41.

[5]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2-21.

[6]陈星波.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及发展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5-148.

(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刘圣汉 赵保全

上一篇:税务筹划论文范文下一篇:舞蹈专科论文范文